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即使自己贵为皇后,可是在朝堂上无法左右臣子,也怕得罪重臣,以免影响太子的地位,前朝不是没有诰命夫人不把后妃放在眼里的事迹发生。
贤妃心思缜密,一番算计七拐八绕,果然不容小觑。
俞皇后越发对贤妃上心了,决心事后细细与儿女媳妇说明厉害,好对她有所防备,免得他们因为年轻,被贤妃的柔顺面孔蒙蔽,被算计时措手不及,难以应对。
贤妃心中微微一惊,不曾想俞皇后竟会如此敏锐,竟将后果想得这般仔细,一点儿都不敢得罪林家。她还不知道俞皇后对自己已经生了许多防备,只当俞皇后过于聪明,不得不干笑道:“娘娘说笑了,本是一件好事,何至于到了娘娘说的这种地步。”
俞皇后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倦容,道:“此事理应由林大人和贾夫人做主,哪有我们插手臣子家务的道理?”
听到这里,贤妃确定俞皇后不肯开口,只得怏怏而归。
元馨公主一直都在俞皇后宫里,虽未在跟前,可在后面也听得清清楚楚,当即就经过俞皇后同意,借送东西之机告知黛玉,好叫他们有所防备。只是他们都没想到,许家竟如此之急,当天就请了窦大仁跟林如海提起。
随后,贾敏也说起保宁侯夫人说媒的经过。
林如海倒是一怔,犹记得保宁侯之子和王子腾之女是于明年完婚,如何今年就已经办过了?是了,前世元春封妃,王子腾亦是位高权重,而今生虽说如今仍是九省都检点,可权势却不如上辈子,因而更加急于联姻成势。
同时有所改变的还有贾政,他虽因顾明之故升了一级,但是并没有继续往上高升,前世他于去年得了外任,今生却没有,仍在原职。
甄应嘉已经进京,其女眷差不多也该进京了。
看来,长庆帝和前世的新帝一样,都无法容忍甄家继续为非作歹了。
林如海眼中精光一闪,难怪长庆帝今日叫自己过去,说要派林睿南下辅佐太子坐镇南京。没了甄家,江南正是趁虚而入的时候,长庆帝打算让太子亲去,更能将甄家势力连根拔起,并压住其他意欲取而代之的权贵世家。
正想到此处,忽听贾敏嘴里忍不住抱怨道:“真真如我所言,咱们智儿竟成香饽饽了。若想消停,还是早些定亲才是。”
林如海的思绪戛然而止。
林智脸红如火,突然忸怩起来。
林如海并未留意,对同样没有看到的贾敏道:“不必。咱们从前怎么打算,日后还是一样打算,等智儿年纪再大几岁说亲不迟,如今竟是好生读书要紧,他文章已有了火候,这一二年就回乡考试,免得因这事移了性情。”
贾敏一惊,问道:“叫智儿回乡考试?”
他们祖籍姑苏,林智自然是要回家乡考取秀才的功名,将来乡试也要回金陵参加,当初贾珠贾琏亦是如此,不过他们两次均是回金陵原籍。
林如海望着听到自己话后露出兴奋之色的小儿子,微笑点头。
贾敏想了想,道:“他如今才多大?叫我哪里放心?就算再过几年,叫智儿一个人返乡我也不放心。”
林智自幼读书,也是满腔雄心,恨不得立时考取到功名,告诉别人自己并不比兄姊差,闻听贾敏不舍之语,忙道:“哥哥当年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孩儿也想效仿呢。我如今已经大了,身边又有好些小厮长随,母亲不必担心。”
贾敏却道:“如何放心?从前你哥哥考试的时候咱们举家皆在江南,纵有路途,也不似如今这般有千里之遥。别说你这么个身边只有寥寥几个小厮的小孩儿家了,就是你父亲,走这么远的行程,身边不带几十个亲兵随从我都不放心。依我看,且等等罢,瞧着哪家举家南下时,托他们携你一同上路,也好照应些。”相比长子自小在外求学,终究是小儿子跟在身边长久,贾敏总觉得小儿子行事不如长子稳重。
见林智神情微微有些失落,林如海笑道:“别听你娘的,我已有了打算,圣人打算让你哥哥去金陵,你们正好一同南下。”
众人闻言俱是怔然,贾敏急忙道:“几时的事儿?我怎么没听睿儿说起?”
林如海笑道:“圣人只对我说了一句,还没拟旨,睿儿如何知道?”
