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 第142节
书迷正在阅读:克苏鲁新娘(np 人外 h)、战兵利昂、戏精出没,请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说好的小娇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还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飙升(重生)、最后一只橘猫Omega[星际](重生)、我的条件不允许我不红(重生)
“如果我有一所自己的研究院,把季椽圈进来,就没人有权把我们分开了吧?” 头一次,宋冀宁产生了这个想法。 分开三个月的两人再次合作研究,仍旧默契得像是从没分开过一样,就连研究进度似乎都比别的小组快几步。但默契归默契,要攻克的难题一点也没减少,只是两人之间省却了“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为什么要引用这道公式”等等争执讨论过程,已经追上季椽的宋冀宁不需要讲解就能看懂他的实验,季椽也是抬头看一眼,就知道宋冀宁想干什么,不用他开口就能接手下一步工作。 因为他们的默契,整个小组的研究进度确实很快,但小组成员却受不了啦! 这两人只要一个摸上设备,另一人就直接递工具,一个画图,另一人就写公式,连话都不用多说几句。 快是快了,没有参与感啊! 看看其他小组,哪次讨论不是吵来吵去的,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再写写画画算出大家都认为最合适的方案,最后展开实验。短的吵一两个小时,长的争执三五天都有可能。毕竟现在的研究项目越来越难,实验充满了不确定性,吵架也是谨慎的表达方式。 再看看他们的小组,开起会来是这种画风: 季椽:“我试着加入了新的公式……” 宋冀宁:“mc1,内推解的那道公式吗?” 季椽:“得出的最终数值是20.3ghz。” 宋冀宁:“耦合数值偏低,实验中再加两个空芯变压器怎样?” 季椽:“我也是这么考虑,另外二极管的阻抗匹配……” 宋冀宁:“我负责调整。” 季椽:“那就没问题了。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组成员:“……” 没有了。 对两人的实验安排和研究水准没有任何疑异,但能不能至少争执一下,给我们一个举手投票的机会? 当然这也只是心里想想啦,小组的两位主负责人配合默契不耽误研究进度,其实大家还是开心的。只是私下里忍不住嘀咕,那么默契你们干脆结婚算了! 低通滤波器的工作频率研究1个月,高频谱波导的含量研究4个月,电子束空间电荷2个月,谐振腔模块5个月,虚阴极震荡器组装完成后又经历半年的检验,最终研究完成时,总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季椽负责的虚阴极震荡器,是整个非核电磁脉冲武器研究中最早完成的项目。 第197章 参与核心 工作完成后,部门便没有再集合的必要了,只需不时配合其他部门进行实验就行。因此部门成员要么开始休假,要么转调别的组,人员渐渐减少。 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实验并不需要季椽和宋冀宁时刻在场,两人将工作交给其他研究员,便决定给自己好好放个假。 本来是打算回家休假的,看日历的时候,猛然发现还差一个半月就是考研的时间。季椽自然就生起了考研的心思,与宋冀宁商量:“小宋哥,我们看完家人后,回学校考研吧!” 此刻以他们的学识而言,早已不需要靠学历来证明自己,但没办法,他们的学历低。在这整所研究院中,最低都是硕士学历,而他们只有本科学历。尽管研究员都清楚他们的能力,但毕竟在体制内工作,有些文件档案的审核总是必要的。季椽一点都不想哪天碰到个不长眼的上级,因为学历问题砍掉他们的研究项目。 不知道谁传出了两人要回去考研的消息,研究院众人一开始只当笑谈,后来猛然发觉,季椽和宋冀宁好像真的只是本科学历耶! 然后季椽和宋冀宁就被各位研究员们团团包围了。 “回学校考研?浪费时间,你们直接来跟我好了,学校都不用去,保送考研的事我给你们直接办了。” “季椽你们上次不是对自动武器和弹药工程感兴趣吗,干脆来跟我学吧?虽然比不过这里的设备水准,但我们科技大学的实验室也是全国顶尖的!” “来我们理工大学吧,你们上次不也说想研究反辐射技术吗?” “不对,他们喜欢的是防空导弹技术,所以宋冀宁季椽你们应该来我们学院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由于平常工作交流的时候,两人喜欢向各位研究员们学习各方面的技术,导致大家都觉得他们喜欢自己的专业技术,搞不好可以拉来当学生——这样优秀的两个学生,没有人是不想要的。 