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在线阅读 -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 第40节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 第40节

    于是继续寻觅。

    距离新店几百米的丁字形街口有一间做牛rou面的商铺,也贴出“转租”的招牌,她过去一瞧,里外两间,不到60平,算算差不多了。

    “您看这家。”她拉着芬姨,“炉灶和上下水是现成的,这面墙放案板,那个角放冰箱和,门口这块收银台。”

    芬姨乐了,“那感情好,里里外外宽敞。”

    这间店铺还有一个优点,窗户大而宽敞,站在外面就能看清里面厨师的cao作。

    她找到老板,聊几句,原来老板本来签了3年合同,11年底才到期,现在家里拆迁,想提前走人。

    “一年租金4万,转让费2万?”杜莹莹想了想,“不便宜。您这两年生意怎么样?”

    有客人进来,要两碗面条。

    老板熟练地从案板抓起两小团面抖进汤锅,盖上锅盖,拎过两只海碗。等水沸腾了,用两根长长的筷子在锅里搅一搅,把面条挑进碗里,撒香菜葱末白萝卜,打开另一只锅,一勺下去,四块拇指大的牛rou连带一勺褐色汤汁浇在面上,随后又一勺,香气洋溢整间店铺。

    等把面端过去,老板才说:“除了过年,都在店里了。养得活。”

    杜莹莹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数了数人头,心里才有底。

    回到店里,她找个空位,拉着芬姨画布局图,又列着采购清单:“模子,有了;蒸锅,您专业,买几个?灶台用煤气还是电的?案板厨具,多买些备着,买好的;材料什么的,您列的全一点,我想想....明年1月月中吧,就可以备货了。”

    芬姨一一应了,坚持不让她送,坐车直奔赵师傅家。

    赵师傅开了门,见芬姨忧心忡忡地,“周素芬,又怎么了?你外甥女那店开不下去了?”

    芬姨唉声叹气的,提着楼下买的葡萄放到客厅,进了卧室,“老王,今天怎么样?”

    赵师傅老伴比丈夫大三岁,早早中了风,半边身子动不了,独生儿子病故,留下一个上学的孙女。赵师傅一边照顾她和孙女,一边打零工,日子非常艰苦。

    “老样子。”赵师傅老伴拍拍床铺,喊丈夫倒水,“你今天没上班去?”

    说的是芬姨打工的地方。

    芬姨提不起精神,把上午的事情说了,“我看莹莹意思,周一就签合同交钱了。”

    赵师傅眼睛一亮,“那是好事啊,你愁什么?”

    “我是怕,怕斗鱼糕卖不出去,莹莹一灰心,不做了。”芬姨直拍巴掌,“这两年,我是看着她撑过来的,店里家里团团转,一门心思放在糕上。昨天我看电视台预告,就那个甄嬛传,就那么么演一下,就能卖出去了?”

    赵师傅觉得她杞人忧天,“你这人,干着灶上的活儿,cao着当老板的心。你外甥女能花20万打广告,就打着挣回来的算盘,难不成吃饱了撑得的没事干?把钱往水里扔?”

    赵师傅老婆用能动的左胳膊扒拉他,“你瞧瞧你,张口就得罪人,也不怕素芬笑话。”

    芬姨早习惯了,把口袋里的图纸递过去,“买锅买灶了,老赵,你拿个主意。”

    赵师傅哼了一声,不肯接,“怎么,干活想起我来了?管接管送吗?”

    芬姨呸一声,“老赵,你最风光的时候厂里也没给你配个司机。”

    赵师傅笑,“怎么着,那我就骑个自行车,大老远给你外甥女干活去?”

    芬姨竖起四根手指,“老王,这档口真开起来,你最少拿这个数。我和老钱没你多,可这,可这....”

    又是8万房租扔出去,她心里没底。

    赵师傅老伴一下子乐开花:每月4000块,比丈夫现在上班的面食铺子挣得多一倍。“那你们就去吧,去试试,不行再回来。”

    赵师傅嗤笑,“你不知道,周素芬那个外甥女走野路子,事多得很,换这个弄那个,动不动颜值,不按规矩来。”

    这一点,芬姨是赞成的,“老赵,莹莹说了,让我约你和老钱,把糕点再改进改进,简化一下,弄个盒子,做出来看看效果。”

    赵师傅嘟囔“还效果”,抱怨着“连猪油都不想放,说什么健康,有不放猪油的点心吗?”

    酥皮怎么起?起了能好吃吗?

