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郑屠在线阅读 - 第286节

第286节

    元符三年(1100年)阴历一月十二日,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宋哲宗病死了,宋哲宗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儿子,皇位出现无人继承的局面,这个时候,幸运女神眷顾了一个人,那就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

    赵佶幸运的被向皇后从宋神宗其余诸子中选中,继位成为皇帝,而在赵佶继位后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就喜得一子,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嫡长子赵恒,“中外闻而大喜”,有了哲宗的前车之鉴,大家都认为这是祥瑞之兆,最起码赵佶要突然也挂了,他还有个儿子可以继承皇位。

    宋徽宗先是白白捡了个皇帝当,又来个“祥瑞”儿子,那是何等的得意,他当然对这个儿子百般疼爱。但谁料,赵恒的母亲王皇后不久之后却突然失宠了,宦官为迎合宋徽宗,肆意诬陷王皇后,而后宋徽宗命人严查,虽都证实是无中生有的诬陷,但王皇后从此之后还是备受冷落,并于大观二年在郁郁寡欢中去世,年仅二十五岁。当时的赵恒只有八岁,他此后每每回忆起自己的母亲,心中难免隐隐作痛、愤愤不平,对他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是虽然王皇后失宠了也去世了,但赵恒毕竟是嫡长子,宋徽宗依旧按照礼制,于去年,也就是政和五年二月,在他十六岁时将他立为了皇太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母亲的悲惨遭遇,赵恒的性格变得很内向,甚至还带有一点抑郁,总之,他与他父亲的性情和爱好完全不同。宋徽宗风流倜傥,他举止拘谨;宋徽宗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却“声技音乐一无所好”;宋徽宗以“好色”闻名,他却“不迩声色”。不只如此,赵恒对宋徽宗的所作所为也看法颇多,赵恒常劝宋徽宗不要宠信宦官与佞幸,“常不平诸幸臣之恣横”;徽宗崇道抑佛,赵恒也很不赞同,甚至上殿争执;宋徽宗穷奢极欲,大兴花石纲,赵恒却在东宫号称“恭俭之德,闻于天下”;除此之外,诸多种种数不胜数,宋徽宗也越开越不大喜欢这个曾经被自己视为“祥瑞”的儿子。

    这个时候,赵恒的弟弟赵楷横空出世了,相比赵恒,赵楷简直就是跟宋徽宗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才华出众,相貌英俊,聪明伶俐,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跟宋徽宗是志趣相投。宋徽宗也爱极了这个儿子,宴请大臣时都让他作陪,诸皇子中仅他有这个待遇,就连太子赵恒也没有。在今年二月,赵楷甚至官拜太傅,即使太子赵恒也无出任此职的经历,实属破例。整个朝堂都猜测,宋徽宗之所以仍立赵恒为太子,不过是迫于旧制,向礼制妥协的结果,而他真正想立的却是赵楷。

    而宋徽宗身边的近臣,大都是趋炎附势之徒,眼见宋徽宗倾向赵楷,为迎合圣意,都齐刷刷的站在了赵楷的一边,凡事都与赵恒作对作梗,同时极力赞赏赵楷,意图动摇东宫,为宋徽宗罢免赵恒铺路,梁师成、童贯等人皆在其中。赵恒的太子之位虽只当了才不到两年,却已是风雨飘零,岌岌可危。那高俅是个什么态度呢?高俅能以蹴鞠结好宋徽宗,并一步步位列太尉一职,可不全都是得自侥幸和宋徽宗的宠信,蹴鞠踢得再好,也不能踢一辈子,蹴鞠只是他扣开权势大门的敲门砖,往后种种,都是他靠着审时度势的眼光,谨慎小心的作风得来的。

    与童贯等人这么着急的站队不同,他在此次东宫之争中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老狐狸蔡京一直在保持着中立,满朝文武他最佩服的就是蔡京了,于是他静下心来继续仔细观察形势,于是,他很快就发现有一个人很喜欢赵恒,这个人不是别人,乃是当今皇后郑皇后。

