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古代农家生活在线阅读 - 第110节

第110节

    张志京也吃了一惊:“说明王彦允和元平府的官员并不是一路人。”

    周颐笑笑,不再说话,等张志京和冯道伦二人走了后,周颐才喝了一口茶,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

    如果他所料不错,王彦允定是京中哪位大人物的人,而元平府官员以马臼尹为首,站队在另一边,这两位幕后的boss是敌对势力,不然赈灾这样的事向来是上游下游一起通吃。

    只是这幕后的boss是谁呢?杨知文和邢景?还是其他潜藏的势力?

    周颐皱了皱眉,看来元平府这摊子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不过也算是一个好消息,至少王彦允不会在他调查贪污案中使绊子,说不定还要悄悄的给他送一些“证据”。

    这些事他当然不会对张志京和冯道伦和盘托出,毕竟他对两人的底细并不清楚,说不得这两人就是谁专门安排来阴他的,现在他得罪了朝廷上势力最大的两个人,眼见着又要去撬一些人的根底,可以说是四面受敌,容不得他不小心。

    王彦允和周颐谈过后,同样是在密室里,马臼尹坐在上首,下面一位官员笑着轻蔑的说道:“我就说这周颐没什么本事,黄毛小儿一个,你看他做的事,竟然这么明目张胆的伸手到赈灾中去,把王彦允也得罪了!府台大人,依卑职看,是我们太过小心了,这么一个小子根本就不足为惧。”

    “黄大人说的是,咱们太小心了,这周颐来了这么几天,贪污案没见调查,倒是胡乱伸手,着实可笑。”

    “呵呵呵呵……”这人一说完,下面的官员都齐齐跟着笑起来。

    马臼尹摸了摸胡子,眼里虽有松动,但还是谨慎的说道:“一切都以小心为上,说不定他就是想这样做,让我们麻痹大意。本府还是那句话,一切以小心为上。”

    “是,府台大人。”

    周颐若知道他们这席话,定会对马臼尹伸出大拇指,不愧是府台大人啊,虽然猜错了他的目的,周颐可不认为这样做就能让这一帮子老油条麻痹大意,但这心性着实适合当官。

    当天夜里,周颐的一封手报通过皇帝安排的随行侍卫从元平府出发,一路奔波,在凌晨到了京城。

    虽然没几天,但大越时报已经成了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小笑话,那让人痴迷的情爱故事,还有京城达官贵人的私下八卦,都为京城人津津乐道。

    这几天人们一见面,问的不是吃了吗,而是今天的大越时报你看了吗?那上面又写了写什么,谁谁谁又怎么样了……

    今天,大越时报照例在京城人打开门后开卖。

    报童大声叫喊:“大越时报,大越时报,元平府堤坝贪污案最新进展,钦差大人周颐亲自执笔……”

    “给我来一份……”

    “给我也来一份……”

    所有人都爱听八卦,但元平府离京城不过一日时间,听说这次死了很多人,朝廷派了专门的赈灾大臣负责,又派了钦差去查这贪污案,若说老百姓最恨的什么,自然是这贪污的官员,他们不光下刮,私自巧立各种名目搜刮老百姓,还上瞒,但凡是上面拨的一些款项,他们恨不得雁过不留痕。

    当京城人将大越时报拿到手中的时候,才发现今天和前些天的排版大不相同,首先一个硕大的标题《贪官,吾欲生啖其rou!》映入眼帘。

    “嚯……”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惊呼一声,这标题实在太耸动了,而心中也对这写这篇文章的人生出亲切之感,可不是,他们可不是恨不得将那些贪官生咬着吃了,这钦差大人看来是一位体恤民情,和老百姓站在一起的好官啊。

    有了这一印象,心里下意识的就站在了周颐这边。

    拿到的人扫了一眼标题后,带着对周颐的无限认同继续向下看。

    “我生于乡野间,崇正二十二年,十七岁承蒙皇上圣眷获得状元,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好好为官,为我大越百姓,为皇上哪怕是分担一丁点儿,也不枉我寒窗苦读十年……”

    呀,这钦差大人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啊,而且还是状元,这么了不起!

    周颐通篇白话,三言两语讲完了大羌使者的事情,这时候京城的百姓才知道原来大羌如此狼子野心过。

    更是对周颐以一个十七岁的年龄勇敢站出来戳穿大羌的阴谋而感到敬佩。

    接着周颐便说到了此次堤坝贪污案:“自元平府决堤以来,皇上第一时间下旨赈灾,虽如此,却因忧心百姓,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忧思,君父,君父,皇上既是我们大越百姓的君王,也是我们大越百姓的慈父,他虽高坐欲庙堂,但心底装的却是大越亿万黎民。在接到调查贪污案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将贪污案的主谋查出,让皇上的忧心得到回报,让天下百姓得到公道。

    到了元平府,便见昔日繁华不下于京城的天下第二大城已成了一片泥泞,来不及从大水中逃走的百姓们,数以万计的尸体埋在一片泥沼之下,我从他们身边走过,还能见到他们脸上的惊恐,害怕,留恋,牵挂……还有许多小儿,他们不过三四岁,却再也没有了睁开眼睛的机会,清理出来的遗体如山峰一般堆积在元平府的外城。内城里,街道上到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痛哭流涕的百姓,他们侥幸逃生,但失去了所有的财富,亲人,和生活在地狱又有什么区别?

