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寒门天骄(科举)在线阅读 - 寒门天骄(科举) 第103节

寒门天骄(科举) 第103节

    正宁帝:“……”

    算了,胡阁老每年管理国库也怪不容易的。每一笔账都算了又算,哪哪儿都要钱。胡阁老头发日渐稀疏,脸上的皱纹一圈一圈的长,属实不易。

    官员不得与民争利,如果官员私自做买卖,是会被御史弹劾的。但各种工坊也分官造和私营,官造是朝廷开的工坊,质量过硬,童叟无欺,一切收益归国库。这也是大齐开国后制定的规矩。不过官造工坊不多,不会影响民间私营工坊,还能在恰当的时候出手压制一下私营工坊定的过于离谱的价格。

    萧景曜当初得知这一点后,很是震惊了一回。封建时代,在商业上这么花心思的王朝,属实稀奇。

    不管这个规定有没有坑,其中透露出来的思想还是挺让人萧景曜惊讶的。这是有了初步的国家调控市场的意识了啊,厉害。

    只可惜朝中官员不擅长经商,明明有官造工坊,却还是半死不活,胡阁老一看工坊那边的账本就两眼一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同样都是工坊,卖的同样的东西,为何官造工坊的账本惨不忍睹,几乎就要入不敷出了,私营工坊的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胡阁老只要往他们的铺面门口站上一段时间,就知道他们亏损不了。不仅不会亏,还能赚不少。

    因着这事儿,胡阁老没少给吴阁老白眼。本来这种赚钱的事儿,应该放在户部名下的。然而当年确定办官造工坊时,工部说既然是工坊,应该归在工部。反正工部户部你来我往争执了许久,最终还是工部略胜一筹。

    胡阁老想想当初的事儿就很气。虽然这都是大齐开国的那批人定下的规矩了,胡阁老同他们隔着几代人,实在扯不上关系。奈何现在胡阁老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眼瞅着工部那帮不争气的东西将工坊祸祸成这个样子,胡阁老的心都在滴血。娘的,当年太/祖让你们办工坊,是为了给百姓们提供一层保障的同时,顺便再为朝廷增添了进项,减轻户部的负担。结果你们他娘的就给老子看这么个凄惨无比的账本?

    胡阁老心里苦。

    萧景曜若是知道这事儿,估计也只能说一句哪个地方都不缺混子。官造工坊,管理者肯定不会是商人。士农工商的地位摆在那儿,官造工坊或许有商贾小吏或者幕僚,但主事者绝不可能是商人。

    额……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在本专业中掰头……胜负还用说吗?

    更别提那个非专业人士还看不起专业人士,对专业人士多有鄙夷。哦豁,那真是不坑他一把都对不起“商人jian诈重利”的刻板印象了。

    冒着金光的大肥羊,眼神清澈又愚蠢,不宰你宰谁?

    更何况,官造工坊……发工钱的是朝廷,私营工坊,发工钱的是当家的。这能一样吗?

    胡阁老这会儿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是把萧景曜放去工部的琉璃坊,能为国库带来多少进账了。

    查账的人手找找总是有的,会赚钱的陶朱公,目前为止就萧景曜一个。

    吴阁老说得对,萧景曜就该去工部!

    李首辅见吴阁老三言两语就让胡阁老改变了主意,似笑非笑地看了吴阁老一眼,而后又垂下眼睑,老神在在站在原地,不再多言。

    正宁帝只觉得萧景曜去哪儿都好,摆摆手道:“且看日后他又干了什么事。你们也不必着急,朕有意磨炼他,总归会让他在六部都轮上一圈的。你们大可不必为了萧景曜而争个面红耳赤。”

