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转运六零末在线阅读 - 第64节

第64节

    县里把周家村的粮种拉走,等秋收时会分给周家村周围的村民种植。周家村留下足够的粮种,根本不用担心明年的小麦产量。

    而且除了上交的公粮,镇上给村里送来剩余的小麦,这些是普通小麦,替换他们村的好麦子。很快,村里家家户户就分到不少小麦,每家足足比往年多分了几百斤,足够他们吃到明年的。

    周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排队去磨坊磨面,好让家人吃上一直眼馋的大白馒头。

    周家村出了好麦种,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

    好处就是周家村出名了,周家村的干部也跟着出名了。他们再去乡里或县里开会,经常受到上级表扬,还被别村干部羡慕。

    麻烦就是那些干部经常围着他们问东问西,主要是想提前跟他们调换一些麦种。

    因为好麦种有限,秋后不是所有村子能得到好麦种,就有人打周家村的主意,看能不能从周家村这里走走关系,弄些好麦种回去种上。

    优良高产的麦种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如果不是县领导发话,就凭这些麦种,周家村也能发一笔大财。因为大伙都知道这是高产麦种,肯定蜂拥而来购买麦种。

    不过,这批优良麦种在目前来说关系重大,县领导并没有任由周家村的人买卖,而是统一收上来,统一规划种植。

    而周家村的直肠子干部,也没有这些弯弯绕绕的脑筋,并没想到靠卖麦种发家致富。

    谢怀谦倒是能想到这茬,但他没有提醒。他巴不得全国人民能种上高产粮食,能都吃饱肚子,不再为粮食发愁呢。

    还有就是周家村的村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谁家还没个三亲六戚,得知周家村有好麦种,都想通过亲戚朋友弄点回来。

    哪怕花钱也愿意,这可是高产粮种,目前没地方买。

    周存福给村里要了足够的粮种,也就是按照村里的总地亩数要的,并没有多余的麦种。他想多要,县里肯定不愿意。

    因为这不是关系一个村子的小事,而是关系很多农民能不能吃饱饭的大事,县里不会任由他提要求,能让他给村里留下足够的麦种就不错了。

    亲戚来要麦种,朋友上门求麦种,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这些都是带给村民的麻烦事。

    周存福可不管那些,集体需要的麦种队上收着,自留地的麦种已经发了下去。如果哪个想把好麦种分给他人,除非是分自家那份。

    至于会不会有人分给别人,周存富没管太多。反正这麦种早晚会流出,根本用不着他禁止。再说,他们村已经喜获大丰收,还不许别的村吃点甜头,要不别的村该有怨言了。

    就在周家村的人应付各路来的人马时,有些企业开始陆陆续续在知青们中间招工。那些人心浮动的知青开始想尽办法被招上。

    即便是谢怀谦带头干出一番事业,已经被上面表扬,也没能带动很多知青改变想法,还是没有阻止部分知青回城的心。

    大部分知青被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吓到,早已没了当初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现在能有机会回城,还不得赶紧想办法,找门路。

    有的知青因为闹腾得厉害,反而被村干部或乡镇干部看到眼里,不想要这样的麻烦“刺头”。于是,闹得非常厉害的知青反而被推荐上去,被招工的厂子招走了。

    有的知青因为得罪了当地干部,就没有被招工。

    周家村的知青,除了汤立民,何莉莉、唐红、杨俊生都想通过招工回城,就算回不了原籍,去别的城市工作也可以。

    而汤立民却不这么想,如果他真想办法去别的地方上班,就会跟谦哥分开。一个人孤零零地去城里上班,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继续跟谦哥在乡下呆着呢。反正家里又不靠他养家,他只要赚够自己吃的工分就可以,他现在已经适应了乡下的日子,仔细想想也没那么难过。

    这次招工的结果是,何莉莉不知想了什么法子,被某个工厂招了去;唐红和杨俊生依旧留在村里。

    就这样,周家村的又有知青离开,带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势头和想法,欢喜地告别混了一年多的几个伙伴儿,再也不想回到这里来。

    唐红和杨俊生没有被招,无疑非常失落,可他们还得继续打起精神过日子,期盼下次能有机会回城。

    这次招工让大家看到回城的希望,唐红、杨俊生,包括田文静纷纷给家里寄信,想让家里帮忙想办法回城。

    没多久,田文静家里同样给她办了病退回城手续。田文静人长得瘦弱,看着就不像能干活的样子,村里并没有挽留,直接放她走了。

    田文静走后,唐红顶替了她的老师位子,成了周家村的一名小学教师。这对她来说也算是不错的结果,起码比天天下地干活强。

    而且唐红收到家里来信,家里表示没法子帮她办回城手续,让她坚持,等有机会再想办法让她回城。唐红知道自家家庭条件不好,可能没能力帮她办回城手续,只得安下心来在乡下呆着。

    而杨俊生这边,可能因为他是家里的男孩,还算受宠,父母也一直牵挂着他。因为他父亲身体欠恙,提前让儿子回来顶替他的工作。既然城里有单位接受杨俊生,这边也不会阻拦,直接让杨俊生回了城。

