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钢铁疲劳在线阅读 - 章二十五 坠落与相逢(三)

章二十五 坠落与相逢(三)

    量产型fa06s辉夜,第三代机甲中的佼佼者,联邦军工近十年来最具诚意的一款作品。

    尽管那场跨越十六年、波及整个地球的全面战争,以神圣亚述帝国的覆灭而告终,但联合军的实际损失,也远比官方报道中所给出的统计数字,要整整高出一个数量级。

    战争总是充斥着血腥和暴力,而硝烟背后的世界也并非一直和平首先是利益分配,这场在谈判桌上进行的战争,其激烈程度绝不亚于一次用倾国兵力布置的大规模主力会战。

    谈判前后共历经十个月,曾几度陷入僵局,倘若不是时任联合军总司令、后成为联邦第一任总统的约翰·道尔顿,与一批重要人士竭力斡旋,促成合作,恐怕两个世纪前的人类先辈们,尚未来得及欢庆胜利喜悦,便又要陷入到另一场战争的泥沼之中了。

    谈判最终达成了一份秘密的《永久国家联合条例》,超过180名各方代表在上面签字。

    这份条例虽从未被官方承认,却已有多个版本的复印和抄件流出,后世许多历史学者也将其看作一份正式文件加以研究,称之为“全人类联合的第一块基石”。

    好不容易将各方的目光从权利角逐这块蛋糕上移开,新成立的联邦政府又不得不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挑战。

    一方面,如何修补早已千疮百孔的金融系统,如何重建工业与社会秩序,如何恢复生产力,成为摆在总统及各高层办公桌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那些并未参加战争的少数永久中立国和宗教国,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也都担心这个版图宏伟的庞然大物终有一天会强势崛起,并威胁到自身的统治。

    永久中立国采取的态度比较温和,只要能保证主权,他们并不想与联邦有过多的军事摩擦。反正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既不缺乏怀揣同一理想的爱国者,也不缺少只谋求个人利益的走狗jian细,笼络收买某些官员的用处,有时比发动战争更大。

    而宗教国在这点上则显得更为激进,尤其是顽固派,他们不仅收留残存的神圣亚述帝国战败军队,还利用宣传工具尽可能丑化联邦的形象,大肆备战扩军,蠢蠢欲动。

    双方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数十万军队在边境线附近集结,联邦境内的一部分帝国遗民和投机者,似乎感觉风向要变了,便也跟着鼓噪起来。

    一触即发的局势,给了新生政府强烈的危机感,其所导致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后果,就是约翰·道尔顿之前曾对民众许下的,自己总统任期内大规模裁军的诺言并没有得以实现。

    本该有所削弱的军方势力趁机抬头,他们不断对外界鼓吹所谓的国防威胁论,利用大部分民众的厌战情绪,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巩固了到手的权利。

    至于另一个后果,则是加速了《联邦公民权利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以遏制境内分裂势力的名义,将国民强行划分为不同的权重等级。

    这一桩桩历史事件,有些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考虑,有些在当时看来也不怎么严重——总有人以为时间能淡化和解决一切,喜欢安逸地活在当下,反而对身边正在发生、且理应引起重视的种种危机视而不见,把它们全部慷慨地留给了后代。却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引发一系列不可预见的连锁反应。

    举个略微直观一些的例子。

    联邦成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即没有稳定税收,也没有能够立即盈利的政府资产。

    道尔顿所领导的中央政府,既要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尽可能维护联邦行政的独立性,又要重振工业经济,任务异常艰巨。

    因为承受着来自内外部的巨大压力,而财政方面又捉襟见肘,年轻的中央政府迫于无奈,惟有想方设法筹钱。

    他们实施的第一项举措,便是发行国家债券,结果收效甚微,因为国家债务的基础源自公信力,而在当时,谁也不敢保证那些债务将来一定能够如期偿还。

    紧接着第二项举措,一边大量印钞一边强制禁止民间通胀,也是如此,短期效果或可令人满意,长期则难以持续。

    既然发行公债不行,印钞也不行,那么是否能将一部分政府持有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抵押或变卖出去,从而获得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多重支持呢?有人提出过这个建议,但很快遭到道尔顿的反对。

