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我就是度个蜜月(快穿)在线阅读 - 第41页

第41页

    陆恒摇头:我怕你对人家图谋不轨。

    毕竟夸了那么久。

    便见简亦临用你可真是个变态的惊悚眼神看着他:可是许老板已经六十多了。

    陆恒:

    你不早说!

    看见简亦临说完后在一边笑,陆恒也知道自己被耍了,于是打横把人抱到床上。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时候振振夫纲了。

    虽然得知了许老板的真实年龄,但是做学徒也不是小事,陆恒还是亲自去流芳斋看了一眼。确定许老板真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并且膝下连个汉子也没有,只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哥儿,就连养的那只叫大壮的猫都是母的后,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给许老板当学徒虽然没有像学堂那样正儿八经的束修,但是该给的孝敬还是要给的,毕竟是在别人手下学东西,总要有点表示。

    给了银子,又买了东西,陆恒才拱手说请许掌柜多照顾他家亦临,以后还要多麻烦他。

    许掌柜笑着应了,至于每次多送的点心,的确是因为许掌柜挺喜欢这个长得漂亮嘴又甜的哥儿,不过没陆恒脑补的那么不纯洁。他没什么技艺一定要传给汉子的想法,既然有个看的过眼的人想学,也不介意倾囊相授。而且他家的哥儿没什么天赋,也不愿意学他这一套。

    两人在镇上过了一年,上私塾的上私塾,做学徒的做学徒,偶尔趁着假期回到村里,给街坊邻里带点礼物,再去山上打个猎,过年的时候给村里的人送对子。及至第二年,大壮都生了一窝猫崽儿,时久突然跳到桌子上开口道:赵广到洛河村了。

    陆恒两人对视一眼,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们都快把这个书生忘了。不过算下时间也该到了他出场的时候。但这个人其实和他们关系也不算大。

    这个念头划过陆恒脑海,时久又开口了:附加任务,拆散赵广和秦念。积分20。

    陆恒听见附加任务来了精神。虽然秦念这次重生的执念除了报仇就是赵广。不过想到当时在源世界时久对他透露的那事,拆散两人其实也很容易。

    第32章 第二个世界(十六)

    陆恒在杨先生那里念了快一年的书,杨和在一次谈话里得知陆恒根本就没有科举打算,只是想当个教书先生,便大方的将自己那些年纪尚轻的学生分给了陆恒。

    杨和教的这些学生里,多半是为了科举来读书的,剩下的人既然能付得起束修,也是家中有要回去继承的产业,像陆恒这样纯粹为了当个教书先生才来的,目前为止只遇到这么一个。一般能来这里读书的,家里也不缺教书的那点钱。

    他已经在这里教了四十余年书,就算有心教一辈子,也交教不了几年了。现在出来个愿意放弃前途一心想要教书的也很是高兴,想着要好好培养。更何况对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还颇有好感。

    有的学生本来不愿意突然换个老师,可架不住有杨和给陆恒作担保,上了几日课发现陆恒讲的也不错,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下来。于是,陆学生变成了陆先生。

    几月后,赵广穷困交加的来到了洛河村。他本来生活的镇子坐落在一条名叫溧水的河边,半月前突遇大水冲垮了半数房屋,赵广家也在其列,他和父母都被冲进河里,他几番挣扎终于上岸,父母却被永远留在河里。

    水灾过后镇里开始有人生病,便有人说是镇里出了瘟疫,不少人趁着官府一时管制不严慌张的离开。后来被证实瘟疫什么的其实只是谣传,但跟着众人一起逃出来的赵广是不知道了。

    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赵广一时没了方向,后来想到赵家一位近亲曾经远嫁洛河村,便想着来这里投奔。可是洛河村实在比他想象的要远的多,他在路程的一半就用光了盘缠。不过事实证明,就算他不用光在之后其实也没什么用处。

    洛河村本就偏僻,赵广又准确无误的选择了那条最为人烟稀少的路。一路上连个村镇也无,想找个地方歇脚吃饭都不容易。想抓个野鸡野兔充饥,可他一个文弱书生还没山里的兔子跑的快。

    等他走到离洛河村最近的那座山上时,已经饿得快昏过去。在前一世,他是在山上昏了一天才被秦念捡回家的,这次秦念有了准备,早就等在山上。听到动静就过去找到了快昏过去的赵广。

    当然,在赵广眼里,就是在自己快要虚脱的时候偶遇了一个漂亮哥儿,这人还随身带着上山吃的干粮 ,好心的给了自己。最后,听说了自己的遭遇,这个善良的哥儿还让自己借住在他家。

    秦家现在基本是秦念做主,虽然多了个吃饭秦母很是不满,可看着秦念背着赵广露出的凶恶眼神,在加上赵广一个读书人,日后说不定能飞黄腾达,多拉拉关系也不吃亏,还是同意赵广住了下来。

    赵广到了洛河村才知道他想找的那家人早在几年前就离开了,而且据说落脚的地方离这里也不近,现在有人愿意收留他,赵广竟也不再过去找人,而是在这里留了下来。

    赵广在秦家修养了半个月,才终于在秦母有些不耐的眼神中去了镇上。他找到镇上的私塾,对着杨先生恭恭敬敬施了一个文人礼,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赵某不才自小也读过几本诗书,想来这里做个教书先生。

    他之前听洛河村的人说镇上私塾只有有一位老先生,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