    李首辅眼神微动,六部都轮一遍,又有正宁帝保驾护航。且不说太子对萧景曜的态度如何,以萧景曜的本事,只要让他走了这么一圈,那日后,谁都没办法将他再拉下来。

    至于太子……李首辅心里隐隐有了猜测,恐怕正宁帝大行之前,会仔细叮嘱太子重用萧景曜的。

    目前来看,萧景曜确实很不错。身上全是闪光点,一点扣分项都没有。这样的人身居高位,大臣心服口服,帝王也能将他当成展现自己英明仁德的一块牌坊。千金买马骨,不外如是。

    萧景曜还不知道自己再过不久又要升官了。这会儿他已经到家,经过正宁帝的允许,带回了一副老花镜和一个放大镜。

    老花镜是给萧子敬的,他的眼睛有了点老花的迹象,萧景曜见琉璃坊顺利做出了眼镜,过了不久肯定会有新品上市,一举拿下读书人和老年市场,继续让正宁帝赚得盆满钵满。是以萧景曜离开时,笑着向正宁帝讨了赏:老花眼镜和放大镜各一样。

    萧子敬戴上老花眼镜,很是稀罕了一番。破天荒地拿了本书过来,翻来覆去看个不停,嘴里啧啧有声,“竟然真的看得十分清楚。”

    萧元青已经拿着放大镜到处撒欢了。茶杯放大瞧一瞧,茶叶放大瞧一瞧,衣裳上绣的暗纹放大瞧一瞧,娘的头发丝放大瞧一瞧,哎呀娘怎么有白头发了?再往下,娘的鼻孔放大……额,萧元青的脑门儿狠狠挨了齐氏一巴掌。

    萧景曜在一旁看得眼角抽搐,对萧元青十分佩服。作死方式层出不穷,在作死这条路上,萧元青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萧元青还在到处撒欢,逮着只蚂蚁放在凉亭的石桌上,撅着屁股仔细查看放大后的蚂蚁。萧景曜按了按太阳xue,挤出一个僵硬的微笑,“爹,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吗?”

    萧元青头也不回,“当然有。我当年还和你刘叔叔争论过,蚂蚁的嘴巴在哪里。”

    啊?

    萧景曜头顶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又觉得这风格非常萧元青,瞬间又淡定了,还饶有兴致地问萧元青,“后来呢?你们谁胜谁负?”

    萧元青想了想,脸色一黑,“陈昀那个混蛋,非说蚂蚁没有嘴。除非我和你刘叔叔把蚂蚁的嘴巴找出来给他看,不然我俩这争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更离谱了。萧景曜继续叹气,“蚂蚁要是没有嘴巴,怎么吃东西。”

    人家辛辛苦苦把食物搬进洞里,也是要吃饭的。总不能因为人家长得小,看不清嘴在哪儿,就连人家有嘴都不承认了吧?

    这事儿就离谱。

    但发生在萧元青和他的纨绔小伙伴们身上,又如此合理。

    萧景曜忍不住追问道:“后来你找到了蚂蚁的嘴巴在哪儿了吗?”

    “找到个屁!”萧元青恼火,“那玩意儿还没我指甲大,怎么找到它的嘴!”

    一听萧元青这略带抓狂的话,萧景曜就知道他当年恐怕没少抓蚂蚁找嘴巴,奈何怎么找都找不到,萧元青又不是多有耐心的人,也不知道他当初崩溃了多少次。

    想想那画面,还挺可乐的。

    萧景曜抿了抿唇,压下唇角的笑意,继续看着萧元青折腾蚂蚁。

    显然当年的事情让萧元青印象极深,这么多年过去了,萧元青拿到放大镜,又和蚂蚁死磕上了。

    萧景曜想了想,要清楚地观察到蚂蚁的嘴巴,放大镜的威力还不够,萧元青这一通折腾又要白费了。

    果不其然,萧元青捏着只蚂蚁,翻来覆去,将它身上的每一处都放大了,不仅还没找到它的嘴巴在哪里,反而把自己累得不轻,一屁股坐在石凳上,没好气地说道:“生的这么小,有什么用!”

    气鼓鼓嘟囔了一阵后,萧元青突然来了灵感,忍不住问萧景曜,“既然有能将东西放大的放大镜,那是不是还会有可以把东西放得更大的物件呢?这蚂蚁,眼下应该是放大了十倍的模样,若是能再将它放大千倍万倍呢?又能看到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萧元青越说眼睛越亮,“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世上,是不是还有些太过微小的东西,我们rou眼无法看到?”