饭后林睿夫妇相携来定父母,曾净陪着贾敏说话,林睿则在书房服侍林如海,得知后,忙向林如海道:“圣人竟有此意?我倒不想去有膏腴之地一说的金陵,想如琏表哥一样去个穷县做官,亲自管理农事民生,让一县百姓安居乐业,由贫穷而至丰衣足食。”
林如海倒有几分动容,随即温言道:“哪里不能为官?为民做主未必非要分贫富之地。当初我劝琏儿如此,为的是他们家已有中落之势,父叔皆无守业之能,唯有如此,他家方能稳稳地守住家业。咱们家如今是圣人身边的近臣,按圣人之意行走方是正道。愈是风流富贵之地,愈是贪污之风大起,百姓一样吃苦受罪,你此去若能抑制此风,令朝廷增收,百姓受益,家国受益,待你身处高位,亦能行走民间,更加能为民做主。”
林睿心中一动,又听说太子亦去,悄声道:“莫不是圣人想动江南一带的官场了?”
他由林如海亲自教导,敏锐之处远胜别人,回思曾净说起甄家进京,待其女眷抵达,少不得也会到自家走动,大约便明白了长庆帝派自己去金陵的用意。甄家在江南根深蒂固,已盘结百年,一直都在江南为官,今年突然被召唤进京,他难免有此猜测。
倒不是他揣测圣意,而是一直都听太子抱怨朝廷之力使不到金陵,在金陵竟是甄家和贾史王薛等家族的天下,他们一句话比圣旨还灵,杀人放火俱能脱罪,许多官员的升降都是由他们做主,而非朝廷的考评升降,去年升了大司马的贾雨村就是借着他们这几家的势升上来的。每年各地官员进贡,进京时都要走他们的门路,进宫的贡品数目不如落在他们手里的一半,桩桩件件,都是恶迹。这些人家是护官符上有名的,如此行为,圣人焉能容忍。
林如海目露赞许,嘴里却道:“一切要看圣人的旨意。”
甄家比前世进京提前了一些时候,想必甄家女眷亦是如此,听说近日将至。
依他看,甄家的抄家怕要比上辈子提前了。前世新帝不大得太上皇之心,朝中新旧之争十分惨烈,这些人家的没落都是在太上皇驾崩之后,而今生长庆帝行事,太上皇半点都不插手,虽仍顾念老臣,可也明白他们做事太过出格,所以长庆帝如今就能动手。
林睿听了,若有所思。
林如海却是一笑,打发他回去,道:“明儿我带你meimei出门,别打搅我歇息。”
林睿一笑而去。
次日早起,林如海梳洗后,从园中撷了一枝鲜花进房,与贾敏簪在鬓边,羞得贾敏面如红霞,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奔五十的人了,这样花红柳绿的打扮,竟像妖精了。”
林如海道:“天底下哪有这样年轻的妖精?上年纪的人添一点艳色,才显得没有暮气。”
旁边丫鬟抿嘴一笑,恭维道:“太太,老爷说得极是呢,太太这样好看得很。太太常常出门,仔细瞧瞧问问,和太太同龄的太太们谁有太太显得年轻?谁见了太太不说太太像三十来岁的人?记得前儿顾太太还请教太太是怎么保养的呢。”
贾敏失笑,随即又有几分自得。的确呢,她和王夫人年纪不过相差两岁,在外头赴宴碰见了,简直就是两个辈分的人,压根不似差不多年纪的姑嫂。
这时,外面忽然进来一个丫鬟,笑嘻嘻地道:“老爷,太太,二爷来请安呢。”
贾敏愕然道:“智儿早就来请过安上学去了,哪里又来一个二爷?”林智上学的时辰极早,他起来的时候贾敏尚在熟睡,所以都是在房外请过安就走了,今日林如海和林睿虽是休沐,林智学里却未放假,故贾敏方有此语。
小丫鬟忍住笑道:“真真是二爷,太太怎么连咱们家的二爷都不记得了?”
贾敏大奇,道:“既如此,请进来我瞧瞧,弄个明白。”
小丫鬟连忙打起帘栊,一个极清秀的年轻公子走进来,打扮倒是林智的模样,只是比林智瘦了好些,身材俊俏,人物风流,进来后弯腰作揖,道:“孩儿给母亲请安。”
贾敏听着声音,倒有几分耳熟。
人还未进屋时,林如海便听出了脚步声,不由得失口而笑,只见贾敏细细打量了一回,半日方认出来,笑道:“玉儿,你这是什么做派?好好儿地扮个男人做什么?”
