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总之,四大异姓王中,若是论麾下军队的实力,自然是西宁郡王最强,他手底下至今还保留着一支铁骑,朝廷忌惮的也是这个。不过嘛,如今时代不一样了,西宁郡王手底下那支骑兵也不值钱了,朝廷随便就能掏钱将那些投靠朝廷的北戎人武装起来,什么重骑兵,弓骑兵的都没问题。至于南安郡王,他手底下的军队有一部分根本就是来源于西南那边的土司,他保障那边土司的利益,那些土司提供一部分的族人加入到南安郡王的麾下,也唯有那些部族出身的士卒,才能够适应西南那边的气候环境,而且在山林之中也更加灵活。但是,随着朝廷一直在想办法改土归流,南安郡王那边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总之,有着东平郡王这一脉在外作为后盾,除非圣上想要跟绝大部分的勋贵撕破脸,否则的话,东宫的位置还真是动不得。 既然如此,英王自然是不愿意一条道走到黑的,见识的东西越多,他就觉得中原虽说繁华,但还是少了几分挑战,他从北戎还有一些来自西域的商人那里知道了不少事情,往北也就算了,那里气候实在是比较糟糕,但是往西,还是大有可为之处的。天山往西,也有大片的平原,如今中原种植的麦子,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天山往西的地方,当年博望侯张骞带回来的许多种子,也是来自于那里,可见,那些地方也是非常富庶的。 当然,那里的情况其实也很复杂,似乎那里一度也曾经被一个强大的帝国征服过,但是后来,因为宗教,民族等一系列问题,那边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这对于满脑子都是征伐的英王来说,显然是个极大的诱惑。 因此,英王头一个就跳出来表示,自己愿意作为先锋,为朝廷打探域外的情况。 圣上收到了英王的折子之后,沉吟了一番之后,顿时觉得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圣上也不是匣子,长子和次子之间的那点火药味圣上也是知道的,但是,圣上自个也是经历过那些事的,在圣上看来,一个没有经历过这等兄弟相争事情的太子是不合格的,皇帝这种生物,本身就得有足够的竞争意识,如此才能养成那等唯我独尊的帝王心态。圣上自个当年虽说没有经历过那一遭,因此,他刚刚登基的时候,也不得不跟下面的臣子交锋。也就是这些年,接连有好消息传出来,圣上的威名越来越大,下面的臣子这才不敢在圣上那里拿大要强。 而等到太子登基呢,他想要再有多少大的成就作为帝王功业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因此,他需要的是在自己做太子的时候,就压服自己的兄弟,连兄弟都争不过,何况是那些怀着各种心思的臣子呢? 不过如今太子显然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磨练,手腕能力也愈发成熟起来,别的不说,太子知人善任,对有本事的人很宽宏,这就足够了。何况以后宗室分封出去,就算是日后子孙不肖,藩国也能拨乱反正,横竖rou烂在国力,都是老徒家的,那么,为了帝位传承平缓,以后在储位之事上,不如早早将规矩立下来。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圣上便直接取了朱笔,在英王的折子上批复了一个字:“准!” 第71章 英王算是先驱, 又是圣上的亲儿子,因此,对于英王要建藩的请求, 圣上很是慷慨地给予了不少的资源。 所有人都盯着英王的这次建藩,英王一旦成功,接下来许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起来。 事情比大家想象中要顺利很多, 事实上, 中原附近的地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中原的文化辐射, 一度都是中原的藩属国, 那里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战乱之中, 百姓生活在夹缝里面。英王率兵平推过去之后,除了那些贵族有些不满之外, 其他人对此都接受良好。尤其随之而来的商队,以及他们携带的大量物资, 一下子就给这些原本麻木的百姓带来了生机。 也是中原在这里原本就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甚至,这里的宗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原的影响, 起码,这里佛教的影响力一直比较大,即便是几经战乱, 也坚强地延续了下来。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顿时让所有人的精神都振奋起来。 英王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在朝廷组织移民的时候,就将自家妻妾儿女都接到了自个的藩国, 除了慧妃各种不爽之外,其他人都蠢蠢欲动起来。 甄贵妃对此就有些难受了,她原本就是想要坐收渔人之利, 这些年来,甄家也在暗中挑拨几个皇子与东宫之间的关系,结果还没看到什么成果呢,这些人一拍桌子,你们自个玩去吧,我不奉陪了!这就让甄贵妃有些不爽了。 圣上自觉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起码从他开始,不用担心皇家兄弟阋墙了,就算是谁在夺嫡之中输了,大不了直接分封出去,也算是一种保全。 圣上高兴之下,难免喝多了,回了甄贵妃这般,甄贵妃连忙亲自上前侍奉,结果就听到圣上醉意朦胧地说道:“爱妃,以后,咱们两个皇儿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朕特别挑了两个地方,正好靠在一起,那里气候好,物产也丰富,皇儿就藩之后,定然不会吃苦的!” 甄贵妃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 本来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出去的,宗室里头,愿意出去的也都是继承不到什么爵位的次子庶子一流,在外头,哪怕就只有一个县城大小的封地呢,那也是自个的地盘,是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比做个闲散的宗室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