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黑白的一般的小康家庭买得起,?而富裕的人家追求更好,他们不差钱,?差的是更好的质量和与众不同,?两个层次的人都不放过。 姜柏自己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兴冲冲回去了… … 礼部的事儿姜榆已经渐渐上手,姜榆也终于在进了礼部半年多,才知道这于主事看自己不顺眼的原因。 这于主事是当初乡试时广省的主考官,?裴大人的外甥,当初裴大人对他和钱衡不喜。 但是当初乡试排在钱衡后头的那个人,并没有在会试中得名。 一向以来,乡试前几名在会试中还能取得好成绩,是乡试考官们慧眼识珠的表现。 尴尬在于,当初裴大人极力反对他们的卷子,是甄大人坚持他们才排前三名的。 这事儿虽然外人不知道,但是老师已经告诉过他们了,所以他们这座师门生的香火情是半点也无的。 全程中,姜榆也并没有得罪这个裴大人,想来这个裴大人对于寒门出身的人多有看不上,或者是他和钱衡的出人头地让他觉得自己看走了眼恼羞成怒,不知道他怎么跟于主事交代的,反正于主事一见面就恶了他。 在郑瑛那听到这其中七拐八拐的关系时,姜榆简直震惊了,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官场上果然弯弯绕绕多得很。 自己不如郑瑛这般知道人情世故,还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好,至于其他的他倒也不必强求。 他资质虽然没有于主事老,但是他们说起来也是平级,又不是上下级关系,很不必看他脸色行事。 真题解析虽然还在写,但是如今销量已经接近稳定,顶多在乡试之前,爆卖了一番。 姜榆写了这许久,也已经得心应手,对他来说,如今写真题解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看着宝娘都如火如荼地捣弄起新书来,姜榆也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另外再写一本书。 至于写什么,他得好好思考一下… 不过没等姜榆想好要写什么,礼部的人又慌了手脚,不为别的,概因他们司要空降一名员外郎。 若是旁人倒也罢了,能惊动整个礼部的,是因为空降的是被皇上放到礼部来历练的太子爷。 老板的儿子过来体验生活… 十二岁的太子已经有了几分少年模样,谢睿一向重视嫡长子的教育。 把谢邡放到礼部,一个是他礼部虽然不是六部中最具有实权的部门,但是一个礼字就足以担得起最清贵的地位, 太子还小,可以年纪大些再去户部吏部。 一个司可以根据情况,配置一到三个员外郎,如今他们司只有一个员外郎,上头有郎中顶着,下头有主事办事,累不着谢邡,谢睿这样安排实在是煞费苦心。 只是他们司的同僚,最近都是绷紧了神经。 姜榆这几年,断断续续都被谢邡召见去宫里讲学,就是这个少年点亮了姜榆夫子的技能点。 谢邡也从一开始叫他姜编修变成了姜先生,仙贝出生的时候,他还让人送了礼,这倒让姜榆有些狗仗人势的感觉。 他知道因为这个,好些人不敢找自己麻烦,其实以他的学识和年纪,当不起太子的老师,宫里有很多的大儒。 就算姜榆再怎么自信放光芒,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学识能够比得过他们去,不过是谢邡对民间对寒门充满好奇罢了。 这次谢邡到了他们仪制清吏司,果然表现出了对他亲近,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谢邡已经隐隐有了谢睿给人的那种压迫。 谢睿的后宫已经又诞下了两名皇子,虽然如今不过牙牙学语,话都说不利索。 但是谢睿正值壮年,等到他退位起码还有二十年,那时候是个什么情形谁又能预料呢? 谢邡从来不天真,经过他父皇的教养,他也知道笼络寒门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对姜榆散发出善意,一个是因为他讲的事儿有趣,一个是因为他要传达出他的善待寒门聚拢人才的决心。 其实他觉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他的东宫里有几个寒门出身的官员,这个姜榆就不错,只是这事不可cao之过急,得父皇自己提起才行… 若是他主动提起,事情终究不美… 姜榆并不知道这个人小鬼大的小老板再想什么,但是通过他们的聊天,他想到了新书的灵感,就写一本赶考相关的手册。 包圆了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准备,考试中途需要注意的事项,客栈的情况,一路的所见所闻,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旅行手册。 现在交通堵塞,好些考生也是为了省钱,两眼一抹黑自己懵懵懂懂就出远门了。 毕竟好些人家砸锅卖铁只出得起一个人上京的盘缠,哪里有那个条件再请个人照顾自己? 富贵人家有人可以打听,不必担心这些,所以他这书是给和他差不多或者家里水平更低的考生看的。 说写就写,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堆,中途还到京城各处实地考证,把客栈店铺的好坏收费问了大概,中途还到翰林院去找书查资料。 倒是让他遇上了许久没见的江杰。 作为一起在京城为官的同乡,他们友好地打了招呼。 那个沉默寡言自尊心强的少年,如今眼神变得温和,看到姜榆还低声跟他推荐了自己最近看到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