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佛子说:“有时我在山上住很久,或许会住上八九个月,然后才回家和父亲一起住。我父亲脾气很好,我母亲说,她因为我父亲脾气好,才肯喜欢我父亲。” 奉玄记得枕流药师很爱笑,他没怎么见佛子笑过,他说:“好友的性格像父亲。” 佛子说:“可能不像。我父亲去世了,我很想他。” 佛子说他很想自己的父亲。韦衡说佛子杀了自己的父亲,贺兰奢也这样说,奉玄忽然觉得,提起父亲,就像在剜佛子的伤口,那种疼意似乎也出现在他的心上。他按着佛门的说法,对佛子说:“百年之后,人事成尘。等你我往生极乐,总能再见到想见之人。” 佛子似乎笑了一下,或许笑得很无奈,又或许有些苦涩,他说:“我不往生极乐。” 作者有话说: 1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说名为恨。——《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2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佛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维摩诘经·佛国品》 3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后汉书》 第51章 心魔2 “我担心你。” 奉玄和佛子在长悲山下住了一晚。长悲山下住着十个佛光普照寺的僧人,负责清扫山道看护佛像。僧人平时都住在山前搭起的礼佛寮中,范宁郡发生尸疫后,有几个僧人死在了礼佛寮里,礼佛寮里到处都是血,于是剩下的僧人和新来的僧人们暂时搬到了东边比较深的三间佛窟中居住。 四个僧人在最大的佛窟中彻夜念佛守夜,将暂住的佛窟让给了奉玄和佛子,佛子和几个僧人小坐了一会儿,奉玄身体不适,先去佛窟中休息。 一个三十多岁的僧人带奉玄前去休息的佛窟,奉玄问僧人知不知道戴蝉冠的菩萨像,那僧人说:“我知道,那尊菩萨像是孝仁太女命人重修的,每年都出资供养,一直供养到了隆正最后一年。这菩萨像在范宁郡很有名呢,所以菩萨的耳垂断了之后,我们寺里很快就搭起了高架,想要赶紧修好。” 奉玄说:“很有名吗?” 天气很冷,二人呵气成白。“嗯。”僧人说:“那菩萨像的宝冠上有一只蝉,不同寻常,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当年重修菩萨像的时候,我还没在寺里,只听说那蝉是皇太女亲自写信让人刻的,后来每年都手书一封“吾儿安好”祈福——大概是为了扶风郡王祈福吧,并且出供养钱。我倒是见过一次手书。这里的人都叫那菩萨‘蝉冠菩萨’,知道是皇太女供养过的,后来皇太女去世,人们去菩萨像底下拜像,寺里收拾人们带来的白菊,收了二十多斤。” 奉玄不知道二十斤菊花该是多少朵菊花,想必不会很少吧。 那僧人对奉玄说:“我第一次听说‘蝉冠菩萨’的时候,以为是保佑人升官发财的菩萨,所以人们才爱拜。我以前也曾读过两本书,记得《汉书》里写‘青紫貂蝉’,蝉冠啊,我本来以为指的是高官的帽子,没想到不是那个蝉冠。” 奉玄听僧人提起《汉书》,问:“法师以前是读书人?” “识字罢了。我以前帮富贵人家抄书赚钱,后来富贵人家不读书了,我养不活自己,每天都饿得厉害,听说佛寺找人抄经,抄完给一碗粥吃,我就去抄经,抄久了就出家了。” 僧人似乎想起了往事,沉默了片刻,说:“其实我有一个meimei,五岁时饿死了,也可能是病死的……家里穷,吃不起饭也治不起病。我本来也不该识字,我娘说种地的人没工夫念书,我爹除了种地还给乡里一家富人家看过门,见过富家请人抄书,他见抄书能挣钱,就和我娘说:种地收成差了,一家都得饿死,学会写字以后除了种地还能凭着写字挣钱,于是我爹娘咬牙借了一斗米送给夫子,送我上了学。我学会写字了,就教我meimei,她年纪小,可是她学得比我快……后来她病了,家里没米,邻居要我家还米,我家还不起。阿弥陀佛,观自在王如来陀罗尼……孝仁太女是个很好的人,监国时下令修建学舍,要官署拨款请夫子教乡里稚子读书,只可惜我和我meimei生得早,没有赶上,要不然我meimei和我能一起识字。” 原来只要一斗米就可以延续一个人的性命,奉玄从没有过过真正的贫苦日子,堂庭山上的日子只算“清”,远远算不得“贫”。他听完那僧人的话,内心震动,问:“如今太子监国,还这样做么?” “倒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太子停了女官制,乡里人都觉得女子读书没用,既然女学生不上学,学舍为了节省开支,渐渐也就不收女学生了。卢州发了尸疫后,穷得厉害,官署这几年就都不请夫子了。” 僧人将奉玄送到佛窟之外,告诉他陶罐里有水,可以洗漱饮用,随后留给他一支蜡烛,转身走了。 佛窟内没有炭盆,一片冰冷,奉玄借着烛光看见两侧的墙上刻着小佛龛,正前方有一尊立佛。立佛身后的壁画颜色斑驳,只有红色尚显明晰,其他色彩总是偏紫或偏灰,让人看不清楚,甚至连月亮也是灰黑色的。 奉玄倒出陶罐中的清水洗手,清水凉得刺骨。洗漱过后,奉玄坐在毯子上,烛光幽暗,佛像的面目变得十分模糊,壁画更是陷入了黑暗之中,黑暗得令人不敢触碰,如同一团沉默着互相纠缠吞噬的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