    郑皇后是在赵恒的生母王皇后病死两年后,也就是大观四年十月被册封的皇后,她本也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柽,乃是宋徽宗的第二子,只可惜早就夭折了,而她之所以能被册封为皇后,据说是因为在王皇后死后,宋徽宗欲再立皇后,诸多受宠皇妃皆有意争夺后位,但当时宋徽宗还很喜欢长子赵恒,恐立一个育有儿子的皇妃为后会引起赵恒的恐慌,也会增加储位争夺的不安定因素,遂立无子的郑氏为后。说白了,郑皇后能当皇后也是托了赵恒的光。而郑皇后当初也与王皇后交情很好,她眼见赵恒年幼就失去母亲很是可怜,本身又经历过丧子之痛,与年轻的赵恒颇有同病相怜之感,所以一直都对赵恒很好,年幼的赵恒也从郑皇后那里重获母爱,这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的关系也就非常的融洽。甚至有传言说,宋徽宗之所以能依旧立赵恒为太子,这里面也有郑皇后的影响。郑皇后掌管后宫,自然不能随便干预朝政,但她还有一个哥哥叫做郑居中,乃是如今的知枢密院事,太宰。这二人虽未明确表示支持太子赵恒,但在郑居中也从未与太子作过对上高俅已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而除了这两人,太子赵恒还拥有一些隐性的优势,比如他是嫡长子,占据着礼制与道德的高点;比如他谦恭勤俭的作风颇得朝中广大言官御史的欣赏;比如他谨小慎微的性格也让他很难被人抓住过错和把柄。

    综合种种,高俅认为赵恒目前虽处于劣势,老爹不爱,大臣也不支持,但并非毫无自保之力,古往今来,朝堂之争往往此一时彼一时,万一发生个什么意外,就比如本朝开国后,谁能想象得到正值壮年的宋太祖赵匡胤会突然暴死,留下一个“烛光斧影”的千古之谜,皇位不但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夺去,更连自己的两个儿子,本应继承皇位的赵德昭与幼子赵德芳也先后被赵匡义给逼死了,所以,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轻易站队!

    所以,高俅选择了中立,此举虽不见得有功,最起码无过。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本想置之事外的高俅突然发现麻烦自己找上门来了……

    518,阴谋(3)

    (第二更)

    这事还要从童贯上书请求调派西军刘法率部助他平叛东南说起,说实话,当时高俅对童贯此举还是很羡慕的,西军实力冠绝全军,有西军助阵必事倍功半。

    童贯是西军老帅,又是皇帝近臣,调动个几万人平定国内动乱还不正常?这件事被通过本是极为容易之事,但谁料,童贯在朝堂上一说出此事,却是引来朝中许多人一片反对之声,什么东南贼寇不过乌合之众,仅靠南方驻军就可以剿灭,大老远调西军横跨整个大宋去剿匪是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什么西北边防线紧张,西夏人调兵遣将恐有大动作,西军责任重大绝不可动;甚至连西北干燥,西军突然去潮湿闷热的东南会水土不服,会影响战斗力之类的理由都有,总之,西军绝不可动!

    童贯也不甘示弱,极力为自己争取,双方在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皇帝举棋不定,遂征求掌握调兵之权的枢密院长官郑居中的意思,而郑居中认为,如今京东西路与东南同时发生暴.乱,调派战斗力强横的西军进入中原剿匪也不是不可以,但西夏人正对大宋虎视眈眈,若从西北突然抽调大批军队恐对边防不利,所以,调军可以,但不能调太多。同时,相比刚刚爆发的东南民乱,已盘踞在京东西路半年之久且更加靠近东京的梁山贼寇威胁更大,所以,调来的西军应该首先用于剿灭梁山贼寇,而不是舍近求远再远行千里跑去东南。

    郑居中说罢,就又有数位大臣表示赞同郑居中的意见,其中甚至包括蔡京!

    就这样,皇帝采纳了郑居中的意见,下令调刘法率部去参加东征军!童贯罕见的吃了一亏,空为高俅做了嫁妆。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事件很不寻常,往日里许多在太子之争中持观望态度的中立大臣都罕见的联合起来反对童贯。童贯是谁,童贯是嘉王赵楷的明确支持者,是赵楷一派的首脑级人物,击败童贯,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击败了赵楷一派。

    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朝堂调兵之争,而是一直隐忍的太子赵恒的一次成功的“示威”,他要用这种方式告诉朝堂上一直欺负他的大臣们,告诉所有的中间派,不要认为我赵恒是好欺负的,我并不是孤家寡人,从今天起,我也有了自己的力量!

