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老子不让你保护
李寄就知道端康王留着他肯定还有别的用处,他需要一个光明正大坐上皇位的理由,但是李寄在位时间实在太多,严格来说,除了出身,可以算的上是无功无过。 再者,就算李寄死了,那还有李勤,李勤继承皇位要比他有资格的多,所以,只有让李寄下一道禅位圣旨,把皇位传给他,这样才是名正言顺。 李寄摊摊手,表示爱莫能助,“我就认识那么几个字,日子久不学差不多也忘完了,写字就更别提了,不认识怎么写呢?” 端康王想的周到,“皇上不用担心,这些我都替皇上准备好了,只要盖上皇上的玉玺就行了。” 李寄看一圈儿周围持刀相向的众人,像是认栽了似的,一摊手,点点头,“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还能说什么?不过你这这么多剑指着我,我怎么去拿玉玺?” “皇上的本事我知道,不这么多人指着你,我不放心啊。”端康王让人把诏书拿过来,让两人持剑跟在李寄身后,自己跟在那两人身后。 玉玺是皇帝权利的象征,也是正统的体现和信用的见证,可称得上是一国之本,皇帝的御书房桌下有一暗格,玉玺就放在里面。 李寄取出玉玺,摊开禅位诏书,看了又看,转头问端康王,“我也从来没弄过这些,这玩意儿我应该盖哪儿啊?” “随便盖。” “哦,那我就随便盖了。”玉玺很大,得双手捧着才能拿住他亲高高扬起,然后慢慢落下。 “咚”的一声,是玉印落下的声音。 端康王大喜过望,命人去把禅位诏书拿来。 李寄却惆怅的盯着诏书道,“你看我这准头,怎么还盖偏了呢?” 端康王闻言,推开身前的禁军走过去,他这准头偏的还真不是一点两点,这么大一张纸,那么大一个玉玺,盖下去的时候愣是连纸都没碰到。 李寄心还挺大,安慰他道,“没事儿,我再重新给你盖一个。” 然后手再度高高扬起,不过这回半道儿上偏了方向,竟朝着端康王的头狠狠砸过去。 端康王躲闪不及,头上结结实实挨了一下,顿时血流如注,他脑袋一晕,眼前地转天旋,然后就被人提着领子按在地上。 单武趁众人惊诧之际杀了身后威胁的太监,持剑挡在李寄身前。 端康王在李寄手上,现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李寄踢了一脚把玉玺踢到桌子底下,拍拍端康王的脸,“醒醒,你不是相当皇帝吗?别睡了。” 端康王浑浑噩噩醒转过来,擦一把头上的血,忽然笑出声,“真是好一个土匪出身啊,果然狡诈,我居然被你给骗了!” “不对。”李寄纠正她,“这不叫阴险狡诈,这叫一山更比一山高。” “你不会以为我城外那些人被你拦在城外就没事了吧?” “当然不是,城门口那点守卫抵挡不了三万大军,我猜,他们这会儿差不多应该已经动手了吧?没猜错的话可能已经进城了,三万人,城内禁军才不过一万啊。” 他现在说话已经没人能信真假了,说话的语气是意外的,甚至是恐惧的,但这人像个疯子似的,谁也不知道他后面还有没有留什么别的招式。 端康王虽然被擒,但是却一点儿也不担心,改朝换代么,总要有人流血,哪怕是他也在所不惜,现在局势稳稳的掌握在他手里,还有什么好怕的。 “你以为抓住我就能抵挡得住他们吗?李寄,你这辈子,毁就毁在女人身上了,你就不想知道花弥生现在怎么样了吗?” 李寄以为,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致胜关键,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强攻硬夺,总要经过他的,但没想到他居然绕过他去找了花弥生。 端康王这下没什么好怕的了,他知道李寄不敢杀他,就更加肆无忌惮,“女人是男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以为像你这样的人不会在乎那些儿女情长,没想到啊,到了还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我是无所谓,不过她就不一样了,一个女人,落在一群男人手上,那下场......可想而知。” 李寄腰上也别着匕首,抽出来,抵着端康的脉管,“让你的人手脚都给我放老实点儿,她要是有一根头发丝儿被人碰了,我就让人用同样的方法去对付你儿子,李瞿不是还在宗人府吗?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 “必要的时候,他也是可以牺牲的,儿子我还可以再生,我放的下,但你......却未必能割舍得下那个女人。” “单武!” 单武应一声,李寄架着端康王站起来,“去看看她。” 单武没动,“我要保的人是皇上。” “老子不让你保护,让你去找她,少他娘的废话,滚!” 单武还是没动。 李寄咬咬牙,抬脚踹他,“你的命都是我的,还敢不听我的话?” 买他的人是李寄,按说他只要效忠李寄,顾着李寄的安危就好,但李寄的命令他又不能违抗,一身的聪明才智全财在这份儿执拗劲儿上了,最后不得已只能先把李寄留下。 李寄手上用力,在端康王颈侧划出一道伤口,“她要是有半点闪失,我就杀了你,你别以为我不敢,反正老子也不媳这劳什的皇帝,不过在这之前,我要让你亲眼看着你是怎么败在我手的,二十几年前你做不了皇帝,现在,你依然想都别想!” 端康王不惧威胁,“好,有种,可光有种还不行,你得有脑子,皇上让张丞相查的兵部尚书府上走水一事,想必到现在也没有进展吧?我那时候还奇怪,以为皇上是真的顾念臣子,不过现在再一想......原来是另有目的。” “皇上什么都没找到吧?” “你是说兵刃?”李寄笑的开怀,“我想你们也没那么傻会把兵刃都藏在尚书府,知道我为什么让张丞相去查吗?” 端康王心知肚明,“因为在朝臣看来,张丞相刚正不阿,由他亲自调查出来的结果更能让人信服,最关键的是,皇上不用担心他知情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