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到盛景意过来给他看文章,李阳华还有点不淡定,忍不住问盛景意:“你们什么时候两、两情相悦的?”作为一个年纪比盛景意还要打点的傻白甜,李阳华提起男女之事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盛景意并不接话,只含笑说道:“这文章你得重写。” 李阳华:“…………” 盛景意说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开春就是春闱了,越到这个关头越不能放松。你少关心这些有的没有的,争取一次考过,不然老师肯定要把你逐出师门了!” 李阳华见盛景意笑容如故,一点都没有新嫁娘的羞涩,心里不知怎么涌出一种很不好受的感觉来。他忍不住说道:“我们是同门师姐弟,我关心一下有什么不对!你是不是不喜欢大师兄,只是没办法推拒宫里的赐婚?” 这一刻,李阳华脑补了很多。 盛景意正要说点什么,就听吱呀一声,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竟是穆钧。 两人婚事定了下来,但婚期还有些日子,得搁到年后才正式行册封典礼。 按照习俗,他们这样的未婚夫妻是不该私下见面的,不过穆钧来得轻松自如,显得那么地理所当然,自然也就没人在意了。 外头又飘着小雪,穆钧拂去衣上落的雪花,口中说道:“最近事情多,刚才路过时下起了雪,我就想着正好来看看师弟这段时间写的文章。” 穆钧话落,李阳华面色一紧,想起被穆钧和谢谨行轮流批评的恐惧! 李阳华战战兢兢地把自己近来写的文章拿给穆钧,心里忍不住祈祷:大师兄刚才最好没听见他的话。 任谁要成亲了,听到有人问自己的未婚妻“你是不是不喜欢他”,都不会高兴的吧? 穆钧接过文稿,十分自然地拉开盛景意身边的椅子坐下。 他听到李阳华刚才的话了吗? 他当然听到了,他还从半掩着的门扉里看到李阳华和她挨得很近,一脸关切地凝视着她,像是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 他想也没想便推门而入。 他当然知道盛景意不算喜欢他,所以并不打算听她不知是真是假的回应。 不管是真心话还是谎言,都不会是他想听到的答案。 穆钧认认真真地给李阳华看起文章来,不时转头和盛景意讨论几句,顺便把朝中那些有可能当考官的人的偏好与盛景意讲了讲,让她给李阳华看文章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盛景意刚才还有点小心虚,怕李阳华那番“你是不是被逼订婚”的追问被穆钧听到了。 这会儿听穆钧还特地为李阳华留意了朝臣们的立场与观点了,盛景意顿时觉得自己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她很快抛开心虚,认真听穆钧给她分析朝中百官的情况。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是我想多了! 穆弟弟:不,你没想多。 第141章 穆钧的册封典礼和大婚典礼都定在年后,不过他已经被封为太子,住在行馆不像样,太上皇让钦天监择了个吉日让穆钧搬入了东宫。 年关将近,一干宗室子弟轮番到东宫拜访。 事已至此,这些宗室子弟也知道自己给人陪跑了。要说他们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成功的人永远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哪怕只是表面上的敬重。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宗室子弟之中,很多人都比穆钧要长一辈,穆钧一个个喊“皇叔”,态度十分谦和。他长相综合了父母的优点,站在那儿便叫人觉得眼前一亮,再看只觉满屋子人都被他比了下去。 这样一个少年郎,难怪会让太上皇他们那么喜爱。 很多人心里酸得直冒泡,但是再酸也没办法,人家还有当初那么一段因由在。至少他们父母安在,来着一趟虽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也不至于太过失望。 相比之下,这位新晋太子从前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算了,他们拉拢的那些个朝臣也不怎么顶用,甚至还有不少曾牵扯到孙家的案子中,完全是因为内讧才会改为支持他们。 他们还是不挣扎了。 当太子、当皇帝未必有当宗室逍遥。 穆钧与宗室们的会面大多其乐融融。 临近除夕,盛娘她们来了临京,主要是杨二娘她们送盛娘入谢府。 谢谨行亲自到码头迎接盛娘。她是太子妃的生母,名字自然也该列入谢家族谱。 盛娘从前没想过能有这么一天。 现在这一天到来了,她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惶恐和害怕倒是没有,她经历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什么场面都应对得来。双方正儿八经地见了面,盛家舅舅感觉自己像是踩在云里,不敢相信盛家不仅洗脱了污名,还出了个准太子妃外甥女。 盛景意觉得一切都挺好。 唯一可惜的是徐昭明他们被逮回金陵去过年了,今年他们不能一起过年。 相比盛景意这边的欢喜和忙碌,徐昭明回到家后又面临着催婚困境。主要是吧,寇承平他们都成亲或订婚了,就徐昭明一个人还单着,他家里不着急谁着急? 