    赵恒一派是爽了,可高俅却做了难,调派刘法加入他的东征军哪里是沾光,分明就是得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果然,不幸被高俅猜中了,这件事也并未随着童贯被拒而没结束,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太子一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们要进一步打击童贯,打击赵楷一派的力量,而打击童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拿刘法下手,刘法是童贯手下大将,是童贯掌控西军的左膀右臂,他若出了问题,童贯不但失去大将,更会给太子一派可乘之机,可以借机派出自己人接替刘法的职务,将势力插进西北军中!

    于是,刘法作为西北军主力,手中虽有精兵十万,精锐马军就有万骑,但枢密院却只准他带步兵五万东下,精锐马军更是一骑也不准带,理由是马军还要留下来警戒更加以马军见长的西夏人。

    只是太子一派要拿刘法下手,嘉王一派自然也不会任其所为,而无论是太子一派还是嘉王一派,若要实现自己的计划,作为东征军的主帅,高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在他出征前的一天夜里,他的府上突然来了一个朝中小官求见,那个人跟高俅说了几句话,话虽不多,却惊得高俅心惊胆战,出了一身冷汗。

    那人最后告诉高俅,“我的怀中从今天开始就会始终藏着一把匕首和一包剧毒之毒药,若事情暴露,我会第一时间结束自己的性命,一切都将查无实据。”

    虽然那个人没有说明究竟是谁派他来的,但高俅知道,他是太子的人,这是太子在逼他做出选择,就算高俅不站队,也至少不要坏了太子的事,高俅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如果这一次自己拒绝了太子,就将彻底进入太子的“黑名单”,假以时日,太子若真继位,迎接自己的就将是……!只是如果真这么做了,倘若日后是嘉王得胜,推翻太子进驻东宫,算起这笔旧账自己也是承受不起的。

    高俅思前想后,不知该如何回答,那人见状一笑道,“我家先生知道大人难处,先生让我告诉大人,您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用做,原本计划如何排兵布阵就如何排兵布阵,我家先生就感激不尽了。”

    高俅这下明白了,这是太子要自己“装糊涂”,他细细一想,罢了罢了,如今也唯有如此了,只要自己不参与其中,真有什么事也算不到自己头上。想毕,高俅终于朝着那人点了点头,那人随即告辞而去。

    谁料,到了半夜,又有宫中一名小太监求见高俅,一番明说暗示,大意是要高俅帮忙相护刘法,高俅一听就明白,这是嘉王派来的人。高俅的头都大了,猛然发觉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经来临!因为夹在两方之间的最大好处是两方都欠你的恩,最大的坏处则是你也有可能把两方都得罪!

    高俅瞬间打定主意,他要尽最大可能把危机降低到最低程度,而要实现这一点,就是两边都做好人,有限度的同时答应两方的条件,却又不更加倾向任何一方。至于最终的结局,就靠他们自己去拼吧,只要别扯上我就行。至于东征,刘法那五万人本是额外之军,除去他们,自己手中还有大军二十多万,只要全局得胜,一路一军之胜败又有何影响?只要剿匪成功,谁又会在乎过程如何?

    他想定之后,当即做出为难之状道,“那不知本官应该如何去做?”且先探一探嘉王的意思再做取舍。

    小太监道,“将刘经略使安排在最安全的一路便可。”

    高俅一听总算松了口气,这还不简单,太子只让我随意排兵布阵,却没明确对我说不该把刘法派往何处,“大名府一路如何?”大名府可都是京师禁军,厉害得很。

    小太监却摇摇头,高俅一想就明白了,大名府是梁世杰的地盘,梁世杰是蔡京的女婿,蔡京刚刚在朝堂上站在了太子一边……

    高俅又道,“那河北禁军一路如何?”

    小太监立刻一拱手,“大人之恩,没齿难忘!”

