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寒门骄子在线阅读 - 第19节

第19节

    许琛可不生气,慢悠悠的说道:“那总比有些人连前十名也没考进去要强……”

    老师布置完寒假作业,就宣布放假了,寒假放四周,一直要到二月底才开学

    许琛舍不得文蓉:“文蓉,放假要一个月呢,我们这么长时间不见我会想你的。”

    文蓉也有些舍不得,现在的通讯不如后世发达,她的家里连个电话也没有,想了想问许琛:“你家里应该有电话吧,你把电话号码给我,我抽时间给你打电话。”

    许琛一听,立马拿出一张纸写好递给文蓉,又提议道:“文蓉,你去我家玩吧,我mama说过好几次了要请你去做客,谢谢你帮我补习功课呢。”

    文蓉还没来得及考虑,许琛就摇晃着文蓉的胳膊让她答应:“去吧,去吧……”

    文蓉无法,只得同意,两人商定好后天去许琛家才各自离开回家。

    第43章 放假

    许琛家住在橡胶厂的宿舍区里, 文蓉到的时候许琛已经在楼下等着她了, 文蓉带了两瓶自己制作的辣椒酱给许琛。许琛的mama很漂亮,三十来岁的年纪, 身材高挑,许琛的长相大部分都随了mama。

    许mama特别的热情,听文蓉说带来的辣椒酱是自己家里做的,特别的高兴“许琛和她爸爸都特别爱吃辣,这个味道一闻就好吃……”

    许mama给她们洗了水果, 摆上一大桌零食就回了卧室,留她们两人在客厅说话。

    许琛带着文蓉参观了她家,许琛家是八十年代典型的房型, 三室一厅, 卧室向阳。房子收拾的特别干净,整洁,屋子里的装饰也温馨别致。许琛的卧室完全是公主风, 粉红色的窗帘,床单被罩也都是粉红色, 屋子里放满了娃娃。许琛兴致勃勃地和文蓉讲述每个娃娃的由来。

    许琛家的书房特别让文蓉惊讶, 书房的两面墙上都钉着高达屋顶的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你们家的书真多呀!”

    “那是”许琛特别骄傲, “我爸爸mama都喜欢买书, 这些书都是他们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买的……”许琛让文蓉在里面随便看。

    文蓉随手抽了一本书翻看, 这本书里写的是一个个的法律小故事, 每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个法律知识。文蓉看着看着就入了迷, 直到外面报时的钟声想起来才反应过来,已经十点了,文蓉还要去店里帮忙就和许琛告辞。

    许mama挽留了半天,听文蓉说要去店里帮忙只好放她离开。许琛见文蓉喜欢那本没有看完的书,就让她带着回去继续看。

    一放了寒假,商场这边的生意更好了,店里面三个人忙的不可开交。文蓉找周姐帮忙印制了一批号牌,顾客先交钱取号,然后再去端面,这样一来即使人多也不至于出错。

    姥娘虽然认识的字不多,可数字还是能认清楚的,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文蓉教会姥娘使用后,收钱找钱姥娘也算得麻利,往柜台后面一坐,颇有老板的架势。

    文蓉姐弟放假以后每天都会过来,不忙的时候,三人就趴在店里的饭桌上写作业,人多了就帮忙端面,收拾碗筷。忙忙碌碌中离过年越来越近了。

    腊月二十这天晚上,小舅和妗子带着一大包东西来到文蓉家,小妗子一来到就和姥娘说了一个好消息:“娘,涛涛他爸年前转正了。”

    姥娘一听也很高兴:“真转正了?花了多少钱?那现在在哪个车间,工资能给涨不?”