    萧景曜惊呆了。

    说实在的,换个人提出这个想法,萧景曜都不会这么震惊。但说这话的人是萧元青啊,萧景曜记忆中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其他事情十窍通了九窍的萧元青啊。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家养二哈某天突然口吐人言,还十分有条理,智商逻辑都在线,震惊主人一万年。

    现在萧景曜的震惊,不亚于此。

    倒不是看不起萧元青,而是,萧元青他真不是这块料啊。

    萧元青说的明显就是显微镜。这玩意儿意义重大,开启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此后,人类进入了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新世界。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可惜,现在做不了。

    萧景曜叹气,想点亮科技树,真的好难。

    萧元青一双瑞凤眼亮晶晶地盯着萧景曜,不断追问,“会有这样的东西吗?不过rou眼看不见的世界……会是神灵的世界吗?”

    萧元青的眼神更亮了。

    萧景曜:“……”

    该怎么解释呢?

    萧景曜眨了眨眼睛,决定给萧元青一点事干,当即说道:“或许真的有一些我们rou眼无法看到的东西存在。那得看放大镜能不能将东西放得更大。”

    “琉璃坊里还有很多透镜,我去带几块来,爹有空的话,可以试着磨一磨镜片,说不定能磨出可以将东西放得更大的放大镜。”

    萧景曜记得,放大镜的倍数有所不同,有的放大镜甚至能放大50倍,几乎能到显微镜的范畴了。现在纯手工磨镜片未必能做得出来,萧景曜也不对萧元青抱有期望,只是想给他找点事情做,以缓解自己刚才的震惊。

    萧元青对放大镜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萧元青来说,现在各种娱乐项目他都玩腻了,斗狗,双陆,博戏、蹴鞠……他天生就是玩乐的行家,只要是找乐子的事情,他上手极快。现在,萧元青显然是将放大镜当成了他的最新找乐子的方式。

    萧元青兴高采烈地接下了这个活计,还拍着胸脯对萧景曜保证他一定能把镜片磨好,绝对不祸祸东西!

    现在玻璃镜贵着呢,萧元青以前败亲爹的家底没什么心理负担,现在儿子当家,要败儿子的家,那萧元青可太心疼了,坚决不让自己有败家的机会。

    有被好大儿孝到萧子敬挥舞着鞋底板追了萧元青围着大宅院跑了整整三圈,实在跑不动了,瘫在地上直喘气才作罢。不然,萧元青的屁股高低得开个花。

    萧景曜见萧元青对放大镜十分感兴趣,找了个大晴天,带着萧元青做了个凸透镜聚光凭空点火的小实验。

    萧元青简直看傻了眼。

    “这世上还真有凭空生火的能耐啊!”萧元青目光熠熠地看着萧景曜,“这手本事,要是被装神弄鬼的人知道了,拿着放大镜点火,是不是也能骗到一堆人?”

    “梁九弘知道这事儿吗?”萧元青突然想到这一点,“万一他不知道,有人提前在他面前演示了一番,岂不是让他颜面大失?”

    萧景曜:“……”

    万万没想到,我竟然还为梁九弘破除迷信的道路上又添了一道还卡。什么都不说了,赶紧给他去信吧!

    萧元青现在可是《大齐日报》的忠实读者,每天都要买一份报纸来仔细读。有时候兴致来了,就随便找个茶馆坐坐,或者问人要张板凳,直接在大街上一坐,就开始大声读起报纸来。

    萧元青虽然是个学渣,但也脱离了文盲的范畴。念个报纸还是没问题,就是有些地方不太理解。不过报纸上的新闻大多都是采用半文半白的形式,通俗易懂,以达到不识字的老妪也能听明白的地步。所以萧元青读起报纸来基本没压力。

    百姓们也爱听。报纸上经常写哪里遭了灾,朝廷拨了多少赈灾粮食,又派了谁去赈灾,有什么抚民措施都写得明明白白。老百姓们代入自己一想:要是自己家乡遭了灾,朝廷立马派官员来赈灾,给粮食不说,还给我们安排好去处,不至于真的饿死,更不会发生骇人听闻的易子而食的事情。先前鲁州官员贪墨赈灾粮一案,报纸上清清楚楚写了对贪官污吏的惩治,看得老百姓轰然叫好。

    这样的朝廷,遭了灾还能活下来,有贪官污吏贪了咱们的救命粮,朝廷也将他们抄家灭族,以命相抵。朝廷好啊,陛下英明神武!合该万万岁!

