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
书迷正在阅读:[综漫]在下千手、红颜风华录、[综漫]游戏才不会变成现实、[综漫]琴酒和红方称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谐技巧、香浓入骨、铁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袭、(穿越、重生)软男嫩女H、娇养成欢:巩爷的隐婚夫人、我有一个恐怖直播间
“本官之意,是提高悬赏金额。” 提高赏金? “高至多少?” “五千。” “既如此,下官即刻准备文书。” 五千两白银,换沈岳人头,想发财之人必会更多。 “王主事,”杨瓒叫住王守仁,道,“不是增至五千两,而是增加五千。” 七千两? 王守仁顿住。 “佥宪,府库藏银仅五千七百二十一两。” 余下一千多两,该往哪里去寻?难不成,佥宪打定主意赖账? 这个……倒也不是不可行。 “无碍。” 展开手谕,简单复述天子旨意,在王守仁愕然的目光中,杨御史袖子一挥,缴获金银,暂不必送往京城。 封条扯开,奉旨挪用。 正兴奋,忽听王主事道:“既有天子旨意,不如提至万两?” 杨瓒顿住,看向王守仁,一万两? 后者点头。 七千虽多,到底不比一万有冲击力。反正钱足够,干脆凑整。 “如佥宪应允,下官立刻着手安排。” “好。” 杨瓒点头,目送王守仁离开。 到底是阳明先生,够果决! 转念一想,府库藏银数,他都不晓得,王主事从哪里得知,还是如此精确之数。 摸摸下巴,算了,既是非人类,便不能用常理揣测。 有这时间,不如仔细想想,如何才能“合法”建造卫所,囫囵个从天子挖的坑里爬出来。 正德元年,八月己未,南直隶再发告示,悬赏海匪沈岳的首级,赏银高达万两。 消息传出,如水滴滚油,不只沈岳手下,浙海福建,大小海匪均蠢蠢欲动。甚至卫所官军,都双眼发红,巡视海域的时间不断延长,很不能马上寻到沈岳老巢。 “我的个乖乖,这不是人头,是金头!” 饶是知晓内情,熊指挥使也是连连咋舌。 放下书信,转向候在一边的千户,问道:“通风报信的几个,都逮住了?” “回指挥,一个不落。” “好。”熊指挥使道,“本官平日里待他们不薄,没想到,却是为了几两银子,勾搭上海匪,给老子背后捅刀!” “后日里,找个身形和施天常差不多的,后日里押上法场。” “遵命!” 沈岳没伏诛,施天常还不能死。 钦差特意提醒,熊指挥使自然要把事情办得妥当。 京城 豹房竣工,天子请李阁老提匾。 “父皇常语,李相公一笔书法,得唐人精髓,矫若惊龙,劲骨丰肌。朕慕久矣。” 众人以为李东阳会拒绝,哪里想到,后者奉旨,入豹房半日,当天就提笔成字,没有半分犹豫。 京城之内,满是跌碎的眼镜。 朝堂之上,掉了一地下巴。 更有言官直谏,言李相公不能规劝天子,有谄媚之嫌。 朝中同僚,古旧好友,乃至学生,陆续登门拜访,请李相公三思。 陛下爱玩胡闹,堂堂阁老,历经四朝,不能陪着一起胡闹! 未料,李相公似吃了秤砣铁了心,谁劝也不听。到头来,反是劝说者被绕昏头,晕乎乎走出大学士府,遇人问,或面露复杂,或咬牙切齿,或神情飘渺。 无论哪种表现,都是众口一词:“圣明不可违。” 最后,刘健谢迁坐不住,联袂过府。 李东阳笑呵呵接待,话题三绕两绕,避开豹房,引到藩王之上。 “江南送回秘奏,宗室内部,怕要生变。” 宗室? 看过誊抄的奏疏内容,刘健谢迁表情立变。 “可有证据?” “有。” 李东阳点头,又展开两封奏疏。 刘健脸色更黑,谢迁面现忧色。 事涉三位藩王,五名镇国将军,更有数名宜宾,王妃亲人,一旦严查,必无法善了。 若是不查,置国法何地? “宾之可有对策?” “略有头绪,需二位帮忙参详。” 李东阳顿了顿,手指点着奏疏,缓缓道出一句话:“此事,当由宗人府入手。” 第一百一十一章 阁老出谋 刘健谢迁皆饱经世故,通达谙练。 李东阳先举藩王,后提宗人府,数个念头在心中闪过,神情均产生变化。 “钦差递送奏疏,有藩王府勾结jian商,设立赌坊,同海匪交易,暗中大肆敛财。” “其行之恶,甚于霸占民田,盘剥封地百姓。” “先时,秦府成县县君仪宾孙溏犯法,依律杖责,免其爵位,革职为民,充边军戍北。县君知而不报,报知宗人府,由宗室长者训诫;长史不能谏阻,助纣为虐,交有司依律严办承办。” 说到这里,李东阳神情变得严肃,沉声道:“如安化王府,以长史之名结交商人,聚敛金银财货;晋王府家人入股赌坊,大取不义之财;宁王府多以幕僚出面,手段更为隐蔽。” “纵有账簿,主使仍可轻易脱罪。” “朝廷下查,依据只得从者,欲惩首恶,实难乎其难。” 刘健沉吟片刻,联系仪宾孙溏之例,于李东阳的谋划,隐约猜出五成。 “不中七寸,则逐小放大。殚精竭能,大费周折,亦只得微末。” “正是。”李东阳颔首,道,“仓促令有司下查,贸然行事,必打草惊蛇,更无益处。” “由宗人府出面,便能成事?” 谢迁蹙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以宗人府的名义,涉事之人也未必会放下戒心。相反,会更加戒备。 李东阳含笑不语,刘健代为解释道:“宗人府修玉牒以记载宗支,乃朝廷重事。依照旧历,十年续修,今年正逢当期。” 续修玉蝶? 李东阳笑入眼底,道:“希贤兄果然通达,东阳佩服。” “此言过矣。”刘健摆手,道:“无宾之提醒,吾又怎能想到。” “二位,”谢迁苦笑道,“先为在下解惑,可好?” 刘健李东阳互看一眼,洒然一笑。 “于乔当真不解?” “不解。” “罢。” 李东阳点着奏疏,道:“自国朝开立,宗支日繁。宗人府礼部每十年续修玉牒,除查照旧日所收文案,亦召各府长史入京。” “所司开送名爵谥号,各府嫡庶行次,婚配生卒,岳翁之亲,俱要一一详述。缺漏不详,或相抵牾,当重考新订。” “定著其式,方交各府长史,移文王府长史司。” “安化王等贪婪无度,枉法敛财,结交匪类,罪名不小。更有擅调边军,截杀锦衣卫之嫌,除爵亦不为过。” “于此时,朝廷稍有风吹草动,即会如惊弓之鸟。若其狠下心来,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乱势骤起,于国于民都是祸患。” 话至此,李东阳忽然停住,翻开手掌,五指缓缓收拢,旋即放开。 “欲断其根,必先斩其枝。” “藩王信用之人,幕僚之外,多为长史司属官。” “以续修玉牒为名,召各府长史入京。趁机于宗人府擒拿,交厂卫审问,必得详实供词。” 交厂卫审问? 谢迁面露不愉,刘健直接出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