    就这样,高俅将刘法安排进了河北军一路,他以为嘉王之所以同意这种安排肯定是因为河北军也是他们一派的人,但谁料,随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童贯的意料,从大战开始后的第一天起,大名府、河北东路、京东东路战事不利的消息就接踵而至,紧接着,刘法的西军投降梁山贼寇的消息就传来了,刘法这一叛变,他作为西军主将之一,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好可以给太子一派一个整顿西军的机会,少不了再拿下几名童贯的大将,顺利的话,甚至整个西北军都要从此改姓“太子”,若没了西军,童贯就是个狗屁。

    高俅知道这个消息后只觉如遭雷劈,也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河北军也是太子的人,嘉王一派完全看走了眼,太子真是好厉害,不发则已,一发便是雷霆一击!

    嘉王一派连输两场!

    只是如此一来,摆在童贯面前的形势就更严峻了,他突然发现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起来,那就是假若东征失败那该怎么办?以目前的形势看,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高俅想着想着,只觉如坠冰窖,浑身血液如同凝固一般,后背也被冷汗浸湿了,“不行!我绝对不能坐以待毙!”高俅攥紧拳头暗暗想道,“还好,我的手中还有大名府两万人,河北军三万人,京东东路军三万多人,这些人虽不见得能战胜贼寇,但却可以牵制住贼寇许多兵力。而我手中还有十万应天府禁军,所以我的兵力相比贼寇还是占据优势的,只要我步步小心,从南线济州、徐州、濮州一线顺利攻进京东西路打败贼寇,胜利还是我的!”

    “来人啊!”高俅想罢高喝一声,立刻就见有军士一脸惊恐的快步走进营帐单膝跪倒,“属下在,大人有何吩咐?”

    高俅高声道,“传令前线,给我狠狠的打,贼城不破,谁都不准后退一步,后退者,军法处置,严惩不贷!”

    519,剿匪将成?

    (今日要加入万千返程大军之列重回工作地,不知路上会堵成什么样,今晚的更新可能会晚一点,朋友们请见谅。)

    几乎是在同一天,濮州、济州与徐州遭遇了自开战以来宋军最猛烈的攻击,宋军总兵力近十二万人朝着三州内的天道军第二军两万将士发动了如潮水一般的进攻,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黑夜,又从黑夜战斗到白天,日夜相继不停歇,双方都杀红了眼,各种攻城守城手段无所不用,各地城下皆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宋军伤亡惨重,天道军的损失也不轻。

    两天后,重新整装的河北东路三万宋军,京东东路近四万宋军,以及重新组织起来的大名府三将万余宋军也分别对阳谷、高唐、齐州、兖州等地发动了进攻,整个京东西路再次陷入四面大战之中!

    很快,一条又一条最新的战况军情被送到高俅的面前,与前几日尽是坏消息不同,最新的战况总算多了一些好消息,比如在兖州战场,原本毫无建树的京东东路宋军突然大发神威,连克数县,将战线往兖州腹地推进了近百里!比如河北军重新强渡了黄河,并再次将齐州城团团围住,将梁山贼寇逼回城内。甚至是由溃败的万余大名府禁军组成的新西路军也取得了连下数县的战果。而在南线主战场,濮州、济州、徐州三地的贼寇也已初步显露出穷途末路的先兆,他们已射光了所有的箭支,将困兵乏,还有迹象表明他们的粮草也已到达了即将耗尽,甚至可能已经耗尽的地步。至于各地夏粮,虽被贼寇提前收了许多,但也被朝廷大军按计划烧毁了许多,极大的打击了贼寇的信心。

    高俅惴惴不安的心终于稍稍放松了些,心中暗自得意,这就对了,我堂堂大宋正规军又怎会敌不过一群乌合之众的贼寇呢?看来,前段时间的接连失利不是因为这些军人太过轻敌就是因为他们没拿出所有的实力,结果本官现在一逼他们,不就把他们的真实实力给逼出来了?

