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一枝绿茶出墙来在线阅读 - 第105页

第105页

    她知道后面的人会跟来,便走到一棵桂树底下停步,目光盯着桂树树干上的一抹刀痕。是蛮子的弯刀所致,元家的大门上也有许多这样的刀痕,那日他们甚至闯了进来……幸亏后来有禁军赶到。

    夜凉如水,司徒无祈无声无息来到元宁身后,全然没了刚才在大厅里面对其他人那股盛气凌人。

    反而,有些无所适从似的,他两手放在身侧仿佛无处着力,微微蜷紧,又松开,就是不先开口。

    元宁仔细想了想,他今夜好像都没怎么说过话。刚才在大厅里谈亲事,也都是齐王在说。

    但是齐王那么积极,若不是因为国丧,恐怕恨不得今晚就让元宁过门的态度,若说没有司徒无祈的授意,元宁才不信。

    元宁突然有点生气。

    尤其看到某人不吭声,还试图假装一些与他无关的样子。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元宁的确在心里骂了司徒鸿祖宗十八,但是转念一想司徒鸿为什么无缘无故,要给自己赐婚?他才刚登基,就算要拿捏元宁,也不用趁这个时候,何况还想安排司徒无祈?

    如果不知道面前这人是摄政王也就算了,可是明明知道,元宁气的是……自己错看了他。

    记得白天的时候自己问,那些摆在齐王府的珍宝她都喜欢可怎么办?当时司徒无祈没有说给她,元宁本来还挺放心,觉得他有分寸。然而那些东西还没过一天就堆在元府的大厅里,成了聘礼。

    元宁也有想过成亲对象,绝对不能再是司徒鸿那种表里不一的男人,更没想过会是司徒无祈……若是有个英俊潇洒,才高八斗,又老实本分单纯良善的美男子一心一意苦苦追求她,她或许在几年后会考虑。当然,更有可能不成亲,毕竟她已经有足够多的银子和依仗了。

    “我就直说了。”元宁转头对司徒无祈道,“一定要履行婚事吗?”

    司徒无祈闻言,放在身侧的手彻底握紧。

    桂树枝干上挂着两盏灯笼,光亮映在司徒无祈的眼里,他那双眼睛本就比常人更剔透,这一点元宁早就发现了。然而此时,她抬眸便眼睁睁看着那两点光亮在他的眼睛里逐渐暗淡下去,直至消失。

    即使看不到面具下的表情,也让人能感觉到,他仿佛露出了很受伤的神情。

    元宁一怔。

    就在她快要动恻隐之心的时候,听到面前此人志在必得道:“嗯,一定。”

    元宁:“……”

    仿佛半点转圜都没有的语气,她可以理解为逼婚吗?

    为何逼婚也能逼得如此可怜巴巴?

    元宁能感觉到他面对自己时有些小心翼翼,仿佛再听到自己说类似的话也不会退步。

    但是会受伤(ノへ ̄、)

    元宁:“你……你是不是忘了当初在猎场,是谁每天给你送饭?为你接手,还给你治伤?”

    她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主动拿猎场对他的照顾说事,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下。

    “没忘。”司徒无祈眸光微闪。

    并且,一辈子也不会忘。

    “既然如此,那我若是想要你答应一件事呢?”

    司徒无祈道:“除了你现在心里想的这件,别的都可以。”

    除了拒绝成亲以外,她的其他要求都可以被满足的,他现在已经可以给她一切她想要的东西。

    可是她白天才说过想要那些珍宝,他都给她送来了,元宁的脸上却看不出高兴的神色。比起那些价值连城的聘礼,可见她要嫁给自己的这件事,让她难以真正开心得起来。

    元宁想到自己当年提上山的那些饭菜,没想到会留下隐患,挖了坑等着埋自己,她突然就被气笑了。

    司徒无祈本就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抹神色,他十分敏感地心头一紧:“你笑什么?”

    嫁给他这样的人,很可笑吗?

    “我突然想到了两个故事。”

    “什么?”

    “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

    司徒无祈疑惑:“??那是什么?”

    元宁深吸一口气,笑了:“没什么,夸你呢。”

    面前的男子很肯定:“没有,你在骂我!”

    这你倒是又反应过来了?元宁无语凝噎。

    “你若是不高兴,不愿意,就直接骂出来,让我听着。”

    反正骂完了他,婚约也得依旧!

    “我明日再送第二批聘礼过来!”

    “……你不想跟我说话了?”

    “那你有什么想要的,便派人传话。”

    赐婚那日后,元宁的房里就多了两个丫鬟。

    美其名曰是怕荷蕊和含珠忙不过来,给她多添两个人手。

    但是元宁知道,他们是生怕自己出什么差错,比如逃婚?

    如今朝堂之上,全被定安王把持着,已经有人开始暗地里称他为摄政王了。纷纷猜测他扶持三皇子登基,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控制,把新帝当做可cao纵的傀儡。

    可是摄政王作风手段强劲,他手中劫持着各位皇室子弟和王府世子,使众人纷纷倒戈。尤其以齐王为首的几位王爷更是对他呈众星拱月之势,用许多不屑如此的人私底下的话来说,就是舔得简直没眼看了。

    真是的,也不留点给他们这些晚一步才想到投诚的人,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于是有些人,便凑到了元晁年面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