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孤城闭在线阅读 - 第59页

第59页

    另一位同舍也相与附和,道:国朝取士不问家世,虽说工商不得入仕,但太宗皇帝曾下诏令: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当世行商时日甚短,且有奇才,即便有人qiáng将你归入工商杂类,你也可借此条例应举。不妨重返州学,潜心读书,以待下届贡举。

    自今上即位后,往往每四年才开一科场,下一届,也应是四年后了。冯京默然想,四年,足以发生和改变许多事沅沅也应该会再生一两个孩子了罢,她与孩子,是否都会健健康康、衣食无忧、平安喜乐?

    于是,他抬目,淡淡对同舍一笑:京安于现状,无意应举。

    同舍相顾无言,惟有叹息。须臾,一人又道:如今当世披锦衣、食馔玉,家有娇妻,便把当年我们在州学中指点江山,纵论韬略,立誓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志抛在脑后了么?

    冯京搁下杯中酒,平静地迎上同舍质问的目光,道:如果连妻儿都养不活,又岂能奢谈治国平天下?

    ***********

    此次沅沅接受了冯京建议,并未露面,只与婆母在内室布菜,让婢女端出来。其间冯夫人数次走至门帘之后,听到了一些冯京与同舍的对话。

    夜间,冯夫人唤儿子至书房,取出一册他幼年所读的《诗》,翻到最后一页,递与冯京:这行字是你爹爹当年亲笔写的,你可还记得?

    冯京接过,看见父亲熟悉的字迹:将仕郎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借绯冯京。

    当年他看不懂这官衔,问父亲,父亲便拍着他肩微笑道:我儿将来若考中状元,皇帝多半会给你这官做。

    话犹在耳,透过这行字,更好似又触到了父亲殷切的目光。冯京阖上书页,黯然垂目。

    你父亲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未能中举入仕。冯夫人缓缓道:他早年也跟你如今一样四处行商,受人冷眼,后来才因进纳米粟补了个左侍禁的小官虚衔,好歹算是脱离杂流之列了。所以,他一直要你好生读书,将来举进士、中状元,堂堂正正地做大官,光耀门楣。不想现在兜兜转转,你竟又走上他当年的老路了

    一语未尽,冯夫人声已哽咽,泪落不己。

    冯京朝母亲跪下,肃然道:儿子有负父母厚望,实属不孝。但父亲当年亦曾教导孩儿,好男儿要守信义、有担当,圣人亦将修身、齐家列于治国、平天下之前。如今母亲年事渐高,沅沅之病尚未痊愈,京岂可弃母亲妻子于不顾,只求功名,不思养家?

    听他这样说,冯夫人亦难反驳,最后摆首叹道:我虽已有一把年纪,所幸倒还没病没灾,平日用度不大,也能随你清贫度日。不过沅沅如今身体不好,倒是常须进补或者,我们现在让她好好调理,过个一年半载,待她大好了,你再重新准备应举?

    想着那漫漫四年,冯京没有顺势答应,只应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罢。

    这一语又听得冯夫人伤心,掩泪道:若你晚几年再娶亲,当不至于为家室所累,困于其间,不得遂志。

    默思须臾,冯京再度开口,对母亲说:沅沅之事,是我的错。我当年放làng率xing,铸下此大错。但若不娶她,更是寡qíng薄幸,有失道义,无异于错上加错。错误既已铸成,便要勇于承担。起初是我害了她,而今我愿意许她安稳的生活,以此来弥补曾经犯下的过失。所以,现在这样的结果,我亦甘心领受。

    **********

    母亲离开后,冯京仍留于书房,枯坐良久,这并无异处的夜晚似也变得格外漫长,他选择了一个消磨时光的方式:一手提酒,一手执笔,痛饮清酒,奋笔疾书。

    终至酩酊大醉。在伏案而眠之前,他拂袖扫落面前那一堆带字的纸。纸张纷纷扬扬旋舞飘落,每一张上都写着同样的诗句: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

    半夜悠悠醒转,见身上披有大氅,而散落于地的纸张已被拾起,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案上。

    是沅沅来过了么?他迷迷糊糊地想,但很快自己否定了这个念头:如果她来了,一定会叽叽喳喳地吵醒他,催促他回房睡觉。

    也许,是婢女所为罢。他懒得再求证,觉出夜间幽寒,头也隐隐作痛,他便起身,拖着沉重步伐回到卧室。

    沅沅躺在g上,侧身向内,是沉睡的模样。他和衣寂寂无声地在她身边躺下,无意惊动她。

    她今日倒是很安静。在陷入深眠之前,他曾这样想。

    而这之后,沅沅一天比一天安静,话越来越少,虽然面上仍常带笑容,但也只是礼貌的微笑,以前那种朗朗笑声日渐稀少。

    连拨算珠的声音也没有以前欢快。冯京暗自诧异,终于忍不住问她:沅沅,你有心事么?