在场的研究员们无一不是某项顶尖技术的权威专家,换个场所,季椽和宋冀宁可能都不够资格跟他们交谈。现在却是众教授们围着他们拉拢,想让他们跟随自己读研,甚至有人说出不管他们想考研哪个专业,学校的教授都可以任选之类的话。 季椽和宋冀宁被围追堵截了好几天,连门都不敢出了,实在无法拒绝长辈们殷切的目光。不过他们也有认真考虑各位师长的建议,如果非要考研的话,研究院里的教授们确实很适合,只是一时之间他们决定不了考研哪个专业。 想研究导弹武器就选管理科学与工程,装甲设备是机械设计及理论,想继续研究磁爆压缩应该选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等等……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一个专业他们都曾涉猎、学习、研究过。不过这些都只是基于研究需要,两人并没有特别偏好,哪个专业他们都喜欢的。 “季椽,宋冀宁,请到1号实验楼,李院士找你们。” 1号实验楼守备严格,因为最重要的磁通压缩发生器就在此进行实验,并且三位国家级科学院院士及众多前苏联科学家都在这栋楼中。季椽和宋冀宁的实验室在2号楼,除了在虚阴极震荡器完成后运往1号楼,以及数次辅助实验外,他们没有进入过这里。 不过这不影响1号实验楼的人都认识他们,连警卫似乎都听过他们,审核两人的证件事,露出了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惊奇的上下打量。 两人一进门,看到他们的研究员,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前苏联的,都善意的过来打招呼,甚至不少人追问:“你们选好要考研的专业了吗?考虑一下我怎么样?” 季椽很认真的询问了他们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并表示会考虑。随后来到李院士的办公室,李院士在忙,还是临时从实验室里出来接待他们的,所以说话也很赶。 “听说你们打算休假?抱歉我太忙了,没来得及通知你们,接下来你们要调到1号楼参与磁通压缩发生器的研究,没有休假时间。” 季椽和宋冀宁对视一眼,满脸惊讶。磁通压缩发生器是整个非核电磁脉冲的研究核心,主要研究人员是前苏联的西尔多、卢克博士以及华国的三位国家级院士。 这项核心研究的技术远超过两人的所知所学,并非自谦,而是清醒的认知,以他们两人目前的知识技术水准,还不足以参与如此核心的研究。 李院士一眼就看出两人在想什么,说道:“不用疑惑,这是经过我们认真讨论的结果,西尔多也推荐你们。这是难得的机会,进来再慢慢学吧!” 季椽和宋冀宁没有纠结,迅速接受新的调令:“博士,我们要参与哪个技术项目?什么时候开始?” 李院士满意的点点头:“既然来了,就现在吧,跟着我。” 于是两人就跟着李院士进入实验室。 磁通压缩发生器的原理,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最简单的语言来说,是使用炸药的化学能产生膨胀力加速导电体和压缩磁通,从而把炸药的部分化学能转变成电磁能的装置。 当然,现实的研究并不简单,其技术难度与威力,绝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 否则就不会成为第二核武的核心技术了。 这项技术最初是50年代由苏联萨哈罗夫院士提出,之后以俄美为首的核武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至今几十年才有了较成熟的技术。 华国科技发展相对较晚,对磁通压缩发生器的研究方处于起步阶段。好在季椽和宋冀宁把前苏联的西尔多博士等人弄来了,让华国直接接收了前苏联的研究成果,技术直接跨越十多年,直追美帝。 季椽和宋冀宁当然是懂得磁通压缩发生器的原理的,甚至理论上他们还知道应该如何研究内电压,增益电感线圈螺距,怎么设置准电接触临界点等等。 但也仅限于理论,实验如果只要看看理论就能得出结果,就不会有之前俄美几十年的研究,以及西尔多博士和李院士等人至今的辛劳了。 两人跟在李院士身后,在这项实验中,他们帮不上忙,理论上以为正确的知识,到真正实验时,根本毫无用处。 比如理论上只是将能量化为电磁脉冲,负载性质却有很多限制,光是解决一个负载数据,就需要用到强磁场物理、材料合成和高压相变等技术。 之前在研究虚阴极震荡器的时候,两人认为自己已经学得够多了,此时才发现自己还是坐井观天。 第198章 导师与道路 强磁场物理不是很难,高中就有物理磁场的课程了,季椽和宋冀宁研究到现在,不敢说比得过物理学家们,但那些知识对他们来说,也算是熟悉的常用知识,高压相变同上。倒是材料合成技术,两人没接触过,又学到了一门新知识。 不过跟在李院士身边,对比他的研究,这些知识就显得过于浅薄了。 李院士负责的是冲击压缩、等熵压缩、电磁轨道炮、材料动态强度、物态方程等实验,这其中包含着高能量密度流体动力学、原子发射光谱、强脉冲中子源等等各种高等级知识。 