原来这年轻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黛玉。也不知道她怎么打扮的,肤色微暗,双眉亦粗,五官虽是十分清秀,却和女儿妆时大为不同,头上束着林智的玉冠,穿着改过的锦袍玉带,也是林智不曾穿的衣服,俨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
黛玉有些遗憾手中无扇,未能现少年风流,笑道:“女儿许久不曾如此打扮了,素日里想念得很,今儿跟爹爹出门,扮成个小子模样儿,岂不便宜?”
贾敏道:“混说!这副做派才叫人笑话呢,快去换回来。”
黛玉听了,忙恳切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莞尔一笑,对贾敏道:“玉儿既已打扮好了,就这么着罢,此时虽是春日,犹有余寒,仔细换来换去冻坏了她。况且我今儿去会了尘,又不是旁人,出行回城也都避着外人,玉儿坐在车里,不怕被人看到。”
贾敏道:“老爷这般溺着她,叫外人知道了,能有什么好话?”
林如海笑道:“事事都按世人的说法而活,这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意趣?有些事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些事却很不必。我记得夫人年幼之时,亦曾常扮男儿彩衣娱亲,怎么今儿轮到我女儿竟是胡闹了?”说到最后,林如海忍不住提起贾敏的旧事。
黛玉眼睛一亮,点头笑道:“正是,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贾敏被父女二人说得扑哧一笑,道:“你们父女两个竟是连成一气,我说不过你们。”
黛玉闻言,连忙跑到贾敏的身边,挽着她的手臂,笑问道:“妈,真像爹爹说的,妈也曾扮过男装?我怎么不知道呢?”
贾敏横了她一眼,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
说着,不禁幽幽一叹。
黛玉不解,看向林如海祈求说明。
林如海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道:“你娘在闺阁时,你外祖父最疼,说你娘比你两个舅舅强十倍,也比他们淘气。你外祖父本是行伍出身,很是放纵你娘的性子,你娘幼时爱穿兄长的衣服,也曾习过骑射,都是你外祖父亲手教导的。”
贾敏接着道:“我还得过一匹名驹,是一匹照夜玉狮子。”
黛玉听得悠然神往,道:“爹爹疼我比外祖父疼mama还甚,怎么没想起来送我一匹神骏的马呢?常听哥哥弟弟练习骑射,心里羡慕得很。”从前不觉得,现今才觉得女孩儿比男孩儿处世艰难得多,时时处处受到拘束,许多事情男人做得,女子便做不得,若做了,便是出格,定会惹人笑话,又被说不守贞静之道。
贾敏嗔道:“行了,你还想无法无天不成?”
黛玉忍不住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不想她随着林如海出城后,林如海对她许诺道:“明儿爹爹给你寻一匹温驯的马来,咱们悄悄的,不叫你娘知道。”
黛玉听了,顿时欢喜。
于是,父女两个欢欢喜喜地去庙里找老和尚,然后又欢欢喜喜地回来,林如海瞧着天色还早,便出门相马去了。
真正的好马不在马市,皆在达官显贵之家,林家也有好些骏马,不过都已成年,雄壮非常,未免不配黛玉之玲珑,原先产下两匹小马,偏又死了。幸而林如海至交遍布朝野,听说他想买马,许多人都愿意送他,不过他先去的却是苏黎家。
去年赈灾后,苏黎一直清闲在家,正逗弄外孙女顽耍,闻听林如海来,自然欢喜。
林如海对苏黎说,要寻一匹温顺小巧的名驹,借口是女儿忽发奇想,想画马了。
苏黎素知他爱女之心,况且自己也极喜黛玉,可惜的是他们家虽有小马,林如海偏又觉得不好看,挑三拣四,至晚间时,仍未如意。
反倒是俞恒一直留心林家,闻听此事,次日就送了两匹极俊的名驹过来。一匹浑身雪白,没有半根杂毛,正是贾敏口中曾说过的照夜玉狮子,一匹通体通红,犹如火炭,却是赤兔,均是才离了母马的小马,想是早就驯服了,倒还温顺。
黛玉见状,欢喜非常,与林如海偷偷吩咐马夫好生养着,不许走漏风声说是自己的。
那马夫明白林如海对黛玉的疼爱,自是满口应承。
此后,林如海常牵马去后院教黛玉,那里有他们父子的练武之处,占地极大,人也极少。玉生得娇弱,拉不起弓,自然不会学狩猎之技,不过倒是学会骑马了,每回扮作少年,都能坐于马背上在后院小跑一阵,以尽其兴,且是后话不提。
贾敏带着曾净悄悄地收拾行李,对此半点不知。
贾敏一向信任林如海,既然林如海说林睿会外放金陵,必然十有八、九成真,唯恐到了眼前匆忙,遂先收拾起来,林智也要南下考试,笔墨行李亦需齐备,繁琐难以尽述。她并不是严苛的婆婆,也不会一味要媳妇在跟前伺候,所以打算让曾净跟着一起去,好照料林睿起居饮食,额外照应林智,自己在京城也能放心。
曾净自是十分感激,不几日旨意就下来了,如林如海所言,太子监国南京,林睿相随。
林睿新得的职务是金陵顺天府的同知,连升数级。
一时之间,不少人上门道贺。
好容易应酬完了,已将至启程之时,贾敏忙打发曾净回娘家告别。这一去不知至少三年,还不知几时得以回京,总要她跟自己的父母兄长好生聚一聚,叫她在娘家住两日,直至启程前一日再回来。又打发林智去学里请假,辞别同窗,忙乱到了十二分。
贾母却叫了贾敏回去,劈头就问道:“睿儿媳妇进门也有一年半了,怎么还没动静?”