    “交了八千块钱,工作没变,还在我现在的车间,工资也涨了二百块钱呢。”小舅从橡胶厂建厂起就在那里干临时工,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转正了也是心满意足。

    文蓉却知道橡胶厂的辉煌期也就是再有个十年,进入2000以后,这些厂子都开始走下坡路,工人也都下岗另谋出路了。当年和她一起摆小吃摊子的也大都是这些下岗工人,文蓉也不好扫小舅的兴致,试探了一下问道:“小舅,其实你们厂里的工资也不比妗子卖豆腐脑挣得多吧,你怎么不帮着妗子好好做生意呢。”

    “那可不是这么回事,”小妗子立马不赞同:“你还小,不懂这些,我卖豆腐脑毕竟不是长久的活计,做买卖哪有准头,还是你小舅的工作保险,国家按月发工资,福利待遇又多,等老了不能动了,月月领退休金就行,做买卖哪有这些待遇?”

    小妗子计划的也比较长远:“等明年家里再攒些钱,我和你小舅还打算给涛涛转个非农业户口,以后他要是考不上学还能去厂里接你小舅的班。”

    这几年,他们周围很多的村子都有人转了非农业户口,可是这些人以后都会后悔,现在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户口已经没有了农业和非农业之分。不仅仅如此,到时候农业户口又变得吃香了起来。

    文蓉劝阻小妗子道:“我听说现在单位都不让子女接班了吧,小妗子你给涛涛转那么早户口干嘛,还得花一大笔钱,以后涛涛要是学习好,考上了大学这户口自然而然就成了城市的了。”

    小妗子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涛涛要是学习和你们几个这么好我就不愁了,这不是没办法嘛……”

    小妗子过来给姐弟几个都买了过年的新衣,说了这半天闲话,小妗子这才想起,拿出来让姐弟三个试穿。又交代文蓉尽管忙店里的生意,过年的年货她们给准备,到时候,都做好了给送过来。

    腊月二十二这天是东郊镇传统的年会,特别的热闹。姥娘就不让她们跟着去店里,让姐弟三个先去逛年会。三爷爷一家子也打算去,二大爷就开了家里送鸡蛋的机动三轮车把他们都拉上了。

    大冬天坐在敞篷的三轮车后斗里,那滋味真是有些透心凉,好不容易到了镇政府这边,文蓉赶忙下车了跺了跺要冻僵的双脚。二大爷把三轮车开走停到相熟的饭馆后院,就和大家商量着分开逛年会。

    年会上的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三爷爷不放心,让他们姊妹跟着大人一起逛。文蓉不赞成:“三爷爷,这年会上的人太多了,本来就挤,你们带着我们还要分心,谁也逛不好,我们三个自己逛,您放心,丢不了我们。”

    文俊和文静个子小,在人群里挤来挤去也方便,和三爷爷他们说好还在饭馆门口汇合,一行人就分开了。

    这时候的年会,乡土气息还特别的浓厚,街上卖的东西好多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带着一种质朴的美。高粱秸秆编制的水饺盖帘,大大小小的摞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尼龙扎线带穿成的手提篮,利用颜色的变化穿出不同的花样,就成了现在最流行的菜篮子。

    文蓉买了一个篮子拎在手上,这种篮子重量轻,好携带,特别的方便。这个年代,农村有太多的心灵手巧的能人,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读过几天书,但却凭着一双巧手制作出堪比工艺品的生活用具。

    尼龙的扎线带在他们手上被编织成各种筐子、篮子,花样繁多,文蓉一边看一边惊叹。擀面杖、案板、都是村里的老木匠打制的,平整光滑:各式各样的马扎摆了大半个摊子。

    一个自制玩具的摊子上,摊主用桃木做成一把把长剑和大刀,剑身上还画着漂亮的花纹,文俊看了爱不释手。文蓉干脆买了六把留着送给小姑和周姐的儿子,男孩子没有不喜欢这些东西的。

    过了年就是狗年了,有手巧的老奶奶就缝了许多小狗的布偶,每个的造型几乎都不一样特别的拙朴可爱,文蓉又忍不住买了几个。

    吃的东西年会上更是不缺,冰糖葫芦、糖画、吹糖人、棉花糖……甜滋滋的香气蔓延着整个集市。卖糖果的摊子到处都是,木质的盒子里装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散装糖。有螺丝糖、软软的橘子糖、薄荷糖,几乎每个摊子前都围满了人。