    她笑了笑:没有呀。

    他端详着她:你气色不大好。

    她想想,道:可能病没全好罢没事,总有一天会好的。

    上次难产确实给她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她至今未痊愈,常腹痛腰酸,葵水也不正常。他继续为她延医问药,但收效甚微,而且,她还不太配合治疗,有一天,他竟发现她把要服的药悄悄倒掉。

    他又气又急,过去质问她为何不服药,她对他微笑,轻声道:药太苦了。

    后来,她越来越厌恶服药,索xing公然拒绝,就算qiáng迫她喝下,她也会很快呕出来。

    如此一来,她的病越来越重,终于到了卧g不起的地步。

    一日,冯京来到沅沅病榻前,见昏睡着的她枯瘦憔悴,惟面色病态地酡红,像一朵即将于夜间凋零的芙蓉,不禁悲从心起,落下泪来。

    沅沅于此刻醒来,伸手徐徐抹去他的泪,她浅笑着说:京,带我出去走走罢。

    他建议等她身体稍好些再出去,她却坚持现在就走,于是他问:你想去哪里呢?

    她说:有山有水就好,哪里都行。

    他带她去huáng鹤楼,抱着她上到最顶层,让她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糙萋萋鹦鹉洲。

    她半躺半坐,依偎着他,面含微笑,观孤帆远影,日暮烟波,不时仰首告诉他眼前景色与家乡之异同,直到暝色四合,月华满川。

    她沉默下来,凝视着月亮,目中却无神采,软绵绵的身体虚弱无比,仿佛所带的生气正被夜风chuī散。

    冯京心中酸涩,一手拥着她,一手为她拢了拢盖在她身上的大氅,微笑着在她耳边说:沅沅,据说月明之夜,在huáng鹤楼上可以看见仙人。今晚月色好,你仔细看看周围,也许也能见到仙人呢。

    沅沅茫然侧首看他:真的么?

    他点点头,道:是真的。据说一位守门的老卒子曾见过。那天晚上月色也是这样好,照得huáng鹤楼前景象清澄。那位老卒半夜肚子饿了,睡不着觉,辗转反复间,忽然听见外面有人谈笑风生,他便起来探视,结果发现外面有三人,身披羽衣,足着木屐,走在石板路上,清脆的木屐声在周围山间引出了阵阵回音

    沅沅瞬了瞬目,问:他们是什么人?

    冯京答道:不是人,也不是鬼,他们是神仙。

    那后来呢?沅沅又问。

    冯京道:后来,他们走到山边,面对石壁,伸手叩了三下,然后石壁像门一样豁然dòng开,他们便如一缕轻烟那样飞入门中,消失在山中了。

    沅沅环顾面前青山,追问:是哪片石壁呢?

    冯京笑道:不知道你且留意看着,兴许仙人会又在楼前现身。

    沅沅却又迷惘地问:看见仙人,又该怎样呢?

    冯京建议道:你请他们实现你的一个愿望罢。

    好主意!沅沅双目一亮,继而表露得陇望蜀之意:但一个愿望不太够三个好不好?

    冯京故作沉吟状,然后笑道:应该可以罢。他们有三人,一人帮你实现一个心愿应该不太难。

    还有你,沅沅亦笑道,你也要许三个愿,请他们帮你实现。

    冯京扬眉道:唔我当然没意见,只是不知道人家仙人是否觉得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沅沅立即道,脸转朝外,像是对着山间隐身的仙人说,仙人当然对谁都一样,帮人实现心愿,决不偏心,见者有份!

    冯京忍不住笑起来:那你想许什么愿呢?

    沅沅反问:不是要见到仙人才能说么?

    冯京道:你这样多话,仙人肯定被吓得不敢现身了。不过他们一定藏在山中看着你,只要你在这里许愿,他们都能知道的。

    沅沅似乎也相信了,握住他的手,认真地说:那我们现在一起闭眼,各许三个愿,请仙人为我们实现。

    见她那么有兴致,冯京自然不会拂她的意,便颔首答应。于是二人同时闭目许愿,少顷,冯京睁眼,见沅沅也正在转顾他,遂相视一笑。

    你许的愿中,有跟我相关的么?沅沅关切地问。

    有,冯京回答说,第一个就是为你许的我希望你尽快好起来,从此健康快乐地生活,长命百岁。

    沅沅恬然笑了,双臂搂紧他腰,似想进一步缩短与他的距离,然后轻声告诉他:我的第一个心愿是:生,和你住在一起;死,和你葬在一起;生生世世,永远都和你在一起。

    冯京颇动容,低首吻了吻她额头,低声道:好,仙人听见了。

    你的第二个心愿是什么?沅沅又问。

    冯京略为踟躇,但还是告诉了她:我想,以后若有机会,为国为民做一点事。

    那我的第二个愿望应该能派上用场。沅沅微笑着说出她这个愿望,我希望你日后中状元,做大官那样的话,你便可以为国为民做大事了罢?

    冯京双目微热,待鼻中酸楚之意散去,才道:谢谢你,沅沅。

    沅沅接着问了最后的问题:那第三个愿望呢?

    这一次,冯京望着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良久不语。

    沅沅亦不追问,依旧含笑道:那我们都保留着第三个愿望,暂时不说罢,想必仙人已经知道,会帮我们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