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身板,大能量
书迷正在阅读: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天道图书馆、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朕和朕的满朝文武一起穿了、系统让我装柔弱[快穿]、双标榆医生又想被我采访
“货真价实!” 白云天毫不含糊地给予了肯定答复。 对于全球半导体制造厂商来说,如何实现更低的线程工艺,和如何制造更大尺寸的光刻设备,同等重要。 更小的线程,代表每一个元器件所占面积更少,晶片内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更多。晶体管数量越多,芯片的性能自然也就越高,两者呈正比关系。 而更大尺寸的制备能力,则代表单位晶元内,可以切割的晶片数更多。 它意味着成本的降低。 从重要程度来说,前者还更重要! 为了实现更低的线程宽度,半导体巨头们每年要投入数以亿计、十亿计,甚至数十亿的美元投入研发。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会让科学家、商业巨头们欢呼雀跃,庆祝自己走到了前头,引领了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然而这一理论,对白云天无效。 他最不缺的,就是工艺;最缺的,恰恰是最基础的制造能力。 因为制造能力的限制,他使出全身解数,也只能造台小型光刻设备。 可是通过采用最优化工艺手段,选用更优秀的系统结构,他能用这台三英寸的光刻设备,制备出不逊色于当前世界上最顶级的芯片! 并且,通过工艺改良,良品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大大超过目前国际半导体制造商百分之五十的平均水准。 再考虑到三英寸晶元制备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整块晶元几乎达到了无瑕疵,因此在采用白云天提供的工艺,制备出来的成品晶片数量,更是猛增至一百四十片之多! 一增一减,单块晶元可以切割成功的晶片差距,不到四倍。 同样,三英寸晶元的价格,也只有八英寸晶元的一半,这个倍差又被拉到两倍。 然后是汇率,如今在外汇市场,一美元可以兑换八点七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抛开晶元的采购费用不谈,白云天设计的三英寸光刻设备的实际制备成本,其实比英特尔还低! 唯一的缺陷,就是光刻机太小,一次最多只能处理一片晶元。在连续工作状态下,一天最多能够制备二十四片晶元,可以切割出三千枚左右的晶片。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休,全负荷运转,也就能制备出百万左右的晶片。 相对于英特尔同时制备多种型号,单款芯片年供货量数百万的产能来说,可以说不值一提。 但对不需要全球供货的中华制造来说,足够了! 听到白云天如此肯定的答复,方佩玲仍是半信半疑,总觉得他在哄骗自己:“既然制备工艺这么高,都不输给英特尔了,那你还在发愁什么?” 白云天长出了一口气,无可奈何道:“我在愁,制造它的设备,我该怎么把它造出来!” 方佩玲眼睛瞬间瞪圆了,张大了嘴,目瞪口呆,半天才迟疑道:“白总,我没听错吧!您,您的意思是,连制造光刻机的设备您都没造出来?” “对!”白云天毫不难为情地承认道。 “那你说的什么光刻机、05微米线程技术,根本不就是空口白牙?我还以为就差一点,马上就能做出来了呢!”方佩玲觉得好气哦,明知道白云天说的数据太过不现实,肯定又是在骗自己,结果还是当了真。 白云天不跟小女子一般见识,又叹了口气道:“我现在就是卡在制造设备上。解决了这个难题,设备就能造出来。有了设备,我说的光刻机也不是问题。” 方佩玲白了他一眼,已经不敢再相信他说的话了。 白云天也不需要她回答,他只是借此放松一下大脑,以让有些疲惫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伺服电机最困难的部件我已经做出来了,剩下的交给周师傅他们也能完成。数字信号处理器我也设计好了,就等华越那边流完片,就可以装配控制系统……”白云天靠在椅子里,两眼望着天花板,口中喃喃自语,“最困难的部分我都解决了,可就是忘了,数控加工中心的床身、导轨还没解决!现让机床厂制造也来不及,光是释放钢材内部应力就要一两年时间。人家机床厂是早就做好了备件,在空地上放置了老长时间,需要的时候就能用,可我到哪里去找应力释放完毕的备件呢……” 他抠抠头皮,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失策了,居然忘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越是精密的机床,越是对应力有严格要求。 否则,等到装配好,实际使用中,金属件内部应力逐步释放会导致结构变形。用不了几个月,形变带来的加工误差就会越来越大,让整套精心设计的数控中心彻底报废。 这次他要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些最难解决的地方,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偏偏这又是不能忽略的。 头痛,太头痛了。 方佩玲看他焦躁的样子,知道他是真的碰到难题了。虽然之前被对方调戏了一番,可是此时,还是不由自主顺着他的思路延伸开来,帮他想办法。 “可以去机床厂看看,说不定有现成的备件。”她不顾先前的种种打击,出谋划策道。 “不可能!” 白云天猛摇头:“床身的结构、外形,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然后长期放置,进行应力释放。人家又不可能知道我的设计,怎么可能提前做一批床身、导轨出来。” 虽然又被否定了,可是这次方佩玲没有放弃,又道:“完全一样的肯定没有,但是说不定有相似的呢?整个拿来用不行,还可以做小幅修改,只要能用不就行了……” “嗯?!” 白云天身体一顿,呆了好一阵,然后猛然从椅子里跳了出来,大吼一声:“对呀!完全符合我设计的没有,但是我可以找现成的啊,只要在主要结构上符合我的要求,再对设计做一定调整不就行了!我怎么没想到!” 他知道这绝对可行。 虽然具体的修改,需要找到了所需的底座、导轨、床身、传动件以后,根据实际测试的数据,再进行复杂的有限元运算,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可用。 但是现在的他,早已过了只会原原本本照搬历史上现成设计的水平。 若是他只会照抄,他设计的那台三英寸光刻机,实际就只有两微米的制备能力,而不是05微米! 虽然还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科学运算,但他绝对有信心,在坚持原有的优异设计理念之余,对其整体结构做相应调整,以配合不同的床身等零部件。 如今的他,已经可以毫无愧色地对外宣称,他就是国内最顶级的高级工程师! 看到像中了定身术一样的白云天,方佩玲知道自己的建议,或许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抿嘴一笑,不去打扰他思考,拿起了一摞资料,轻手轻脚地整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