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女将在线阅读 - 第211页

第211页

    底下还在僵持,裴君从靴子中抽出匕首,拔下匕首鞘,掷向那口大锣。

    “当”地一声,锣响,裴君对鲁肇道:“鲁将军,这一局,是金吾卫赢了。”

    鲁肇没说话,看着鲁阳听到锣声才卸力,瘫在地上剧烈地喘息。

    而江永言翻身,侧趴在地上,捂着脖子干咳。

    “啊啊——鲁阳,你赢了!”宋乾猛地冲上去,金吾卫众人反应过来,一起冲过去,抬着鲁阳去场边。

    宋乾又出鬼主意,“扔他!庆祝一下!”

    众人便合力将鲁阳扔起来,接住,又扔起来。

    鲁阳在空中失重,喊他们放下他。

    宋乾给其他人使了个眼色,在有一次接住鲁阳的时候,一同松手后撤。

    鲁阳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激起灰尘,呛着好几个人。

    宋乾坏笑。

    鲁阳瞪向他,咬牙切齿,“又是你宋乾!你给老子等着。”

    明帝在台上看到,哈哈大笑,“年轻人,正该如此。”

    其他人纷纷附和。

    鲁二爷笑得开怀,江尚书的笑容却有些敷衍,眼神时不时瞥向儿子,只是不好离开。

    其后两场,分别是监门卫监门直长何勇对驻军郎将阎锐明,羽林军郎将朱修能对威卫校尉季啸坤。

    京城驻军和羽林军人多,能够脱颖而出,实力皆不容小觑,阎锐明和朱修能很快便结束战局。

    下一轮,还是郝得志开始,对战龙武军校尉邹强,比第一场稍久了一些,但郝得志依旧赢得轻松。

    下一场鲁阳上场,对阵驻军郎将阎锐明。

    边军没凯旋之前,阎锐明便是京城军中赫赫有名地武将,武力高强。

    鲁阳对上江永言,都赢得艰难,对上阎锐明,结局显而易见。

    金吾卫一众人意思意思喊了几声,就闲适地聊起来,宋乾还从袖子里拿出一包果脯,跟罗康裕分。

    罗康裕拿了一颗果脯,边嚼边道:“一会儿便收起来,别教鲁校尉瞧见,本就输了,你还当热闹似的看。”

    宋乾盯着场中,含糊道:“你放心吧。”

    罗康裕没法儿放心,事实上宋乾也确认让人不放心。

    鲁阳本就经过一场鏖战,又实力不济,输的极快。

    宋乾呢,不收起来不说,还举着那包没剩下几颗的果脯,问他:“吃点儿吗?”

    鲁阳:“……老子要不是没力气,打不死你。”

    宋乾故意去他跟前晃,还又从袖子里掏出另一包果脯,嬉笑,“你还有下一场,幸好我准备了两包。”

    鲁阳想起自己竟然还有下一场,累极,面无表情地看向邹强。

    宋乾走到他身边儿,啧了一声,“幸亏你皮厚,否则连着挨三场揍,换个人哪受得了。”

    下一场又要开始,鲁阳迈开步子的一瞬身体晃了晃,艰难地走上校场。

    认输是不可能认输的,于是又挨了一顿打。

    裴君在台上看着,都有些心疼他,“这可真是……”

    鲁肇冷酷道:“死不了。”

    邹强赢了鲁阳,紧接着又对战羽林军郎将朱修能,最后朱修能获胜。

    最后一场,乃是三人混战,阎锐明和朱修能眼神一对视,便达成合作,先一同对付郝得志。

    这大比的规则,其实算不上多公平,不过到这一步,三人已算是最强的年轻将士之一,已经展现了大邺军的实力。

    阎锐明和朱修能确实实力不俗,若是单打独斗,两人恐怕都不是郝得志的对手,但现在两人合力,将郝得志压制地落于下风,但也没有显出巨大的差距。

    郝得志就是败了,也是虽败犹荣。

    裴君看向阎、朱二人,有些兴趣道:“不知你我上场,单独与二人对阵,孰胜孰败。”

    鲁肇摩挲了一下刀柄,冷声道:“手痒也无用,你我在大比之外。”

    “也不一定……”裴君含笑看向别国使团的方向,“不能大比,还有别人……”

    鲁肇看向她,又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眼一闪。

    场上三人越打越激烈,裴君无心去看,叹气道:“还是得自力更生。”

    她自言自语的时候,郝得志竟然使了个心眼,假装被逼至校场边缘,然后猝不及防地一个拉拽,便将失察的朱修能送至校场外。

    “诶?”裴君露出兴味的笑,“看来这一场,又是金吾卫赢了。”

    郝得志一对二,确实吃力,但对付一个人便轻松许多,局势几乎是瞬间逆转。

    两刻钟后,胜负已定。

    郝得志成为比武的最终胜者。

    周遭不少人都恭喜裴君,鲁肇则是直接退离。

    而既然是比武,当然有奖赏,明帝赏了郝得志纹银两千两,另有可作传家宝的宝物两件。

    御赐不可变卖折现,郝得志面上感恩戴德,接赏赐时却是率先向两千两纹银伸手。

    明帝对十人的勇猛夸赞一番,又赞京城各卫军的尽职尽责,随后说大邺将士为国为民,朕心甚慰。

    而后,他看向使团以及校场边的各卫军,话音一转,道:“既是切磋,便不必太过严肃,自愿上场便是,如何?”

    大蕃大王子又抢先道:“陛下所言,甚好,我等没有意见。”

    突厥大公冷眼看他,极看不上他的妄自尊大又自以为聪明。

    明帝却不在意许多,只要有人应了,不管能不能代表所有使团,他都能将事情敲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