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可惜的是,顾衡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宗族只剩下了一个虚幻的概念,大家根本没有这方面意识的时代。那个时候,别说是宗族了,就算是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家还都觉得,家里头一个人出息了,拉拔其他兄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等到九十年代之后,所谓家庭观念就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默认为,家庭就是你自己的小家庭,你的妻子,你的儿女,儿女成婚之后,就有了他们的小家,做长辈的胡乱掺和进去,导致了小家庭的不合,那就是没有界限感,放到网上去,那也是骂声一片。 顾衡就更惨了,他甚至根本没有真正享受过所谓家庭的温暖,像是他上辈子后来也算是成功人士了,不是没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因为当年的事情,他对于婚姻,对于家庭并没有什么认同感。像是顾家这样的情况,按照后世人的观念,在顾衡成年之前,顾家抚养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等到顾巍和杜氏年纪大了,顾衡赡养他们也是应当,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没有那个义务为了父母鞠躬尽瘁,成年之后,他就有了自己的生活。 有着这样的观念打底,指望着顾衡有点好事就想着家族,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顾衡虽说心里头想法一大堆,但是宁可藏在心里,回去也不会跟顾家人说。 在顾家,真心待他的也就是一个杜氏,杜氏这些年愈发衰老,比起喜欢在外谈玄论道,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顾巍,杜氏简直像是跟丈夫成了两代人。好在顾巍如今年纪不小了,对于女色也没什么想头,要不然的话,只怕顾家后宅就要多几个侍妾姨娘了! 顾巍明白杜氏的心结,他觉得老妻终究是妇人心肠,丝毫不懂大局观念,生怕杜氏在关键时刻心软,便借着杜氏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的缘由,将内宅的权力交到了长媳手里。 杜氏对于管家理事也没这么多的心力,除了依旧牢牢把握这自己院子还有顾衡院子里面的事情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管。 杜氏对顾衡的偏心已经让长媳心中有了想法,对顾衡愈发冷淡,而在妻子的影响下,顾憬对自己这个幼弟也很一般。至于顾慎,他这些年常年在南边,很少回来,顾衡上一次见到他还是两年前的事。 杜氏对于长子的态度根本不在意,她这个年纪了,许多事情都不用在意,她只想在自己临死前,将幼子的前程安排好。 这一日,又到了返回宫学的时候,因着入冬以来,已经下了两场雪,眼看着天色又有些不好,杜氏直接拿了自己私房里头的一件紫貂斗篷给了顾衡,让他带着这个去宫学。 第19章 (大修) “这老天,今年怎么这么冷!”到了东宫之后没多久,贾赦同样穿着一身大毛衣裳进来了,他解了斗篷,就叫道,“快,给我换个手炉,我快冻死了!” 贾赦从小娇生惯养,但是在宫里头,可没人惯着他。贾家的马车上,脚炉,手炉之类的都很齐全,可是马车只能将他送到宫门口,接下来就得自个走进来。这还是因为东宫不是内宫,乃是在皇城的前面,距离宫门并不是很远的情况下。这一路上顶着寒风过来,原本揣在斗篷里面的手炉这会儿都觉得不暖和了。 徒景瑞吩咐宫人给贾赦送了新的手炉过来,又招呼贾赦去熏笼那边烤火,贾赦一屁股在锦凳上坐下,嘴里抱怨起来:“殿下,这么冷的天,明儿个一大早还要去宫学念书,宫学里头那真的是冻死人了,砚台里面才倒了水就冻上了,还要我们自己磨墨!” 贾赦算是来得比较晚的,一边江殊也是一副深有同感的模样:“要不,我们明儿个让人多搬几个炉子过去吧,要不然真是受不住啊!” 太子轻哼了一声:“搬炉子过去没问题,那炭呢?东宫的份例已经算是不少了,也就是比父皇那边差一点,若是咱们再问内务府要炭,回头叫人知道了,难免不被人说嘴!” 太子还小的时候,稍微有点出挑,群臣就很满足了,但是随着皇长子入朝,朝中的大臣对太子要么就是期许极高,要么就是心怀恶意。不管是哪一种,难免都要用放大镜来查看太子的言行举止。 圣上宠爱太子,东宫的供应都差不多是按照最高的标准,自然要比徒景平强得多,然后有人就在外面说太子奢靡,虽说被圣上骂了一顿,但是徒景瑞之后就谨慎了很多。 像是炭这种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宫中每年的消耗量都很大,像是圣上那里,自然是不限量的,委屈了谁,都不能委屈了圣上,但是其他人那里,都是有一定的定例的。 东宫的份例其实已经不少了,以往的时候其实都够用,但是今年情况不同,今年比往年冷得早了近半个月,早早就开始下霜,而且冰也比往年结的厚,像是宫墙边上的太平缸,每日里一早,里面的水就已经冻成了冰疙瘩。 因此,今年的炭消耗也格外快,在东宫里面还好,大不了大家都在寝殿里头,寝殿里头烧了火炕,整个屋子都比较暖和。 但是在宫学里头就不一样了,那里用的就是炭盆,按照先生的规矩,读书写字的时候,连手炉都不能用,最多可以在脚下加一个脚炉。 为了更暖和一些,几乎所有人都带上了脚炉,甚至还在偏殿弄了个熏笼,可以在熏笼上熏鞋子和衣服,课间的时候去换一双被熏笼熏得暖烘烘的鞋子,就能暖和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