    接下来,果不出高俅所料与期盼,三日后,四万宋军在付出了一万五千条性命后终于攻克濮州,有些可惜的是,被梁山悍匪林冲与四千贼寇夺路而逃冲出重围,逃走了。

    又三日后,徐州再被宋军攻克,也很可惜,梁山悍匪厉天闰与四五千贼寇也跑掉了。

    又三日后,济州也落入了宋军手中,同样很可惜,梁山悍匪邓元觉、王寅与四千多贼寇也杀出宋军重围逃往了京东西路腹地。

    至此,南部战场濮州、济州与徐州大部基本都已重回大宋手中,高俅大喜,立刻向朝廷发去喜报,本人也是意气风发,好不得意!当然,报与朝廷的战果是经过数倍甚至数十倍夸大的。而在此战中阵亡的三四万宋军则不是重点,打仗总会死人的,高俅不怕死人,只怕打不了胜仗。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捉住几名梁山贼寇头子,尤其是那林冲,也没能全歼贼寇,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贼寇还能跑到哪去?就让他们苟延残喘几日好了。

    高俅随即派出斥候密探潜入京东西路腹地探查敌情,同时下令东征军休整几日,待恢复战斗力后再继续向京东西路腹地挺进,争取一鼓作气拿下梁山贼寇的中心郓州,将贼寇一网打尽!

    不过接着就有许多不好的事情传到了高俅耳中,那便是宋军竟在濮州等三地内大肆抢掠,祸害百姓,引得三地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已经导致了数次小规模民乱。

    但高俅对此却没怎么当回事,军人们卖命攻下城池,总要犒赏一下,但拿什么犒赏他们?本官反正是没那么多钱,朝廷短时间也拿不出赏赐来,所以就只能让他们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至于那些作乱乱民,不过是梁山余孽,杀了就是了。

    不过高俅身边也有忠良幕僚,这些人不忍见三地百姓刚刚脱离贼寇魔爪,好不容易重回大宋怀抱了却又要遭此一难,几个人一合计当即向高俅劝谏,说,“大人啊,您不能不去管,东征军您是主帅,有功劳您占大,可若有责罚您也是首当其冲。官兵祸害各地,一来会败坏大人您的名声,二来,等剿匪结束,此事一旦被朝中一些居心叵测的御史言官知道,少不了就要去圣上那里告状,现在您剿匪有大功,圣上又那么恩宠您,您自然不怕,但以后呢?等过个几年天下太平后,朝廷就可能只记得您纵容官兵祸害百姓而忘了此刻您带领大军卖命剿匪的辛苦。与其日后徒增烦恼,不如现在就约束一下各军,既为大人争得了好民声,也不至于落了把柄在别人手中。”

    高俅别的没听进去,却十分清楚的听到了这几名幕僚言者无心的一句“居心叵测”这四个字,顿时让高俅有种“听者有意”的感觉,他一想,心中顿时一惊,暗道自己真是被胜利冲昏了头,竟把一件很重要的事给忘了,那件事不是别的,正是刘法投降之事!

    刘法被逼投降虽是河北军干的,当初也是嘉王主动要求自己将刘法调入的河北军,此事本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凡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比如说,嘉王一派在大怒之下会不会……误会这事自己也有份?毕竟自己是东征军主帅,手下大将叛变,作为主帅肯定有脱不了的关系。而假若真是如此,他们也许就要对自己展开报复,所以自己现在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把柄落在他们手中,否则日后必将会为他们所利用。

    高俅想定,立刻连下军令,严令各地宋军遵纪守法,不可再侵扰百姓,否则军法处置!

    此令一出,各地百姓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紧接着,派出去的斥候密探也带回了郓州贼寇的情报,原来败逃的几路梁山贼寇都逃回了郓州,但梁山贼首郑临风恼怒他们丢掉城池,已将邓元觉、林冲、王寅等一大批大贼头子都抓了起来,整天发怒,梁山贼寇目前是人心惶惶。此时的郓州,共有梁山贼寇约六万人,外加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共九万人。其余的贼寇都分布在从西到南再到东的战线上,被三路朝廷大军死死拖住了!

