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女厂长在线阅读 -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7节

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247节

    他有这个顾虑很正常,五百万,毕竟不是小数目。

    可余思雅心意已决,她年初就找上田主任,劝其出国,就是为了机器。没道理筹备了一年,也花了好几万块,到这个关头却说放弃。

    “不用考虑了,这个机器我一定要买。”余思雅一口回绝了他的提议。

    楚玉涛的性格就不善与人争论,对上强势的余思雅更是没话说。但他觉得余思雅这次的做法实在是太冒险了,他心里是极为不赞同的。

    犹豫了两分钟,他硬着头皮说:“余总,目前这些盈余并不全在集团的账目上,还有将近一半的资金在各分厂的账目上。我这里短时间内没法将钱全部取走,要动这么多钱,得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余思雅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楚玉涛的搪塞之词,其实就是不想让她买。

    对此,她没什么意见,集团不是她的一言堂,大家有意见很正常。

    “好,你准备一下,元旦节这天回清河鸭养殖场,我会让林秘书通知丁厂长他们,除了王厂长因为太远赶不上以外,其他管理人员都回去开会,商讨这件事。”余思雅淡定地说道。

    她一口气要花这么多钱,确实应该跟领导层开个会,征求征求大家的意见。

    听到这话,楚玉涛松了口气,忙不迭地说:“好。”

    他相信,集团里其他人会劝说余总打消这个冒险的念头。

    余思雅看他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有些好笑:“你去忙吧,顺便将我叫一下林红旗同志。”

    不到两分钟,林红旗匆匆从隔壁的办公室走过来:“余总,你叫我?”

    余思雅颔首:“对,你安排一下,通知集团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元旦节那天上午八点,在清河鸭养殖场的会议室里开会,我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林红旗怔了一下,连声说好。

    ——

    1979年12月31号这天,余思雅就搭厂子里的顺风车回去了。

    不过她没直接回红云公社,而是在辰山县下了车,准备去拜访梅书记。她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梅书记了,这次回来,正好有空,拜访拜访梅书记,打好关系的同时,也打听打听修路的进展。

    年底公务繁多,梅书记正好在办公室里。

    看到余思雅有些意外:“小余同志怎么这个点回来了?我以为你要等寒假才回来呢。”

    元旦过后,只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是寒假了。

    余思雅笑了笑说:“明天厂子里有点事,我提前一天回来拜访梅书记。”

    “坐,尝尝咱们辰山县自己的茶。”梅书记笑着道。

    余思雅端起来抿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梅书记,修路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提起这个,梅书记既高兴,又有点忧愁:“我跟高市长那边沟通好了,咱们两个地方一块儿向省里递交了申请。目前,省里同意了我们的方案,但在拨款上产生了分歧。省里因为财政不宽裕的原因,只肯答应拨20%的款,这样一来,资金就出现了缺口。”

    “这样啊,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余思雅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梅书记长叹了一口气说:“目前咱们跟省城那边商量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将路修窄一点,只修两个车道,够现在的车子用了,这样一来修路的资金将不成问题。

    “两个车道,也就是说单向只有一个车道?如果有多余的车子,想超车怎么办?”余思雅不赞同,“梅书记,现在修路的资金缺口有多大?”

    梅书记估算了一下:“预计还差二三十万元吧。小余同志,岳康县和省城都倾向于修窄一些,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少出一点钱。”

    余思雅点头:“梅书记,我理解。现在各地财政都不宽裕,拿钱出来修路,对大家而言都是一个负担。可将路修好了,后面受益无穷。旁的不提,目前除了省城附近的某些路段,全省就没像样的公路,如果咱们能将公路修好了,以后车子但凡能从咱们这边走的,绕路都愿意从咱们这里走,这条公路走的人多了,以后公路沿线的县市村镇所生产的商品都能快速运输到别的地方,这对咱们几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很有好处。”

    梅书记点头:“我明白,可岳康县虽然临近省城,也是跟咱们一样的穷县,没什么工业生产基础,一年的财政收入就那么点钱,让他们出钱修路真是太难了。这次也就省城牵头了,不然他们肯定是一分钱都不想出的。”

