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铁血琏二爷在线阅读 - 第137页

第137页

    贾代善精力不济,贾琏原是想着早些陪贾代善回房休息的。谁知贾代善今日精力还不错,叫人拿来棋盘摆了棋,和贾琏对弈。没落几子,贾代善又突然问:“老大家的,瑚儿迎亲的一应事物可备齐了?”

    贾瑚到了次年五月就满十七岁,在这个年代,定亲已经算晚的了。只是贾瑚南下考试耽搁一年,就想着考完回来定下也不迟,便先行南下。

    谁知贾瑚是个争气的,头一次参加小比,便中了秀才,也算是有功名在身,有一分禄米可领了。荣国府这样的人家,不缺那一份禄米,但是说亲却重这一份身份。没有用荫生名额入国子监,而是凭真才实学自己考上的秀才,在普遍早婚的古代说亲是很加分的。贾瑚的亲事自然好定,回京不久就定下了,正是刑部尚书袁章的孙女袁慧。

    因贾代善身子不好,贾瑚又是嫡长孙,若是贾代善当真有个什么,这一守孝就是三年,窦氏的意思是开春就迎亲,一来怕万一老太爷有个不好,贾瑚出孝都二十岁了,实在有些晚;二来,也给贾代善冲一冲喜。这几年发生的大案几乎都是袁章办的,袁章对贾代善可是佩服得紧,孙女嫁入国公府,袁章也十分满意,自然也同意。贾瑚就等着到了日子便可成亲了。

    好好的说起自己的婚事,贾瑚倒脸上一红。

    贾代善听了,又转头问贾王氏:“老二家的,珠儿和元春的亲事可说好了?”

    贾王氏原本禁着足,后来分府之后,二房也确实要一个当家主母主事,通灵宝玉的事都闹成了笑话,对贾家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了,贾代善便发了话,贾王氏不许出府,但是二房的中馈之事,倒可以过问办理。于是贾珠和贾元春的亲事,也交到了贾王氏手上。

    贾王氏曾被贾代善打落过两颗牙齿,现在嘴有些瘪不说,看着贾代善还很畏惧。于是贾王氏不由得僵了一下脊背道:“回老太爷的话,还没择好。”

    贾代善点了下头道:“原说了今年就定下来,怎么又没择好?珠儿也就比瑚儿小了一岁多,也十五了吧,要耽搁到几时去?元春过了今日就十四了,女孩儿家还不说亲,可就耽搁了。”

    贾母知道二房的人在贾代善面前都说不上话,忙插话道:“老太爷,今日好好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没得扫了兴致。再说了,难道这大年三十的,还能现去街上抓两个官媒婆来说亲不成?这样的事终究将缘分,等忙过了瑚儿的婚事再相看人家不迟。”

    贾代善不紧不慢的道:“既是府已经分了,那也由得你们吧。我不过是给你们提个醒,那日分府的时候,已经在族长处说清楚了,若是我哪天眼睛一闭,只要守满了孝两房就正式分开。到时候珠儿不是荣国公的嫡孙,元春也不是荣国府的孙女了。”

    说完,贾代善站起身来,贾琏忙起身道:“祖父,我和您一起回房吧。”

    贾代善没精力守岁,贾琏对这些不讲究,有事的时候忙起来没完没了,难得闲暇他可不愿意干坐着。祖孙两个回了梨香院。

    贾政夫妻被贾代善一席话说得颇为尴尬。他们现在有钱,因为贾代善健在,这些年立功无数,赏赐俸禄冰炭敬都不少,窦氏掌家又开源节流,荣国府家资丰厚,二房分去一半,自然是豪富已极。但是正如贾代善所言,二房现在全靠贾代善活着有些身份,若是贾代善一走,二房身份顿减,贾珠和贾元春可说不上什么好人家。

    过了年,开春之后荣国府和朝廷都忙了起来。荣国府忙的是嫡长孙贾瑚娶亲,朝廷忙的是养精蓄锐。

    虽然贾代善很久不上朝了,也并非全然不理朝堂大事,想到什么,也会递奏折入宫谏言。正如贾代善曾经对贾政父子说过:堪舆图外泄,便有起战事只虞,朝廷必须要有完全的准备。景和帝见了奏折,也将此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开春开始,户部便要巡视各地春耕,要严查各地硕鼠,储备粮草;兵部军械司也要忙着准备军械辎重,另外兵部还要派人巡边,视察各边境要塞的防务。

    贾琏记得原著里,王子腾升九省统制,奉旨巡边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但是现下,各部院衙门刚开门,大朝会刚开,景和帝便宣布升贾敬为九省统制,奉旨巡边。又发圣旨催江南等纳税大省准备税负钱粮,充盈国库。

    林如海去江南要比原著上早五六年,这时候景和帝对朝堂的控制比原著要强得多,江南也没像原著那样脱离控制。林如海南下这几年,也颇有建树,不但将盐务一项管理得很好,还发现了不少地方吏治的弊病。

    巡盐御史为四品官员,算是中等官职,但是有参奏之权,折子可以直达天听。因此,林如海在巡盐御史任上提出颇多革除旧弊的法子,景和帝有的采纳了,有的没采纳,但总的来说,江南的吏治越发清明了,交到户部的税负也有所增加。

    要说林如海也当真是个人才,原著里景和帝因为发现忠顺王等人的狼子野心太晚,反击的时候几近于困兽之斗了。林如海孤身入江南,倒还周旋了好几年,直到景和帝被逼退位的时候,才死于任上。如今景和帝对局势掌控要比原著里不知强了多少倍,有景和帝背书,林如海在地方的政绩自然和原著比起来,强了十倍不止。只江南一处,交到户部的税负就增加不少,可备不少刀枪剑甲,更叫人佩服的是,江南百姓的税赋并没有加重,只是被地方官员层层盘剥中饱私囊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