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老人家听了很是高兴,又摸了摸孩子的小脑门,点了点头,“是个好名字,走儿,跟我走,乘着难得回来,正好把孩子的名字上了族谱。”

    等到事情都忙完了,老人家看了着边上已经开始打哈欠的鱼娃,当下便挥挥手,让人带着孩子回去了。

    林子真他们踏上回京的路途的时候,扬州正是荷塘碧绿,彩塘依依。但是这个时候却无人欣赏,离乡的惆怅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原主的记忆影响着林子真,虽然没有孙家文和便宜儿子那样难过和忧愁,但是也怪不是滋味的,大概分离总不是件好事吧。

    林家这边只派了林清鸣和族中另外一个小辈过来送别,还带来四叔给他的礼物,打开一看是一套养生拳谱,代表着老人家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倒是孙家一来来了一群人,围着林子真和孙家文,还有鱼娃,那个不舍。特别是孙老夫人,儿子,亲手养大的外孙都要送走,心里那个难过,很是哭了一场,直到船家催了,这才劝住。

    伴随着大船驶出码头,林子真他们便一路北行,往京城而去。

    .............

    这一路上,倒也不寂寞,除了之前遇到的几位举人,还有他们同行的家眷,都是有孩子的,多是六七岁左右大,一个个在各自板着脸的父亲的目光下,乖巧极了的给林子真这个叔叔请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个年代的父亲格外注重大家长的权威,对着外人家的孩子,还愿意温和的给个笑脸,但是对上自己的孩子,动不动便是孽畜,不知事的小儿,一艘船上,林子真已经听过好几次他们这样和孩子打招呼了。

    哪怕疼孩子的,譬如孙老爷,对着唯一的独子,也常是冷着张脸,多是说教,少有鼓励和夸奖。可见这个年代的孩子,童年过的也不容易呀。

    反而像林子真这样,对着儿子,不是又抱又亲,还时常夸奖陪玩的,不免被一同同行的进士们,说教了好几次。

    惯子如杀子,棍棒之下出孝子......

    林子真表面微笑听着,但是却毫无悔改,直叫一群人恨铁不成刚,觉的他心软如妇人。

    直到进入通州码头,下船时,这几个进士看到林子真还亲自抱着小儿下船,气的连挥衣袖,不去看自家孩子艳羡的目光,匆匆带着家眷下船,脚步生风的雇了车辆往京城而去。

    反正他们是做不来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叫人难为情,只是此后,对着几个孩子,到少了些责骂,也愿意和颜悦色的交谈几句,每次看着儿子孺慕的目光,倒也觉的浑身舒爽,这便是养孩子的乐趣了,不怪,不怪,林子真会如此溺爱小儿......

    而另一边,林子真带着人才下船,就有人来接了。原来是四爷估摸着时间,早吩咐奴才,在通州等着了。

    这会儿一见,林子真便忙迎了上来,又是帮着卸行李,又是安排车马,再妥帖不过了。

    等到了他在京城的住处,把东西都规整好,在把这次带来的下人安置好,林子真这才有些犯愁。

    他这院子本来不大,现在住的人却太多了。

    虽然家里就他们两父子,外加一个孙家文,但是这次跟来的下人多呀,小孩这里,岳母不放心,他一个大男人也不是很懂照顾孩子,所以这些年,一直跟着照顾小孩的乳母一家,便被岳母送给了林子真。

    这一家子也算老实的,两夫妻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而孙家文那边,带的人已经精简过的了,但是即便是这样,还是不少,从小伴他长大的两个书童,还有一个年长些的孙管家及他一家子。

    暂时挤一挤还行,但是常住的话,只能换院子。

    好在他们路上没有耽搁,离林子真去翰林院报道的时间,还有好五六天。抓紧点,也能再寻个大些的院子。

    第二天,林子真一边让孙管家去寻个两进的院子,一边带着人把他们从扬州带来的土仪收拾出来,其他的书之类的东西到没有打开,毕竟要不了多久还要搬家。也不去在意孙管家欲言又止的表情。

    孙家必然在京城也置办了院子,但他毕竟只是孙家的女婿,那里好意思去住孙府。还是租院子的好,更何况他手里还有皇上赏赐的黄金百两,还有四福晋送的那两车子的好东西,暂时并不缺钱。

    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个网购系统,他也不会缺钱。

    等收拾的差不多了,林子真便带着儿子,孙家文一起去四贝勒府拜访。一路上,孙家文又是激动,又有些害怕,林子真多体贴的转移话题,和孙家文说起其他的。

    等他们一到四贝勒府,边上的门房早就记住了林子真,这位不仅是他们主子的奶兄弟,前不久,还救了他们府上的大阿哥,可想而知,这位在他们主子心里的分量。

    这会儿接过林子真带过来的礼物,又忙招呼来一旁机灵的小子,引着一行人往他们主子的书房去。

    而这会儿,四爷也刚从宫里回来,这些天刚得了皇阿玛把他指派到户部,跟着整理今年的户籍,心情还不错,不想出宫的时候,正遇上一母同胞的十四弟,阴阳怪气的对着他说了一通挖苦的话,要是其他人就不说了。但是这是亲弟弟,心里难免还是又几分区别对待,常惦记着的。

    而十四皇子见把亲哥气黑脸了,也胆怯的跑了。只留下一肚子怒气的四爷,还有心里叫惨的苏培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