    这一切又是谁带来的?是贪官!是他们,将皇上苦心孤诣省下来修堤坝的银两贪入囊中,致使堤坝决堤,一夜之间元平府生灵涂炭,我在这里忍不住问一问,天下的贪官们,你们如此做,可对得起皇上的信任,死后下地狱可有颜面面对数以万计,因你们而死的元平府百姓?你们也有爹有娘,有妻有儿 ,为何能硬下心肠去贪这样的银两,贪了这些银两,你们可能夜夜笙歌,锦衣玉食,但大越却多了数以万计的亡魂,你们可有心肝乎???贪官,吾欲生啖其rou!!!”

    “贪官,吾欲生啖其rou!!”一个茶馆内,一位书生读了大越时报,气的眼睛发红,拳头在桌上狠狠的捶了一下。

    “贪官,吾欲生啖其rou!!!”

    “贪官,吾欲生啖其rou……”

    京城各个角落都响起了如此愤恨的话语。

    周颐的这篇文章通篇白话,言语直白,读罢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出自状元之手的文章,但却是朴实中带着锋利,极具煽动性,不识字的人听旁人念后,也能生出同仇敌忾之心。

    杨知文被罢了一个月的职,便日日静坐于家中,看看书,喝喝茶,丝毫没有急躁之色。

    “老爷,您要的大越时报。”管家轻手轻脚的进了杨知文的书房,将今日的大越时报端放在杨知文的面前。

    “老爷,这大越时报当真有趣。”管家见杨知文心情似乎不错,便笑着说了一句。

    “是啊,当真有趣。”说罢杨知文挥了挥手,让管家下去。

    大越时报叠放在桌上,杨知文并不着急去看,轻轻品了品茶,眯着眼沉思:这大越时报虽有趣,但他实在想不到这东西有什么用。周颐费尽周折从皇帝那里讨来一封御笔,再拉几个纨绔子弟,莫非就是闹着玩儿?

    不对,一定有什么地方是他忽略了。

    杨知文在朝中经营多年,邢景和他比起来也只能算是暴发户,皇帝身边他不敢安插人手,但对于周颐到底是如何给皇帝上眼药的,他实在很想知道,经过千般安排,终于将周颐那日在御书房和皇帝的对答弄了来。

    看过那一番对答后,杨知文深深觉得自己老了。

    从始至终,他都低估了周颐的战斗力。

    而现在,这个让他警铃大作的人却忽然弄出了这样一份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越时报,以己度人,他不认为周颐是在闹着玩。

    但到底是什么呢,杨知文这几天日日看大越时报,也没看出个什么究竟来。就是一帮纨绔子弟瞎写,博眼球的东西。

    这般想着,杨知文放下茶杯,慢慢翻开了今日的大越时报。当看见那硕大的标题时,杨知文的脸罕见的严肃起来。

    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一目十行的将文章看完后,杨知文的眼神停留在这篇文章上,久久不能回神。

    那一刹那,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他就说这满身心眼的小子为何会弄这样一份时报,原来是为了在这次的贪污案中立于不败之地,顺便拍皇上的马屁。

    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活脱脱的将周颐自己变成了一个为民请命的义士,而且还不动声色的将皇上抬的无比崇高。

    好,好啊,好jian猾的小子。

    杨知文回过神来,自以为了解了周颐的意图,他到底受时代的局限性,不知周颐办这份时报图谋的不是一时,而是一世。但就算是现在猜测出来的这一点,也够杨知文惊怒交加了。

    本想着在此次贪污案中让周颐栽一个大跟头,可这小子却来了这么一手 ,等于是将这件事情坦诚于天下人面前,若他真在这次贪污案中出了什么事,那些被忽悠的百姓和读书人只怕要闹出事来。

    他再能耐,还不敢和整个京城的人作对。

    而最让他震怒的是,周颐竟然借着大越时报重塑了皇上的名声,若说这大越朝,有谁最了解崇正帝,那么非杨知文莫属。

    崇正皇帝懒政,但又好名,而周颐这一招正搔到了皇帝的痒处。

    不行,不能让皇上看到这一份时报,也不能再让这小子将这时报办下去了。

    想到这里,杨知文忽地以下站起身,唤管家备轿,他被罢职,但未被禁足。

    青色小轿匆匆向着午门行进的同时,崇正帝也刚从龙床上起身。

    昨夜在佟妃的宫殿里闹到半夜,崇正帝回到自己的寝殿已是三更,这时打了个哈欠。

    小太监们轻手轻脚的伺候皇帝洗漱。

    洗漱完之后,崇正帝意兴阑珊的去了御书房,他虽然懒,但还分得清事情的缓急轻重,现在大越朝内忧外患,也容不得他像过去那般再做甩手掌柜了。

    等崇正帝坐在御书房看了几封折子后,张公公轻手轻脚的进来:“皇上,周颐周大人从元平府派来的急奏。”

