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书迷正在阅读:老祖穿成狱霸的那些日子、系统让我去算命、穿成炮灰后我重新爆红了[娱乐圈]、穿成康熙嫡长孙、万界直播之大土豪、宿主总是神展开[快穿]、一期尼教你做哥哥、红楼之铁血琏二爷、满级大佬们都是我熟人、轻一点
劳拉回了洛杉矶,赵琉璃也回学校继续念书,总有忙不完的小事需要叶冬青过问,比如邀请函,他准备在这座小岛上召开一次小型派对,邀请一些纽约的商人、富豪、银行、投行的潜在投资者过来商谈生意,关于利奥对冲基金的生意,已经同意投资的有小爱德华、麦考德先生、另外还有些公司高管,投资的最低额度定在一百万美金,金额过大还有管理费方面的优惠,超过三亿美金甚至不收取任何管理费,同行们也在这样做,有现成的创办经验可以学习。 买地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处理好了,在布隆伯格市长的敦促下,手续办理得非常迅速,只等银行方面弄完手续,把贷款的钱交给市政厅方面。 接下来还有确定方案、招标什么的,估计得等到明年年初才能正式动工,设计方案一直对外保密,叶冬青想等到公司的那部定制电影纽约浩劫上映之后,看看人们的反响再进行宣传轰炸。 开拍时候他就想到可能会有今天了,所以跟导演说了要着重拍摄眼镜蛇大厦,算算时间打了个电话去跟导演要样片,还有两个月可能都要上映了,样片居然还没弄好,只好让他们抓紧时间,再搞几张图片,然后再通过互联网渠道做宣传,最好先将话题炒热。 反正Facebook现在并没有其他股东,想怎么宣传那还不是得看叶冬青自己的心情,电影总投资预计高达一亿美金出头,虽说算是另类广告,可假如能赚钱当然更好 第354章 新目标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这句话就是名人们尽量避免跟普通人接触,并且心存忌惮的原因,就比如叶冬青,哪怕是在泡妞时候也都让保镖们跟在身边,刻意让更多人看见,能去酒店就去酒店,从不遮遮掩掩,以免惹上什么丑闻。 类似的故事发生过许多次,比如摇滚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发生在他身上的惨剧已经不用多说,人们肆无忌惮地消费他的名气,换成金钱,在利益面前人性这东西根本经不起太多考验。 他倒是没遇到那种等级的糟心事,麻烦源自于前些天在派对上见过的查理贝。 富达投资集团的这位雇员,最近三番五次在公众场合诋毁起叶冬青,说他的好运气用完了、说他江郎才尽吧啦吧啦的,美国人自然不会用成语,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有了点小成就,被母校沃顿商学院请去为学生们做演讲,一位学生将视频发在Youtube上面之后,恰巧被金融时报的某位记者看见,并且在今天的报纸上大肆渲染这件事,进行了添油加醋,估计是受到叶冬青准备创建对冲基金公司的消息了,利用他来博人眼球。 说来可怜,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传统报纸的日子挺不好过。 尽管这些传统报社纷纷谋求转型,可利润一下子少了一大截,逼着他们去争取更多曝光度,在金融时报的渲染下,连带着Youtube上的那段视频也火爆起来,冲到热搜榜前三,浏览量突破五十多万,侧面可见Youtube已经拥有不少用户,正在慢慢培养用户群。 本来叶冬青还不知道是查理贝,看完视频后全都明白了,这种苍蝇虽然没什么攻击力,可是挺恶心人的。 起初准备打电话给小爱德华,让他多给那家伙穿小鞋,甚至直接开除掉,事后帮富达投资集团弥补些损失也可以。 转念一想,这样反倒让自己看起来成了恶人,说不定还会逼着查理贝跳得更欢快,叶冬青相信记者们不会错过报道这种消息的机会。 哪里有热度哪里就有他们,即使没人关注,多炒炒也就有了,“无冕之王”这个词充满着恶意,既然是人管理着传媒公司、章是人写出来的,也意味着很难客观,比起真相,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看自己想看的消息,诸如叶冬青欺负普通人,逼得对方丢掉饭碗。 他觉得自己需要一场胜利,用来洗刷掉被泼上身的污水,比起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近一个季度以来叶冬青确实没有干出什么大事,有的只是按部就班,调整投资规划,然后就是旅游、休息、处理一些没人关注的生意问题。 想到这些之后,打了个电话给专门负责组建对冲基金部门的查尔斯琼斯先生,通过电话告诉对方说:“我决定将计划提前,现在就开始尝试募集资金吧!先在公司内部统计愿意投资的主管人数,包括那些子公司的大股东们,淡水投资也拿出五千万美金投入到这边,我现在先写一份稿,然后发给潜在的投资者们,你那边注意接电话,跟他们进行沟通,最好是能邀请到纽约来当面谈谈!” 距离决定成立对冲基金部门还没过去多久。 组建的速度相当快,直接从淡水投资集团的各岗位上,抽调了一批拥有在对冲基金公司工作过的员工,并且让头公司找了点新人,会计、法律援助、管理层员工等等都从淡水投资集团这边借调,随着叶冬青完全布局,已经不需要太多人待在淡水投资集团。 一家新公司已经初现雏形,随时都可以投入正常运转,因此电话那头的查尔斯琼斯并没有太意外,果断回答说:“那我现在就去安排,如果一切顺利,明天就可以安排成立仪式,需不需要找点人过来帮忙露面?肯定得登上报纸,我觉得越多人知道越好。” 对一家对冲基金公司来说,名气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能吸引到多少投资者,就像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其实在几次关键“战役”中金融大鳄老索罗斯本人并没有赚太多,后来打出了名声,他名下的对冲基金一下子出了名,收管理费和利差简直赚到手软,有人崇拜他,更多人,尤其是东南亚和墨西哥人,简直拿他当恶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