    很多百姓家中已经为正宁帝立了长生牌位,每天三炷香,虔诚祈祷正宁帝得以长生,永远庇佑他的子民。

    锦衣卫乐呵呵地将这事儿告诉了上峰,锦衣卫统领亲自告诉正宁帝这个好消息,果然得了赏赐。

    让正宁帝高兴的是,百姓们这并不是做样子给他看,而是真心爱戴他,为他立长生牌位。只这份民心,他都能算是历代帝王中的翘楚!

    得意之后,正宁帝又有些心酸。只要能让老百姓们活下去,他们就觉得自己是明君,真心诚意为自己立长生牌位。可是活着……难道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吗?

    正宁帝闭了闭眼,“朕有愧百姓们的爱戴啊。还得做得更好!”

    那时萧景曜正好在正宁帝身边当值,听了正宁帝这话后,亦是万千感慨。

    会反思自己做的还不够的正宁帝,是配得上百姓这般爱戴的。

    老百姓们最喜欢的就是梁九弘和神棍神婆们斗法的消息,期期不落。

    家中宽裕的,早早就买了一份报纸,看完最新的消息,而后翻到梁九弘斗神棍的版面,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舍不得银钱的,就跑去茶楼蹲着。总有识字的人心善,愿意为他们读报纸。

    萧元青喜欢看报纸,也喜欢在众人尊敬的目光中读报纸。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至关重要的人,而不是别人提起来就神情微妙,目露不屑的废物纨绔。

    能受人尊敬,谁乐意被人瞧不起呢?

    萧元青本身也不是个爱摆谱的人。当年他在南川县怎么样,现在到了京城还是怎么样。一点都不因萧景曜飞黄腾达改换家中门庭了而抖擞起来,恨不得拿鼻孔看人。

    单就这一点,就让正宁帝等人很是赞赏。再一想,萧景曜好像也是这般,不因自己的身份地位变化而移了性情。

    如此看来,这俩当真是父子。

    萧元青最喜欢看梁九弘破除迷信的消息。那消息最为有趣,就跟一堆人登台唱大戏似的,热闹得很。还险象丛生,这边梁九弘刚斗败了一个神棍,那边神棍就在他路上搞事情,想要将他一波带走。梁九弘自然是慧眼如炬,早就发现了他们的阴谋诡计,一番斗智斗勇下来,梁九弘顺利铲除恶势力,圆满完成这次的任务,开启下一次的征途。

    百姓们听得轰然叫好,又有人说道:“据说宋家班连夜赶戏,戏都写完了,唱的就是梁大人智斗神棍的事。”

    “宋家班也在排戏?哦哟哟,这可了不得,林家班也在排这出戏,到时候,有的热闹瞧咯!”

    百姓们只是想着有热闹可瞧,知道这事儿的官员们才叫一个酸。没有喝个十斤老陈醋,都酸不出那味儿。

    无他……戏班子都给梁九弘安排戏本子准备唱戏了,那梁九弘在史书上必然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梁九弘是谁?不过出自商贾之家,正经的书不念,偏偏跑去钻研奇yin技巧。

    这样的人,和青史留名扯不上半点关系。结果朝廷弄出个报纸,萧景曜上下嘴皮一叭叭,诶嘿,梁九弘进京了,被授了官,出去和神婆神棍死磕到底。

    本来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梁九弘官职太小,干的又是下乡间的活,大家都没放在心上。

    哪里知道,报纸这个玩意儿影响力竟然有这么大。能在报纸上拥有单独版面的梁九弘,瞬间名扬天下,这谁遭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