    道尔顿是个的政治家,恪守着自己的底线,他宁可四处游说筹款,也不愿出卖国家的利益,所以终其一生,他都没能解决联邦政府的财政问题。等到新一届政府通过合法选举上台,为了维持较高的支持率,开始大肆推行涉及普通民众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上调福利金,和提高劳工待遇。

    这些举措确实顺应民意,也能拉来为数众多选票,但额外的用度支出,使得财政状况急剧恶化,没过多久,整个联邦政府便到了濒临破产的危机边缘。不过政客们可没有政治家那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负担,他们不讲究个人原则,只效忠于绝对权利,公开拍卖土地、矿场资源,以此博取各个阶层的好感。

    从星历0011年至星历0015年,联邦政府仅凭转让土地和石油矿井的所有权,就获得了近千亿的收入。这些资金大部分被用于发展经济,并收到良好成效。

    星历0028年,联邦储备银行成立,标志着新一轮货币改革正式开始,自此联邦政府丧失了货币发行权,却也顺利完成了债务重组。

    一个强大而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之后人类所取得的功业,无不是有了充裕的资金支持,才最终得以实现。

    而稍早一些的星历0007年,一位年轻的联邦地质调查局雇员摩根,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辞掉自己那份薪水微薄的工作。

    二十多年后,他建立起庞大的工业帝国,并大胆地发表了那篇惊世骇俗的“新型晶体能源理论”,从而引领一场新的能源革命风潮,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原有的科技树。

    时至今日,摩根所创立的帝国早已取代当年烜赫一时的贝尔格莱德工业,成为联邦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他们研发出的划时代产品晶能引擎、机甲、星舰,催生了全球科技一次又一次的转型。

    摩根帝国以雄厚的资本和前所未见的创造力,引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工业革命。

    相比之下,联邦自身的军工产业则几乎停滞不前——或许用“倒退”这个词形容更加贴切。原因很简单,战后得势的军方,争取到了决定军火供应商的权力,从此他们不必再冒任何风险,就能享受到最顶级的物质生活。

    这种全盘依赖军火商的做法,受到相当一部分学者和在野小党的批评,他们认为把国家防务交给民间公司,等同于将保险柜钥匙交给一个陌生人保管。

    国内著名的激进团体“忠诚联盟”,这个最初纯由民兵构成的组织,其领导者也曾多次公开对外宣称,他们早已联络了各地的爱国人士,如果政府再不对想办法铲除军队毒瘤,他们就要脱离严重腐化的联邦,重新建立一个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度。

    即使舆情滔滔,但军方丝毫不为这些外界因素所动,依旧我行我素。

    直至星历0176年,食古不化的军方却又像是突然转了性,开始配合政府大力扶持军工业,八年后,第一台fat01s辉夜试验机完成基本构建组装。

    fa06s辉夜不是联邦军工恢复生产后的第一款作品,却是唯一一款正式服役的机甲。

    当时许多人都十分疑惑,联邦为什么要率先开发出一款宇宙型机甲,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安定和平,既无强悍外敌,又无内部危险——说出这句话时,人们选择性地忽略了某些毒枭、黑帮和恐怖分子的存在,需要新机甲做什么?与其浪费纳税人钱财,还不如把那些高昂的军事经费开支,用在民众看得见的地方,比如教育、医疗和基础建设。

    国防部对此的解释则是宇宙型机甲可以完成复杂环境下的太空作业,像宇宙垃圾清理,搭建深空基地和观测站等;同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比如改变一些近地小行星等天体的轨迹,以免它们撞击地球——此类天体往往体积庞大,即使是星舰主炮,对其造成的伤害也非常有限,这时就需要搭载爆破或推进装置的机甲进行登陆任务。

    国防部不解释倒还罢了,如此一说,反而引起了民众恐慌。

    普通民众对航天领域中危害甚大的太空垃圾并没什么兴趣,唯独将重点放在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字眼上。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流言四起,人人囤积物资,准备抵御天灾,超市卖场的营业额也跟着直线上升。各大报纸和媒体趁热打铁,邀请来入流或不入流的天文学家,重要讨论“行星碰撞地球”这一当下热门话题,狠狠地赚了一票收视率。

    幸好那次恐慌只是暂时性的,半个月之后,一切平静如初。

    那么这一次呢?会不会也只是某个恶劣的玩笑?所有经历灾祸的人都如此祈祷。

    唯独坐在机甲座舱内的玄野,却连祈祷的资格都已经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