    姐弟三个也挑了几样糖果装了起来,又奔向旁边的点心摊子,点心摊子前也特别的热闹。年会上的点心大都是现做现卖,一口大油锅,一个面案,切成生坯的姜丝、麻片、麻花、馓子下到油锅里,翻滚几下捞出来金黄灿灿的,诱人极了。

    过年的时候人们走亲访友都会带上几斤点心,绿豆糕、蜜角、蜜三刀、桃酥……这些最老式的中式点心是最佳的首选。也有一些西点的摊子卖的也都是最简单的老面包和鸡蛋糕。

    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各种游戏的摊子,文蓉玩心大起带着弟弟meimei挨个的逛。这时候的游戏大都是一些简单的带有博彩性质的小游戏,和后世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没法比,可是在这个年代孩子心里的吸引力一点也不比后世差。

    一个面口袋扎上口,里面放着乒乓球,球上写着数字,一次摸出三个球,把球上的数字相加,得数越大,奖品就越多。还有的面口袋里放的是玻璃弹珠,摸出来的弹珠颜色相同的越多,奖品越丰厚。

    这两种的玩法都是一样的,一毛钱一次,最贵的奖品是一杆钢笔,许多孩子都会跃跃欲试。

    文蓉姐弟花了六毛钱只文俊赢回了一包酸梅粉,还惹得看热闹的孩子惊呼了半天。

    大一些的游戏摊子就更有意思了,经久不衰的套圈游戏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市场。年会上的套圈游戏比较的粗糙,竹圈大都是自家自制的,不过都已经摩挲的光滑了。地上摆的奖品也大都是最便宜的香烟、打火机,玩具娃娃等。玩这些游戏的就不光有孩子了,还有镇子上的年轻人。

    文蓉看中了装在杯子里的小金鱼,可惜扔了十个竹圈出去,一个也没投中。文俊接过去的时候,轻轻松松就给文蓉套中了五条,老板拉着脸把地上的竹圈收起来,又不情愿的用塑料袋把金鱼给文蓉装好。

    文静也稀罕这几条金鱼,姐弟三个拎着它又在市集上逛了个遍,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才回到和三爷爷说好的饭馆那里去和大家汇合。

    第44章 过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三的时候姥娘和三奶奶在家里做米花糖。这几天炸米花的就常驻在村里了, 家家都要炸米花, 孩子们都兴奋极了,背着家里大人称好的大米在那里排队等着。

    炸好的米花和炒熟的花生米一起倒入熬好的糖稀中, 搅拌均匀了,铺在特制的木框里摊平, 等到彻底晾凉后切成方形就可以了。做好的米花糖还要注意存放,不然的话很容易受潮变软。

    文蓉装了一些做好的米花糖给周姐送去, 周姐果然很爱吃。现在城市里过年自己做这些的越来越少了, 都是直接在点心店里买,可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总觉得买的不如自家做的好吃。

    批发市场一直营业到年二十八,周姐和文蓉商量着过完正月十五再送辣椒酱。现在辣椒酱的销量一天天的加大, 文蓉几乎隔一天就要做一次 , 光靠姥娘骑着三轮车送货已经很是辛苦了,文蓉想着年后一定要找个人专门送货。

    商城这边也是营业到年二十八,而且越到年底人越多, 姥娘舍不得关门休息, 一直都在店里忙活。

    年二十八这天, 虽然商场还在营业,可是客流明显少了一些。趁着还没到饭点, 文蓉拉着姥娘也去逛了逛商场。

    娘几个先去挑了挑衣服,主要还是给姥娘挑, 文蓉看中一件紫红色的羽绒服, 拿了让姥娘试穿。姥娘直摆手:“我可不要, 这么大年纪了,穿那么鲜亮干嘛?”