    高俅闻之更是大喜,很明显,贼寇内部已是自乱了阵脚,同时,高俅一听三万刚刚投降的西军也在郓州内不由眼中一亮,心下一喜,为何?这三万西军可是被迫投降的贼寇,自己若能跟他们取得联系,只要允诺他们一切既往不咎,想必他们必会回心转意,而只要他们能答应,自己就立刻可以得到三个好处,一是有这三万西军作内应,郓州城必不攻自破。二是重获三万大军。三是也可向嘉王一派证明自己的清白。至于太子那边,自己出于大局考虑为了整个剿匪大计的成功而不得不这么做,想必他们也能理解,而等战役结束向朝廷上报详细军情时,自己也会如实上报西军的这一短暂叛变,并故意淡化河北军在此中的作用,以此来向太子示好。如此一来,两边都给了面子,一场祸事就可避免了。

    高俅打定主意,立刻派出密探重返郓州去与西军取得联系,几日后,密探带回了西军主帅刘法的儿子刘正彦的亲笔信,刘正彦在信上说西军只是迫于无奈才投降的贼寇,他们的心还是属于大宋的,自己的父亲刘法此刻就是假托要回西北安顿家眷而得已离开的京东西路,实际却是去东京想办法鸣冤去了,宣抚使大人若能保证既往不咎并替他们向朝廷求情,他们当然愿意重回大宋和东征军,杀敌报国,戴罪立功!

    高俅看完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心中的得意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顺利,简直太顺利了!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原定计划进行着,自己真是料事如神,计谋入神,用兵如神啊!

    如今,彻底收复京东西路已只在弹指之间,此战过后,他就是大功一件,不但能赢得皇帝嘉奖,甚至还能青史留名。而就在昨日,他也刚刚得到东南那边的消息,令他惊讶的是主持西北军务十几年,用军经验无比丰富的童贯居然已在东南吃了数场败仗,不但没能收复东南失地,还又丢了几个州县!将他与童贯一比较,孰强孰劣一目了然,他简直就是诸葛孔明转世,这种感觉让他不由轻飘飘起来……

    高俅立刻给刘正彦回了信,与他约定好了里应外合的暗号与时间,待密探一走,高俅随即下令大军打起精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他站在济州城高耸的城墙上看着北方郓州的方向,脸上写满了大仇即将得报的快感。

    “兄弟啊,孩儿啊,你们等着,我就快可以给你报仇了!”

    520,剿匪将成?(2)

    (挤了一天车,人山人海中奋勇杀出,此刻极度疲劳,努力码了一章,明天就上班了。。。。)

    七月二十六日一大早,高俅亲率东征军主力九万余人正式开拔朝着郓州城而去,途中遭遇数小股梁山贼寇的抵抗和sao扰,但都在大军的进攻下望风而逃,同时斥候也不停回报,梁山贼寇驻守在郓州外围数个方向的四五万大军正在急速往郓州城撤去。

    高俅得到这个消息后只是冷冷一笑,贼寇很明显想在郓州城附近集合兵力与自己展开决战,可这不正合自己心意?正好可以将贼寇一网打尽!他随即下令大军立刻加快步伐!

    两个时辰后,前方先锋军回报,大军已抵达梁山泊附近,问是否攻上山去?

    高俅暗付,梁山泊是梁山贼寇的发源地,据说梁山贼寇的中心虽已转移到了郓州城,但他们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仍在梁山举行,而且他们还有许多重要机构也设在梁山上,可以说,梁山泊是梁山贼寇心目中的一块“圣地”,所以,若能攻破梁山泊定能给贼寇的信心予以重创!

    高俅随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转而对梁山泊发动进攻,数万禁军抬着攻城武器,从山路往梁山上攻去,但自上山开始,他们便遭遇到了梁山贼寇的不停sao扰,从山路两边的密林中、树木上、山岩后、峭壁旁,时不时就有夺命的箭支飞来,宋军虽有盾牌也是防不胜防,不时就会有宋兵中箭倒地。

    宋军不胜其烦,想反击,但在陡峭的山路上,面对攀岩走壁如履平地的梁山贼寇,宋军根本追不上,便是派出小股部队舍命去追,这些小股部队也往往是有去无回。渐渐的,宋军就放弃了无谓的追击,遂调来大批弓箭手行在队伍中,哪里有异常就往哪里狠命的射箭,果然,宋军遭受的攻击逐渐减少下去。

    终于,宋军来到了山上,只见山上的贼寇早已把城门紧闭,做出一副死守到底的样子。

    在宋军组架好攻城武器后,战斗很快打响了,战场既在山上,山石自取之不尽,投石车大发神威,将巨大的山石如雨点一般砸向关隘,随后,数万大军开始如潮水一般涌向关隘,发动了攻城战。

    梁山贼寇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宁可顶着巨大的伤亡也坚持战斗,显示出了他们坚决保卫圣地梁山的决心。

    只是他们越是如此,宋军就越认定攻下梁山泊的价值,高俅连下军令,命令大军要不惜代价攻下梁山!

