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
书迷正在阅读:穿越之圈养影卫、和哥哥们的同居日常(NPH)、[韩娱VI]极品女也有春天、相伴凭栏看月生、永久的敌人、遇见席北城、BOSS都有病![快穿]、一条鱼的都市生活、[名柯同人] 赤井他男朋友又失忆了、竞剑之锋[重生]
“死后七天的话别呢?” “忘了。算了走吧,他不用七天话别。让他有本事去阎君那儿告我。大不了被罚加班,就他娘的好像劳资现在不用为了他的胡作非为加班似得。” 李恒奋力挣扎,可惜他的爱好是奢侈游乐,而不是摔跤。两边一夹,拎起来凌空飘走。 帝镇中人正在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打发无聊的时光,又送来一名骂骂咧咧的皇帝。 李恒本来在怒斥这些人冒犯皇帝、意欲弑君谋反。一看这一幕就转移了注意力:“干什么呢?斗蛐蛐呢?” 他爹和他祖父头挨着头,手里拿着小棍,在戳一个罐子里的东西,旁边还围了几个人在看。 看起来很像斗蛐蛐,实际上罐子里放了厚厚一沓宣纸,二人各拿金针,比试谁的手更稳,辗针更轻盈,金针的上下更加流畅。不仅要 举重若轻的插进去,还要轻轻松松的拔出来,最后还得保证金针不弯。 二人抬起头来:“呵呵。” 李恒汗毛都竖起来了:“阿耶??”超级紧张!! 他当年做太子的时候,怂成鹌鹑。 第288章 当太子期间怂如小羊羔,当上皇帝之后宛若撒欢疯羊的李恒在见到父亲的一刹那, 就傻了。深埋于心底的恐惧被时光打磨了五年, 仍就有一点余韵未尽。 李纯凶凶的站了起来。 李恒怂怂的蹲了下去, 他本来要跪下,忽然又觉得不对劲, 先帝可不会和别人头挨着头斗蛐蛐,或是斗别的草虫,先帝一向正正经经的。他忽然心里一动, 质问道:“你们当真是顺宗和宪宗吗?”他当然见过祖父, 小时候还见过曾祖父李适呢, 只是记不得了。 都尉呵呵一笑:“你以为呢?” “是不是你们这群鬼有意捉弄我,找了容貌相近的人来恐吓我?我实话告诉你们, 相貌相同还不成, 还得神似, 先帝怎么可能和人斗虫, 这种事我都不玩,那是街头市井无赖才玩的东西。” 他一边说, 祖宗们也绷不住神秘莫测的皇帝标准表情, 纷纷露出了‘大傻子’‘没眼看’‘我受不了了’的表情。 都尉一边点头一边笑, 笑的像个被栗子淹没的仓鼠。 李纯严肃的捂住他的嘴, 直接顺着地面拖走, 严肃的点点头:“见笑。” 都尉忙道:“别客气,就当我不在这儿,该干什么干什么。” 李纯不打算当外人面前审问蠢儿子, 把李恒随手一捆,放在旁边,神色如常的提起旁边的金针:“阿耶,请。” 李诵也很配合他,同样提起金针:“方才好像是我赢了。” 熬到李纯因为心中恼怒用力过猛而输了三局,都尉带着鬼差全都离开,这才把李恒揪出来。 李纯愤怒至极:“李恒!你怎么敢!你怎么敢裁军!”自从玄宗末年废黜府兵制之后,到现在为止,士兵的数量非常难得,怎么能疏忽大意随意裁撤!! 此时牛李党争虽然在历史大势中初现端倪,从皇帝的角度来看,还不算严重。 顺宗李诵和儿子的政见从来都是和而不同,但在这件事上万分赞同,拍着地面怒道:“任用jian佞,裁撤军队,用军费大兴土木,给自己修造宫殿园林!这都是谁教你的?你看看历史上有几个皇帝像你一样荒唐?那么做的皇帝,又有几个有好下场?咱们大唐不是隋朝,以前修造宫殿从未死过人,你呢,催逼工期,一日之内压死数名工匠!” 暗中观察的杨广有些生气,转念一想,哪朝哪代都要抹黑前朝最负盛名的君王,这都不叫事。 李纯继续说了不少关于藩镇的事,又开始骂他:“一天天就知道玩,身体毁成什么样了!人都说前车之鉴,你阿耶跳进什么坑里你就跟着跳吗?” 李诵随口反讽:“这就叫三年无改父道。” 李适一惊,其他人也都很惊讶。这句话好一句双关,一边说李纯改变了李诵的改革,另一边嘲笑李恒学李纯嗑药。 太优秀了,近年来的参军戏都没有这么好笑的话。 众人愣了半天,李亨首先笑出声,随即众人都依次笑了起来,不论怎么理解都非常好笑,笑到停不下来。 