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次日早朝之后,文丞相一脸心事重重的留了下来,经过禀报后,皇帝在毓德宫接见了他。 文丞相照列行礼,皇帝从满桌的奏章中抬起头来,摆摆手笑道:“早就说过,你我之间,私下里不必多礼。” 文丞相依旧行礼完毕这才道:“陛下,君臣之礼不可废。” 文丞相一本正经,倒让皇帝失笑了,“你这人一向将规矩放在第一位。得了,得了,随你便是。” 此话一出,两人都愣了一瞬,皇帝随后反应过来,挥挥手让人赐坐。 “谢陛下!”文丞相谢过之后,方才坐定。 “卿此来所谓何事?”皇帝提起话头。 文丞相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昨日谢宜修前来府中提议的事情,文丞相左思右想,能利国利民,还能不伤国体,西岐走廊之事宜早不宜晚。 虽然不知道端王有什么办法不让国库支出一文钱来发展建设西岐走廊,不管他是如何打算的,文丞相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既然决定了帮忙,那就得先从皇帝这边探探口风了,他可不信这么大的事情端王爷会避过皇帝,想来会跟皇帝说清楚,就看皇帝意下如何了。 文丞相将昨日谢宜修前来拜访一事完完全全说了一遍,最后才问道:“陛下,不知陛下是否知道此事,又是何想法?此事臣思来想去,也不明白端王会有怎样的办法解决问题。” 皇帝听完却笑了,“这个老十四,还知道让人去搬同盟。” 他站起来,走了两步,“今日文卿不来,朕也是要派人去请来的。此事明钰昨日已经跟朕说过了,只说要朕支持他,剩下的交由他去做就行了。”他思索片刻,继续说道:“朕虽然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不过西岐走廊一事朕也的确在考虑。如果真如明钰所说,边地几十年如一日的情况说不定还真能就此得到改善。” 文丞相也点头,正是因此,他才应承下来此事,边地是心腹大患。皇帝耿耿于怀几十年,当初皇帝一意孤行,倾尽国力也不惜与绥西为敌,是因为绥西国愈发肆意嚣张,不迎头痛击,只当大燕软弱可欺,如果一再忍让,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皇帝做出这样的决定,朝野上下几乎乱成了一锅粥。支持的声音有,反对的声音更多,他们早习惯了安逸平和的日子,贸贸然与绥西国开战,只会打破现有的表面上的宁静。 表面上的和平,却是用他们大燕国和亲的女人和无数的财帛换来的。这些人躲在肮脏的交易底下,依旧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 年轻的皇帝一腔热血,想要一举一劳永逸解决绥西国,那就只有打,让夷人知道大燕国之人并非泥捏的,也是有血性的。然而这一打,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两国边地年年战火,每年的人力物力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近些年来,财政艰难,甚至开始有入不敷支之感。 如今,朝堂之上,开始议和的声音又开始凸显苗头,甚至私下里有风言风语说当年皇帝的决定就是一个错误。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已经垂显老态,当初他们说一起为国为民,为天下无扰,愿一起努力共创一个太平盛世。可惜,天不遂人愿,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几分当年的初心?皇帝也是人,也会力不从心。 现在他从谢宜修以及端王那里,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还残存的些微热血,他看到了,还有年轻人,接过他们手中的责任,为万世开太平。 “是啊,老臣已经不敢奢求太多,只希望边地永宁,国享太平。如今看来,只有着落在端王身上了啊!”文丞相感慨说道。 这句话让皇帝百感交集,这些年来他不是没有后悔过。可是,因为他的决定,大燕国庞大的车轮已经缓缓向前推进,他却无法再行阻挡,只能顺应着这股劲,牢牢掌握住方向,尽量让它平稳。 “明钰,是很好的,毓华的孩子,都是很好的。”皇帝轻轻叹息,语气中有一抹欣慰,“如果毓华在天有灵,她也会很高兴的罢!” 文丞相眼中神色晦暗难明,他点点头,心头浮起苦涩的意味。她是很好,好到能让一个人永生难忘的地步,曾经的青葱岁月,三人锦衣白马,指点江山,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啊! 皇帝转头,看向文丞相,见到他眼底的落寞,心中莫名难受起来。便转移话题,“此事,就按照明钰的想法来吧,不管他怎么折腾,只要不把自己给折腾进去,就随他去。” 言下之意是再明白不过了,只要明钰想做那就放手去做便是,有他在背后支持,做护盾,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文丞相明白皇帝的意思,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在朝中,这件事就不会有阻碍了,那他也会尽力在朝中为他们争取便是。 文丞相告辞离开,皇帝看着这个清隽的背影,伸出手,手指动了动,最后什么都没有抓住,只得黯然放下,幽幽叹息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15 11:19:09~20210116 11:38: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沫|*雅轩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3章 朝堂上自然有人说话,明钰丝毫不担心,反正皇帝老爹还在前头替他挡炮火,自己该干嘛干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