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佳人在侧在线阅读 - 佳人在侧 第181节

佳人在侧 第181节

    皇帝这段时间老得更快了,头发白了一大半,脸上的寿斑也更明显了。皇帝面前只有太子、燕王、赵司徒、朱勋、纪炳辉等数人。这几个人里,没有任何两个人是一定站在一边的,甚至互相能拣出几对仇人来。难为皇帝能把他们凑齐,还很平和地聊天儿。

    哦,还有一个霍云蔚,他缩在一个角落里,差点没看到。

    述职叙旧,皇帝很开心,老人家说话不像侄孙章明那么忌讳,说了一句:“黑了。”

    公孙佳道:“陛下怎么不说我瘦了呢?表哥就说我瘦了。”

    皇帝笑眯眯地说:“你辛苦了。”

    公孙佳又正经地回了场面话,说的是为陛下尽忠是应该的。

    皇帝道:“不说场面话了,说说,都干什么了?早点说完,早点回去让你外婆看看,省得她总闹我!新城建好了?”

    “是,陛下赐名新开,舆图奉上。”公孙佳进宫带那一车东西里,最有象征意义的就是这个。皇帝含笑收下。

    公孙佳又进献了些方物,最重要的是一石粮食,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每样都不多,小米豆子之类里还杂了一斗稻米。皇帝道:“北方产稻?”

    “他们是南方人,离家的时候带了些稻种,也算是念想了。好像说是水土不服什么的,产量不好。不过总算是种出来了。”

    皇帝很珍惜地捧着稻米,对朱勋说:“来瞧瞧,哎哟,她小孩子家不懂,这个难得。”

    一旁赵司徒含笑对公孙佳点头,心说,她要不懂,干嘛带回来给你看?

    公孙佳倒像真不懂似的,说:“我哪里就不懂了?我晓得它不值什么钱,比我给外婆带回来的药材方物便宜多了,不过它有用,对不对?”

    皇帝让稻米从指间滑落,心情似是愉悦,命人拿到后面去,说晚上煮碗杂粮饭吃。问公孙佳:“还打了几仗?”

    “小仗,比械斗强点儿。琐碎烦人。”公孙佳说。她巡边的时候打了几场遭遇战,场面都不大,对方一般也就是几百人的规模,少的时候百骑左右,多的时候也不足千人。

    朱勋道:“不对劲!胡人的sao扰变多了,或许是在试探,试探完了就该打了。”这基本上就是中枢的判断了。

    皇帝问道:“打起来趁手吗?”

    “比汪斗他们硬些,而且不散乱,看来是有些经验。要么是头先的老兵,要么……他们这几年也在内斗,内乱里练出来的。他们的士卒几乎没有铠甲,但是骑术精湛,这也是应有之义。打也能打赢,就是很麻烦。”

    “那就不太好应付了。”朱勋说。

    皇帝道:“你的奏报我都看完了,九月最后一封之后,还有别的战事发生吗?”

    “没有。”

    皇帝又问公孙佳此行之见闻,以及她都做了什么。

    公孙佳也给了他一个简要的概述——她在巡查的过程中给有矛盾的将领调解了一下,顺手让他们互相通个气,建起了两道半的防线(也可以说是攻守同盟)。

    地图前,公孙佳指出了两处大的山脉间的缺口:“往前数五百年,南下不是走这儿,就是走那儿,没有第三条路。没有陛下的旨意,臣不敢擅专,只好提醒他们在这附近的人多多联络、互通有无,修好烽燧,约定好救援的信号、路线。”

    另外所谓半道防线就比较松散,落在这两处的后面,算是个预备方案。

    这也不是公孙佳的独创,前代眼神不太瘸的名将都能看出来,难得的是公孙佳把它整出个模样来了。

    皇帝非常满意,道:“很好。司徒、司空、太尉,你们会同征北与诸将,做好防备。也差不多了,就在这几年。豺狼之性,他们只要有余力,必然会犯边的。现在看来,他们恢复得差不多了。”

    三人都答应了,皇帝又对一直不说话的霍云蔚说:“你来拟诏。”给公孙佳从宗正寺少卿挪到了兵部去做侍郎。

    兵部尚书现在是缺的,亦即,如今兵部只有公孙佳与朱勋的另一个儿子朱雄两个侍郎。兵部的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开国之初,各种功臣满天飞,头上还有一个太尉钟祥,等闲兵部尚书也压不住这些鬼神,干脆就成了一个掌管常备武官之铨择、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类事务的地方——开国的勋贵武官,兵部还没法管。

