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大时代的梦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七章 锔瓷(5)

第七十七章 锔瓷(5)

    以天然大漆黏合器物碎片或填充缺口,再用世上最贵重的黄金敷在破碎的伤痕上,宛如被太阳光芒吻过。

    邓彬说“用金,其实是一种态度。残缺的东西常常给人破败、阴暗的感觉,面对残缺,应该用世界上最光明正大的物质,最像太阳的光芒,也就是黄金,这样一种至阳的东西去修补至阴。这是对残缺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接纳。”

    金缮是将“受伤”的器物复原,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金缮师也会受伤。

    金缮以天然大漆作黏合剂,大漆极易引起皮肤过敏,就是老师傅们所说的被大漆“咬了”。

    邓彬说第一次接触金缮,为防被漆咬,戴了两层口罩和手套,竟然无恙。隔着手套毕竟手感不对,便大胆地去掉了防护。

    在他完全放松警惕时,突然全身起了红疹,奇痒难忍,医生也束手无策。

    辗转打听到一个偏方,说螃蟹汁能治漆咬。可当时才五月,上哪儿找螃蟹?邓彬想“虾蟹不分家”,便买来鲜虾捣烂敷身上,结果天气闷热全身发臭,红疹依然未退。

    没法子,只好硬扛过去。如此反复发作两三次后,有了抗体,方才好受些,可手臂却留下了蛇皮般的伤痕。

    为什么被漆咬还如此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呢?

    邓彬说“喜欢了就做下去。金缮非常迷人,一般的修复都是掩盖残缺、美化残缺,金缮却坦然接受残缺,在无常的世界里恪守对美的初心,化残缺为美。”

    从无瑕到残缺,再到涅盘重生,是物的一场修行。

    那一道道闪着金色圣光的伤痕宛然在目,静穆而寂定,是苦难岁月里历练出的云水禅心。

    “比起修复器物更重要的,是修复人心。如果器物对物主有情感上的意义,价值就无法估量。”

    在邓彬看来,每一道残缺,都藏着一段往事;每一件器物,都寄托着一份深深的感情。

    “有的朋友突然就把东西寄来了。我想他们的心理大概和求医一样,希望有医生能收下,否则就等于给它判了死刑,所以我都尽力去修复。”

    修复器物,其实是修复人与物之间的感情,补回人对物的那份“惜物之心”。

    从自学金缮至今,邓彬成功修复了2000多件器物。而给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只普通的超市售卖的碗,底部印有“微波炉专用”的字样。

    这只碗价值不过二三十元,可是物主却花了几十倍的价钱来修复,当时邓彬非常好奇。

    后来碗的主人告诉邓彬,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爸爸长大。有一次生病,mama知道了不远千里赶过来照顾她,这只碗便是mama当时买的。mama回去后,她不小心把碗摔了,非常痛心,希望邓彬能将它修复。

    修复要好几个月,期间mama与继父感情破裂,巧的是,碗修好的当口,mama跟继父和好了。她觉得这个碗太有意义了,给人破镜重圆的惊喜。

    常怀感恩之情,常怀惜物之心,纵使人生无常,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一直有人希望邓彬把残缺的部位艺术化处理,做成花、荷叶、蝴蝶等形状,邓彬统统是拒绝的。

    “金缮的初衷是正视残缺,坦然面对不完美。任何改变残缺本来面目的做法都是生了嫌弃心,金缮就从‘尊重‘变为‘粉饰‘,背离了金缮的初衷,这是我不愿意做的。”

    邓彬修复后的器物,残缺的伤痕清晰可见,宛如书法般的线条带着nongnong的中国韵味,或如惊鸿翩然游于九天之上,或如闪电啸然划破沉沉暗夜,或如空山中溪水涓涓而流,或如秋风里落叶萧萧而下

    如此灵动的线条,是邓彬面对残缺所尽的最大的善意。那如何把握线条的轻重缓急、顿挫方圆呢?邓彬说来源于古人的智慧。

    这个时代有那么多人在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事,可他们在做的事,也许99的人,都没有去注意过。