徐母拉着徐昭明的手说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娘都给你找,什么都随你的心意。” 徐昭明说道:“我不想成亲。” 他也十八九岁了,男子二十而冠,到二十岁便算是正正经经的男子汉,该成家成家、该立业立业,再晚就显得没出息。 徐昭明却没这个想法,他还给徐母举了个活生生的例子:“沈哥没成亲不也挺好,我又不需要娶个人来伺候我。” 沈首富的弟弟和他一样是个乐痴,跟他以乐会友许多年了,他觉得那样就挺好。 “花无百日开,人无千日好。”徐母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有爹娘顾着你,等爹娘百年之后谁顾着你?你哥哥嫂嫂虽也疼你,可他们都有自己的孩子,你总是要自己立起来的。” 徐昭明安静下来。 早几年的时候,成家立业的事离他们很远,他们每天只需要到处胡搞瞎搞,日子总过得快快活活的。 可快活的日子就是过得那么快,一转眼他们就长大了,人总不能胡闹一辈子。 徐昭明说道:“我有钱的,不用人看照。” 他跟着盛景意她们在不少产业里投了钱,如今各个产业都蓬勃发展,他每年光是拿红利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回头捐个官或者谋个差使,日子可以过得很舒坦。为什么非要成亲? 徐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倔起来谁的话都不听,只能叹着气放他回去。 过去徐昭明总联合寇承平他们躲相看的事,一群人一起瞎胡闹倒也不显眼,可其他人陆续都定亲了,他就比较显眼了。 而且以前徐昭明只是躲着走,从来没有明说“不想成亲”,徐母免不了多想一些。 徐父回来后,徐母忍不住和他提起此事,叹着气说:“你说昭明他不会喜欢谢家六娘吧?” 当初知道谢家那位“远亲”其实就是谢家六娘,还与徐昭明早早相识,徐母心里是琢磨过这件事的。 虽然谢家六娘出身有点问题,可要是儿子非她不娶,她也愿意接受这个儿媳。 那姑娘长得多标志,看着就叫人喜欢,算起来盛家也没犯什么大事,谢家也愿意认她这个女儿,着实没必要太在意出身的事。 顶多只是老爷子那关不好过。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谢家六娘已经被选为太子妃,哪还有她这傻儿子什么事? 徐父说道:“你别乱说。” 徐父年底也去了趟临京,听人提起过关于太子的事,听说那位太子天资聪颖,公文之类的看一遍就能熟记于心,与国子监、太学诸生聊起来更是不落下风,不管姿仪还是学问都让朝中百官十分满意。 更难得的是,这位太子还会干实事。 年底正是朝廷最忙碌的日子,整个季度几乎都在进行各地考课资料的规整与评定,太上皇他们让太子佐理此事,太子做得非常出色,不少人都赞不绝口。 不管这些赞誉是真是假,都昭显了这位太子未来不会是个傀儡。 这样一位太子,是不会允许有旁人惦记他的太子妃的。男人大多都是如此,即便自己坐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由不得其中任何一个女人与旁人有染。 徐母这种话要是传出去,不仅对他们儿子有害处,也会害了盛景意这位准太子妃。 徐母住了嘴。 早知如此,她这两年就该问一问。 婚姻之事从来都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别人抢了先,下手慢的人只能徒呼奈何。 还是寇家聪明,看到个好的,也不管门第是不是低了些,先给寇承平娶了再说。 徐母在感慨寇家聪明,寇母却正在训寇承平。 自打从临京回来,寇承平就没一天着家的,每天在外头胡混。本来成亲以后寇承平都收了心,虽然还是和那群狐朋狗友闹在一起,可大多都是为了正事,再没有成亲前的荒唐。 现在倒好,又故态复萌了! 寇母劈头盖脸骂了寇承平一通,说他对不起婉娘,婉娘这些天强颜欢笑跟着她学理家和应酬,还主动和她商量说要给他挑两个贵妾。 人心总是偏的,寇母也知道自己儿子什么德性,可心里总想着让他们夫妻俩和和美美。 婉娘都做到这地步了他还这样胡来,莫不是想气死她! 寇承平一听就炸了。 他在外面那么多天,也没见李婉娘关心一句,她不仅不在意,还真跑去他俩面前给他张罗纳妾的事! 寇承平也不听他娘说话了,怒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入冬后天气转冷,平时酷爱在院子里纳凉看书的李婉娘转回了屋里。反正寇承平不爱看书,书房便成了她的地盘,寇承平推门而入,看到的便是李婉娘倚在那里看书。 屋里燃着的香有点淡,像是松木的味道,与他在外头经常问到的桃花香桂花香都不一样,少了点绵绵甜意,多了几分冷冽,和李婉娘身上的气质一样。 寇承平觉得他娘说的“强颜欢笑”学理家和应酬,应该是她真的不喜欢吧,她就只想清清静静地看看书做做算术。她读书不是为了获得谁的喜爱,不是为了在谁面前摆显,她只是真心喜欢沉浸在学问和算术里。 寇承平以前从不招惹这样的人。 寇承平一下子冷静下来。 他想起成亲前她便说过,她不会干涉他的所有事,包括他的那些“红颜知己”。 他只是被成亲后两个人之间的融洽相处弄昏了头,才觉得她应该在意他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李婉娘见寇承平杵在门口,放下书招呼道:“回来了?”她想了想,还是慢腾腾地起身尽了当妻子的义务,帮他把身上的披风取下来挂到旁边。 寇承平一把揽住她的腰。 她的腰很细。 李婉娘抬头看他,眼底有些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