    这样,村里的知青就剩下谢怀谦、汤立民、唐红三人。

    现在村里日子越来越好,别的知青留不留有什么关系,只要小谢留下就可以,村民们都希望谢怀谦能留下。

    他们也亲耳听到了谢怀谦的承诺:他还要在乡下呆几年,暂时不会回城。

    之前鸡鸭泛蛋后,卖到收购站,收获第一笔钱后,村里就打算把欠着谢怀谦的钱分几次还给他。

    谢怀谦却说:“不着急,我暂时没有花钱的地方。村里还是用这些钱办事。”

    “咱村这才养了两百来只鸡鸭,还是少点。我觉得,村里还应该继续让人孵化小鸡、小鸭,今年咱们村不缺粮,多喂些鸡鸭,几个月过去后,这批鸡鸭长成,又是一笔收入。等鸡鸭不下蛋,就宰了卖掉,也是收入。村里一茬茬接着养,这样收入就会源源不断了。”

    周存福等干部一想,可不就是这个理。

    而且不知谢怀谦打买来的蛋,孵化的时候连一个毛蛋都没出,全部孵化成小鸡、小鸭。原先孵化的那批,长得快,下蛋早,而且下蛋勤快,几乎每天一个蛋,村里的妇女饲养起来也用心,竟然没有一只死掉的。

    如果一直这样孵化、饲养鸡鸭,村里可就有源源不断的来钱处,可真是个好点子。以前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村干部集体认为他们脑子木,不如小谢脑子灵活,来点子快,还好用。他们都能想象到以后村里鸡鸭成群的情景了。

    “小谢说得不错,回头让人继续孵小鸡、小鸭,还得继续修建鸡舍鸭棚,这事都安排下去,趁早办起来。”周存福最后总结说。

    养鸡养鸭持续性发展,只要村民用心,不愁没好日子过。

    因为不少外村人来周家村求麦种,也听说村里养鸡养猪的事,别村也有回去学着养的。不过,他们村的鸡鸭都是普通品种,并不是谢怀谦弄来的系统品种,孵化和养殖过程中经常有死亡或发生瘟病的情况。

    怎么周家村养啥都行,难道他们那块地儿就好,能种出好麦种,还能养出好鸡鸭?

    尤其是离周家村近的几个村子,经常到这里来取经。他们不信邪,天天蹲在周家村寻找秘诀,就不怕找不到周家村运气好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他们没有找到,但是他们发现一个事,就是周家村养的鸡鸭都特精神,颜色鲜艳,快赶上山里的野鸡了。尤其是那些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打鸣时声音特别响亮,那叫一个精神。

    原来不是周家村风水好,而是他们村的鸡鸭好。这个好办,买些鸡蛋鸭蛋回去孵好了;还有他们村的猪看着也肥壮,等母猪下了崽,也买几只回去养。

    有那负责并想帮村民发家致富的村干部,就按照周家村的模式一样致富,还真跟在后面吃到甜头。

    后来,周家村鸡鸭好养、猪也壮实的消息传出去,附近村子的村民都来周家村买鸡蛋鸭蛋孵鸡鸭,也来这里买猪崽。凡是亲自养过的人都知道,周家村出产的就是好养,也不爱出问题。

    这养鸡养鸭最怕出瘟病了,一死就是一群群的,可是自从养了周家村的鸡鸭,就没碰到过大型鸡瘟。

    可见,周家村的鸡鸭不凡,起码抗瘟疫能力强。渐渐地,他们也发现了别的好处,比如鸡鸭下蛋频繁。尤其是等到天一冷,普通鸡鸭开始犯懒,有时隔一两天才下个蛋,周家村的鸡鸭只要喂饱,还是天天下蛋。

    能下蛋的鸡鸭才是好鸡鸭。在很多人的口口相传下,周家村的鸡鸭被传的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跑出几十里远来买鸡鸭。

    周家村的村民看到村里经常有人来买鸡鸭,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这说明村里又有了进账,年底能分更多钱。

    秋去冬来,日子如流水,轻轻在指缝中流出。

    今年,因为学校缩短了学制,初中、高中只要读两年就能毕业。元旦来临时,周娇很快就从高中毕业。

    谢怀谦亲自到县城来接未婚妻回家,周娇的某些同学这才知道,漂亮可爱的周娇已经定了亲,而且对象是个相貌极为出色的男知青。

    不管同学们怎样在背后议论她,周娇满心欢喜地跟谢怀谦回家。

    谢怀谦帮忙把书本、衣服、被褥等打包,再等白梨花忙完,三人一块坐汽车回到莲花镇上。因为前几天刚下了场大雪,路上打滑,再加上这次要帮娇娇带很多行李,谢怀谦并没有骑自行车去县里接她。

