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54节
【之后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李承乾谈论。】 【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 【一味的进谏,又是否能够将李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 【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其共同点——】 【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得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世民不禁诧异的张大了嘴。 这……这不对吗? 这难道是有问题的?! 【举一些例子,比如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 【结果就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李世民闻之大怒,竟是直接将称心杀死,遂导致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 【而且李承乾还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除此之外甚至经常为称心哭泣流泪。】 【也因为此,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隔阂也是越来越深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眉头蹙得更紧。 他倒是听出了一点问题,但……不都是如此吗?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放任承乾就那样荒唐下去……? 【李承乾固然有错误之处,但这样相当于一味逼迫,并且几乎是没有任何沟通的教育方式,也着实是令人窒息。】 【所谓越打压,手段越强硬,就越会有很大的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也越会引起孩子的触底反弹。】 【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李世民也是对李承乾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就没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架不住李承乾由此多思啊。】 【看看有多少人批评他,否定他,好像他哪里都做得不对一样,哪里都做得不好一样,处处受限,处处得不到承认和夸赞,再加上自身有了足疾,更是由此打击了自信心。】 【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太子,再变成现在这样,这怎么能不叫他变得敏感又自卑?】 【再加上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因为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使得其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一样,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承乾能不多想?】 李世民不由得张了张嘴,却突然就说不出来话了。 听着这些话,他心中竟也难免心酸起来。 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他是当时承乾的处境,又会是何种心情与想法? 身处其中或许是察觉不到,也勘破不了真相如何,如今被天幕这样道明,才竟是颇为无言以对。 【当然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不想废太子,甚至煞费苦心的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 【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对不会废掉李承乾这个太子的,但其实重点不是给李承乾增加多少助力,而是如何教导和掰正李承乾才是,可惜李世民还是不懂,并再次用错了方法。】 【结果就导致李承乾逼宫谋反,李泰还有了谋嫡之心。】 【而到最后,李世民深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只能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这三个最心爱的儿子。】 【真是倒也可怜了李世民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了。】 【但不得不说,最终导致这种不可挽回的结局,这其中李世民的错误教育行为等,也着实是重要促使因素。】 【要是李世民能看看现代相关的教育知识,没准儿还能发现自己这种行为的激进之处,还有他找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的,也真是“太会想当然”,学问上也许没什么大问题,但这教书育人的问题上,又哪有这么简单呢。】 到这里,不止是李世民心情复杂,先前被提到名字的众人也是心情复杂。 ——致使太子最后逼宫谋反,竟也有他们的原因在?! 这简直叫他们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 而后众人下意识看向身前那资料库中—— 其中教育和育儿相关,难怪也会被放入其中,所以这竟也是一门学问吗? 【再说一下和汉武帝相关的巫蛊之祸,以及其太子刘据之死。】 刘彻还没来得及多思,听到这里,立即又凝神起来——终于说到这里了! 所以他晚年的“巫蛊之祸”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前天幕结束,他可是拉着自己儿子交谈了一番,能明显感觉那小子有些许别扭情绪。 不止是刘据,刘彻也是难免有些别扭,好像长子的死和他有关,可他还什么都不知道。 【巫蛊,即为一种巫术。】 【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而巫蛊之祸便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前后约三年时间,所牵连死亡者达数十万人之多。】 “什么?!” 刘彻一时间都被震住了,满脸的骇然震撼之色,简直不敢相信天幕所言! 前后约三年时间,牵连死亡者达数十万之多?! 这…… 【我们现在知道巫蛊和巫术等,就只是一种封建迷信行为,是假的,但当时的人可都不知道,并深以为然。】 【所以这件事的发生背景在于——后宫有多位佳人为了重新获得帝王的恩宠,于是诸位妃嫔多邀请女巫入宫,试图以巫术达到目标,同时对其所嫉妒者便施以巫蛊之术。】 【最终导致一时间后宫迷乱,并且时有发生因后宫的巫蛊之事而牵连朝中大臣的事件。】 【加上皇后卫子夫已年老色衰,失去汉武帝刘彻的宠信,同时外戚家族卫氏于朝廷当中的权势日盛,以及汉武帝刘彻晚年多病,大概是磕丹药磕多了,导致老年痴呆什么病症吧,总之就是,判断力什么的也下降许多。】 【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终于致使巫蛊之祸的开端。】 【即征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92年,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是不寻常的人,便命人捕捉,该男子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 【于是刘彻大怒,将掌管宫门出入的门候处死,到了冬季十一月,汉武帝又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十一天后解除戒严,至此巫蛊事件开始出现。】 【不过这开端发生之始,是否由汉武帝自导自演,结合其当时的背景情况,学界对此一直都有所争论。】 刘彻:“……” 说实在的,他对此也是有所怀疑和争论。 毕竟对自己最了解的,也还是自己。 但无论初衷如何,刘彻深信,他必然是不想影响到他的长子的,那绝不是他的初衷和目的! 【然后就是卫皇后jiejie的丈夫——即备受宠信的丞相公孙贺,其子公孙敬声接替父亲担任太仆,很骄横奢侈,并且不遵守法纪,甚至擅自动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于是事情败露之后便被捕下狱。】 【正当时,汉武帝正诏令各地紧急通缉阳陵大侠客朱安世,于是公孙贺为了儿子,便请求汉武帝让他负责追捕朱安世,来为其子公孙敬声赎罪,而后汉武帝便批准了公孙贺的请求。】 【后来,公孙贺果然将朱安世逮捕,但却被朱安世于狱中上书朝廷,揭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而且说其得知汉武帝将要前往甘泉宫,便让巫师在汉武帝专用的驰道上埋藏木偶人,诅咒汉武帝。】 【于是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春正月,公孙贺被逮捕下狱,经调查罪名属实,父子二人都死于狱中,并被灭族,同时还牵连阳石公主,以及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还有卫青的长子卫伉也全部被杀。】 【而至此,卫氏一族在汉廷内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损失殆尽。】 听到这部分,刘彻左右来回转了又转,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这让他说什么好?究竟是偶然发生还是必然促使? 而且也不知道一会儿皇后和卫青会不会来找他,到时他要如何安抚…… 不过怎么说,现在既然是知道了,这种未来之事倒是可以避免发生。 而且……他现在也不迷信了! 哪里还敢磕什么丹药! 另外就是,到这里竟是还没结束事端吗? 【这还只是开始,之后一个重要人物就出现了——就是汉武帝的宠臣江充。】 【因为这一时间,方士和各类神巫多聚集在京师长安,大都是以左道旁门的奇幻邪术迷惑众人,无所不为。】 【而后一些女巫来于宫中,教宫中美人躲避灾难的办法,并且在每间屋里都埋上木头人,进行祭祀,但是渐渐地,这些妃嫔便因相互妒忌,竟是在争吵之时,就轮番告发对方诅咒皇帝,实属大逆不道之举。】 【于是汉武帝大怒,将被告发的人都尽皆处死,最终后宫妃嫔,宫女以及受牵连的大臣等,总共杀了数百人之多。】 【这还没完,有这些前提,汉武帝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加上其宠臣江充自以为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jian谋,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 【因为这,汉武帝便派江充为使者,负责查出巫蛊案。】 【结果江充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致使大臣百姓惊恐之下,竟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最后数万人因此而死。】 【而且江充还趁机陷害太子刘据,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一起,共同诬陷刘据行那巫蛊之术——扬言说在太zigong中找出的木头人最多,还有写在丝帛上的文字,其内容大逆不道等等。】 “放肆!该死!” “竟是敢如此欺骗于朕!” 刘彻简直怒极,气到原地又来回转了好几圈! 竟是这样牵连了他的太子! 这江充等人简直该死! 【其实最开始,刘据的老师石德怕受牵连而被杀,于是便劝刘据,让刘据参考秦朝太子扶苏的事情,说汉武帝有病住在甘泉宫,皇后和太子派去请安的人都没能见到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是否还在,实未可知。】 【所以石德还建议刘据可先假传圣旨,而后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彻底追究其jian谋。】 【但刘据还是打算亲自前往甘泉宫一探究竟,只是没想到江充却抓住刘据之事逼迫甚急。】 【对于此,刘据想不出别的办法,于是最终只能按着石德的计策行事。】 【结果就是——当初秦始皇嬴政是真的死了,扶苏却不知真相而自杀,而汉武帝刘彻却没死,反倒让刘据等以为出了事故,于是最终起兵行事,但结果可想而知,刘据起兵诛杀江充,却遭汉武帝镇压兵败。】 【最后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当时长安大乱,双方会战五天,死亡数万人,堪称是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