笑够了再继续进行正经事。 皇后们对这些事感到无聊,唐朝已经接近二百年,李纯已经是第十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朝代的成绩来说,已经足够拿出手了。 窦惠问武曌:“去下棋么?” 武曌欣然从命:“好啊。” 长孙无病静默的看她俩离开,这两名皇后现在的感情居然还不错,真是奇怪。 李恒能有什么话解释自己挪军费修宫殿花园的事呢?没有。 学习很适合打发无聊时光,学习一项陌生的技能更是如此。只要是爱学习,在没有工作和明确未来计划时,不管学什么都是好事,好过游山玩水泡小meimei。 虽然医生和画家的地位不高,但只要不以此为生,作为个人爱好,还是很体面、很风雅。很可惜对于鬼来说,望闻问切都无效,脸色没什么变化,说也说不出什么,切脉……可得有啊。 学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半吊子,若去人间给人治病,那就悬了,主要是自娱自乐。 李恒也没有反击之力,也找不出借口解释,想要挣脱又被李倓踹了回去,只能老老实实的脱光上衣露出后背,被人拿来练习针灸的第一步——用刀扎鬼会不会泄露元气。 长孙无病沉吟了一会,抚着李旦的头:“如此一来,真能探究出大唐皇帝为何日渐病弱吗?”她和丈夫一个看法,李恒年仅三十岁就生病,然后才开始服丹药导致死亡,那么他为什么会生病?这个皇帝绝不会积劳成疾,他一点都不劳累,也不会因为不好动的生病。一个热爱打马球的人,身体素质很好。即便是纵欲,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再怎么纵欲,也不至于生病。后宫中有郭太后坐镇,她不会坐视太子的母亲为了儿子更进一步而弑君。 有一位福先生曾经说过: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个即使再不可思议,那也是事实。 李旦沉吟了一会:“祖母,这件事谁也说不清楚。原本以为寿命由天注定,原来不是。后来又怀疑是国祚和帝王寿命有关,看来也不是,也有那二世、一世而亡的长寿皇帝。”没错,说的就是他妈,但如果mama幽幽的出现,并且质问他说的到底是谁,那就说是五代十国的慕容垂什么的。“汉唐两代,皇帝的寿命都是越来越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饮食用具并无变化,却是……”而且只有皇帝短寿,皇后太后的寿命变化倒是不大。 其实他还怀疑另一点,可能开国的皇帝没那么多糟心事,兵权在手,朝堂上没有几个人敢于违抗,后来的皇帝们一继位就要面对积弊,大臣们倒比皇帝倨傲,有心无力的事情太多,还要天天被谏官喷:你比你祖宗可差远了!但是这话不能说,现在依然会被骂。 用针扎李恒不是目的,让他们彻底的、系统性的学会医术,然后自行研究这个问题,才是目的。 当年死后养生小组成立的目的也是这个,但小组成员因为研究无果,就放弃了。 李纯边取xue边感慨:“如果我没有生病,就不会服丹,不服丹就不会脾气大变,脾气不变就不会滥罚宦官,这群胆大包天的杀才又怎么敢弑君呢。如果我不死,怎么会让皇位落在你这不肖子手里!” 李诵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李恒:“疼疼疼疼!!!” “老实点!年仅三十岁就中风!还是因为打马球受惊而导致的!一点城府都没有!” “现在还敢大呼小叫,难道我没教过你喜怒不形于色吗!!” 教是教了,但现在金针戳在骨头缝里,那种又酸又麻,顺着脊椎传上来的吱嘎嘎啃骨头的声音过于吓人。 太医不敢用这种激进的手段给皇帝治病,另一个原因则是二人一激动、李恒一动,下针歪了。 李治也是这么想的。日常买了一葫芦的补气益寿丸回来,这东西用麦芽糖、陈皮、青梅、草珊瑚、薄荷、茯苓制作而成,酸甜清凉,可以当零食吃。