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不良臣[科举]在线阅读 - 第164页

第164页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糖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92章

    入冬之后,整个京城就像是被封冻了起来, 一丝生气也没有。六部九司各司其职, 帝国的机器一成不变地运转着,虽然缓慢, 却好像永远也不会停。

    今天却有些不一样。去往彭城督军的徐阁老今天回来了, 百官下了朝, 都跟在内阁几位大臣身后,去往正阳门迎接。

    天是真冷, 一丝风也没有,阴深深的冻得人手脚冰凉。有扛不住的想悄悄溜走,但是看一眼站在人群前列的首辅大人, 也就去了这个心思。风烛残年的老者尚且为了国之大事不辞辛苦, 自己好歹读过两年圣贤书,又怎么能偷懒呢?

    远远地, 徐阁老的马车近了。城门洞开, 百官迎接。

    闫炳章上前一步, 要搀扶徐阶下车。徐阶急忙谢道:“元翁,你这是折煞我了!”

    “阁老为国cao劳,老朽也不过想助你一臂之力。”闫炳章说道。

    徐阶点点头,便虚虚扶着闫炳章的手臂, 下得车来。

    首辅次辅, 相互扶持。内阁重臣之间, 一派和谐。

    徐阶的马车之后还跟着两辆马车。车帘挑开, 苏榭和林泉南从马车上下来, 面带羞赧之色,遥遥向众人行礼。

    “元翁,我把这两个不争气的都带回来了。”徐阶说。

    闫炳章点点头:“回来了就好。之前的事儿,都不提了。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陛下难为元翁了?”徐阶问。

    闫炳章摆摆手,说:“皇上已经有好几天不曾召见我了。这一回啊,没那么容易过去。”

    徐阶叹道:“皇上真的动了怒,满朝文武,还要指望元翁啊。”

    “不会有事的,只要社稷安好,皇上还是咱们的皇上,不会有事,”闫炳章浑浊的眼睛看了看身后的百官,对徐阶小声说道,“此处说话不便,我们入阁一谈。”

    两人就这么携着手,往内阁走去。北风忽然吹了吹,扬起了一片雪花,落在闫炳章的脸上,化成一片水渍。闫炳章停下脚步,望了望天,说:“下雪了,来年该有个好收成。”

    众臣应道:“是。”

    东阁里燃着暖炉,一进门便是铺面而来的炭火气。二人将披风解下来,围着炉子相对而坐。

    “议和的事,都交代好了?”闫炳章问。

    徐阶这一走,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按说顺利的话,议和的文书应该已经送到了内阁,可是却迟迟不见消息。

    徐阶笑了笑,说:“元翁啊,这一趟走下来,我才真觉得自己老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闫炳章何其敏锐,只顿了顿,问道:“是那个唐挽?”

    “正是,”徐阶说,“我们以前总想着战事一起,不是打,就是议和。殊不知还有第三条路:拖。”

    “拖?”闫炳章眸光闪动,若有所思。

    徐阶点点头,便将苏榭与林泉南如何改换文书陷害唐挽,而唐挽又如何偷换了文书,原原本本讲给了闫炳章。这一番坦陈有两个意思,其一,徐阶为人坦荡,并不会徇私护短;其二,唐挽的做法是她一人所为,徐阶确实是到了彭城之后,方才了解个中关节。

    至于唐挽和闫党有什么关系,徐阶尚未明确。他在彭城的时候,曾亲眼见到闫凤仪的亲信来给唐挽运送高粱面。而闫炳章在后面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徐阶也想通过这番对话,试探一二。

    他再是胸怀坦荡的君子,在这诡谲莫测的朝堂斗争中,也修炼出了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肠。只因他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满朝上下,那么多的官员士子,都仰仗着徐阁老撑起一片天。

    “这两个人,不能再用了。”闫炳章沉声说道,“也不要让他们再进宫来。远远的打发了吧。”

    徐阶何尝不觉得可惜。他废了许多的心思,才终于将苏榭植入闫党。没想到这一回竟功亏一篑。

    “那唐挽所说的拖,到底是个什么办法?”闫炳章问。

    徐阶说道:“这原是一条天时地利人和的计策。彭城地处西北,冬季多风多雪,此为天时;鞑靼四王子贪功冒进,距离王庭已有千里,补给不足,此为地利;守将陈延光坚壁清野,据守城门不出,鞑靼无处劫掠,此为人和。”

    闫炳章立时便明白了唐挽的计策。

    “这太冒险了。”闫炳章蹙眉,转念又一想,“不过,有陈延光在,倒也不至于丢了彭城。”

    徐阶说道:“这计策,唐挽与陈延光二人,缺一不可。”

    有文吏入内上茶,闫、徐二人便都陷入沉默。待文吏退了出去,闫炳章方才问道:“你在那边两个月,后来结果如何了?”

    徐阶饮了一口茶,说:“其中唐挽又出使鞑靼大营三次,遇到许多凶险,有一回还差点丢了性命。好在她机灵,也都化险为夷了。鞑靼大军断了补给,饥寒交迫。也不知唐挽从哪儿调来了十万斤高粱面,全给鞑子送了过去。鞑子饿得急了,直接用烫水煮了就吃,结果啊……”

    “高粱面可是发物啊。”闫炳章说。

    “正是,”徐阶说到这儿,也忍不住笑起来,“鞑子不知节制。十万斤面一天就吃完了,胀死了好多人。鞑子遣使来找唐挽,唐挽却不去,只说给他们丝绸一百匹,让他们即刻退兵,否则就要开战。鞑子经过这几个月的折腾,已是军心涣散,再加上陈延光擂鼓喝吓,便拿着那一百匹丝绸,退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