    所以这个兵部尚书,有他没有他,起初作用并不大,空着不填也没啥。

    待到功臣逐渐凋零的现在,兵部渐渐显出比较重要了。起先,公孙佳她三舅还在兵部呆过,现在全家丁忧,不提也罢。

    皇帝下诏之前早有所权衡,公孙佳的长处就不是亲自上阵,虽然上阵硬扛也行,但不是这么个用法的。她的长处还在于统筹,在平日、在后勤、总之,在一切亲自砍人之外的事情上。则让她到兵部去历练历练就非常合适了。

    再者,她到兵部,可以弥补一下皇帝因年高精力不济对将校武官的安排。由少卿而侍郎,看似平调,对公孙佳而言还是栽培。且兵部再不如何,只要“掌铨选”,它权力就是有的。

    皇帝又故技重施,盯着赵司徒等人画了押,这事就定下来了。

    皇帝道:“好了,都散了吧,药王呐,跟我走吧,去中宫,你外婆怕是已经在那里了。”

    公孙佳哼唧了一声。

    皇帝道:“你哼什么?”

    “想起来普贤奴说的笑话了。”

    “哦?”

    “他一个同学,在学里人模人样的,跟同学正在外头吃酒,叫他阿婆路过看到了,见他脸上通红,心肝宝贝儿叫了一通,还叫人拿了乳酪蜜水来喂他。从此此君绝迹江湖,再也不肯与人鬼混了。”

    皇帝大笑了起来:“咱们去吃茶,行了吧?普贤奴是你那个外甥?”

    “是啊,有点憨。”

    “憨点好。”

    皇帝摆着手命众人退下,自己与公孙佳慢慢去皇后那里。太子、燕王对望了一眼,又别开眼去,双双跟了上去。

    ~~~~~~~~~~~~

    追上皇帝非常的容易。

    皇帝与公孙佳走得都很慢,两人仿佛是两个同龄人,步子的缓慢程度都差不多,一人一根手杖。说的话题也相当的同龄,他们在讲养生。皇帝说自己睡眠不太好,公孙佳说自己时不时病一场,也睡不大稳。互相交流了一下滋补的配方,最后说到了神佛身上——都对寿命有所担忧。

    听得太子和燕王面面相觑——这是个什么聊天法?

    唯一新鲜的是皇帝问公孙佳:“元铮也跟着回来了?”

    “是,我把薛凭留下了,元铮还是跟着我再看一看、练一练的好,他是个好苗子,放出去自己长未必长不好,没人管容易走弯路,浪费了。”

    这便是抱个大腿的好处了,大腿们之间会有交流,随时就能给你推上去。混朝廷的,绝大多数混得好的,都要有这样的门路,没有门路的,即使自己强悍,也要多费不少力气。

    太子与燕王都记住了元铮这个名字。

    皇帝又问:“你身边带着那些个丫头,还行?”

    “都很好。”

    “是吗?”

    “陛下,我也不过是个丫头。”

    “哦,”皇帝慢吞吞地说,“阿姜年纪不小了吧?”

    “嗯,我也说来着,不过她有她自己的想法,我打算让她自己拿主意。”

    “也好……”

    说话间到了中宫,又是扎进了女人堆里。这回大家不哭了,抱在一起笑,叽叽喳喳,没说半句正经话。皇帝脑仁嗡嗡的,说:“好了,带回去你们慢慢聊!”饭也没留她们吃就将人赶走了。

    赶完了靖安长公主等人,皇帝又瞪着两个儿子:“你们还在这里做甚?”两人白白跟了一趟,难兄难弟一齐灰溜溜地走了,期间,二人没有交谈一句。

    皇后看在眼里,也没有提醒皇帝,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哪是她能提醒的呢?她还有自己的亲儿子要管,可不想亲儿子因为自己多管闲事被连累了。心里想的却是:药王从宗正寺调到兵部,这算是好事吧?不知她可有主意,为我儿筹划一二?

    有这心思的不止是她,太子与燕王都觉得需要派人再与公孙佳接触一下。皇帝对她的偏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她一个霍云蔚,都透着股“教导”的味道。皇帝已经足有十多年没有“教导”什么臣子了。

    另一边,公孙佳也知道,自己这次回来之后会有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她的身上,她也不怯场。先滚进靖安长公主怀里撒娇:“这次回来,你们没有上次宝贝我了。”

    被靖安长公主揉脸之后又说带了好些东西来,要分给大家。靖安长公主道:“那都不急,你好好儿的回来了就好。人在兵部,这很好!”

