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了。 楚月难得来了一次朝堂,将儿子放在龙椅上,道:“朕今天乏了,有什么事情,你们好好与东宫太子商量。” “他也长大了,哎,朕的儿怎么那么快长大了。” 她叹息后自己直接走人了。 留下偌大的金銮殿,才八岁的太子对着底下站着的百官们。 楚安知:........ 百官们:........ 一群老臣子们跟龙椅上坐着的太子殿下,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最后刘年实在绷不住自己想吐槽的心情。 他走出来对着众官道:“大人们,我等稍后说话都温和点,莫要吓到太子殿下了。” 其他官员:........ 首辅大人你还真的接受奶娃娃坐在上面听政。 而且,他能不能听懂还是一回事。 一个大臣忍不住道:“还有陛下也太胡来了。” 另一个大臣已经麻木了:“陛下任性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很快就引起许多大臣诸多哀怨的语言:“修大运河也是,一声不吭,现在大运河每年都大增进,传来了喜报,她反而还不看了。” “岂止如此,下官不是报了早几十年干旱地区,如今已经改变了环境适合种米了,并且大丰收,结果陛下什么也不说就赏了我一千两银子,还让我修河道。” “那后来你的河道呢?” “陛下这是修河道上瘾了吧!” “哪里,现在不是江杭大运河致使百万百姓致富吗!由于这个影响使得其他地方老百姓以为修河道就能致富,所以纷纷自发性修河道。连商户都盲目跟风出钱出力。” “最后河道修好了,也通了水,他们都没能富,倒是大米增产了。饿不死人,连老鼠都快撑死了,现在民生达到了完全温饱的状态,连带这些干旱地区都已经成为粮仓了。” “老实说,本官第一次经历连乞丐都不愿要施舍的年代。” “就是说啊,最近在民间不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叫什么,当乞丐当跑堂不如当河道工,吃得饱穿得好,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年又是十两银子。 ” 刘年顿时提醒他们道:“咳咳,好了别说了。 ” 众官纷纷闭上嘴巴了。 刘年头疼起来,他看向坐在龙椅上一脸懵逼好奇的太子殿下,他似乎不悚龙椅这个位置,就当平常的凳子来做,并且似乎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怕见生人,反而是好奇看着他们这些老长辈。 刘年仔细看了看太子到了脸庞,跟陛下七分像,还有三分的严肃来自与他曾经的上司阳清涟。 他便忍不住想,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刘年道:“启禀太子殿下,如今大沥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暂无天灾之事发生,另外新政民商之法一直在推进广为流传,而现已经推向了海外了。 ” 来使国者亦增到二百三十五人,如今这京城使者馆缺楼,还请太子殿下转告陛下,是否要大兴土木、盖一批新的宫殿供使者居住。 楚安知不懂为什么要盖宫殿,但是他听母后说过,万国来宾、万国来邦就是盛世的开始,一个朝代一个国力鼎盛的时期。 他用着自己稚嫩又充满中气的童音道:“待孤禀告父皇,一定会同刘首辅说。” 刘年松口气道:“臣,多谢太子殿下的转达之恩。” 之后由刘年开头下,其他臣子纷纷学到了和太子说话的技巧,便将自己要奏报的事情都告诉了楚安知。 楚安知从开始的迷惘不懂,逐渐听得津津有味,甚至都已经有想听一天的趋向了。 郑公公见太子殿下十分喜欢这样的交流,他再看看时辰,还有有些年老的大人们都快站不住了。 郑公公就凑到楚安知耳边道:“太子殿下,该散朝了。” 楚安知才反应过来道:“这么快?” 郑公公:........ 已经二个时辰了午膳时间都过了,还快? 您没看见有些大臣们快饿晕了。 楚安知只好摆手散朝了,众官们顿时一副解脱了的模样,他们没想到太子殿下那么有活力,而且好像对朝政求知若渴的样子,这个年纪的孩子,在他们眼里实在是不得了了。 众官们带着新的看法和一丝丝别样的心思,纷纷挤着走出了金銮殿。 或许,太子殿下和陛下不一样,他们可以放心的去期待太子殿下。 而楚安知回到了浦苍殿就扑到了楚月的膝盖上,跟她兴冲冲的禀告朝政之事,楚月将他抱在腿上,一脸的无奈。 她道:“你待了一个上午,难道不腻吗?” 楚安知摇摇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比上国子监府要有趣多了。” “有趣?” 楚月捧着儿子的脸看了半天,还真看见他那双勾人的桃花眼里有着喜悦和对新兴事物的渴望。 她忍不住道:“你该不会是个小怪物吧?” 说完,她的耳朵就被人揪住了。 揪住她的人当然是阳清涟了。 阳清涟刚带着女儿从司马殿回来,就听见某人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她严厉的质问道:“你今天让邦儿代你上朝?” 楚月:......... 完了。 楚安知感觉从楚月身上下来,他蹭蹭蹭几步跑到阳清涟的身后,顺手牵着楚雨歌逃也似的离开了浦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