吃多了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容易饿得慌。 …… 追封太后之后,对太后的父亲自然也有追赠。别的太后或许会止步于此,但郭太后的祖父更了不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汾阳王郭子仪,一千三百多年后还有一个头顶桃心的黑胖子因为仰慕汾阳王,而给自己小儿子起名为郭汾阳。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郭子仪和武士彟坐在一起,前些天恰巧聚会,恰巧偶遇。主动上前搭话,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郭子仪思考如何婉转的提出一个问题:要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女儿/孙女有可能要临朝称制的尴尬局面呢?别说是女儿孙女篡位,就是那些儿孙篡位的死鬼,也是一样的尴尬,轻则断绝关系改名换姓,重则愤然投胎,以示自己道德高洁并且是忠臣,不吃后来的非法祭祀。只有武士彟一个人,是众人皆知的淡定,和唐、周两边的关系都好,这固然是武皇后和唐朝关系还算融洽的原因,也有人暗讽他脸皮厚。 唐朝的皇后、妃子,自则天皇后之后,个个都比汉朝那些临朝听政的太后们更热衷于参与、指挥朝政,网络党羽,诛锄异己。以前的郭贵妃,现在的郭太后在朝中又很大一批拥趸,除了她自己做事得体之外——郭子仪不想居功自傲,但也很清楚的认识到,这和自己的功勋有很大关系。儿子娶公主,孙子们娶公主,孙女入宫做皇后,都当年那点微末功劳的遗惠。 现在地府中就有传言称,郭太后想要临朝称制,效法武后。说的言之凿凿,反复亲眼得见。郭子仪不知道到时候该如何面对李唐皇帝们,除了谢罪之外还能干点什么?用不用现在提早躲一躲,还是找一个极为坦荡且忙碌的差事,以避开尴尬的局面?还是去吐蕃地狱干点什么? 武士彟何其聪明,听他暗示了几句就明白了,心下也揣测,别看郭太后已经丧夫丧子,她今年才四十多岁,比起当年的武皇后,更是年轻力壮。说句不该说的,郭太后现在要是找两个男宠,说不定还来得及再生个亲儿子,完全不用考虑是让侄子继位还是让儿孙继位的问题。。。 这是最坏的可能性。最好的可能性就是她没有野心。他只拿最好的可能性来说:“汾阳王家女公子,幼受庭训,长成良媛,一向承欢膝下,又受皇帝太子深恩,焉能如斯?” 对方再问,他才婉转的说:“贤弟,你去的早,不曾管教过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汾阳王去世时,她才两岁,这负什么责呢?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四十年。 郭子仪又找到李泌,给他带了小礼物——几本书,问了问他:“长源,你说我该如何?” 李泌并未沉吟:“我给你算一卦。” 掷了六爻,看着卦象:“你只管放心,她不会这么做。” 郭子仪和他关系挺好,质疑道:“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他虽然不精通易学,也知道这是山水蒙,主要讲的是蒙昧需要启发教育,并不是一定会做某种事。总体来说虽然向好,却不是板上钉钉。 李泌这次沉吟了一会:“你也知道,有些人预测未来,靠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掌握了足够的讯息,多方打探,把对方的性情都计算在内。我不算卦也是一样的答案。郭太后的性子和你有些相似,坚定,谨慎,忠诚。有人有心劝进,她没有听。” 郭子仪这才松了口气,不用再考虑如何躲藏了。一个忠臣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后代谋反,还给自己追封成皇帝。 