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
书迷正在阅读:飞剑问道、三寸人间、天道图书馆、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傻子的王妃、开心农场系统 完结+番外、我们的青春,是不被原谅的
“我们也是百般无奈,”闫老太爷忽然道,“韩大人,是有人逼迫我们旧事重提,那人的权势我们着实无法反抗啊。” 第三百八十四章 准备好了 韩勋听到这话正色地道:“你说的是谁?”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风吹入林中,树枝摇晃如同人影憧憧。 闫老太爷抿了抿嘴唇,吞咽一口,没有直接回答韩勋的话:“我们的确是隐姓埋名在江阴居住,全因祖上曾在前朝任职,而且陪伴着前朝哀帝走到了最后,算起来我们一家是戴罪之身,于是隐居此处,只求平安度日。 没想到前些日子有人找到我们提起当年先帝在此剿杀前朝遗民的过往。 别说那些事已经过去许久,我也是听父亲提起内情不甚清楚,就算我知晓来龙去脉,提起来又有何益处,我只得装作一无所知。 不过那些人要挟我,若我不说,就会对闫家下手,到时候闫家便是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 说到这里,闫老太爷抬起头:“您看,这句话果然应验了,他们就是要利用闫家的身份生事,这些定然都是他们安排的。 我那长子,是家中出事方寸大乱,才会来动祖坟,没想到中了那些人的圈套。” 说完这些,闫老太爷一脸哀伤:“韩大人,闫家不过小民啊,哪里经得起这些,这是要我全家老小的性命。” 闫老太爷边说边哭:“我家里已经死了那么多人,我也没几日好活,如今只有长子长孙……为什么还不肯放过我们。” 闫大老爷听着闫老太爷说的这些话,早已经吓得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父亲竟然这样就说了,将他们是前朝遗民的事都说了出来。 那他们岂不是死定了,他感觉到脖颈上一片凉意,好像头颅和身子已经快要分开了,没想到他期盼的好日子,竟然是这般模样。 韩勋皱起眉头:“本官问你,威胁你的人是谁?” 闫老太爷脸色难看的摇头:“小老儿不敢说,说出去也要性命不保啊,大人一定要逼迫,就等于杀了我们。” 韩勋思量片刻,吩咐衙差:“先将闫家人带去府衙中,本官要逐一审讯。” 衙差走上前,闫老太爷踉踉跄跄向前行,闫大老爷望着父亲的背影,着实不想要跟上去,他还不想死啊。 但是已经由不得他,衙差的手按在佩刀上,闫大老爷立即拔步前行。 “爹,您这是要做什么。”闫大老爷埋怨道。 闫老太爷几乎咬碎了牙,他也不想,如果朝廷没有查出来龙去脉,他撒泼装傻也要蒙混过去,现在眼见不行…… 只有一个法子。 有人告诉他,闫家守着的这个秘密值很大的价钱,要想要活命就用这秘密去交换,当年那件事的来龙去脉只有他最清楚,而且闫家还知道当年剩下的那些遗民的去处,无论对谁来说,这都是一座宝藏,他们会想要将闫家握在手里。 这是闫家最后的活路了。 他开始只当是有人故意威吓他,现在看来情势这般发展,他已经别无选择。 想到这里闫老太爷被脚下的石子绊了一下,差点就摔在地上。 …… “大小姐,您怎么看?”韩勋低声问过去。 徐清欢看着闫家祖宗的棺木,半晌才道:“那人也是百密一疏,什么都想到了,可他忘了再怎么谋划,不如亲眼瞧一瞧,因为最难掌握的就是人心。” 韩勋顺着徐大小姐的目光看过去,竟然猜不透徐大小姐所想,他们都是一同查案,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可好像有些细节他没有注意到,即便注意到了也想不到其中的来龙去脉。 徐清欢道:“韩大人,你怎么看闫家人?” 