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小族长在线阅读 - 第215页

第215页

    长生听了这话,心下一跳。

    他五个姊妹,大姐一直跟着罗家走,也没有再嫁的意图,二婶赵氏这么多年也渐渐看开了,不再逼迫于她。二妹嫁给了柳无益,三妹跟姜家那小子定下亲事,五妹罗梅年纪还小,四妹罗欢欢和五妹罗梅两人年纪只差了一岁,两人都没有定下亲事,方争远此时提到的,便是罗欢欢。

    几个meimei中,长生一直最怜惜小小年纪亲娘改嫁的罗欢欢,罗梅尚且有罗念这个亲哥哥照应着,罗欢欢就显得单薄许多,长生没有借meimei们攀附权贵的心思,因而闻言脸上没有半点高兴。

    “王爷美意,臣本不该拒绝,只是臣这meimei,自幼天真散漫,无甚规矩,又小小年纪失了祜持,丧妇长女之身,怕是配不上侧妃之位。”

    “无妨,本王并非介意此事之人,天真散漫则说明令妹信心纯善,惹人怜爱。”方争远顿了顿,问道:“罗大人可是嫌弃侧妃之位?”

    “王爷恕罪,臣绝无此心。”

    方争远也觉得如此,不过一个失了父母依靠堂兄生存的姑娘,能予一个侧妃之位,已经是极为抬举了。

    方争远继续道:“府中王妃素来体弱,日常理事都十分艰难,因而本王想娶一位能干的侧妃协理府中事务。”

    方争远暗示若是罗欢欢入府,虽挂侧妃的名头,但行的是王妃的权利。

    长生却依旧不为所动,道:“齐大非偶,京中贵女甚多,下官多谢王爷抬爱,只是委实不甚匹配,怕是只能拂了王爷美意。”

    任凭方争远如何说,长生死活不松口,方争远被这般拒绝,心中也有了火气,待长生离去后,恶狠狠的将桌子上的茶具扫在地上,骂道:“不识抬举。”

    长生出了茶室,直接去了工部。

    这段日子为了改进设备,长生一个户部尚书一直扎在工部的营房里,闹得最后工部的人竟然全都认识他了。

    工部如今的尚书庄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算是方淮的心腹,见多了长生,笑着打趣道:“那些匠人们一看到罗大人眼睛都亮了,不若我跟罗大人换换,你做工部尚书,我做户部尚书,如何?”

    长生闻言,倒是眼前一亮,拉着庄霖就往御前跑,倒唬了庄霖一跳。

    庄霖本是随口一提,没想到长生竟然真的起了这个心思,直接将他拉到了御前。

    方淮听了这提议,也是哭笑不得,六部之中,工部和礼部是偏冷门的衙门,而户部和吏部无疑是最热门的衙门,方淮将长生认命为户部尚书这个职务,本就有弥补未曾给长生封王的亏欠。

    长生在战时虽然未上前线,但一直负责战后安抚工作,在方淮看来,长生的贡献并不低于一线杀敌的将士,因而异姓封王也是可以考虑,长生主动请辞这样知情识趣的表现,方淮更是高看一眼,因而有了他直接入阁又官拜尚书的双重兼职。

    “陛下,臣只是随口一提,未曾想罗大人竟然当真了。”庄霖弱弱的说道,虽然谁都能看得出来发疯的是长生,但也怕被误会是投机取巧之人。

    “无事,两位爱卿是什么人,朕心中甚知。”

    听了方淮这么说,庄霖放下心来。

    长生再次申诉自己的请求,方淮这次没有拒绝,只说会考虑一二。

    对换职位并非小事,方淮让庄霖先离去,留下长生细细问话。

    “你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长生忙道:“微臣才疏学浅,怕是无法担当户部重任,而工部事务简单,且微臣本就是治河官出身,与工部也算是相得益彰。”

    方淮忽然直直的看向长生的双眼,问道:“你在怕什么?”

    长生有些心虚的低下头。

    “你眼中藏着恐惧。”

    许久后,长生方才开口道:“陛下如今膝下四子,皆已成年,新的一轮夺嫡已然开始,微臣忝居高位,因而心中惶恐。”

    第138章 劝说

    方淮轻叹一声,道:“想必有人找上爱卿了。”

    长生倒觉得万事不如讲清楚为好,便直接开口道:“臣并无揣测圣意之心,但如今储位空悬,惹得诸皇子心思涌动,此事全因陛下,臣不知陛下心中到底作何想法,若继续这般,不若如建业之祸。”

    建业帝,不就是一直在几个皇子间犹豫不决吗?最后被人钻了空子,方淮想到这里,也神情一凛。

    “你倒是敢说。”方淮笑着说道,言语间倒没有什么责怪之意,似是起了心思,便又问道:“储位空悬,朕如今有七位皇子,不如爱卿觉得哪一个有储君之风。”

    长生皱眉,这种陷阱他自然不会回答,且不管回答哪一个都相当于站了队,哪怕他心中偏向大皇子他也不能开口说。

    “陛下想要立哪一个为储君,就看陛下心中需要什么样的储君,陛下对于储君有何要求,不妨跟几位有心的殿下说清楚,也好让他们有一个努力的方向。”长生避重就轻的说道。

    方淮皱眉,道:“你这可等于什么都没说。”

    方淮仅仅比建业帝年轻七岁,但方淮是武将,身体康健,又勤于锻炼,因而长生觉得方淮应该会比建业帝活得长,故小小的吹捧两句,道:“陛下正当盛年,储君之事论理还可再缓起码十年,只是陛下稳得,诸臣工不见得能稳,且立储君也可避免诸皇子内耗,陛下早立储君,也可慢慢打磨储君,令其成为陛下心中满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