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赵玉玲走了,宋三妮看了看墙上挂的表,也说道:“等会儿小海就要回来了,招娣你在这里坐着,我去做饭。” 宋招娣赶紧起来,跟姑奶奶一起去做饭,还把她买来的一只烧鸡给撕了。 吃过午饭没多久,赵玉玲就来了,中午吃饭的功夫她已经问了同事,房子还没租出去,宋招娣要是愿意租,现在就能去看看。 宋招娣赶紧说道:“表姑,我愿意租的,您介绍的人错不了。” 房子在一条巷子里,里面有三户人家,宋招娣要租的,就是北屋,不过房主要租出去的北屋是一明一暗,能晒到太阳的那间已经租出去了。 房主朱姐说道:“招娣你看看,房子就是这样,你是玉玲的亲戚,我也就不瞎说了,房租一个月三块钱,你要是能租三个月,那边的一堆煤球就送给你了。” 宋招娣想了想,这样的房租她还能接受,她现在没多少时间慢慢找房子了,这个房租怎么也比住招待所便宜的很。 宋招娣当场租下了这房子,交了三个月的押金,签了合同。 因为有赵玉林作保,她们也就没签合同。 交了钱,宋招娣又说道:“朱姐,我从农村来,想找个能糊口的工作,您要是有能干的活就跟我说一声,您别看我是个女人,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在村里的时候我都是跟男人一样坐上三个公分的活计。” 朱姐点点头:“嗯,我记下了,有合适的活我会给你留心的。” 租好了房子,宋招娣把放在招待所的行李给背了来,她在省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说不定等以后还能有个自己的房子呢。 当然,这是宋招娣的终极梦想,等到有了自己的房子,她就能把儿子给接过来了。 被褥有了,锅碗瓢盆还没有,也都得置办起来。 宋招娣刚才问了表姑,省城一个叫孙家集的地方就是专门卖旧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等明天她就去那里看看。 等买好了东西,她就要找活干了,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她没有省城的户口,也没有工作,自然没有人给她发粮票,还得想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说也好解决,宋招娣有钱,自然就能买到粮票,实在不行就去省城周围的乡下拿钱买粮食,那样还能节省一点。 宋招娣从墙角拿起一个破笤帚,开始打扫屋子,她身上还有粮票,够她吃几天的了,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收拾好了,宋招娣也没生炉子,到街上买了两个包子顺便在摊子上灌了一瓶热水,凑合着吃了顿饭。 从家里出来的那一刻,宋招娣的心就没落下来过,她虽然有个能投奔的亲戚,但她不想住在人家家里,住在招待所房费加上吃饭的钱,一天最少也得两块钱,她虽然有钱,可也经不住这么花啊。 再说了,住在招待所,她也不好出去找活干啊。 来的时候宋招娣可没有想到,来省城的第一天自己就找好了房子,这也实在太巧了,看来老天对她还是不错的,离婚之后还是给了她一点好运气的。 宋招娣是个入乡随俗的人,裹着被子很快就睡着了,她还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省城站稳了脚跟,买了房子,把儿子给接来省城,儿子在省城上学,还得了一个奖状呢。 做这个梦的时候,宋招娣的嘴角都是上扬着的。 第二天一大早宋招娣就醒了,用冷水洗了脸,宋招娣就去买锅碗瓢盆了。 天刚亮,宋招娣也没吃饭,找大爷问了路,就朝着孙家集而去。 她没坐公交车,而是走路去的,坐公交车还得花钱,从这里到孙家集也就几里路,这对宋招娣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宋招娣到的时候,孙家集的商贩们都刚开始摆摊,她早上还没吃饭呢,看了眼摆着的烧饼包子,宋招娣咽了咽口水,却没有去买,等到她买了东西,回去自己再做就行了,就不花这样的冤枉钱了。 宋招娣转悠了一圈,走到靠边的一个摊子上,指着一口小锅问道:“大姐,这锅怎么卖?” “五块钱。” “五块钱,也太贵了吧?”宋招娣说道:“我在供销社买的锅才多少钱,也就四五块钱吧,你这一个旧的还要五块钱,太贵了。便宜点。” “我这锅跟一般的锅可不一样,你看看这锅底,这锅帮,你听听,”摊主用手梆梆的敲了几下:“你听听这声音,一看就厚实的很,五块钱可不贵。这是我托人在京市进的货,跟供销社卖的可不一样。” “四块钱,再送两幅碗筷,怎么样?” 摊主赶紧摇头:“这可不行,四块钱都买不到一个这个锅,还得送你两幅碗筷,这可不行,我要亏本的。” “四块钱可以了,摊主您少挣一点,这早上您卖了我就是第一单生意,挣个开门红。” 摊主还是摇头,宋招娣就说道:“您要是不卖,我就去别的摊子上买,这少挣点钱没什么,要是不卖可就一分钱都卖不了了。” 摊主还是不肯卖,宋招娣转身就走,摊主就在后面喊:“大妹子,四块八行不行,四块五,那好吧,四块钱卖你了。” 见宋招娣真的要走,摊主赶紧改口了。 宋招娣回过头来,脚下却没动:“再送两幅碗筷。” 这四块钱真的赚不了多少,要是再送碗筷,赚的可就更少了,摊主不愿意卖,可像宋招娣说的,卖了无非是赚的少了点,要是不卖,可就一分钱也赚不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