    对于匠人这个称呼,邓彬一直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手艺人。

    那个时候流行网络论坛,邓彬给自己取名“石为云根”和大家在论坛交流国内外各种有意思的文物资料。

    2013年的一天,邓彬在逛论坛的时候看到一只金缮过的龙泉窑花瓶,只一眼,就被迷住了。

    这是一门来自日本的手艺,以金修缮,用最贵重的金去修补残缺,意在表达面对不完美时候的姿态坦然接受,而不试图掩盖。

    对于刚刚接触金缮的菜鸟来说,大漆过敏是第一道难关。

    刚开始学习金缮的邓彬过敏严重到两个胳膊上的皮肤看起来就像蛇皮,到现在手上还有痕迹。

    不过,短暂的过敏恐惧终究敌不过那份好奇心。会“咬人”的大漆,在邓彬手里变得越来越听话。

    在成功修缮了一件件作品之后,邓彬尝试着将照片发到网上和大家切磋交流,但没想到,这一传,便让大家记住了这位金缮牛人。

    有的人以前摔碎了的舍不得丢的碎片,终于有了活路;有的人手上没有要修的东西,也会私信来和邓彬聊上几句,万一哪天家里有东西碎了呢。

    在这之后,送到邓彬手上修复的器物越来越多,妻子为了帮忙也辞了工作,跟着邓彬学起了金缮。

    一个小姑娘在母亲生日来临之际,想把母亲断裂的手镯修好,作为生日礼物。她辗转找到了邓彬。

    为了能赶在生日前完工,邓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加班。大漆用来做黏贴,在镯子上薄薄涂一层,再把断开的两段,小心拼接在一起。

    将不同颜料和生漆混合,就变成了不同颜色的金胶漆。这一步骤叫做打金胶,需要流畅,线条饱满。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邓彬几个小时佝着脖子坐在桌子前,虽然脖子会很不舒服,但也只是抬起头扭几下又继续开干。

    除了大漆过敏,选择贴金的时机是金缮的第二道难关。因为手艺都是自学,没有史料参考。邓彬只能记下一大堆数字,关于干湿度,关于阴干的时间。

    时间少一分,金粉会被吃掉,多一分,金粉就没办法附着。对付这个,邓彬只能整夜守在柜子前,关注着手镯晾干的程度。

    在漫长的等待之后,邓彬找到了贴金的时机。手镯上哈一口气是为了增加湿度,再慢慢往上头均匀涂上金粉,擦掉边上多余的,镯子就修完了。

    金缮是一种器物的修补工艺,以大漆作为粘合剂,将碎片粘合,以金粉、金箔修之缮之,让破旧的器物得以重新焕彩,得以再次亭亭耀目。

    老旧而破碎的器物经过金缮,沉闷黯淡之上,多了一层耀眼的光华,宛若重生。

    金缮,本源于中国的描金漆艺,却是在日本被发扬起来。有人说,日本的侘寂美学催生了金缮这样一种独一的美学工艺,不以残破为陋,反以为美。在残破之中,生命的物哀、自然的声息,被呈现得婉转、曲折又绵密悠长。

    而在中国,则有物尽其用,择其弊处而缮之之意。

    金缮,不止于修缮完复,更是尽善,尽美。

    在南宋之时,有一只来自龙泉窑的碗东渡到江户时代的日本,被当作国宝珍藏。到了日本室町时代,碗被掌权的大将军足利义政得到。

    足利将军十分喜爱,却因流传时间久远,碗底还是出了裂隙。足利便专门派遣使者携带此碗来到我国,恳请大明朝的皇帝照原样再赐一个,可是遍访民间各窑,已仿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只好命工匠将碗用锔瓷修复,带回日本。

    为什么会选用金这么贵重的金属为瓷器做嫁衣?则是因为“侘寂美学”的展现。

    “侘”的原意是简陋,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类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同时,它也是一种欣然接受自然生死循环的态度。

    而“寂”除了表层“寂静”的意思外,还有另一层含义——在老旧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