贾敏一愣,好笑道:“母亲急什么?他们才多大年纪?进门一年多没有消息的又不是只有他们。别说他们了,就是母亲和我,哪个不是二十几岁才得了头胎?那时,父亲和老爷何曾说过母亲和我,如今怎么倒苛责起睿儿媳妇了?”
贾母皱眉道:“你难道没个打算?”
贾敏心头一凛,忙道:“母亲你可别说给睿儿放人的话,我们家早就说过了,不纳妾。”
贾母嗔道:“你当我是什么人,哪里就去碍他们的眼了?从前你哥哥房里除了先服侍的两个丫头,待他们成亲后我何曾管过他们屋里事?那几个姨娘我如今也没给过正眼。他们我都不管,哪里就管到你们家睿哥儿了?”
贾母虽上了年纪,将有八旬了,可心思却还没糊涂。她年轻时吃过亏,极厌恶姬妾之流,好在她是个有本事的人,除了自己亲生的,膝下只剩三个庶女,都已经没了。所以,对于儿子她从不曾像婆婆那样给他们放人,贾赦自己贪杯好色一屋子小老婆,都不是她给的,贾政屋里周姨娘和赵姨娘也不是她给的,如今也不会插手外孙之事。
贾敏放下心来,神情一松,笑道:“既然如此,母亲说这个做什么?”
贾母道:“提醒你一句,外头好些人家都盯着睿哥儿呢,你们谨慎些,别着了道儿。前儿甄家太太来拜,言谈里提起你们家,满口称赞,又说他们家老爷的姨娘有一个侄女模样儿生得十分标致,想与睿儿做二房。”
贾敏登时大怒,道:“他们倒是好算计,竟想让睿儿夫妻离心不成?怪道昨儿送了拜帖。”
贾母道:“你女婿年轻的时候,这样的算计不知凡几,你又有什么恼的?世人不过都是这样,自己觉得纳妾体面,也想送妾给人。”当初贾代善身边的姬妾,有好些都是如此。
贾敏默然,望着贾母鬓边的白发,心里不由一酸。
与从前相比,老母亲白发日益增多,精神也不如从前健旺了。虽说娘家行事处处惹人诟病,虽说老母亲溺爱子孙过甚,只知一味享乐,不思后事,也不肯听从自己的劝谏,可是终究是自己亲生的娘,遇到对自己家不利的事情她会提醒自己。
次日贾敏在家收拾东西,甄夫人来自家拜访,还带了甄宝玉一起。
如贾母所言,这个甄宝玉果然和贾宝玉生得一般无异,言行举止亦是一模一样,若不是当初二人诞生之地一南一北,贾敏真以为是双生兄弟了。
虽对此事略觉惊奇,但贾敏因甄夫人的心思,心里便有些淡淡的,只脸上不曾表白出来,等到甄夫人提起送妾一事,当即一口拒绝,似笑非笑地看了甄夫人一眼。
甄夫人心里一阵抑郁,他们家在长庆帝跟前的体面终究不如在太上皇跟前,若不是林如海父子都是长庆帝的心腹,知晓许多别人不知的机密,他们家那样第一等的人家,何必巴巴儿地上门来?林如海油盐不进,不曾想贾敏这个婆婆竟也十分护着媳妇,简直是让人吃惊不已。她真没见过这样疼惜媳妇的婆婆,自古以来,哪对婆媳之间没有几分嫌隙?
