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说好的五个月假期,才过了三个月不到就开始催了,顾瑾玉不由得腹诽着,不过心中却是有些吃惊,皇上为何如此着急他返京,莫不是和四皇子的关系又僵化了? 顾瑾玉想到这里,心中一凛,很快回过神来,装作诚惶诚恐的模样向京城的方位拜了拜,道:“承皇上挂念,臣不胜惶恐。等此间事了,臣自会带着家人返京。” 钦差似乎看出了顾瑾玉有拖延之意,非要问出一个具体的时间。顾瑾玉没办法,只好说了半个月后启程,钦差这才满意的走了。 钦差一走,整个顾家村都热闹起来,村民们都纷纷涌进顾家,满脸敬畏的看着香案上的圣旨,一副想看又不敢靠近的模样。 最后还是顾村长拄着拐杖气喘吁吁的走进来,拍板即刻开祠堂,向老祖宗报喜。 因为担心惊扰祖先,所以祠堂轻易不会开。顾瑾玉来古代这么久,也是遇到过两三次罢了。 如今听到要开祠堂,族老们没一个反对,纷纷说应该的,还有人建议要重修祠堂,这样才不会辱没了圣旨。 顾瑾玉知道这是一个君授神权的社会,也能理解顾家村村民们的激动。 可以说只要这道圣旨在顾家村一日,就能保顾家村一日,最起码每年来顾家村收各种杂税的衙役都不敢太放肆,其他村就更别提了。 顾家村已经变成了除了县城之外,姑娘们最想嫁的地方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顾瑾玉。 顾家村的这些长辈们也都清楚顾瑾玉的本事,从来没有倚老卖老过,言语中更是对顾瑾玉客气有加,顾瑾玉也投桃报李的决定给族里留一笔钱。 除了重修祠堂之外,再多买些族田,这些都将会是顾家村以后安族立命的本钱,顾瑾玉如今不为银两发愁,自然不会吝惜。 至于家里会不会有人反对?刘老太都答应了谁还敢有意见? 给族里捐钱的事就暂时告一段落,很快就到了开祠堂的日子。 按照规矩,祠堂是不允许有女人进入的,但刘老太作为此次圣旨的主角,还是穿着御赐的衣裳进了祠堂,这也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祠堂。 开祠堂祭祖的流程繁多且复杂,光是一套礼做下来都得半个时辰,但那些上了年纪的族老们却做的十分认真,其他人也都是一脸的严肃。哪怕有些动作看上去幼稚可笑,众人也都一丝不苟的做着。 在这种气氛下,顾瑾玉也渐渐认真起来,先是族长念完悼词,然后几个族老再轮流告诉祖先开祠堂惊扰他们的原因,之后送上猪头、羊头等祭品,最后点燃两支婴儿手臂粗壮的蜡烛,由顾瑾玉插上去,才算结束。 第一二一章 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回京的时候, 顾瑾玉原本计划是想带着全家一块去京城,到时候帮大哥二哥他们买座宅子,然后让爹娘和自己住, 这样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 但出乎意料的是顾大哥和顾二哥都拒绝了顾瑾玉的提议。 大嫂张氏和二嫂方氏倒是有些意动, 但都被自家男人无情镇压了,顾大哥一如既往的老实:“我和你大嫂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有什么手艺傍身, 除了下力气干活什么都不会,去了京城要怎么养活一家子?我们也没什么大的志向,就留在村里侍弄一下地, 再加上有糖铺的分成, 日子绝对不会过差了。” 顾瑾玉正欲开口,顾大哥就仿佛洞悉了他的意思,接着道:“小弟,大哥明白你的心意, 可你管得了我们一时, 管不了我们一世,我们就待在顾家村挺好的。” 顾二哥也帮腔:“是啊,小弟,咱们兄弟感情深厚,要是能在京城安定住下来, 我和大哥自然不会跟你客气, 可我听走商们说过京城物价很高, 而且满大街都是贵人。我们啥都不懂,万一冲撞了哪个贵人连累了你,那我和大哥都没脸活到这世上了。” 顾大哥和顾二哥说的都很在理,可顾家村距离京城差不多有上千里路, 若真的就此分别,这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最后还是刘老太拍板,就让大儿子和二儿子留在顾家村,顾老爹也没阻拦,默许了老妻的做法。 并非是二老不疼爱大儿子和二儿子,而是足够了解两个儿子,知道凭着他们的能力在京城留不下,总不能一直让小儿子接济吧?那还不如就待在顾家村做个富家翁。 顾老爹吧嗒吧嗒的吸着烟,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下定决心道:“老大老二愿意待在村子就待着吧,咱们正好把家一分。” 顾老爹这话惊住了所有人,刘老太第一个表示不赞同:“他爹,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 顾老大和顾老二也是一脸的惶恐,“爹,可是儿子们有哪里做的不对的地方?” 时人重孝,讲究的是“父母在,不分家。” 要是父母都健在,分家会被人认为是子女不孝,子女是要受人唾弃的,所以家里人反应才这么大,连刘老太都觉得自家男人糊涂了才说出这话。 顾老爹将大家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心里闪过一丝欣慰,面上却依旧是不容置疑的样子:“我没老糊涂,你们也没做错事。但有句老话说的好,‘树大分权,子大分家。’眼看咱们家日子越过越好,分家也该提上日程了。我和你娘都不是迂腐的人,没有说要把你们都拘在身边,更何况我们跟着老三去了京城,下次回来可能就是入土的时候了,说起分家其实也只是走个流程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