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_分节阅读_14
褚琰不以为然笑了一下:“毕竟连他们突厥都捱不过去了不是吗?” 承兴帝:“听你这语气,你是不信他们是真的过不下去了?” 褚琰道:“有那么一部分人过不下去可能是真的,突厥那边不会自信到派一些流民来,就能潜入关内,至于拿流民凄苦来做铺垫将来发兵也没这个必要,狄人向来不要这些脸面。突厥民族混杂,儿臣猜想这里面不会没有一些纷争,有些外族人顺从可汗,亦有迫不得已归顺者,宝贵的物粮大多集中在突厥人手中,自然是他们想给谁就给谁,至于不愿意养的那些,便可推到北齐,借借这‘属国’名号的光。反正北齐除了防着他们,也得防着其他的边界小国,顾虑忒多,拉不下面子来回绝,是个极好的冤大头。” 承兴帝冷笑一声,这一声冷笑一部分是给那突厥的,还有一部分是给褚琰的,他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毕竟不好听,偏偏他非说得这么直白,一点都不会委婉。 褚琰却好像一点讯号也没收到似的:“不过这样呢,就算这帮人在北齐死上一些,突厥的可汗也不会在意,只要意思意思花点小钱吊着他们的命,管他们冷还是饿呢。再说真让他们尝到暖饱了也不是好事,回去跟可汗一说北齐富得流油,那完了,您刚收回来的兵权又得还给柳侯爷了。” 承兴帝:“……” 罢了罢了,这孩子性子是稳稳当当没错,可毕竟没教过他为人处世,好多事他也没个意识,说话不好听也不是他的过错。 仔细一想,啥也没学,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叫人惊喜。 再仔细一想,说话不好听也是好事,那帮子大臣们天天阿谀奉承,这个不敢说,那个不敢言的,连御史都学会了明哲保身的那一套,他被奉承习惯了,却也有些腻歪,身边有个论调直接的,也不是坏事。 等等,想远了,褚琰才刚刚大病痊愈…… 只见褚琰说完以后,久久不见回应,挑了下眼角,露出一副“反正就这样”的表情:“儿臣想得到的便是这些了,可能有些……有些言辞不当,还望父皇见谅。” 这会儿他结束高谈阔论,又成了一副恭谨的模样,承兴帝总算看出来了,其实这儿子不是不知道自己有些话不中听,只是一不拘着自己,就随心随性了。他并不习惯这样恭恭敬敬的相处,他在慈仪宫那十三年懵懵懂懂,本就不是那么谨小慎微处处周到的性子,这是恢复以后、知道要守着规矩,才把自己撑成一副识体的样子。 承兴帝招了招手,让褚琰靠近些:“无妨,你说得不错,出乎朕意料,不过还是有些不全面的地方,你看……” 褚琰走近,见承兴帝在白纸上拿朱笔写了个字:民。 “若按照你说的来做,那么原本居住在边疆的百姓必定也要想法子安置,你可考虑过若他们得知自己的房屋仍可供人居住,定是想回来的……” 接着他又写了个“粮”字。 “突厥人来此,总得有吃的,如今北方连流民的粮食都拿不出来,又如何来供这些人吃喝?即便是开国库放款收粮,也得先紧着自己的百姓不是?何况即便只用纸裘劣炭,所需开销也不是你口中的‘花点小钱’,如此加起来,莫说邓尚书不乐意拿银子,连朕也得细细估量……” 褚琰听了一会儿,意识到这是承兴帝想要给他讲解政事,于是摆出一张专注脸,不动声色地一心二用。他一边听这些知识,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对于承兴帝的态度他要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 逢承兴帝讲到要点的时候,褚琰便自然而然地举一反三,而不该他表现自己的时候,他又显得只是对这些事情好奇而已。 最后这个“度”果然取悦了承兴帝,褚琰回去的时候抱了一打折子,承兴帝不要求他对这些折子写自己的注解,只是让他通过这些折子,了解一下应该了解的事。 “等等。”褚琰正要离开御书房的时候,承兴帝又叫住了他,“你想娶男妃,朕已同意。” 褚琰:“……” 他真的没想这个。 承兴帝语重心长地说:“但你可不能误了子嗣大事……去吧。” 褚琰依言走出屋门,望着门扉回味了一会儿承兴帝方才意味深长的眼神,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 弱弱地说明一下……各种事件全靠编,没有历史事件原型,逻辑都靠作者自己圆_(:3)∠)_ 第6章力气 翌日,御书房里就少了一个人。 原本承兴帝也没当回事,只当褚琰身体有恙,结果直到上午过完,也没个宫人来通报一声。 承兴帝放下折子,叫上褚锐:“走,去看看你大哥搞什么幺蛾子。” 这一去,就看见褚琰带着一帮宫人,在偏殿的院子里,张罗着给六公主做秋千。 圣驾一到,吵吵闹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了,六公主躲在褚琰身后,跟着他一起跪。 承兴帝奇了:“小六怎么愿意跟你亲近了。” 六公主性格腼腆,不太爱说话,除了帝后和奶娘外,跟谁都不太亲。 她是死去的贤妃所出,生母去世的时候她还不记事,皇后没有女儿,就把她归到自己名下,当半个嫡女养,也住在凤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