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东都岁时记(暴发户日常)在线阅读 - 第92节

第92节

    寿安寺很小,一瞥之下几乎就能整个收入眼底,寺中央一座七层浮屠小巧玲珑,比不得崇福寺的恢弘壮观。

    多年前这里只不过是座隐于山中名不见经传的小伽蓝,还是先帝荀皇后某一年秋天登玉笔峰途径寿安寺时突逢山雨,入内避雨时发现满寺菊花烂然成锦,当即提笔赋了首咏菊诗,这里才成为都中贵女趋之若鹜的赏秋胜地。

    寺中粉壁上还留着荀皇后当年题的诗,墨迹自然不是旧的,有专人每隔一段时日便用沉绿漆细细描一遍,大约是不久前才描过,经过时隐约能闻见新漆的气味,斯人已逝,荀氏也已成过去,而昔年的手书仍然岁岁常新,年复一年地迎着无数冶游客。

    比起外头山道上车马络绎行人如织的喧嚣景象,寺中倒反而清静许多,姜家姊妹俩跟随知客尼沿着石阶往上走,两旁皆种白菊,除了常见的白凤、白鲛绡之外还有截肪玉、银凤玉等珍品,更有几种钟荟叫不上名来的。

    石阶尽头是一座掩映在枫树下的禅院,门外落了一地红叶,也没人去打扫,如同铺了层织金地衣。

    离院落大约十来步,便有悠悠琴声穿过竹篱墙飘来,似与梵钟相和。

    钟荟无端觉得那曲调有些似曾相识,仿佛多年前曾在哪里听过,她冥思苦想一番无果,便只好抛诸脑后了。

    大娘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琴痴,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伫立在当地侧耳倾听半晌,向那侍女问道:“敢问姊姊,抚琴的是何人?”

    “回禀女公子,大约是清河长公主殿下。”那侍女答道。

    “难怪了,”姜明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真心实意地赞叹道,“殿下的琴艺又有进益,这曲子倒是从未听过。”

    清河长公主排行第四,是当今唯一的胞妹,原本在先帝诸位公主中有些默默无闻,既不如二公主美艳,又不如五公主悍勇,更不如三公主特立独行又受宠,不过今上御极后自然是水涨船高不可同日而语。

    都说天家公主不愁嫁,这位长公主年已及笄,驸马人选至今未定,都中年岁相宜的世家子弟间已是暗潮汹涌——本朝没有驸马不能执钧当轴的规矩,若是有幸尚主,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洛京士庶简直将清河长公主的婚事当成自家事来cao心,街谈巷议之下,连原本自觉希望渺茫的寒门士子也不由心生微澜,天子这两年屡次拔擢寒素,说不得选驸马时也来个不拘一格青眼相加呢?

    朝秦暮楚的洛京百姓大多已经忘了,还有一位长公主今年已二十一了仍未把自己嫁出去,夜夜枕冷衾寒,并无传说中的面首暖床。

    ***

    那禅院外头看着不起眼,院墙和门扉都是竹片编的,不同于一般北方宅院的厚重,倒有些江南的风韵。他们轻轻推门而入,里面却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数间精洁的屋舍在葱茏草木间若隐若现,叫人难以一窥全貌。

    竹墙围了三面,另一边却是依着天然的峭壁,一道山泉顺崖壁蜿蜒而下,注入五尺见方的弦月形小池中,池边一丛疏淡的绿菊色如碧玉,此外再无别的花卉。

    钟荟正在仔细端详那株珍贵的青心玉,却见一个身着朱红色斑纹锦衣裳的少女提着裙子急步向她走来,木屐磕着地上青石板,声音颇为悦耳,可入钟荟的耳朵里就像催命钟一般:“你们怎么这时候才来?叫我好等!”

    武元乡公主一把将钟荟袖子拽住,满怀希冀地盯着她双眼问道:“西北有消息么?”她母亲是胡人,一双眼睛比中原女子大一些,深邃一些,浅淡一些,像盛在金杯中的琥珀酒,眸光一闪便漾起浅浅金色。

    她这么直勾勾地一看,钟荟觉得自己像是叫一头母花豹盯上了,心虚道:“最近未曾收到西北的书信……”见她一脸要吃人的神情,赶紧找补,“恐怕正在路上,大约不出几日就到了。”

    司徒香这才松开手,失望地垂下眼睛,抚了抚脸颊,悠悠地叹了口气,她的睫毛也比中原女子更长更翘,脸颊上有层细细的金色绒毛,看起来像个可口的桃子。

    钟荟仿若劫后余生,将皱巴巴的袖子捋捋平,心里道了声孽债。想当年她和司徒香还结下过不大不小的梁子,以为日后相见即便不至于大打出手,少说也得恶语相向,谁知她二叔姜景仁当年领兵回京,骑着马招摇过市,司徒香一见之下芳心暗许——其实不能算暗许,不出半月她自己已吆喝得洛京城里尽人皆知了。

    司徒香人不坏,就是有点傻,也不知道那心眼子比筛孔还多的汝南王如何生得出这样的女儿。若单论相貌品性家世,配她二叔这大龄光棍尽够了,只是牵一发动全身,姜景义若是娶了司徒香,整个姜家,连同宫中的姜太妃母子、远在封地的司徒锴,与汝南王府便再也撇不清了。

    当年姜景义前□□了兵符,后脚西北的胡人就乱了起来,天子先后派了三个将领前去平叛,统统铩羽而返,最后只得把姜二郎这把藏起的良弓又请了出来,隔日就下了一道诏书遣了他五弟琅琊王司徒锴之国,君臣之间已有了嫌隙,姜家这几年又树大招风,姜明霜入宫算是安抚手握重兵镇守边疆的姜景义,反过来也是安天子和韦太后的心。这个节骨眼上再与出镇荆州的汝南王扯上关系?那可真是嫌命太长了。

    这其中的关窍钟荟明白,姜景义明白,汝南王更是一清二楚,惟独司徒香不明白,她白得像牛乳一般的脸颊上泛起桃红,扭扭捏捏地袖子里掏出个粗制滥造的香囊:“记得替我交给他啊……”

    钟荟接过来一看上边的图案甚是纳闷:“这只鸡是何意?”