李泌笑笑:“我虽然对易经深有研究,并不拘泥于此。”岂能什么事都听凭占卜,不分析,那和我和王凝之有什么区别?他拿着书看了看,竟然有两本是自己没有的书,快乐。 他父亲十分仰慕南朝沈约、任昉等藏书家,很喜欢买书藏书,遇到新书必然求购。李泌除了继承这份家产之外,以买书为乐,做了系统性的整理:经部书用红色牙签,史部用绿色牙签,子部用青色牙签,集部用白色牙签。全部加盖‘邺候图书刻章’和‘端居室’,藏书三万卷,号为书城。韩愈都很仰慕,只可惜李泌子李繁,因事被赐死,三代藏书散佚。李泌对儿子死都不怎么心疼,就心疼那些自己亲自整理盖印的图书,那可不容易! 兵法类的书都在子部,拿了青色牙签夹在里面,归类放好。只有好朋友才能见到他这份藏书,李泌欣然道:“三万卷藏书重新购回不少,待到将来,带李倓和他哥哥来看,依然壮观。” 他现在已经改口避讳,不再称陛下。 …… 宫中的确有人为郭太后谋划临朝称制。 郭太后大怒:“要我仿效武后吗?太子年纪虽幼,仍可以选择良臣辅佐,我何必干预外庭事务。” 消息传到阴间,辗转到了帝镇,皇帝们无不暗中嘉许。 那小眼神都往武后那边瞧,话虽未明说,意思却很明了——你看看人家,你再看看你,哎哟我的天哪,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其实是不敢说。 武曌看出来这高祖夫妻太宗夫妻似乎都想以此指责自己,心里一动,不由得赌一把,就赌李湛将来不会是个好皇帝!她抢先发难,一拍桌子:“真是无稽之谈。” 李治吓了一跳:“哇,干什么。”为什么突然发脾气,难道我最近去观赏美人歌舞的事暴露了?不能吧,就算她耳目众多,现在人人都有事要做,谁为她跟踪我?我也没干什么嘛。 武曌对于陛下突然被吓到这件事,也觉得奇怪,陛下的胆量很大,城府也很深:“郭氏鼠目寸光!贻害不浅!” 李世民真有些生气,沉声道:“何以见得?” 你这就有点找揍了,我还没说你,你倒来了一招恶人先告状?郭氏不问政治,如何鼠目寸光? 武曌坦然道:“太宗陛下,容我细细道来。自古以来临朝称制的皇后不少,西汉高祖吕太后、孝元王太后(王政君)、东汉章德窦太后、和熹邓太后、安思阎太后、顺烈梁太后、 桓思窦太后、 灵思何太后。北魏文明太后,灵太后。在这些妇人其中,吕太后、邓太后、文明太后可谓世之翘楚,我早年也很优秀,只是一时间没有把持住。郭氏不想着这些好榜样,偏偏只看我?” 又拍桌子:“效仿我又如何?她儿子不肖,自己年富力强,知道如何理政,偏偏为了虚名束手,坐视朝中局势逐渐混乱。王守澄一阉人执掌朝政。郭氏身为太后只管受用,拿着不干预朝政来沽名钓誉。皇帝敬奉的珍品、修造的宫殿悉数笑纳,和李恒一样大摆排场,巡幸山林,连一句谏言都不说。难道这样的无为是对的么?唐朝的贤后迄今为止唯有文德皇后一人,婆母当年可不是这样的。” 李渊:虽然她在混淆视听,但是好像没错。 窦惠:我刚想骂武媚娘,又被她解释过去了。 李世民:……好像有点道理? 长孙无病:呵。这番话说的确实没错,当贵妃时不敢干预朝政,当了太后难道还不敢管儿子? 李旦:我怂就对了。 其他人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她是应该劝勉儿孙。奇怪,被则天皇后这番话一说,郭太后那份谨慎端庄忽然化作烟消云散,真有点沽名钓誉但暗戳戳的享乐的感觉。 就好像一个地方遭遇了瘟疫,刺史却跑去开宴会摆出一副歌舞升平的样子,表面上说的是鼓励大家,安定人心,实际上就是想着不做不错,假装无为而治,生死有命。结 果好的了吗?那必然好不了啊! 一场隐约针对武曌的批判就这样消弭与无形,众人满心疑惑的散会,心里思索着郭后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被盘问的对象改成了李纯,众人都问他,郭贵妃当年有没有劝勉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