    “姥娘,你试试吗,你穿这个一定好看”文蓉冲姥娘撒娇,应是把衣服往姥娘身上套。

    姥娘拗不过她,只得穿在身上。一穿上果然好看,文俊和文静都跟着夸赞。

    “姥娘,咱就买这个了,这颜色穿着显年轻”文蓉说着就去付钱。

    姥娘忙阻止:“这多少钱呀,贵不贵呀?你这孩子咋这么忙着交钱呢!”

    “姥娘,咱都忙了大半年了,这都过年了还舍不得买件新衣服穿,那咱挣钱留着干嘛的呀?”文蓉觉得可得把姥娘的消费观念扭过来。

    姥娘自己也喜欢,咬咬牙也就同意了“再给你三奶奶也拿个这样的,到时候让她和我一块穿。”

    文蓉偷笑,姥娘这是穿新衣不好意思了。商场的这些摊主也都认识文蓉她们,两件衣服收了个成本价,姥娘又要给文蓉姐弟买几身,文蓉不要:“姥娘,我们衣服够穿,我妗子、小姑她们过年都给我们买新衣服了,今年我们就不买了。”

    姥娘想了想也就没再坚持,主要是姐弟几个还在穿孝,鲜艳的衣服也不能买。娘几个在商场逛了一圈,零零碎碎地买了一大包东西。

    二十九这天,舅舅来接姥娘回家过年。年货都是妗子她们帮忙准备的,炸好的丸子、带鱼、蒸好的大馒头,各种蔬菜、rou类挂满了自行车。姥娘接过来一样样的查看,唯恐漏了什么。

    磨磨蹭蹭到了中午,姥娘才跟着舅舅回家,家里也一下子冷清了下来。文蓉看弟弟meimei兴致不高,赶忙招呼他们一起和面包饺子。

    今年是文蓉父母去世的头一年,按照她们这里的风俗,她们家过年时要闭门谢客的,大门上不能贴对联,不能放鞭炮,亲戚邻居都知道也不会在过年这几天登门。饺子刚刚包了一盖帘,就听着有人拍门,文蓉诧异,这时候谁还会来?

    拍门的是三婶刘明英,手上还拎着两条带鱼,见文蓉来开门,笑嘻嘻地说道:“蓉蓉,怎么大门这么早就关上了呀?你三叔厂子里过节发的福利,我给你们拿了两条过来”说着话也不等文蓉径直进了堂屋。

    文蓉心说你家的鱼可不是那么好吃的,三婶进了屋里,四处打量了一下,问道:“你姥娘呢?咋没见呀?”

    “三婶,明天就是初一了,我姥娘当然回我舅舅家过年去了”文蓉可不信三婶不知道。

    三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你姥娘就是讲究这些老理,过年在哪过不行,那些规矩都是死的,你说就你们姐仨过年多孤单呀!”

    文蓉可不愿和她掰扯这些,直接说道:“三婶,带鱼你拿回去吧,舅舅家也给我们送了,我们姐弟也吃不完那么多。”

    “你这孩子和三婶外道不是,你舅舅给是你舅舅的,我给是我的,我和你三叔一直念叨着你们呢。哎!你说想想这大过年的你们三个孩子孤零零的,我这心里就不是滋味”。

    三婶说着话,转身不客气的在沙发上坐下,文蓉见她这架势,也知道她一时不打算走,也就不再理会,继续和弟弟meimei包饺子。

    “哟,还别说文蓉你包的饺子还真漂亮,到底还是闺女好呀!你说你三叔和文亮就会吃,擀个饺子皮都擀不好,里外里都要我一个人忙活,我要是有个像你们姊妹这么贴心的闺女就好了。”

    文蓉笑笑没接话,刘明英也不介意,自顾自在那里说下去:“蓉蓉,你跟你姥娘这大半年的忙活啥呢?整天地见你们往外跑。”

    “没忙啥,就是想法子挣个生活费呗”文蓉漫不经心的回应。

    “你家天天熬那么多辣椒是干啥的,这周围的邻居都说天天闻着味都馋得慌,你是咋熬得呀那么香?”