    钟家人还是在武职的多,公孙佳在兵部,他们起复之后的安排就会变得更加的便利。皇帝这番考量,真是什么都想到了。

    靖安长公主没把公孙佳往钟府带,而是将她送回公孙府,祖孙俩进了府,靖安长公主说:“妙妙快临盆了,这一胎总是不生,你娘担心。”

    乔灵蕙这一胎照说差不多该生出来了,到现在还没有动静,照御医的说法,再过两天要是不行,就得下药给它催出来了。有这一出,今天钟秀娥就没在中宫,而是在大女儿身边。又因为钟秀娥几次婚姻比较复杂,接到赵府去也不太合适,母女俩一起去钟府也不合适,丁晞家就更指望不上了。

    最后母女俩还是在公孙府里暂住。暂住这事儿公孙佳知道,因为进府得得到她的许可。但是乔灵蕙至今没生,她还不知道,原本打算问的,现在省话了。

    公孙佳道:“再请两个御医。”

    “口气越来越大了。”

    公孙佳给靖安长公主咬耳朵:“我直接找中宫,我还有好事要给她呢。”

    “嗯?”

    “您等我跟宗正办完交割,到兵部赴任,再跟您说明白其中的道道。”

    长公主答应得痛快:“行。”

    公孙佳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安乐县公,得您帮帮我,我怕他哭。”这位表舅才抓到她一个苦工,如今她要被调走,表舅怕不要闹。

    长公主笑道:“好!你娘出来了。”

    还是熟悉的二门,还是熟悉的位置,钟秀娥的身影也还是那么的熟悉。时间好像又被拉回了几年前,公孙佳深吸一口气:“阿娘。”

    “瘦了。”

    “瘦了显精神。”

    两人答了几句话,祖孙三代往里走,钟秀娥道:“亏得还有你这个地方,不然呐……”乔灵蕙在夫家过得也可以,却总不如亲meimei这里舒坦。钟秀娥到了女儿的府邸里,不再住正房那儿,她与乔灵蕙同住,也比在赵家人来人往觉得轻松。

    靖安长公主道:“今天有件喜事儿,别的我不知道,陛下重新安排了你,就一定是好事,大家在你这儿乐一乐。给你接风。”

    公孙佳道:“好。”

    钟秀娥道:“屋子都给你收拾好了,先洗沐去。回来咱们娘儿几个消消停停地说话。”

    “好。”

    ~~~~~~~~~~~~~

    等公孙佳收拾妥当,外婆家的人也陆续到了,公孙佳扶着手杖,慢慢走出自己的居所。站在院门前,往前望去,前院一片灯火辉煌。

    阿姜给她拿了件披风给她披上,问道:“想起烈侯了?”不然不至于抽风跑这儿站着。

    公孙佳道:“想起那一天,我就站在这儿,亲自把阿爹的旧部送走,最后就剩下我一个人。那天怎么送走的,现在我就要怎么把他们都召回来!”

    阿姜也升起一股豪情来:“我陪着您!”

    第172章 提议

    凡出差、出征回来都会有假期, 视具体的情况长假不定。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人物,朝廷一天也离不开他,又或者自己不想歇、只想回到原职做事的, 第二就能跑回去销假。

    公孙佳不是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认认真真地休她该休的假。一则是身体需要休息,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借这几天假期处理一些事务。

    她说要将当初送走的人再亲自薅回来,豪言壮语, 放话的时候痛快,实现的时候却尽是琐碎。在能够痛痛快快的“一举定乾坤”之前,无数磨人的事是必得做的。恰如公孙佳此次巡边,大仗是一场也没经历过,零敲碎打的乱七八糟是一点也不少。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 公孙佳一定要在自己舒服的床上, 美美地睡上一觉。在她的隔壁,住着她的母亲和jiejie,宛如当年。公孙佳非常的安心,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睡饱了, 整个人都懒洋洋的, 随意套了身衣裳, 跑到乔灵蕙那儿一块儿吃饭。

    一边吃饭一边说:“我也不太懂, 她们说日子有些长了?这两天我还要去皇后娘娘那里,这事儿不用经过陛下,问娘娘讨个御医来吧。”

    乔灵蕙也有些犯愁, 本以为生孩子这事已是熟能生巧,谁知道现在出了这么个麻烦?钟秀娥已经抢先说了:“那倒是更方便了——哎,你要见皇后娘娘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