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大多数人都不信。

    既然不信,那就来比一比吧。

    坊间的男、女之争也传到了朝堂之上,有人拈须不语,有人心中不屑,觉得女子狂妄,有人觉得女子有辱门楣,还有很多人,被家中女儿或者妻子要求,或者自己被家眷影响,觉得女子并不比男子差,女子也有能力参加科举和做官。

    皇上一直没有表态。

    从宝钗最开始办书院的时候,皇上就关注着她了。

    没有想到,这竟然是自己的小师妹?

    薛蟠有才,没有想到他的meimei也不差,身为女子,竟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皇上就看看,自己的小师妹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带着一点看她能折腾出什么事情的新奇感。

    如今,民间的舆论已成,朝堂上支持女子科举的已经占了三分之一,皇上干脆发话,既然如此,就让他们比一比。

    男子们认为这样就抢占了自己的科举名额,心中不高兴。

    皇上干脆决定,加一届恩科。

    男子们对多加一次恩科,心中自然高兴,反对的人也都消音了。

    因为女子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没有女秀才和女举人。因此,此界恩科对于女子的身份放宽了要求。

    这一届恩科,要求男子是举人身份,女子身份不受限制,只要女子愿意,都可参加。恩科的考试内容一致,考生也同样糊名,保证公平。即使如此,到了最后,女子参加会试的人数仅仅是男子的三分之一,大多数都是从皇家女子学院中出来的。

    金榜张贴,状元叫做薛虹。

    到了传胪大典上,大家才发现,所谓的薛虹,就是诚郡王妃!

    一时间,天下大哗。

    状元是女子,榜眼、探花是男子。本次恩科进士共八十名,其中男子有五十五名,女子有二十五名。同进士共二百名,男子占了一百一十七名,女子占了八十三名。

    上榜人数,虽然男子总体上比女子多,但是状元是女子!而且从考中进士的比例来看,男子被女子稳稳压了一头!

    这一次,男子不得不承认,是他们输了!

    皇后看自己的小师妹中了状元,心中与有荣焉。但是对于这批女进士的官职选派,朝廷上又争执了起来。

    最后还是皇上做了决定,将这一批女进士都留在了京都,部分去翰林院,剩余部分放到了六部里面,做了主事。他要先在京中历练她们三年,看看她们的能力,再决定要不要将她们外派出去,做父母官。

    宝钗也当了官,和她哥哥一样,成为了一名翰林院修撰。

    自从这一恩科开始,女子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常态。不过以后和男子一样,要从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这样一路考下来。

    自此以后,官场中除了男子,也多了女子的身影。

    随着女子可以参加科举,各地私塾也开始招收女弟子,教女子读书写字。女子的地位,也大幅提升。

    虽然有些腐儒看着女子出去抛头露面,去做官,觉得人心不古,世风如下。但是这世道,到底是真的改了!

    这次科举的人中,考上进士的,除了从皇家女子学院中毕业的学生,还有一人,竟是史湘云。

    史湘云看着宝玉见一个喜欢一个的做派,丝毫不体谅自己,而王夫人对自己冷言冷语,宝玉看见了,从来都是呆立一旁,未曾帮自己说过一句好话,湘云对宝玉渐渐冷了心。

    王夫人逼着史湘云监督宝玉读书,宝玉不爱读书,往往在屋中做个样子。但是史湘云看着贾环因为读书考上科举,去做官去了,倒是对读书科举多了一丝向往。

    史湘云看着贾宝玉,颇有很铁不成钢之态。史湘云想着,如果她自己能科举,能像贾环一样脱离了贾家这泥潭,该有多好。

    湘云想科举而因为女子身份不能,而贾宝玉能科举,偏偏又觉得科举的人都是禄蠹,而不愿科举。

    在王夫人的逼迫和贾宝玉不愿读书的两面夹击之下,加上史湘云对读书的向往之情,史湘云做了一个决定,仿写宝玉的字体,帮宝玉做读书做功课,应付王夫人。

    史湘云在贾家读了近十年的四书五经。

    这一次女子可以参加科举,史湘云也瞒着贾家人出来一试,没有想到竟然中了进士。

    湘云去了户部,做了主事。

    王夫人看见宝玉没有考上进士,反而湘云考上了,心中越发偏执,认为湘云将宝玉的进士之位抢去了。

    王夫人不由想起当初贾环算计自己,将赵姨娘带走的事情。怎么个个都能考中进士,偏偏宝玉不行!

    贾环不在身边,王夫人不能将这庶子怎么样,史湘云却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古以后,孝道孝道,湘云只要是自己贾家一天的媳妇,就要一天孝顺自己这婆婆。

    因此,王夫人给湘云立规矩立的更严!有时,甚至耽误了史湘云出去上衙门。

    湘云看着贾家众人,这不是她心中的贾家。贾家,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终于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湘云坚决要和宝玉和离,王夫人还觉得湘云不敢。如今湘云是官,如果和离,影响了官途,她怎么敢?宝玉也不愿意。

    湘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给史家脸上抹黑,不想去求两位叔父。最后,去皇家女子学院门口,求了宝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