    终于,战斗在持续一个时辰,宋军在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后攻破了山前第一关,又在一个时辰后连下后面两关,攻上了梁山泊!

    只可惜,在他们眼前的已只是一座空山,他们也终于明白了梁山贼寇之所以死守山前几关的原因,他们就是为了给山上的贼寇争取时间,让他们可以从后山撤离。

    虽然废了老大的劲,付出这么大的伤亡只是攻下了一座空山,但高俅还是很高兴,在他看来,此战的胜利意义绝对大于实际,首先,自己完成了高廉未能完成的使命,告慰了高廉的在天亡灵。其次,上报朝廷又是一件功劳。再次,随着逃走的梁山贼寇将梁山已丢的消息传给其他地方的贼寇,必将引起他们的恐慌,打击他们的士气!

    当然,好不容易攻上梁山了,也不能就这么白白下去,高俅随即下令一把火烧掉梁山贼寇的大本营!顿时,梁山上火光四起,浓烟滚滚,无数建筑陷入火海之中。

    高俅见状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左右莫不赶忙奉承宣抚使大人真是用兵如神,天下难寻,此番剿匪大业自此刻开始就即将全面成功了!

    宋军再度下山,待来到山下梁山水泊旁,高俅看着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水泊,心中突然一动,问向左右,“梁山贼寇不是有水军吗?怎不见他们的踪迹?”

    左右回道,“梁山贼寇确有水军一支,但不过仅有两千余人,据探子回报,因为我军没有水师,这支贼寇水军也已没了用武之地,数日前就被梁山贼寇调入了郓州城,至于他们的船……也许是藏在水泊某处了吧。”

    高俅一听便没有太在意,接着下令大军继续朝郓州城的方向攻去。

    但高俅却不知道,此刻远在八百里水泊的最中心的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正有大小船只近五百艘藏匿其中,每一艘船上都站满了人,他们都面朝梁山泊的方向肃立,没有人乱动,没有人喧哗,所有人都只是看着已陷入火海的梁山泊顶,眼中映射着火光的影子,却似在怒火在燃烧着,都暗暗握紧了手中的刀柄!

                                                          

    两个时辰后,宋军在又击退了数支梁山贼寇的小股部队后终于抵达了郓州城,看着已近在眼前的郓州城,宋军上上下下几万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激动与贪念之色,所有人都知道,梁山贼寇攻占了京东西路后,对京东西路的官吏与富户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那些官员与土豪数辈子的积累也全部落进了梁山贼寇的手中,这笔钱究竟有多少,谁都无法想象,但据说少说也有上亿贯,大宋一年的岁入也不过才不到一亿贯啊!

    而这笔钱就很有可能藏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梁山贼寇的大本营梁山泊,一个就是他们的行政中心郓州城!如今梁山泊已被攻破,但并没有发现任何大额钱财的踪影,那也就是说,那笔钱财一定是藏在郓州城内!就算还是找不到那笔巨富之财,富得流油的郓州城也足够几万大军发笔小财了。

    所有人都卯足了一把劲,待攻破郓州城,一定要大干一场。

    高俅对那笔传说中的亿贯钱财也很心动,但现在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关心,那就是与刘正彦的约定,刘正彦在回信上说,梁山贼首郑临风虽然将西军带回了郓州城,但他还并不信任西军,西军三万人却只配给了五千把兵器,还没有甲胄和盾牌等物,西军上上下下对此皆是愤愤不平。

    这还没完,贼寇为防止西军集中起来隐患太大,他们还将西军分成了四部分,每部只有七千余人,分别驻守在四面城门。

    只可惜,按照刘正彦的说法,贼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西军三万人虽被分成了四部分,却不也意味着……四面城门处就都有西军的人了?

    而这就是刘正彦与高俅的计划,待到大战开始之后,西军会突然临阵倒戈打开城门将宋军放入城内,与宋军一起诛杀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