    芬姨却担心别的,“老王,老赵这一去,就得从早到晚,从白到黑,过节歇不了,你可怎么办?”

    现在赵师傅打零工,每天一半时间在家,能照顾老伴。

    赵师傅老伴“哎呀”一声,挥着能动的胳膊,“我这好着呢,能打电话能吃饭,能看电视。要是你们这事成了,楼上的玉姐,在家看孙子,每天中午过来陪陪我,娜娜下学就回家了。”

    娜娜是她的孙女,正上初中,很懂事了。

    芬姨放了心,喃喃说,“要是我家娟娟这么懂事就好喽!”

    城市另一个角落,杜莹莹一点都不知道芬姨的压力,对她来说,钱并不难挣:

    8月底买完车,股票账户剩了20余万,她按兵不动,继续持有广晟有色,短短2个半月,从当时的30元/股,升到现在的90元/股,账户市值将近70万。

    取出10万块,她算一算,把新档口开起来绰绰有余了。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斗鱼糕了。

    傍晚女儿回来,在小书桌写作业,边写边玩。她拿本课堂的书在旁边陪着,在笔记本写写画画:

    茵茵不仅爱吃麦当劳,也爱吃面包蛋糕,刚刚回到2008年的杜莹莹踏进好利来,立刻呆住了:柜台老气横秋,平平无奇的切块蛋糕和曲奇,生日蛋糕是没什么新意的水果奶油,兼卖橙汁和牛奶,墙上挂着好利来老板女朋友的海报。

    并不遥远的2020年,好利来全面萌化,生日蛋糕设计成小女生喜欢的小马宝莉和阿华田,货架陈列着刚刚出炉的桃心面包和草莓布丁,一盒盒空气慕斯、半熟芝士、q弹果冻鲜花一样陈列着,别说茵茵,就连洋气时尚的丁悦悦也没事逛逛。

    另一家2020年上市的奈雪奶茶,每间店都开在购物中心,细细长长的杯子,明快醒目的白绿logo,杯子顶端设计一个小桃心,把味道放在一边,光凭颜值,已经足够年轻人拍一张发朋友圈了。

    看看斗鱼糕的logo,两条头尾相对的青红小鱼,她托着下巴,试着给红鱼添一件披风,青鱼戴一个花环,又添些零零星星的装饰品。

    过几年,有个零食品牌叫“三只松鼠”,就用三只萌萌的松鼠给品牌代言,既吸引小孩子,又醒目好记,旗下一小袋一小袋的“每日坚果”,茵茵每天混着酸奶吃。

    喏,拟人化也是一种好办法,她记在纸上。

    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logo交给设计师好了,她开始思考斗鱼糕的未来:

    糕点是传统食品,中老年人感兴趣,年轻人和小孩子更多吃蛋糕和面包;斗鱼糕即使搭了《甄嬛传》的东风,怎么才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呢?

    杜莹莹想了又想,在纸上写下:颜值、时尚,品味,年轻,且不能太贵。

    周周和穆雪松都说,斗鱼糕在《甄嬛传》以整幅图的形式出现。新档口一开,纸盒和包装就非常重要了。

    她想起孟卓莎的稻香村点心,盒子大红大绿,取繁花似锦之意,有四九城的底蕴;本地的知味观,有西湖有楼阁有马车,意味“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斗鱼糕呢?走什么路线?

    “mama,你在干嘛呀?”茵茵坐不住了。

    她随口说,“茵茵,mama给你一块点心,你~这样吧,mama给你十块不一样的点心啊面包啊,你挑哪个呢?”

    小姑娘想也不想,“最好吃的!”

    她摸摸女儿的头,“如果,暂时不能吃,只能看呢?”

    “那我就要最好看的。”茵茵振振有词的,“万一不好吃,还能摆在桌上呀!”

    她每天用鲜花装饰家里和店面,茵茵也习惯打扮得漂漂亮亮。

    杜莹莹笑了,把笔记本放到她面前,“来,帮mama设计一下。如果mama的店采用了,有奖励哦。”

    茵茵来了精神,仰着小脸,“那我要多多的零花钱。”

    哎?女儿以往都要麦当劳或者新衣服,对零花钱没什么意识,杜莹莹立刻来了精神,“mama和你说好,上学就是大孩子了,零花钱可以增加一点点。”

    茵茵不满意说,“我每月只有10块,任檬就比我多。”

    任檬是她的同桌,调皮捣蛋的男孩子。

    杜莹莹决定树立奖励意识,“那,mama答应你,如果期末考试得了满分,mama就给你增加100块!”