    他还是把自行车放到供销社门外,让人帮忙看一下,回来时正好用车子载东西。

    三人下车后,把所有被褥绑在后座上,车把上挂着装书本的书包,装衣服的包袱都系在绳子上,看着行李可真不少。

    谢怀谦推着车子回家。因为这次白爸不来接闺女,而是拜托谢怀谦帮忙,帮他闺女把行李带回来。

    这是小事,只要白梨花不缠着他,不说娇娇坏话,谢怀谦倒是没拒绝。因为他看出白梨花的转变,自从他和娇娇定亲后,她就不跟原来一样。

    路上,谢怀谦对周娇嘘寒问暖,跟她说说笑笑,直接无视白梨花。虽然他看着白爸的面子上帮忙,他却看不上白梨花这个人。还是不要跟她多说话为妙,免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到了村里,谢怀谦帮白梨花把行李放下,才跟周娇一起回了家。

    “放假了,娇娇,你冷不冷啊?你这就毕业了,明年不用上学了?”苏云秀看孙女回来,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奶奶,我不冷。”周娇说这话,跟谢怀谦一起把行李解开,都拿到屋里去。

    “对了,现在高中改成两年制,奶奶,我今年就毕业了。”

    “这就毕业了?以后你干点啥好呢?”苏云秀已经开始为周娇的工作发愁。

    让娇娇跟普通老百姓一样下地肯定不行,苏云秀娇养孙女这些年,宁愿她在家闲着,也不愿她下地受罪。

    其实,根本不用苏云秀担心,周娇运气好,赶上这届毕业。因为他们这届学生毕业后,都可以被招为工人。而以后毕业的学生,再也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周娇正准备跟奶奶说这事呢,听见奶奶问了,马上把上面给统一安排工作的事给说了。

    “太好了,那你以后就是工人了,可以吃国粮了。”苏云秀毕竟见识有限,认为这就是极好的安排了。

    如果让她想办法帮孙女找工作,还得求当村长的大伯哥。要不就是看小谢的意思,看他怎么安排娇娇。毕竟娇娇跟小谢结婚后,就是他的家人了,他应该管。

    第81章

    想到这儿,苏云秀对谢怀谦说:“小谢,你说娇娇要是能去城里上班,你也能去才好了,那样你俩就是城里人了。”

    对苏云秀来说,能当工人,能吃国粮,能住在城里,那就是普通人办不到的大造化。想想上次小谢放弃去县里上班怪可惜的,不知道现在想去,县长还愿不愿意要人?

    先前她怕谢怀谦进了城,会生出花花心思,把孙女给撇下。现在要是两人能一起进城工作,那是天大的好事。

    “奶奶,让娇娇自己去城里上班,我不放心。等她去县城上班,要天天往家赶吗?如果她住在城里,我俩就不能天天见面。”谢怀谦摇头反对。

    当工人有什么好的,等改革开放后,大部分国有企业逐渐降低效益,很多工人都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囧地,面临下岗问题。而且当普通工人不过是日复一日机械地工作,无聊得很。

    麻烦多多,还不如让娇娇继续留在农村。谢怀谦心里有个计划,还有待实施,到时保证能让娇娇有个轻松的工作干,还能继续留在村里。

    “奶奶,不如让娇娇推了城里的工作,让她回村里来教书,或是记记账都行。反正我也不缺她赚的那几个钱,让她跑那么远干嘛?”

    再说出去上班不是去享福的,要面临复杂的同事关系,劳心劳力不说,能赚几个钱?谢怀谦又不缺钱花,犯不着让娇娇去城里上班。

    你当城里人都是好相处的,有好多城里人自认高出农民一头,肯定瞧不起乡下来的工人。再说娇娇长得漂亮,更容易引来其他人的嫉妒。

    “娇娇,你觉得呢?”谢怀谦询问周娇的意见。

    如果娇娇非常愿意去城里上班,他也不会坚持反对就是了。不过就是麻烦些,他跟着搬到城里或是继续接送娇娇上下班,只是天冷下雪后不好接送……

    周娇也是重生的,她怎会不知道以后工人下岗的事,她也不是非要当工人不可。而且她不想离奶奶太远,现在奶奶肯定不想跟着她去城里,她还不如继续在乡下呆着。

    况且外面不太平,不是这运动就是那运动,万一牵连上就是麻烦事,还不如在乡下避避风头,等高考时跟怀谦一起考大学。

    去城里工作的事等大学毕业再说不迟。到时候可能她已经有了孩子,借口让奶奶帮忙照顾孩子,奶奶肯定不会推脱不想去城里了吧。

    只是周娇怕奶奶不高兴,没有当面拒绝这个机会,而是说:“等年后学校才会给通知,到时候再决定去不去。”

    年前各单位都非常忙,没时间出来招工,只能等年后再说。

    “这样啊,那趁着年前有空,正好赶紧把你和小谢的婚事办了。”苏云秀说完,把目光投向谢怀谦,看他的意思。

    “奶奶,我也是这么想的。咱商量一下婚事怎么办吧。”

    提起这事,谢怀谦来了兴趣,他恨不能早早把媳妇娶回家。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多美啊!

    苏云秀和谢怀谦商量婚事,周娇听了一段,觉得没她什么事,就去忙活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