    崇正皇帝一顿,他对这个赤诚的少年还是挺有好感的,闻言便说道:“呈上来吧。”

    张公公便将周颐写给皇上的密奏呈上。

    先是周颐写给皇帝的一封信:“皇上,微臣到达元平府,所见所闻,怵目惊心,微臣大略估计此次堤坝决堤 ,元平府伤亡过十万,微臣涕泣宣誓,定竭尽微臣之所能,将贪污案的主使正法,以报皇上厚爱,以畏元平府十万亡魂。”

    “混账……”崇正帝看了,气血上涌,怒骂道。元平府的官员上报说这次伤亡不过过万而已,简直欺上瞒下,这是把他当傻子耍呢!

    张公公被皇帝的震怒吓得一跳,以为是周颐的奏报让崇正如此生气,心里后悔不迭,早知就不该接了那小子的好处。

    崇正帝继续看下去:“最让微臣难过气愤的是,明明是贪官害人,却让天下人误会皇上,微臣实在气不过,便在大越时报上登了一篇杂文,气愤之言,所滤不周,还望皇上恕罪。”

    下面附的便是登在大越时报上的那篇文章。

    皇帝一五一十的看完后,见周颐果然为自己正名,心里顿时舒爽无比。

    “好,骂的好!”崇正帝笑道。

    张公公看着崇正帝又笑了,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个买卖还可以做下去。

    “不过,这小子写的什么,如此直白,亏朕还把他点为状元。”崇正帝自言自语了一句。

    谁知周颐下面就写到:“皇上,微臣知道这篇文章辞藻太过直白,不配皇上将微臣点为状元的厚爱,不过微臣想的是,让天下人都能读懂微臣的文章,让您的恩泽被天下人知晓,故此才如此写道。皇上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了吧……”

    看到这里,皇帝失笑,到底还带着几分天真,不然谁敢如此和他说话。

    周颐的奏折还没完;“皇上,微臣向您袒露过,微臣自知这次差使并不好办,将贪污案进程披露在大越时报上,也是为了自保,说不定微臣刚刚将文章登在大越时报上,就会有人来找微臣的麻烦了,皇上,您可一定要护着微臣啊。”

    “臭小子,什么都敢说……”皇帝笑骂一声。

    但难得的,崇正帝并不感到生气,相反他心里还觉得愉悦,周颐为了他的名声绞尽脑汁,让崇正帝心生喜爱,现在他又以十七岁少年的带着天真坦诚的口吻说着让自己护着他,直白的可爱。

    身边围绕的尽是九曲十八弯的臣子,突然出现了周颐这样对他不加城府,一颗红心完全向着他的直臣,也就不怪崇正帝会心生偏袒了。

    杨知文的轿子匆匆到了午门,一下轿,便见到邢景也刚刚从轿子里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并肩进了午门。

    第113章 论时机的重要性

    皇帝看完了周颐的奏报,虽说元平府死的人多了些,但周颐在大越时报上为他的名声大大的扬了一下,这让崇正皇帝的心情大好,对着张公公是说道:“你去拿一份大越时报来,顺便听听京城的百姓是如何说朕的。”

    张公公眼睛一缩,慢慢后退,出了御书房拍了拍胸。心惊的想到:这周颐莫非是妖孽,竟将皇上看了奏报后的反应都猜了个十成十。

    张公公在这一刻坚定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周颐作对,这样的精于算计,他又不聪明,若是和周颐作对,只怕都不知道到时候是怎么死的。

    张公公吸了口气,领了出宫的腰牌,去搜集百姓对崇正皇帝的评价了。

    张公公刚出宫门,便见杨知文和邢景联袂而来的身影。

    张公公上前弓着身子和两位阁老打了声招呼,未透露丝毫周颐奏报的事情,埋着头出了宫。

    “首辅大人,看来咱们这次可是惹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啊。”杨知文边走着,边摸了摸胡子,笑着道。

    邢景冷哼一声:“黄毛小儿,跳的倒是欢,殊不知跳的越高就摔得越狠罢了!”

    杨知文闻言,乐呵呵的笑了一声,没有说什么,心里却知邢景也不敢忽视周颐,不然不会急匆匆的赶到皇宫。

    两人联袂到了御书房外,等了好一会儿,崇正帝才让他们进去。

    崇正皇帝端着脸色:“二位阁老不在家中静思,见朕所为何事啊?”

    崇正皇帝的声音喜怒不显,而熟知他的杨知文和邢景二人知道这样的崇正帝才是最可怕的。

    杨知文的心里一顿,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但又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