事后贾敏跟林如海林睿父子说起,对林睿道:“在京城我能看着些,去了南边,你行事就得谨慎些,这些本就怀着叵测心计的女子,没有一个真心为你,就是想跟你,也都是为了富贵二字,真正自尊自重的女子怎会委身做妾?怎么不对穷人委身呢?所以你务必精明些,也不能瞧着哪个女子可怜就留下了,如此做,便是辜负了你媳妇。”
贤妃心思缜密,一番算计七拐八绕,果然不容小觑。
俞皇后越发对贤妃上心了,决心事后细细与儿女媳妇说明厉害,好对她有所防备,免得他们因为年轻,被贤妃的柔顺面孔蒙蔽,被算计时措手不及,难以应对。
贤妃心中微微一惊,不曾想俞皇后竟会如此敏锐,竟将后果想得这般仔细,一点儿都不敢得罪林家。她还不知道俞皇后对自己已经生了许多防备,只当俞皇后过于聪明,不得不干笑道:“娘娘说笑了,本是一件好事,何至于到了娘娘说的这种地步。”
俞皇后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倦容,道:“此事理应由林大人和贾夫人做主,哪有我们插手臣子家务的道理?”
听到这里,贤妃确定俞皇后不肯开口,只得怏怏而归。
元馨公主一直都在俞皇后宫里,虽未在跟前,可在后面也听得清清楚楚,当即就经过俞皇后同意,借送东西之机告知黛玉,好叫他们有所防备。只是他们都没想到,许家竟如此之急,当天就请了窦大仁跟林如海提起。
随后,贾敏也说起保宁侯夫人说媒的经过。
林如海倒是一怔,犹记得保宁侯之子和王子腾之女是于明年完婚,如何今年就已经办过了?是了,前世元春封妃,王子腾亦是位高权重,而今生虽说如今仍是九省都检点,可权势却不如上辈子,因而更加急于联姻成势。
同时有所改变的还有贾政,他虽因顾明之故升了一级,但是并没有继续往上高升,前世他于去年得了外任,今生却没有,仍在原职。
甄应嘉已经进京,其女眷差不多也该进京了。
看来,长庆帝和前世的新帝一样,都无法容忍甄家继续为非作歹了。
林如海眼中精光一闪,难怪长庆帝今日叫自己过去,说要派林睿南下辅佐太子坐镇南京。没了甄家,江南正是趁虚而入的时候,长庆帝打算让太子亲去,更能将甄家势力连根拔起,并压住其他意欲取而代之的权贵世家。
正想到此处,忽听贾敏嘴里忍不住抱怨道:“真真如我所言,咱们智儿竟成香饽饽了。若想消停,还是早些定亲才是。”
林如海的思绪戛然而止。
林智脸红如火,突然忸怩起来。
林如海并未留意,对同样没有看到的贾敏道:“不必。咱们从前怎么打算,日后还是一样打算,等智儿年纪再大几岁说亲不迟,如今竟是好生读书要紧,他文章已有了火候,这一二年就回乡考试,免得因这事移了性情。”
贾敏一惊,问道:“叫智儿回乡考试?”
他们祖籍姑苏,林智自然是要回家乡考取秀才的功名,将来乡试也要回金陵参加,当初贾珠贾琏亦是如此,不过他们两次均是回金陵原籍。
林如海望着听到自己话后露出兴奋之色的小儿子,微笑点头。
贾敏想了想,道:“他如今才多大?叫我哪里放心?就算再过几年,叫智儿一个人返乡我也不放心。”
林智自幼读书,也是满腔雄心,恨不得立时考取到功名,告诉别人自己并不比兄姊差,闻听贾敏不舍之语,忙道:“哥哥当年十三岁就考中了秀才,孩儿也想效仿呢。我如今已经大了,身边又有好些小厮长随,母亲不必担心。”
贾敏却道:“如何放心?从前你哥哥考试的时候咱们举家皆在江南,纵有路途,也不似如今这般有千里之遥。别说你这么个身边只有寥寥几个小厮的小孩儿家了,就是你父亲,走这么远的行程,身边不带几十个亲兵随从我都不放心。依我看,且等等罢,瞧着哪家举家南下时,托他们携你一同上路,也好照应些。”相比长子自小在外求学,终究是小儿子跟在身边长久,贾敏总觉得小儿子行事不如长子稳重。
见林智神情微微有些失落,林如海笑道:“别听你娘的,我已有了打算,圣人打算让你哥哥去金陵,你们正好一同南下。”
众人闻言俱是怔然,贾敏急忙道:“几时的事儿?我怎么没听睿儿说起?”
林如海笑道:“圣人只对我说了一句,还没拟旨,睿儿如何知道?”
