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抬头嫁姑娘,低头娶媳妇。这可是你说的话,现在不就该轮到我们低头了。” 所以论谁能劝住周敏茹,还属陆洪涛。 “我真是上辈子欠了你们父子的!” 过了会,周敏茹又说:“行了行了,你也少跟我说这些大道理,说得好像我不讲道理一样。我会这样,不也是被那个姚芳给弄出阴影了。反正我先给你说了,如果这次去了,余家还像姚家那样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你妈当场甩脸走人。” 后面这段,是她和陆耀说的。 “肯定不能了,妈。” 周敏茹这才不说话,靠进车座里。 * 因为弄堂里不好停车,所以陆耀把车停在附近某个停车场里,和父母步行走进弄堂。 周敏茹哪里见过这么老破旧的房子,也不敢相信海市还有这样的地方。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脸上带着几分嫌弃。 “妈,你可别嫌这儿房子破,好多年了也没能动迁,是因为没人拆得起。” “行了,听你吹,就算拆了,也轮不到你的份。” 陆耀无奈地笑了笑:“妈,什么有没有我的份,我这么说不也是想让你别嫌弃余家房子破,海市跟我们那儿不一样,房价高得离奇。” 这倒是真的,周敏茹和陆洪涛两个工作都不差,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还不够在海市付个房子首付。当初付首付时,陆耀自己还添了不少钱, 可这样的房子,实在让人升不起敬畏感。 远看着还行,有风味。 近看就能看出岁月悠久,以及潜藏在其下窘迫和尴尬。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上楼梯时,又把周敏茹给吓到了。 “快请进快请进,家里简陋,陆耀爸爸和陆耀mama可别见笑。” 不管私底下怎么说,周敏茹在面上做得还是可圈可点的。林芬满脸带笑,她也带着笑容,还说了些客气话。 去了沙发坐下,余纨纨和杜甄又叫了人,接下来就是说家常了。 天南地北的说,还不忘彼此打听下对方的工作背景什么的。虽之前陆耀在中间当过传声筒,但什么都不如自己听来的更放心。 于是,周敏茹知道林芬以前就是个临时工,后来才在街道办事处工作,至于余建国,就是个工人。 而林芬也知道周敏茹是个老师,陆洪涛没退休前大小也是个科长。 这一对比就出来了,不管是从社会地位还是身份来看,余家都不如陆家。不过男女婚配历来讲究女方高嫁,而林芬觉得自己一家都是海市本地人,陆家也就是北方某小城市,倒也不觉得低人一等什么的。 这一切的波涛汹涌,都潜藏在两个女人客气的笑容之下。哪怕是一抬眼,一低眉,里面都蕴含着很多意思。 林芬得出个未来亲家不是个善茬的结论,周敏茹也没有低估对方。这老太婆看似一说一脸笑,其实是个硬茬子。 像余建国、陆洪涛这些男人们,对暗中的一切都反应迟钝。 余建国想的是老伴和未来亲家合得来,陆洪涛想的是亲家和睦相处,就是一件好事。刚好余建国也会钓鱼,两个男人之间也有话题,根本不搭女人的话茬。 至于杜甄和陆耀,杜甄并不在意岳母和对方说什么,陆耀则是松了口气。 这里面要说唯独能看出点什么的,还属余纨纨。 她打小就喜欢看和听人说话,总觉得这里面故事太多了。此时见她妈和对方过了好几招,丝毫不见下风,不禁在心里林芬点个赞。 余建国陪着说了会儿话,就去厨房了。 陆耀见也没自己什么事,去给余建国帮忙。 周敏茹和林芬笑着说话,眼睛却看了厨房一下又一下。 不能怪当妈的小气,而是陆耀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在家里一点活都没做过,现在跑来讨好女方的父母,她心里怎么能舒服。 林芬看了她一眼,拉着她的手笑着说:“陆耀mama,不是我说,我真喜欢陆耀这孩子。人勤快,嘴也甜,会干事,干实事,我们家艳艳从小被我惯坏了,煮个面都困难,以后她跟陆耀结婚,我也能放心,两个人总要有一个人能做,不然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她这边说得轻轻松松,周敏茹怄得不得了。 合则她养了这么大的儿子,都是来给那余艳艳当牛做马的。 可当着面不好说,她也只能僵笑着说陆耀其实也不会做饭,男人哪儿有会做饭的,就是摆个样子,让他们做,还不如女人自己来。 这句话林芬可不赞同,拿了余建国当例子,说自己多少年没做过饭了,一家四口全指着他。 “陆耀mama,你可不能抱着这种想法,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哪有家务光女人做,男人不做的,不是我说,可别惯了他们的臭毛病。一个家,就得两人同心协力,才能过得好。”这是从陆耀和余艳艳,又上升到老一辈的观念了。 周敏茹看着林芬脸上的笑。 别人所谓的洋气老太太,在周敏茹眼里就是俗气。这么一个胖还烫着一头小卷的老太太,除了一口带海市口音的普通话,就和那些喜欢混迹菜市场砍价的老太太般无二致。 而周敏茹一向自得于自己五十多岁,还能保持纤瘦的体态。同时她也是注意打理自己的,哪怕去菜场买个菜,也要穿得整整齐齐。 周敏茹认为女人就该活得精致,不管她几岁。 可这样的她在家里,里里外外的家务也是她一个人做的。 这是北方地域天生的特质,多多少少有点大男人主义,一个女孩从小被mama灌输的观念就是,女孩子要会做家务,以后结婚了日子才能美满。 可这种观念很明显和南方,应该说是海市,有很多分歧的。海市没有女人就该干家务活,男人就该翘着二郎腿看电视玩游戏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