    所以,花好月圆是一种普世公认的完满,而融合侘寂精神的金缮则呈现的是另一份执着,代表一种面对残缺的姿态。

    即用世上最贵的物质来呵护伤痕,精心修缮,不去试图掩盖,欲盖弥彰岁月流逝带来的伤口,而是接受生命中的这份不完美,并珍重对待。

    金缮工序

    1将碎裂的瓷器用天然大漆来黏合碎片或填充缺口

    2放置数天阴干后打磨平整

    3在漆上施以金粉或金箔进行装饰

    4抛光完成

    修复周期大约需要20天以上,让破碎的物品在复原的基础之上

    也许一件瓷器的价格不过尔尔,但所凝固的岁月时光,却是爱物之人所恋恋的。

    当真爱着这器物时,当它出现伤痕,怎会弃之不顾,反而是倍生怜惜。细细地去用最贵重的物质去修缮,让它恢复往昔模样,碎裂处反而愈加流光溢彩。

    看那一条条纤细的金色线条顺着裂纹伸展,如游龙一般肆意自如,如春风里的柳丝轻抚,或黑夜之中的闪电疾驰,或是清山里的溪水涓涓。

    正与现代人身上的一份浮躁成了反差的对比,物件坏了就弃之不顾趁早换新,发现恋人的缺点以分手了之,非得是要得不到的事物才叫完美。

    爱一物时,何必是要它崭新靓丽才是心头好,等它与岁月磨合打打交道,留下印迹时,想起一起陪伴过的日子也会觉得它好美。

    弥补了中国金缮史上的空白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金缮修复第一人从2003年开始着手学习到现在他已经投入。

    走进朱墨皓位于嘉善县城的工作室,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工作台、陈列柜、工具箱,还有各色缺东少西的陶瓷、木雕等大小不一的老物件。工作中的朱墨皓,常常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

    因大学主修古陶瓷修复,求学期间,朱墨皓曾经跟着老师去过不少文物修复现场,参加文物修复工作。这个94年的帅气小伙谈起器物修复来,眼中满是神采。“过去的器物重实用性,一般坏了也就丢了,真正花心思去修复的不多。”朱墨皓说,专业知识教会他,修复不是创作,而是修旧如旧,还原器物本来的真实,而又不破坏器物本身。

    金缮,让朱墨皓对器物修复有了全新的认识。金缮是什么?这是一种以天然生漆为主要修复材料的修复技艺。大学期间,金缮技艺作为课程内容进入了朱墨皓的视线。

    “不同于传统陶瓷修复中的锔瓷,金缮无需钻洞钉补,不会损害原器物。”朱墨皓说,现代的文物修复中有三大原则,可识别性、可逆性、最小干预原则,金缮恰好是这三大原则的完美诠释。

    更令人惊喜的是,经过手艺人的巧手,裂痕被绚丽的真金掩盖,与原器物不同的材质相辅相成,形成了另一种独到的美感,残缺的美。

    无形中,手艺人对器物的理解也被倾注在了修复中,不止金色,银、铜、漆艺皆可为装饰手段,可修复的器物材质众多,除了陶瓷、紫砂制品,也可用于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等器物的修复。在修复中创作,这让朱墨皓更对金缮一技欲罢不能。

    在朱墨皓的工作室里,惊喜随处可见。灿烂的金色爬上了器物周身,有些状似流水细纹,有些似墨迹斑斑点点,因碎裂的随机而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态。

    为器物赋予新生的过程并不容易。在朱墨皓看来,金缮脱胎于漆艺,漆才是金缮的灵魂所在。修补中,用大漆作为粘合剂,将碎片粘合,以漆为底打磨得当,再用金粉、金箔修缮,从而使老旧而破碎的器物重新焕彩。

    上漆,光这一道工序就已繁琐无比。漆不能只上一遍,视器物损毁情况,酌情增减,上一层,干一层,循环往复,直到达到满意的厚度为止。干燥需要交给时间,而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温度必须保持在25度,湿度控制在80。

    这些被抚平的“伤口”,让原本已毫无生气的器物找回了灵魂,也换了种“活法”。这大抵就是锔瓷和金缮的意义所在。axaxaxaxax大时代的梦axaxaxaxaxaxaxaxaxaxaxaxaxaxaxax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