饭后林睿夫妇相携来定父母,曾净陪着贾敏说话,林睿则在书房服侍林如海,得知后,忙向林如海道:“圣人竟有此意?我倒不想去有膏腴之地一说的金陵,想如琏表哥一样去个穷县做官,亲自管理农事民生,让一县百姓安居乐业,由贫穷而至丰衣足食。”
林如海倒有几分动容,随即温言道:“哪里不能为官?为民做主未必非要分贫富之地。当初我劝琏儿如此,为的是他们家已有中落之势,父叔皆无守业之能,唯有如此,他家方能稳稳地守住家业。咱们家如今是圣人身边的近臣,按圣人之意行走方是正道。愈是风流富贵之地,愈是贪污之风大起,百姓一样吃苦受罪,你此去若能抑制此风,令朝廷增收,百姓受益,家国受益,待你身处高位,亦能行走民间,更加能为民做主。”
林睿心中一动,又听说太子亦去,悄声道:“莫不是圣人想动江南一带的官场了?”
他由林如海亲自教导,敏锐之处远胜别人,回思曾净说起甄家进京,待其女眷抵达,少不得也会到自家走动,大约便明白了长庆帝派自己去金陵的用意。甄家在江南根深蒂固,已盘结百年,一直都在江南为官,今年突然被召唤进京,他难免有此猜测。
倒不是他揣测圣意,而是一直都听太子抱怨朝廷之力使不到金陵,在金陵竟是甄家和贾史王薛等家族的天下,他们一句话比圣旨还灵,杀人放火俱能脱罪,许多官员的升降都是由他们做主,而非朝廷的考评升降,去年升了大司马的贾雨村就是借着他们这几家的势升上来的。每年各地官员进贡,进京时都要走他们的门路,进宫的贡品数目不如落在他们手里的一半,桩桩件件,都是恶迹。这些人家是护官符上有名的,如此行为,圣人焉能容忍。
林如海目露赞许,嘴里却道:“一切要看圣人的旨意。”
甄家比前世进京提前了一些时候,想必甄家女眷亦是如此,听说近日将至。
依他看,甄家的抄家怕要比上辈子提前了。前世新帝不大得太上皇之心,朝中新旧之争十分惨烈,这些人家的没落都是在太上皇驾崩之后,而今生长庆帝行事,太上皇半点都不插手,虽仍顾念老臣,可也明白他们做事太过出格,所以长庆帝如今就能动手。
林睿听了,若有所思。
林如海却是一笑,打发他回去,道:“明儿我带你meimei出门,别打搅我歇息。”
林睿一笑而去。
次日早起,林如海梳洗后,从园中撷了一枝鲜花进房,与贾敏簪在鬓边,羞得贾敏面如红霞,道:“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奔五十的人了,这样花红柳绿的打扮,竟像妖精了。”
林如海道:“天底下哪有这样年轻的妖精?上年纪的人添一点艳色,才显得没有暮气。”
旁边丫鬟抿嘴一笑,恭维道:“太太,老爷说得极是呢,太太这样好看得很。太太常常出门,仔细瞧瞧问问,和太太同龄的太太们谁有太太显得年轻?谁见了太太不说太太像三十来岁的人?记得前儿顾太太还请教太太是怎么保养的呢。”
贾敏失笑,随即又有几分自得。的确呢,她和王夫人年纪不过相差两岁,在外头赴宴碰见了,简直就是两个辈分的人,压根不似差不多年纪的姑嫂。
这时,外面忽然进来一个丫鬟,笑嘻嘻地道:“老爷,太太,二爷来请安呢。”
贾敏愕然道:“智儿早就来请过安上学去了,哪里又来一个二爷?”林智上学的时辰极早,他起来的时候贾敏尚在熟睡,所以都是在房外请过安就走了,今日林如海和林睿虽是休沐,林智学里却未放假,故贾敏方有此语。
小丫鬟忍住笑道:“真真是二爷,太太怎么连咱们家的二爷都不记得了?”
贾敏大奇,道:“既如此,请进来我瞧瞧,弄个明白。”
小丫鬟连忙打起帘栊,一个极清秀的年轻公子走进来,打扮倒是林智的模样,只是比林智瘦了好些,身材俊俏,人物风流,进来后弯腰作揖,道:“孩儿给母亲请安。”
贾敏听着声音,倒有几分耳熟。
人还未进屋时,林如海便听出了脚步声,不由得失口而笑,只见贾敏细细打量了一回,半日方认出来,笑道:“玉儿,你这是什么做派?好好儿地扮个男人做什么?”
原来这年轻公子不是别人,正是黛玉。也不知道她怎么打扮的,肤色微暗,双眉亦粗,五官虽是十分清秀,却和女儿妆时大为不同,头上束着林智的玉冠,穿着改过的锦袍玉带,也是林智不曾穿的衣服,俨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
黛玉有些遗憾手中无扇,未能现少年风流,笑道:“女儿许久不曾如此打扮了,素日里想念得很,今儿跟爹爹出门,扮成个小子模样儿,岂不便宜?”