    司徒香脸涨得通红:“你眼瘸么?这是鸿雁!鸿雁!”

    钟荟无言以对,只得默默将那只酷似阿花表亲的鸿雁收起来,反正不管是鸡还是雁,它都无缘飞去西北传情,等待它的宿命是在暗无天日的木箱子里与诸多鸡零狗碎一起慢慢终老:镶了银圈和松石的虎牙、永宁寺求来的平安符、一绺栗色的头发……本来按她二叔授意是该付之一炬的,可钟荟对着一个怀春小娘子的心意实在下不去手。

    司徒香又拉着她絮絮叨叨说了好一会儿话,常山长公主等了许久不见人进来,遣了侍女来问,司徒香这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嘴。

    屋子里施了罗帷和锦帐,帐前一张十四牒织成屏风,一看便是宫中匠作的手笔,个叫人屋子四角各置一个纯金银凿镂香炉,以石墨燃着青木香。

    清河长公主端坐帐中旁若无人地抚着琴,见姜家姊妹进来也未抬头,只微微颔首,嘴角几不可察地翘了翘,也不知算不算笑。她生得清丽,着一身素净的月白宝光绫衣裳,青碧色罗裙,薄施粉黛淡匀胭脂,眉心一点银钿,看起来不似金尊玉贵的天家公主,倒像是误入凡尘的神女。

    常山长公主却是站起身满面笑容地迎上前来,先拉起姜明霜的手夸赞道:“第一回见你穿鹅黄,很衬肌肤,这璎珞也很别致。”

    大娘子与长公主也算常来常往了,仍旧叫她夸得很不好意思,飞红脸道:“长公主谬赞,衣裳是二娘替我选的。”

    同姜明霜寒暄了几句,常山长公主这才掐了掐姜二娘的脸颊道:“你这白眼狼,不下帖子请你从来想不到来看我!”

    钟荟连连告罪,长公主又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见她一身半新不旧的大红双丝罗衣,头发还像女童似地绾成双挂髻,发上的红宝石金簪和手腕上的金跳脱本来就是西市上金银铺子的货色,还都是前几年的款式,不满地教训道:“打扮起别人来倒是有模有样,自己如何穿得跟个烧火婢子似的?小时候倒还知道打扮,倒是越大越不修边幅起来,真真白瞎了你这张脸!”

    清河长公主闻言钟荟晃了晃手腕上足有五两重的金跳脱道:“那是您府上,放眼整个洛京城还有哪家的烧火婢如此阔气?”

    清河长公主冷冷淡淡地向她瞟了一眼,鄙夷地扯了扯嘴角,手底的琴声突然激昂起来,只见她勾挑猱吟一气呵成,指法令人眼花缭乱,琴声如百尺飞泉万斛倾珠。

    正在叙旧的几人不由被琴声吸引,停止了交谈,都专心致志地听清河长公主抚琴。

    清河长公主一曲奏毕,余韵绕梁,姜明霜已然看呆了,半晌找不出什么词去赞她,只能道:“殿下技艺超绝。”

    常山长公主却道:“有些浮躁了,琴之道在宣和情志,若没有淡宕的心境,即便技艺臻于化境,却仍然入不了一流。”

    也就是这位敢说这话了,清河长公主眼中微有不豫之色,咬了咬唇笑道:“阿姊说得是,meimei受教了。”

    姜家姊妹忙上前见礼,清河长公主矜持地与姜明霜叙了叙寒温,却把姜二娘晾在一旁,末了仿佛突然发现这么个大活人似的,笑着道:“常听阿姊称赞姜家二娘子琴心高旷,有林下之风,不知今日是否有幸一闻?”

    果然在这儿等着呢,钟荟心道。说起来冤得很,她至今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这位金枝玉叶,其实清河长公主在先帝诸女中算是难得的好性子——常山长公主对丑人毫无耐心,比不得清河长公主一视同仁,知书达礼。

    自司徒锴之国后,姜太妃时常召姜家姊妹三人入宫作伴,彼时清河长公主还未出宫建府,也是时常往来酬酢的,虽说不上相交莫逆,却也相处得甚是愉快,可约莫一年前,这位长公主却似变了个人,对他们姊妹突然冷淡起来。

    连司徒香这种漏光大眼都看出不对劲了,她这堂姊是有些清高,不过也正因为清高,从来不屑与人论什么短长,如今她地位超然,按说更犯不着与个臣工家的小娘子过不去,可她偏偏每回见了姜明月都要找点不痛快。

    姜明霜总是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认定了是因自己要入宫才惹得清河长公主不高兴,这才带累meimei受迁怒。

    “承蒙殿下抬举,民女献丑了。”钟荟心知躲不过,也不推诿,大大方方地在案前坐下,左手轻轻搭在十徽处,用右手勾了勾弦,怡然自得地弹起《绿衣调》来。

    清河长公主脸色顿时有些发绿,《绿衣调》是五六岁的孩童初学琴时的入门曲,几乎全是右手指法,左手只需按按弦,而学琴到了一定境界,几乎是靠左手见高下的,她令姜二娘弹琴,自然是存了较量之心,她拿《绿衣调》唬弄她简直就是当面讥嘲。

    “姜明月,”她冷冷地将琴音打断,“你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