    “那可是我姥娘家的秘方,可不能说……”

    刘明英看了文蓉一眼见她没什么表情,又说道:你这孩子,和三婶咋还使心眼呢?,你年龄到底还是小,不要听别人说什么都信,说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江字,咱们是血脉上的亲人,我和你三叔可不会害你们。”

    文蓉哼了一声:“是,我爸和我四叔可不也是一个娘的亲兄弟吗?”

    刘明英不赞同:“你四叔那能一样吗?你四叔那人就不可信,你说你爸当年的事我和你三叔还真不知道,要早知道了,当时一定得劝着你爸。我知道,你们姐仨因为这个都防着我们呢!三婶也是替你们忧心,你们不知道这世上人心险恶,可得自己留个心眼,这钱呀什么的还是得攥在自己手上。”

    文蓉心想,她三婶还真是当她们好糊弄,姥娘在家时她怎么不敢来呢?也不想和她纠缠,放下手里的擀面杖,直接撵人:“三婶,这大过年的你家事情也不少吧!这带鱼你拿回去留着给文亮吃吧,我就不耽误你忙了。”

    刘明英干笑了两下:“行,你这孩子就是不听劝,三婶也是为你们好,既然你们不领情,那我也不在这里讨人嫌了。”

    刘明英一回到自家,就气得把带鱼直接扔到桌子上,江广栋见了问道:“怎么又拿回来了?蓉蓉没要?”

    刘明英没好气:“你那个侄女,心眼子多的跟什么似的,问啥都不说。我还没说几句话呢,就不耐烦了。东西说啥也不要,不要拉倒,不要我还省了呢!”

    江广栋皱眉:“这孩子,心眼这么小呢?老四对不起她家,我可没有,以后你多去几趟,孩子小慢慢就能想明白了。”

    “她那个姥娘整天守着她们我去有什么用?还是和她姥娘一家亲,你没见她妗子接着她的摊子卖豆腐脑了,有点好事她哪能想着咱们。”刘明英也是着急:“你说你娘也是,她要是平时拢着她们姊妹的心。现在还有她姥娘家什么事?”

    “现在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娘要是拢着她们心了,有好事也是老四的还能轮着你了?你别跟我娘学,平时多给她们说些好话,指不定哪天就把她们的心给扭过来了……”

    “到时候就怕黄花菜都凉了!”刘明英也没法子,只能同意自家男人说的。主要是几个孩子姥娘在身边看着,又有三大爷一家帮着,她就是有再多的主意也使不出来。

    三婶走了,文蓉又重新关上大门,饺子包好了,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现在虽然农村也有种大棚蔬菜的,可是品种还是少了些。再加上是过年,人们还是习惯了大鱼大rou,妗子给他们送来的年货也都是rou类多。

    鸡、鱼是必须要做的,文蓉和弟弟meimei商量着又炖了一盘红烧rou、一盘萝卜炖排骨,姐弟三人围着炉子看着春晚,听着门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度过了这个除夕夜。

    过年这几天,文蓉一直没有出家门,弟弟meimei也不愿和村里的孩子玩闹,姐弟三个都在家里看书,做作业,时间过得倒也快。

    文蓉这几天一直在翻看从许琛家里借的那本书,她是真的喜欢,其实从知道父亲坐牢的真相时文蓉心底就隐隐有些想法,父亲如果能够懂法、知法是不是许多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这本书就给文蓉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她越看越欣喜,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自从重生以来,文蓉每天都在思索着怎样努力挣钱,每天都想着要好好学习,只一味的埋头向前冲,对于自己的未来其实她是没有目标的。可是现在她心底终于有了一个方向,她想要学习法律,想要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像爸爸一样不懂法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