贾敏道:“混说!这副做派才叫人笑话呢,快去换回来。”
黛玉听了,忙恳切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莞尔一笑,对贾敏道:“玉儿既已打扮好了,就这么着罢,此时虽是春日,犹有余寒,仔细换来换去冻坏了她。况且我今儿去会了尘,又不是旁人,出行回城也都避着外人,玉儿坐在车里,不怕被人看到。”
贾敏道:“老爷这般溺着她,叫外人知道了,能有什么好话?”
林如海笑道:“事事都按世人的说法而活,这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意趣?有些事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些事却很不必。我记得夫人年幼之时,亦曾常扮男儿彩衣娱亲,怎么今儿轮到我女儿竟是胡闹了?”说到最后,林如海忍不住提起贾敏的旧事。
黛玉眼睛一亮,点头笑道:“正是,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贾敏被父女二人说得扑哧一笑,道:“你们父女两个竟是连成一气,我说不过你们。”
黛玉闻言,连忙跑到贾敏的身边,挽着她的手臂,笑问道:“妈,真像爹爹说的,妈也曾扮过男装?我怎么不知道呢?”
贾敏横了她一眼,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
说着,不禁幽幽一叹。
黛玉不解,看向林如海祈求说明。
林如海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道:“你娘在闺阁时,你外祖父最疼,说你娘比你两个舅舅强十倍,也比他们淘气。你外祖父本是行伍出身,很是放纵你娘的性子,你娘幼时爱穿兄长的衣服,也曾习过骑射,都是你外祖父亲手教导的。”
贾敏接着道:“我还得过一匹名驹,是一匹照夜玉狮子。”
黛玉听得悠然神往,道:“爹爹疼我比外祖父疼mama还甚,怎么没想起来送我一匹神骏的马呢?常听哥哥弟弟练习骑射,心里羡慕得很。”从前不觉得,现今才觉得女孩儿比男孩儿处世艰难得多,时时处处受到拘束,许多事情男人做得,女子便做不得,若做了,便是出格,定会惹人笑话,又被说不守贞静之道。
贾敏嗔道:“行了,你还想无法无天不成?”
黛玉忍不住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不想她随着林如海出城后,林如海对她许诺道:“明儿爹爹给你寻一匹温驯的马来,咱们悄悄的,不叫你娘知道。”
黛玉听了,顿时欢喜。
于是,父女两个欢欢喜喜地去庙里找老和尚,然后又欢欢喜喜地回来,林如海瞧着天色还早,便出门相马去了。
真正的好马不在马市,皆在达官显贵之家,林家也有好些骏马,不过都已成年,雄壮非常,未免不配黛玉之玲珑,原先产下两匹小马,偏又死了。幸而林如海至交遍布朝野,听说他想买马,许多人都愿意送他,不过他先去的却是苏黎家。
去年赈灾后,苏黎一直清闲在家,正逗弄外孙女顽耍,闻听林如海来,自然欢喜。
林如海对苏黎说,要寻一匹温顺小巧的名驹,借口是女儿忽发奇想,想画马了。
苏黎素知他爱女之心,况且自己也极喜黛玉,可惜的是他们家虽有小马,林如海偏又觉得不好看,挑三拣四,至晚间时,仍未如意。
反倒是俞恒一直留心林家,闻听此事,次日就送了两匹极俊的名驹过来。一匹浑身雪白,没有半根杂毛,正是贾敏口中曾说过的照夜玉狮子,一匹通体通红,犹如火炭,却是赤兔,均是才离了母马的小马,想是早就驯服了,倒还温顺。
黛玉见状,欢喜非常,与林如海偷偷吩咐马夫好生养着,不许走漏风声说是自己的。
那马夫明白林如海对黛玉的疼爱,自是满口应承。
此后,林如海常牵马去后院教黛玉,那里有他们父子的练武之处,占地极大,人也极少。玉生得娇弱,拉不起弓,自然不会学狩猎之技,不过倒是学会骑马了,每回扮作少年,都能坐于马背上在后院小跑一阵,以尽其兴,且是后话不提。
贾敏带着曾净悄悄地收拾行李,对此半点不知。
贾敏一向信任林如海,既然林如海说林睿会外放金陵,必然十有八、九成真,唯恐到了眼前匆忙,遂先收拾起来,林智也要南下考试,笔墨行李亦需齐备,繁琐难以尽述。她并不是严苛的婆婆,也不会一味要媳妇在跟前伺候,所以打算让曾净跟着一起去,好照料林睿起居饮食,额外照应林智,自己在京城也能放心。
曾净自是十分感激,不几日旨意就下来了,如林如海所言,太子监国南京,林睿相随。
林睿新得的职务是金陵顺天府的同知,连升数级。
一时之间,不少人上门道贺。
好容易应酬完了,已将至启程之时,贾敏忙打发曾净回娘家告别。这一去不知至少三年,还不知几时得以回京,总要她跟自己的父母兄长好生聚一聚,叫她在娘家住两日,直至启程前一日再回来。又打发林智去学里请假,辞别同窗,忙乱到了十二分。
贾母却叫了贾敏回去,劈头就问道:“睿儿媳妇进门也有一年半了,怎么还没动静?”
