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替嫁宠妃在线阅读 - 第264页

第264页

    眼线禀报时,神情也颇担忧。

    “老陈今早就混过去了,召集了兄弟们在外接应。但是刚出城门的这段路不好走,两边都是峭壁,人家在上面架了弓箭,一不小心就得射成刺猬。我们若提早动手,又会自露马脚。”扮作樵夫的男子戴了破旧斗笠,拢袖坐在简陋茶摊上,似有些作难。

    徐曜闻言,不由得看向了阿嫣。

    他和谢珽出生入死,孤军深入的事情没少做,这会儿贴身寻了套细甲穿着,拼着受伤强闯过去,也能有几分把握。

    王妃却不一样。

    哪怕也穿了细甲护体,到底是弱质之身,倘若不慎被伤着,刀剑无眼,那可是关乎性命的事。

    他没敢乱说,又看向谢珽。

    谢珽两道剑眉紧拧,手指捻动茶杯。

    让阿嫣冒着箭雨往外闯,那绝不可能,稍有疏忽就是性命之忧,他不能拿她冒险。若要设法调开精兵,倒也不是没法子,譬如劫了此处最要紧人物挡箭,就有转圜之机。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

    若劫得太早了被人察觉,不等他拿到城门口挡箭,消息一出,关隘或许就给封了。若要挑着时辰劫人,他须护在阿嫣身边无暇分.身,这些眼线虽耳聪目明,身手却不足以轻而易举的劫人,哪怕派了徐曜,甚至他的暗卫,也不够稳妥。

    但凡不能一击而中,就会打草惊蛇。

    实在不行,只能将阿嫣交给徐曜,他去劫人开道。

    谢珽终究放心不下,只沉眉未语。

    便在此时,一段枯黄的竹枝忽然自背后飘来,虽未挟风雷之势,却仍有破空而来的轻微动静。谢珽耳力极佳,猛地抬手将其夹住,回头看向竹枝来处。

    就见道旁老树下,有个少年抱臂而立。

    他身上仍穿着半旧的青衫,拿木簪挽发成髻,一张清秀的脸在冬日里毫无遮挡,就那么沐浴在阳光下,肆无忌惮。

    司裕?

    谢珽神情错愕,旁边阿嫣也在此时抬目望去。

    旋即,她的眼底浮起了惊喜。

    京城一别之后,她已许久没看到司裕了。唯一听到的消息,还是徐家叔叔来魏州时,曾说周希逸在京城挨了打,传言是谢珽所为。谢珽则将此事栽在了司裕的头上,说是司裕出手揍的。

    那个时候,阿嫣也曾暗暗想过,不知道司裕那样孤僻的性子,会不会找到好的去处,另寻前程。

    却未料今日竟在此重逢!

    视线相触,少年朝她挑了挑唇角。

    深冬的日头寡淡苍白,他的脸上却颇有神采,唇角勾起时笑容稍露,颇有几分自在散漫的滋味。比起刚认识时冷清孤僻、寡言少语,总喜欢躲在树梢屋顶不肯跟人接触的模样,他这会儿堂而皇之的站在那里,竟比跑路的谢珽和阿嫣他们还要坦荡几分。

    看得出来,他已变了些许。

    阿嫣稍感欣慰,那边司裕却抬下巴指向不远处的一条路口,而后动身往那边走过去。

    谢珽、阿嫣和徐曜随即起身,跟了过去。

    两处碰见,竟是谢珽最先开口,“你怎会在这里?”

    司裕答得依旧简单——

    “游玩。”

    ……

    司裕来剑南,确实是为了游玩。

    那晚在徐家别苑里,阿嫣写了赠别的纸条,又一次劝他另寻前程时,他便知道,她是真的只拿他当朋友,并无旁的心思。而时日倏忽,司裕纵不太懂男女之事,也看得出阿嫣对谢珽的态度在变化,夫妻之间亦不似最初那样生疏。

    他潇洒离去,心里其实有些失落。

    尤其在那之前,周希逸曾问他是不是喜欢阿嫣。

    司裕不敢想那个答案。

    但他知道,阿嫣对他必定不是喜欢。

    她已经嫁给了谢珽,夫妻之间感情渐笃且兴趣相投,她明知留在王府有千难万险,仍舍不下一个谢珽。至于谢珽,虽则脾气冷硬得可恶,但他对阿嫣的照拂爱护,司裕也是看在眼里的。那是别人的恩爱情浓,他即便放心不下,也不能再掺和。

    司裕从不愿给阿嫣添麻烦。

    他听了她的话,决定多看看这世间。

    去哪里呢?

    司裕自幼长在万云谷中,先前做杀手时,也曾去别处做过任务,对那些地方都无甚兴致。京城没有她在,并无甚乐趣,河东虽有她,他却不好再跟过去。

    思来想去,最后想到的竟然是剑南。

    相识那么久,司裕知道她的性情喜好,也记得当日周希逸提起蜀中山水时,她眼底流露的些许光芒。

    那样的温山软水,诗情画意,她必定是心存向往的,只是为了谢珽有意克制而已。

    或许她这辈子都无缘去蜀中。

    他既无处可去,不妨代她去瞧瞧。

    司裕很快打定了主意,因气不过周希逸的纠缠,挑着地方揍了他一顿,不巧和谢珽的人撞见,周希逸又不够打,揍得不够尽兴。之后,他便孤身入剑南,看看那究竟是何等地界。

    自幼活在暗夜杀伐,他前十几年的心思都在生存争杀,几乎没半点闲情看风景。

    直到入蜀后,他回想少女曾在郊外念过的诗词、勾画过的山水,想象阿嫣站在这里时会如何看待眼前风光,才渐而领略出其中滋味。于是四处游走,顺道尝试蜀中美味多滋的食物,不知不觉的就盘桓到了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