    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有远见的。而且修这条路对辰山县的好处远远大于岳康县,他们不热衷也就很正常了。

    说来说去,还是太穷了。

    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说道:“梅书记,剩下的二三十万元缺口,我们清河鸭可以出。但我有个要求。”

    梅书记诧异地看着她:“小余同志,你们已经出了三十万元钱了,你没必要再出这个头。”

    余思雅笑道:“梅书记,你先听我的要求,我们不吃亏的。我要求这条公路命名为‘清河公路’,沿途每隔三公里做一个指示牌,牌子上都要用大字标明‘清河公路’这四个字,并且在下方注明‘清河鸭集团’由此去,再用一个黑色的箭头标明到我们集团的方向。”

    光说,她还嫌不够,掏出本子和笔,边解释,边画图,不一会儿就将指示牌的雏形画了出来,推到梅书记面前:“你请过目。”

    除了以上所说的,余思雅还在指示牌的下方添加了清河鸭的标志图案。

    梅书记拿着本子看了又看:“就这个?”

    这就值几十万元吗?

    余思雅肯定地点头:“对,就这个,只要他们同意,我们清河鸭就出这个钱。”

    路是用他们集团前两个字命名,每隔三公里一个指示牌,这条路上就有好几十个指示牌矗立在路上,风雨无阻,一放几十年。短期来看,投入当然高,不划算,可长远来看,他们清河鸭绝对不亏。

    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广告,几十年不变的广告。而且用厂名命名一条公路,还有比他们清河鸭更有牌面的吗?

    以后上省电视台打个广告,几个月就得几十万,这么一对比,还是公路户外广告更划算。而且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以后肯定会有很多外地货商到清河鸭采购商品,在没有导航,地图也不完善的年代,这条路就是最好的向导。

    梅书记还没见识过户外广告的威力,有些为余思雅不值:“你啊,真是便宜他们岳康县了。不用说了,少掏这么多钱修一条宽阔的公路,他们肯定乐意。”

    “那就好,这个事就麻烦梅书记你cao心了。我们厂子准备引进新的设备,明年将会大规模扩大生产,交通运输的便利非常重要,希望这条公路能够尽早完工。”余思雅笑着说道。

    梅书记听明白了她的意思:“好,元旦节后,我就去找他们当面谈这事,尽快将事情落实下来。”

    “嗯,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下个月动工,也能在年前修一个月的路。这样无业年轻人们也能拿到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回家过个好年。”余思雅点头道。

    提起这个事,梅书记沉默了几秒后说道:“关于公路招工这件事,高市长的意思是咱们联合成立一个修路队,主要征招社会上的无业人员去修路。可……咱们县没什么无业人员啊。”

    辰山县本来工业人口就少,没办法顶替父母工作的年轻人也少。加上这几年,清河鸭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近万个工作岗位,年轻人们并不愁没工作,基本都进厂了。

    余思雅一听就明白了,高市长为了解决年轻人没事做这件事,将他们辰山县这段路的主意也打上了。但跟她没关系,她笑了笑说:“梅书记你看着安排呗。”

    梅书记其实也心知肚明,笑着说:“我想着答应高市长算了。以后咱们跟省城的经济联系会越来越紧密,与人方便于己方便。”

    果然啊,能当上大干部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余思雅含笑道:“也行。梅书记,这个事要是确立了,你让胡秘书通知我一声吧,我们提前准备好钱。”

    “行。”梅书记一口答应了。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余思雅看了一眼表,才三点多,便说道:“梅书记,你还有工作要忙,我就不打扰你了。”

    梅书记估摸着她是要回红云公社,也没留她:“好,小余同志慢走,小胡,送送余总。”

    胡秘书应了一声,将余思雅送了出去。

    走出县政府大门后,胡秘书告诉了余思雅一个消息:“余总,市里面知道咱们要修通往省城的公路后,提议先修到市里面的公路,被梅书记给挡回去了。”

    谁不知道修路是个好事,只是没钱,舍不得钱罢了。

    余思雅愣了一下,忽地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胡秘书,我听说梅书记有望往上走,今年怎么没消息了?”