    茵茵噌地跳起来,“那说好了,不能耍赖皮。”

    “当然啊。”杜莹莹保证,“不过,mama要帮你攒着。”

    母女俩嘀嘀咕咕一晚上,周一到了下沙,杜莹莹带着窦坤,与房东、牛rou面老板签下合同,租下新档口2011年一整年,当场付了定金;牛rou面老板答应,12月底之前搬走。

    事情定下来,她告诉孟卓然,后者到新档口看了看,第一反应就是“你钱够用吗?”

    她说,“这边房租比城里便宜,压力不大。”

    孟卓然应了,又说,“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杜莹莹想了想,“你已经帮了我不少,宜家也去过了,要不,档口缺人做糕,你也来试试?”

    上次两人去上海宜家,买回的东西都用到店里了,杜莹莹很满意,开始盼望宜家开到杭州了。

    孟卓然呵呵笑着,周末真的找她来,去赵师傅家参观。他是外行,抱着一壶热茶坐在旁边,来者不拒地挨个品尝,分不出食材好坏、甜咸味道,只说“还行吧”“有点甜”“这个船挺有意思”。

    很快,杜莹莹就顾不上理他了:

    “游鲤图”从一开始的16块糕点精简为10块,两朵荷花两片荷叶一个莲蓬一只蜻蜓,外加两只斗鱼糕;“海上生明月”重新设计过,一轮明月一条乌篷船,一只海龟一只鲸鱼一只海鸟,两只斗鱼糕,一小把橘红糕当做海浪,总共8种。

    至于品种,有绿豆糕,桂花糕;有龙井饼,绿茶饼,贵妃饼,乌梅饼,水晶饼;有枇杷酥,蛋黄酥,奶黄酥,芋头酥,玫瑰酥;两朵莲花是荷花酥,一片荷叶是压扁的青团,莲蓬是莲蓉糕,乌篷船是山楂馅的,主角斗鱼糕就是定胜糕啦。

    每种都不一样~

    “不能再多了,盒子装不下。”杜莹莹有点惋惜,安慰赵师傅:“大众化一点,以后有改进的余地。”

    赵师傅有点惋惜,也没说什么,把清单给她看:“花了708块,剩的在边上,还能用。”

    数一数成品,20盒游鲤图,20盒明月图,还有不少零碎糕点。

    问题是,老赵、芬姨和老钱,另外还叫来两个昔日同事,忙活一天才做出来。

    照这个速度,真有顾客,性子急的早就走了,杜莹莹是经历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忍不住皱眉。

    芬姨看出来了,解释说:“你要的品种多,标准高,一个一个做着费劲,再说,新家伙新模子,得磨合磨合,这里也耍不开。”

    地方太小了,只有两个火眼,一个小烤箱,五个人轮流上阵,剩下的只能打下手。

    老赵揉着面团:“材料买的越多越划算,买少了亏的很。”也对,每种只蒸一笼,就换成另一种,速度肯定大打折扣。

    杜莹莹在本子上记下,把五盒点心分给师傅们,剩下的带去店里,“芬姨,赵师傅,麻烦您们再整合一下,商量商量,怎么能又快又好。如果每天做出两、三百盒,就最好了。”

    芬姨满口答应,老赵捶着后腰,“老喽!”

    离开赵师傅家的路上,孟卓然忽然问,“有没有设计一个止损线?”

    她实话实说:“10万块,包括已经付出去的房租,还有预计的人工;如果《甄嬛传》不火,没人来,档口开3个月,就放在那里了。”

    孟卓然点点头,不再提这个话题,打开一盒糕端详着,“有点意思。”

    当晚两种糕点摆在店里,定价每盒29块,正式起名“斗鱼糕”,引起不少好奇的目光:这是啥玩意/你们改行卖糕了?

    可惜,除了一位熟客出于猎奇心理买了一盒,当场和牌友们分吃,其他无人问津:年轻人对糕点的兴趣很有限。

    点心不能久放,杜莹莹分给店员们,让小余给杨琪琪带一盒,自己带回家去,引起茵茵的欢呼:“和电视剧一样啊!”

    喏,她从仓库找出“拍照神器”,用给桌游拍照的经验,用鲜花和柔光把两盒点心拍得非常梦幻,发到“斗鱼”官博和“绿草与游鱼”微博,@“甄嬛传”官博和雪松木木。

    “雪松木木”很快转发,兴高采烈地赞叹:比剧里还美腻!本小主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