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真是碍事。”

    但是丢又丢不掉,它自己找回来时掉落的声响会惊动猎物。

    别问阿曼多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他不止一次丢过了,从小少年时期扔到前天,他一直不忘初心,锲而不舍的想要丢掉这个碍事的东西。

    然而每一次神之眼都能准确的出现在他的身边,让他好几次的狩猎都因为发出声响引起猎物的警觉而失败。

    没办法,他只能在想起来时将神之眼安在左手手背的卡套上,别说,作为一个小型的物理护盾来说,它还是很够格的。

    阿曼多出身猎人世家,父母虽然不在蒙德,但都还建在,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便陪着他去了枫丹疗养,然后他们在那边做起了生意,并且逐渐做大做强,完全将自己的儿子忘在了蒙德。

    年幼的阿曼多对此乐见其成,以他老爹贴老妈的那个绿茶劲,恐怕这也是他老爹一手促成的结果,有句话不是说,当孩子小的时候,大人当他是宝贝,但当他长大以后,大人就会觉得他碍眼了。

    阿曼多现在居住在清泉镇附近,这里距离他舅舅住的地方比较近,要不是迪奥娜强烈要求他住在人多的地方,阿曼多甚至不会在镇里建房。

    他大多数时间就像是一只真正的野猫那样吃住在森林里,一次猎到的猎物就足够让他有了一天的温饱,甚至还有富余可以送给舅舅一家。

    不过由于舅舅也是猎人,对方大多会将阿曼多送过来的rou类换成摩拉,用来添置阿曼多家里的各类用品(这项工作由迪奥娜全权接手,两个成年男性没有反驳的余地),多的钱就为他存到蒙德的银行里。

    “因为表哥实在是太不爱惜自己了!”

    明明是个有家的人,却像个无家可归的野猫,整天在蒙德的无人之地上蹿下跳。某次迪奥娜在采集酿酒材料时,路过野外的某地后在附近的树上看见了他,阿曼多甚至无聊到用弓箭去身寸翱翔盘旋的老鹰,还不是瞄着致命点拉弓,而是转瞄着对方翅膀上的羽毛玩。

    可即使无聊到这种地步了,对方依·旧·不·回·家!

    迪奥娜当场就给他踢了一个最烈特调醒醒脑子。

    从此之后,阿曼多再也没有让迪奥娜在野外看见他。

    这让迪奥娜气得跳脚,并大声决定要在下一次见面时再给对方来一发特调醒醒脑子。

    他们都知道,阿曼多并不会因此收敛,他只会:因为之前被发现了所以挨了一个特调,但是我不被发现不就好了吗?

    “他就是死不悔改!”

    猫尾酒馆中,迪奥娜恨恨的擦着杯子,将本就透明的玻璃杯擦的咯吱作响:“可恶!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大人!简直比我老爹还要过分!”

    “不过迪奥娜还是很喜欢阿曼多这个哥哥的吧。”

    猫尾酒馆的老板趴在柜台上对她说:“你不过是担心他会在野外出现什么意外,但以阿曼多的身手,能让他出现意外的情况屈指可数。”

    “毕竟他可是从小就生活在森林里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阿曼多(amado)译名为“爱”

    蒙德猫猫登场!

    猫猫的前置剧情应该不长,主要是做个铺垫,后面再细写,因为猫猫和稻妻的马甲有联系,所以蒙德之后接稻妻剧情。

    等猫猫的前置剧情结束,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世界树剧情啦!

    温迪自信蒙德的猫猫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思念他。

    阿曼多:哈哈。

    黑猫马甲是个罕见的,父母双全的马甲,父亲的原型取自我家的祈谷。

    他真的好茶而且好夹。

    第72章

    这句话可不是在说阿曼多从小就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森林中,而是他从小就喜欢森林的感觉。那种既是捕猎者又是被捕者的滋味让阿曼多感觉格外刺激,他因此也很喜欢往森林跑。

    在他显露这一特质的几年后,阿曼多的事迹逐渐在整个蒙德传播,现在更是一举成为蒙德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小黑猫’。

    其中对此事做出了重大的人物,是一个名叫温迪的吟游诗人。

    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搜罗了一系列关于阿曼多的事迹,然后将其做成了一本童话故事,并为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猫’添加了一个‘风精灵’作为朋友。他们走遍了整个蒙德,将脚印踏遍了蒙德的每一处。而阅读这本童话故事的孩子们仿佛也跟着他们的足迹旅行了整个蒙德。

    这本童话书风靡整个蒙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其中用细腻的文笔刻画了许多野外真的会遇到的事情,比如旅行中遇见暴雨怎么办,夜晚寒冷时如何保温,如何在野外过滤出干净的水,怎样捡拾可以生火的柴火,如何快速的生活,怎样烤制一份好吃的rou排,在野外如果只吃rou会发生什么,在捉鱼时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在周围做出快速捕鱼的工具等等等等。

    其中的干货之多,甚至让其成为了冒险家新人的必备之书。

    主人公‘小黑猫’在旅行时遇到的故事,也让人在不同生活中感受到了相同的温暖。

    也有一些自诩艺高胆大的冒险家选择挑战‘小黑猫’的‘冒险之旅’,他们朝圣般的将整个故事中的所有地区按照‘小黑猫’的行进路线走了个遍,在旅途结束后满足的回到蒙德城内对自己的孩子吹嘘这件事,惹来他们崇拜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