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玄幻小说 - 生逢宋代在线阅读 - 第24页

第24页

    在韩重赟罢任殿前都指挥使后,哑巴杨将军以都虞候的身份独掌殿前司达六年之久,始终受到皇帝的信赖,这的确在中外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杨信在殿前司管事期间的事迹不多,史籍上主要记载了两件突出表现:开宝二年(969)十月,太祖皇帝在一次郊野狩猎活动后,察知亲军中有人图谋作乱,当天夜晚便派宦官带密诏召杨信入宫。在杨信的指挥调度下,卫士们迅速出击,一举擒获二十多名不法之徒,及时消除了一场危险的阴谋。

    他做的另一件事,也令天子大为感动。某日,太祖在皇宫后苑水池中督练亲军演习,这些赳赳武夫们肺活量都极大,对练起来喊声竟远震宫墙之外。杨信的衙署正在宫廷玄武门的外侧,忽然间听到宫内的厮杀声,他顾不得穿戴正式朝服,当即便带人冲进宫廷后苑。天子看到身穿黑袍便装的杨信来到面前,便对他说:没事,朕教他们水战,所以发出喊声。杨信一看没有意外才告退出去。望着爱将远去的背影,太祖对身边的侍臣们赞叹道:这可真是一位忠臣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开宝六年,杨信升任殿前都指挥使,同时仍继续拥有节度使的官衔。须知殿帅的军职加上节钺的头衔,可是当年多少武将终生都难以企及的人生目标。虽然从有关杨信的记载中看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战功,但只要悉心管好京师驻军就已经足够了。

    荣归背后的隐情

    开宝九年冬,太祖皇帝突然不明而死,具有最大谋害嫌疑的皇弟赵光义即位。新天子也就是太宗皇帝登基后,首先是笼络人心,除了封赏皇弟赵廷美、皇侄,也是太祖之子赵德昭、赵德芳几位皇亲,宰相薛居正、沈义伦和枢密使曹彬等以下诸位大臣外,还赏赐给殿前都指挥使杨信、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白银各600斤,殿前都虞候李重勋等三位将领则各得赏银300斤。

    当收买人心的事做足以后,太宗便开始对朝中的许多重要职位进行调整,即陆续排挤先帝的亲信旧臣,同时提拔自己的班底人马,这种政坛换血现象实属正常,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律使然。

    当许多文武宿旧离朝之日,掌握禁军重要实权的先朝旧臣杨信却保留了下来,这倒是件怪事,一个哑巴将军怎么会连续受到两朝的赏识?连一些在朝的官员都有些看不懂。其实若深究此事一番,也就不难理解。太宗深知杨信为人,知道此人从来安分守己,不属于那种好出头惹事之辈,自然不会对自己的帝位构成威胁,而保留其人其位,既可显示自己的大度,又可收到安抚军心之效。故而杨信得以继续留任殿帅之职。

    的确,在太宗朝的头两年半里,杨信一如既往地谨慎履职,尽忠尽责,对稳固新天子的地位做出了贡献。不过,他依然是常驻京城内的殿前司衙门,没有统兵出征过,当然也就谈不上建立赫赫战功。时光就这样匆匆度过,作为军界地位最高的将军,他在荣耀与寂寞中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杨信最终病死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里,此时正是太宗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头,实际换代的时间则仅有两年半左右。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杨殿帅临死的前一天,多年的失音痼疾突然消失,就像当初患病时那样来得迅速。消息报至宫中,太宗皇帝甚为惊诧,马上亲临其家探视。望着天子关切的目光,病榻上的杨信哽咽不已,不断表达着自己感念两朝知遇之恩的话语,说到感慨之处不禁泪流满面。太宗对杨将军则一面好言安慰,一面厚加赏赐。但病魔却不松手,次日这位宿将便撒手人寰。

    遗憾的是,杨信地位够高了,却也未留下死亡时年岁的记载。要说国史馆里肯定有记录,要怪只能怪以后修史的文人粗心或者不关注武人,所以才使后世无法获知这一信息。还是大胆推测一下,他享年在四十七八岁。

    杨信死后,朝廷给予优渥抚恤,追封其侍中的高官头衔,他的两位兄弟杨嗣和杨赞也因此获得提拔。总之,与倒霉的张琼相比,杨信可谓荣至而归,在九泉之下足以笑对列祖列宗以及同辈们了。

    以上都是宋代正式文献的记载,似乎完整而无懈可击。但是,仍然有件事令人无法释怀,那就是杨信患哑疾的问题。

    时隔千余年后的今天,仔细翻检有关杨信的一生资料,再联系当时帝王心理、朝政走向以及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不免使人对杨信的哑疾心生疑窦,杨信是否真的患病变哑?他染上哑疾的时间,为何恰好与韩重赟遭到诬告的事发生在同一年?如果确实是哑巴的话,他何以到临死前一天突然又能说话?面对这些疑问,都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猜测:素来谨慎的杨信看到前任张琼和上司韩重赟的连续悲惨遭遇,一个被逼自杀,一个虽幸免一死,却被驱逐出朝,他不能不心惊rou跳,深受刺激。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他为了保护自己,便装起哑巴来,以此打消太祖对自己的戒备。而太祖在杨信变哑后也的确更加信任,不仅赐以重金,越级提拔为节度使,而且将殿前司的最高职务也交给了他。到太宗称帝后,在人事大清洗的情况下,他虽然不属亲信,却继续得到重用,长期掌管京师禁军大权,这让他更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在人前装哑实在是太憋屈和不舒畅的事,坚持十余年就更为痛苦,所以临死之前要一吐为快。这当然又是后人的猜想,在史籍中是绝无如此片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