韩勋皱起眉头思量:“闫家或许祖上是个有风节的人,可惜传到今日那些东西已经荡然无存。” “不,”徐清欢道,“他们一直如此,国仇家恨最容易蒙蔽人心,也有人借此成就自己,说到底那些都是小人,永远都不会变。” 还有慧净,他善于揣摩旁人的心思,加以利用,能被他左右的人要么偏激、狭隘,要么对世间丧失信心,由此可见,这慧净也是怀揣同样的心思,所以注定这一次慧净会输,因为慧净会算错她和宋成暄。 …… 慧净大师又将自己关在禅房里一整日,然后捧着几十卷佛经出来交给了小沙弥:“这是一会儿要用的经书,时辰到了,我们过去吧!” 慧净大师要为近日往生的将士和百姓做法事,为了这一天慧净大师已经准备了许久,白日里照顾伤兵和百姓,晚上彻夜抄经书,等到法事结束之后,慧净大师还准备如苦行僧般踏上修行之路,也算为往生者消业。 一切都安排的十分妥当,不会出任何的差错,就像今晚会掀起的一场腥风血雨般,几十条人命都会从世上消失。 “师父,”一个弟子走上前,“闫家人已经被抓了,但是朝廷还没有去寻找顺阳郡王世子爷的下落,我们让人送了封信给顺阳郡王爷,说世子爷已经提前上京,今天一早顺阳郡王和王妃已经追出城去。 然后我们送信给崔颢,告诉他想要闫四小姐,就去官路上的驿站见面。” 在那里,崔颢会看到闫四小姐的尸身,接下来他定然会为闫四小姐报仇。 慧净大师点了点头,顺阳郡王一家的死会轰动朝野,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皇上会顺着这桩案子找到大夏皇族留下的财物,然后猜疑有宗室在查先皇的案子,想要借此让先皇名望荡然无存。 先皇名望受损,皇帝的皇位也会受到震荡,皇室中就会有人趁机谋乱。 他就是要皇室宗亲全都人人自危。 这还只是一切的开始。 慧净大师走入道场之中,常州附近的僧人和信徒都已经等在了那里,等到慧净大师出现,所有人立即行佛礼,唱诵佛号。 慧净望着所有人,脸上浮起一丝慈悲的笑容。 他不怕宋成暄,更不会怕徐清欢,因为有这么多人肯信他,在这些人心中他就是天,他就是一切。 所以有什么可怕的。 相信宋成暄和徐清欢看到这一点,也不会与他对抗。 慧净垂下眼眸,做完这些之后,他会如众星捧月般离开,希望下一次再见到那两位施主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会想要与他为敌。 慧净开始念诵经文。 韩勋和徐清欢将闫家祖宗尸骨抬去义庄,徐清欢感觉到,身后一双双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 她走进义庄中,那些人立即在周围藏了起来。 第三百八十五章 拆穿你 “大小姐,外面都是人。”雷叔低声道。 现在脸皮没有撕破,那些人还不敢露面,但是雷叔很是担忧,只要稍稍处置不当,不知就会酿出什么样的祸事,雷叔跟着安义侯出入过战场,去过边疆,对这些事十分的熟悉,有些冲突和动乱就是突然而来的。 当年的北疆之乱,原因是大周的一名兵勇错杀了同袍,而那被错杀的人为当地军户,营中的副将处置不当,让营中兵勇分成两派斗殴,因此死伤不少,要不是卫所反应及时,恐怕军户就被怂恿叛逃了。 人只要感觉到了威胁,失去了理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的来,别看现在他们是手无寸铁的民众,转眼就会煽动这动武。 大约是因为前朝覆灭之后,有皇室曾逃亡来这里隐藏起来伺机复国,常州的局势一直很难让皇帝安心,朝廷不安,百姓更为恐慌,与大夏有半点关系的人家,都会小心度日。 现在闫家出了事,他们就会如同惊弓之鸟,在他们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 徐清欢道:“先去将棺木中的尸骨整理出来吧!” “我们这是被人算计了,”韩勋皱眉,“闫家刚刚出事,闫老太爷和这些人就赶了过来。”