贾敏一愣,好笑道:“母亲急什么?他们才多大年纪?进门一年多没有消息的又不是只有他们。别说他们了,就是母亲和我,哪个不是二十几岁才得了头胎?那时,父亲和老爷何曾说过母亲和我,如今怎么倒苛责起睿儿媳妇了?”
贾母皱眉道:“你难道没个打算?”
贾敏心头一凛,忙道:“母亲你可别说给睿儿放人的话,我们家早就说过了,不纳妾。”
贾母嗔道:“你当我是什么人,哪里就去碍他们的眼了?从前你哥哥房里除了先服侍的两个丫头,待他们成亲后我何曾管过他们屋里事?那几个姨娘我如今也没给过正眼。他们我都不管,哪里就管到你们家睿哥儿了?”
贾母虽上了年纪,将有八旬了,可心思却还没糊涂。她年轻时吃过亏,极厌恶姬妾之流,好在她是个有本事的人,除了自己亲生的,膝下只剩三个庶女,都已经没了。所以,对于儿子她从不曾像婆婆那样给他们放人,贾赦自己贪杯好色一屋子小老婆,都不是她给的,贾政屋里周姨娘和赵姨娘也不是她给的,如今也不会插手外孙之事。
贾敏放下心来,神情一松,笑道:“既然如此,母亲说这个做什么?”
贾母道:“提醒你一句,外头好些人家都盯着睿哥儿呢,你们谨慎些,别着了道儿。前儿甄家太太来拜,言谈里提起你们家,满口称赞,又说他们家老爷的姨娘有一个侄女模样儿生得十分标致,想与睿儿做二房。”
贾敏登时大怒,道:“他们倒是好算计,竟想让睿儿夫妻离心不成?怪道昨儿送了拜帖。”
贾母道:“你女婿年轻的时候,这样的算计不知凡几,你又有什么恼的?世人不过都是这样,自己觉得纳妾体面,也想送妾给人。”当初贾代善身边的姬妾,有好些都是如此。
贾敏默然,望着贾母鬓边的白发,心里不由一酸。
与从前相比,老母亲白发日益增多,精神也不如从前健旺了。虽说娘家行事处处惹人诟病,虽说老母亲溺爱子孙过甚,只知一味享乐,不思后事,也不肯听从自己的劝谏,可是终究是自己亲生的娘,遇到对自己家不利的事情她会提醒自己。
次日贾敏在家收拾东西,甄夫人来自家拜访,还带了甄宝玉一起。
如贾母所言,这个甄宝玉果然和贾宝玉生得一般无异,言行举止亦是一模一样,若不是当初二人诞生之地一南一北,贾敏真以为是双生兄弟了。
虽对此事略觉惊奇,但贾敏因甄夫人的心思,心里便有些淡淡的,只脸上不曾表白出来,等到甄夫人提起送妾一事,当即一口拒绝,似笑非笑地看了甄夫人一眼。
甄夫人心里一阵抑郁,他们家在长庆帝跟前的体面终究不如在太上皇跟前,若不是林如海父子都是长庆帝的心腹,知晓许多别人不知的机密,他们家那样第一等的人家,何必巴巴儿地上门来?林如海油盐不进,不曾想贾敏这个婆婆竟也十分护着媳妇,简直是让人吃惊不已。她真没见过这样疼惜媳妇的婆婆,自古以来,哪对婆媳之间没有几分嫌隙?
事后贾敏跟林如海林睿父子说起,对林睿道:“在京城我能看着些,去了南边,你行事就得谨慎些,这些本就怀着叵测心计的女子,没有一个真心为你,就是想跟你,也都是为了富贵二字,真正自尊自重的女子怎会委身做妾?怎么不对穷人委身呢?所以你务必精明些,也不能瞧着哪个女子可怜就留下了,如此做,便是辜负了你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