    胡秘书看了一眼余思雅:“余总还不知道啊,六月的时候,市里找梅书记谈过话了,不过梅书记拒绝了。他想继续留在辰山县,建设辰山县。”

    余思雅听了这话久久没出声。

    直到走到公交站台,她才回头认真地对胡秘书说:“谢谢胡秘书,我知道了,梅书记不会失望的,咱们一起建设家乡,让辰山县变得更美好。”

    胡秘书笑了笑,镜片后的眼睛里一片温润:“梅书记和我都相信余总。梅书记曾说过,余总有好多次机会可以将清河鸭迁到更发达的地方,但你们还是留了下来。我们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为了辰山县,为了这方百姓!”

    “嗯。”余思雅冲他笑了笑,“车子来了,我走了,谢谢胡秘书送我,有空下次再聊。”

    胡秘书挥了挥手。

    余思雅踏上了公交车,心情还是有些不平静。

    这一路走来,虽然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好在一路都不孤单,一直有同志陪她共行,给与她全力的支持和帮助!

    ——

    次日上午八点,清河鸭养殖场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十几个主要干部都坐在办公室里。

    余思雅和冯主席坐在最上方的位置。

    “人都到齐了,我宣布今天的会议开始。在讨论具体的事情之前,大家先看一份资料。”

    林红旗立即将提前准备好的几份资料发了下去,让坐在临近的两个干部一起看。

    这份资料有十几页,看完得花一定的时间。

    余思雅也不着急,慢悠悠地捏着茶杯,等他们看完。

    十分钟后,陆续有人看完了资料。

    小李抬头疑惑地看着余思雅:“余总,日本的火腿肠生产线真的这么快吗?生产效率是咱们的好几倍?”

    余思雅肯定地点头:“资料后面有详细的对比和说明。这是省机械厂的田主任分析出来的数据。”

    不相信她,总该相信专业人员吧?

    除了小李,就数施立平对这个机器最感兴趣:“余总,这种饲料生产加工生产线,咱们厂子能引进吗?”

    余思雅目光扫了一圈,见大部分人都看完了资料,笑着点头:“今天我召集大家开这个会就是为了讨论这件事,要不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下面请大家看看田主任发回来的照片。”

    林红旗马上将照片一一发了下去,请大家轮流查看。

    照片上的机器锃光瓦亮,泛着银色的光泽,块头比他们的小机器大了好多倍,一台机器小的都要占地几平米,大的甚至这个会议室都装不下,上面有许多大家不认识的零件。

    虽然在座的在机械方面都是外行,但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些机器确实比他们厂子里半自动半手工的机器要先进得多。

    施立平看得心头火热,将照片递给下一个干部后,率先举起了手,说:“余总,咱们什么时候能引进这样先进的机器?”

    余思雅笑了笑:“不着急,你先听我说完。大家看过机器了,红旗,将报价告诉大家。”

    林红旗将所有的照片收集了回来,按照编号排好,拿起第一张照片说:“大家看到了,这一台火腿肠生产线售价为38万元,不包括进口的税和运输的费用。这一台……”

    她将所有的机器报价说了一遍,这些机器从三十万到四十万不等,最贵的还有一台五十多万。

    加上税费和运输费用,整体的花销还要高一些。

    听到这样恐怖的价格,原本激动不已的施立平也平静了下来,悻悻然地看着这些机器。

    这么贵,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其他人的想法也差不多,不是不想要,实在是太贵了,他们要卖多少饲料,多少鸭子才能挣一台机器的钱啊。这一台机器都能顶他们集团几千人两个月的工资开支了。

    只有几个特别了解余思雅的人猜到了她的心思。

    要是没打算买,她何必大张旗鼓地开这个会?

    冯主席苦笑了一下,压低声音说:“余总,你这步子也迈得太大了。”

    余思雅一听就知道冯主席明白了她的心思,笑道:“冯主席,这不也是没办法吗?外资已经进来了,咱们不加油,迟早会被他们甩在后面。”

    人太多,冯书记不好多说,叹了口气。

    见大家都看完了,余思雅扬声道:“从年初,我就跟田主任谈好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此,田主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努力补习日语,终于在夏天出国。经过四五个月的考察和学习,他给咱们推荐了这几款机器,我准备采购十台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