让他最担心的是,这些人围在这里,显然是有所打算。 韩勋向外面看去:“这些人应该也是被鼓动了,衙门真的有动作,他们会就想方设法来抓徐大小姐,有大小姐在手,也许还有机会牵制卫所和安义侯,找机会离开这里。” 当年先皇围剿前朝遗民时,常州府血流成河,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这些人绝不会束手待毙。 “所以大人,”徐清欢道,“您就更不能调动兵马了,真的让这把火烧起来,会祸及全城百姓。” 城中乱起来,这件事就遮掩不住了,朝廷很快会知晓前朝遗民作乱,到时候慧净大师和他背后的人,就可以大肆用此事做文章。 而且,那位慧净大师也可以借此脱身,错过今日的机会,想要找到这位大师的罪证只怕会更不容易。 前世皇帝与皇室宗亲之间心生嫌隙,后来皇帝几次处置宗室,甚至将宗正寺挪去凤阳,应该都与这桩案子有关。 当时顺阳郡王丢的财物,根本就是从闫家取来的夏朝皇族的物件儿,这从遗留在闫家祖宗棺木中的佩绶和凤头簪上就能看出。 剩下的更多物件儿都被抢走了,然后会出现在顺阳郡王一家被杀的现场,毋庸置疑,背后的那人通过慧净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要将皇帝与皇室宗亲孤立开来,方便他日后行事,这样推想,那个背后之人的真实身份,有可能就是皇室宗亲。 一切已经越来越清楚。 前世的案发过程她已经全都清楚,今生就要做出改变,让那些无辜之人不必再陷入杀戮和被杀之中。 徐清欢抬起头来:“将义庄的门都打开吧,闫家抬来的遗骨都放到院子里,请仵作过去验看,外面的百姓若是对此事有兴趣,也可以进来围观。” 韩勋惊诧,这时候不该大门紧闭,派兵马来把手、护卫吗?徐大小姐怎么反其道而行,想要劝说却看到徐大小姐那坚定的目光,下意识地道:“打开门,照徐大小姐说的去做。” 说完话,韩勋立即后悔起来,万一真的出了事,他要如何向公子交代,韩勋的冷汗从额头上冒出来。 “韩大人不用担忧,”徐清欢道,“疑心生暗鬼,越是遮掩越让人猜忌,倒不如大大方方,大家都看个清清楚楚,是非对错自有论断。” 官府设下的义庄里,经常停放不少的尸身,即便常年点燃熏香,也遮掩不住尸臭味儿,于是院子里有四扇小门,用作通风之用,现在将这些小门都打开,义庄中的情形立即暴露无遗。 闫家祖宗的腐朽之物就摆在院子的正中央,两个仵作带着徒弟开始清理遗骨。 这样的作为立即引来了不少人观看,那些躲藏在周围的人也混进了人群之中。 “这是要做什么?” “为何要清理遗骨。” 有人开始议论纷纷。 “闫大老爷带人将祖宗尸骨从坟中挖出,又打开棺木从中取出一些物件儿,不料被人夺走,我们从棺木中发现了两件遗留物。”韩勋说着指向不远处的桌案。 “真是好东西啊,那是簪子和玉佩吧,闫家真是大族,竟然有这么精美的物件儿。” “大多数都被抢走了呢,那得损失多少啊。” “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玉佩不同寻常啊,我听老一辈人说,当年……”白发苍苍的老头说到这里不禁闭上了嘴。 “当年怎么了?” 还有人追问个不停。 白头却怎么也不肯说了,这桩事和前朝有关,谁也不愿意惹上这无妄之灾。 “这些看起来像是前朝的旧物,”徐清欢接口道,“朝廷追查闫家,他也并非是松江府闫氏,他们冒充了闫氏的身份,隐匿在这里。” 四处突然安静下来,气氛也变得紧张。 韩勋抬眼看去,人群中有些人站在那里仔细地听着徐大小姐的话。 “听说有不少不肯归顺大周的前朝遗民曾隐匿在常州,他们对前朝忠心耿耿,仿佛有几分的风骨,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事二主,不认大周,苦等着机会去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