这些知识已经完全超出了季椽前世的所知所学,毕竟他前世可从没接触过如此核心的研究,宋冀宁更是很多技术听都没听过。 当然,如果只是让他们以一名普通工程师,研究员的身份参与的话,一些普通研究工作他们还是没问题的,比如优化调整一下负载电流波形,研究能量放大倍数等等,他们还可以比其他研究员优秀点。 但是李院士特意把他们拉过来,本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参与核心的,自然不会让他们做普通研究员的工作。 季椽和宋冀宁也争气,完全没有辜负李院士的期待,学习很快,从一开始的纯粹旁听到参与研究,只花了两个月时间。 但两人对自己的进度并不满意,他们仅仅参与了冲击压缩、等熵压缩的实验罢了,其他复杂的如材料动态、物态方程实验等,他们还没学会。 然后某一天,李院士假装不经意的问季椽:“听说你们打算考研?” 季椽点头:“毕竟我们学历太低了,不过现在实验更重要,等这边的工作完成了我们再回学校。” “不用那么麻烦。”李院士递过来一份文件:“在这签个名。” 季椽还以为是和往常一样的学习资料,接过来准备收好,看清上边的内容,愣住了。 这是一份研究生录取的协议书,学生是季椽和宋冀宁,导师名李泽业,国内外著名的流体物理学家,国家技术科学部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fello——即,季椽眼前的李院士。 “老师,这是?” 虽然称呼李院士为老师,但那只是尊称,两人并非真正的师生关系,季椽也没想过李院士会收他为学生。李院士是一所国家研究院的院长,并不带研究生。 “你再往后看。”李院士说。 季椽翻到下一页,发现又是一份研究生录取协议书。学生仍是季椽和宋冀宁,导师名徐立学,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国家技术科学部院士,a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再翻一页,果然又是一份研究生录取协议书。学生季椽、宋冀宁,导师陈春煜,物理学、力学、爆炸力学专家,国家技术科学部院士,u大理工学院校长。 这三名研究院等级最高的科学院院士,同时向季椽和宋冀宁两人伸出了橄榄枝。 “这段时间,其实是我们对你们的考核。”李院士说:“结果是我们三人都很想要你们,但最终想要跟谁学习,由你们自己决定。想要学习哪方面知识,未来的研究规划,相信你们有自己的考虑。而我们会根据你们的选择,对你们之后的实验工作进行调整。” 李院士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谁都不选也没关系,我们还是会教你们的。” 季椽理解他的意思,他们这段时间主要跟随李院士学习,但也经常向徐院士和陈院士请教问题,不过由于工作繁忙,能教导他们的时间不多。 如果计划不变,两人就这么一边工作,一边零碎的学习,直到研究结束,能学到多少是多少。 而如果选择其中一人当导师,就能得到专门的深入指导。 季椽和宋冀宁虽然总是在一起,但现在已经不是小时候,早已成年的两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方向,并不认为非得时刻黏在一起才算情侣——对了,他们是情侣来着,如果按照上床的时间来算,现在应该正处于热恋期。 不过随后紧接而来的研究工作,让他们根本没有好好谈情说爱的时间,连亲热都没几次。 他们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比起激烈的爱情,更倾向于长伴身旁的亲情。只要能在工作之余,抬眼看到对方,两人就满意了——至少季椽很满意。 宋冀宁…… “攒着,我记好每天欠下的数了。” 季椽:“嗯?记什么?” 最后两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向。 季椽跟随研究流体物理学的李院士,向他学习动力学、物理恒定磁场等等知识,宋冀宁则出于爱好选择了研究爆炸力学的陈院士,跟随他研究材料动态破坏、核爆炸效应等知识。 当然了,这些都属于博士研究的超纲课题了,季椽和宋冀宁按照学位来说,不过是硕士研究生而已。 因此在拜了导师之后,两人接到的第一份作业,便是“赶紧给我写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出来。” 季椽和宋冀宁的学识早已超过硕士研究生的水平,也是中科院暗中关注和培养的新一代科研中坚力量,不说他们的导师,中科院都不舍得让他们花费几年慢慢考研究生学位,直接给两人的考研之路大开绿灯。 得了命令的两人很快完成硕士毕业论文,之后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正式开始跟在导师身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