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远古开荒记在线阅读 - 第223页

第223页

    她想的是只要大山部落把她供养着,她就留下来。

    可惜这个部落不知道怎么回事,对祭祀没有丝毫的尊崇和敬重,在这里,祭祀居然需要自己动手干活?!

    洗衣服做饭这些事情都需要她自己做,这些事情是祭祀应该做的吗?!

    光是这点就简直让她怒不可遏,恨不得转身就离开!但迫于临走前祭祀对她的叮嘱,不得不留下来。

    想知道大山部落处理兽皮、建造房屋、制作武器和那些漂亮瓷器的方法。

    她都跟那个叫野的族长问过好多次,那人却不告诉她,这让狐月更加气愤,看部落的人都格外不顺眼。

    暗道你现在不告诉我,等到需要举行觉醒仪式,总有你求着我的时候。

    咱们就耗着呗,虽然她耐心不好,可想想得到方法后,她就能回黑水部落当祭祀,自然也就能忍下来。

    等拿到方法,她肯定转身就走,谁会愿意留在这个小部落里面?!

    可惜事与愿违,大山部落原来的祭祀居然醒了!

    自从那个景醒过来,她越来越感觉到部落对她的轻视,不过是想要些彩色布匹来做衣裳,那些人居然说没有?!

    简直岂有此理,野从他们部落带回来那么多棉花,怎么可能没有布匹!?

    不得不说,这点还真是狐月冤枉了他们。

    毕竟他们部落棉花虽然多,部落种植的棉花也即将丰收,可现在是风季,部落里都忙着收割打猎呢。

    纺织队的老人都带着小孩翻晒红薯,给玉米脱粒,忙得脚不沾地。

    织布那都是寒季里做的,最多也就在交易会前赶制些棉被交换物资……所以说现在要彩色布匹,那是真没有。

    可是狐月不信,总觉得他们部落苛待她。

    整天在部落里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连贝和鱼抽空给她做好的饭都摔了两次,嫌弃不好吃。

    给贝心疼的,那可是瓷器!能够换很多皮毛野兽的瓷器!

    虽然他们部落现在不缺瓷器,可没有人故意摔啊?!她家三小崽子都不给拿瓷碗的,就怕他们摔碎了。

    自然看狐月就不顺眼,加上大家都忙着储存粮食,也没时间关注狐月高兴不高兴,随她爱咋地咋地吧。

    这会狐月要求跟他们去,贝立马皮笑rou不笑的嘲讽道,“我们是要去地里,那里到处都是泥土灰尘。

    你要是去了,身上这件裙子可要沾满泥土,洗都洗不干净的,你真的要去吗?要不咱们就走吧。”

    “这……”狐月明显迟疑了一下,随即坚定的点头,“要去!”

    她就不信,大山部落还能让他们祭祀去地里干活?!肯定是去制作瓷器那里查看,她肯定要去。

    贝略微挑眉,没想到居然没被吓到,脑子里转了几个想法,满口答应道,“行啊,那你跟我们走吧。”

    第104章 准备1

    贝原本是想陪着景蕖去湖边, 看哪个地方合适用来建冶铁用的炉子, 这会件事情算是部落的秘密。

    目前知道的人很少,哪怕炉子建造起来以后, 也是要在部落里选出人来负责的, 并不会人人皆知。

    这种能制造好东西的方法, 必须要让信得过的人来学习。

    很显然, 狐月并不在她信得过的人当中。

    不仅新建的冶铁炉子不会让狐月知道, 就连他们烧制砖块玻璃、瓷器水泥的窑都是不可能让狐月靠近的。

    这会狐月要求跟着他们出去, 贝就打算干脆绕些远路,先陪着景去湖泊边上栽种粮食的地里转悠转悠。

    反正现在地里大多只剩下些光秃秃玉米杆,刚挖出红薯还泛着红的新鲜土地,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来。

    以狐月的性格, 在泥土里走不到多会,估计就得哭着喊着要回部落里来。

    决定好行程,他们从部落里正晒着粮食的晒场上等到哞兽拉的车, 搭着车慢慢吞吞的往湖泊边走。

    水泥路两边野菊花开得正盛, 贝见景蕖盯着那些花草看,笑着解释, “那是我们水季里撒的种子。

    当时没地儿种这些野花, 就随手扔在路边了,没想到风季里才会开花, 闻着味道还怪好闻的呢。”

    景蕖的点点头, “是挺好闻的, 等空闲的时候可以摘下来晒干, 等旱季拿来泡水喝,可以解暑。”

    “哦哦哦。”贝认真的点点头,记下来,等以后每天回来薅两把晒着吧,要记得跟鱼也说说这事。

    景蕖看着她郑重其事的模样,也跟着笑了笑,“其实不仅有风季里开的花,还有寒季里开花的呢。

    像水仙啊,腊梅啊,都是寒季里开花的,不过我暂时还没看到有,以后要看到可以试着养两株。”

    他们部落的寒季持续时间太久啦,外面都是厚厚的雪层,基本都没有什么活动,在屋里待着无聊得很。

    要真是能养养花,还是很不错的。

    贝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水泥路很平整,坐在牛车上并不会觉得颠簸。

    两人随意的说着话,牛车慢吞吞的往前,很快就到了湖泊边上。

    迎面来的就是平整而开阔的土地,大部分刚刚翻过,看起来有些泥泞。

    中间隔着条细长的水泥小路,就够一辆牛车通行的宽度,等装满东西需要调头,就在旁边的地里调换。

    田地里有许多人正在劳作,大汗淋漓的,看到景蕖他们过来,都纷纷放下手里的农具,跟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