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在线阅读 - 第145页

第145页

    主考官虽然掌握着最后拟定名次的权利, 但试卷的批改却是由其他各位考官完成的。

    每个人负责的考题都是固定的, 一般情况下, 只以圈和叉作为是否通过的依据, 若是试卷答的极好,才会在旁进行批注。

    接着再将试卷整理出来,依照所获得的圈来排序, 所得的圈越多,便为佳卷。所有佳卷由主考官一一看过,来拟定最终的名次。

    批改经义的几位考官,今日心情不错。

    这今年的考生, 比往年好了许多, 尚少在经义题上出错的。

    经义不像其他题型那么灵活, 多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出,让考生阐释其义理或是默写文章。

    一般来说, 只要是考生学过四书五经, 都有几分头绪, 当然要答对所有的墨义经文, 还需得倒背如流其中的文字才行。

    今年三道经义题都不算刁钻, 但也有些冷门,看来今年的考生准备地十分充足。

    几个考官在经义题上,就没什么要批注的, 最多不过是看到谁的字不错, 写上一句评语罢了。

    批改好的试卷放在一边, 接着传阅到其他考官手中,批改下一类型的题目。

    如此一来,分工明确,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当然到了诗赋的环节,便有考官开始有所偏好起来。

    因为诗赋虽由于规矩准绳,声病对偶而受到局限,但也是最显现考生文采的文体。即便是应试之作,有时也不乏有耳目一新的诗作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此次诗篇是需要考生描绘春景,春色自古以来都为文人所喜,要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还有少部分人不解题意,描绘成秋景,像这样的主题若是出了大错,便直接判一个罚落,只有等明年再来了。

    整整一日过去,时不时可以听到考官点评道这个“词采华茂”,这个“笔力坚实”,江南本就文人荟萃,兼这山水如画,诗赋盛行,古往今来,倒也寻常。

    忽然一位考官惊叹道:“此篇诗作结构严谨灵动,诗意明达蕴藉!律赋驱架典故,引用经籍,浑然无迹,咏物雅重,命词竣整,实乃上乘之作。”

    闻听此言,另外一个考官忍不住凑过来看了一眼,不禁深以为然,不过并未再说什么,而是继续批改下一篇试卷,毕竟诗赋作的好的人么,大有人在。

    如今诗赋所占的比重已经不断降低,说明朝廷取才渐渐重于实务,所以一般情况下,诗赋作的好的,即使榜上有名,也不容易在前列。

    见同僚这般反应,那考官深知其中的奥秘,只能遗憾地多写几个批注翻到下列作罢。

    过了一会儿,那边评改试论的也有入目之作。

    那位考官开口道:“此文文势简洁而气平和,清密而流畅,行文颇有古风,实在是赏心悦目,不知能否更进一步......”

    另一考官也在旁扫了一眼道:“这破题确实开门见山,十分精炼,只是昨日我记得也有几篇好文章,不见你如此夸赞。”

    那考官含笑不语,他还有一点未曾提及,此人卷面极为整洁,字迹清正,甚至无一个墨点,仿佛一挥而就,如何不让人惊叹不已,当下多写下几个批注。

    等到了时策那边又是另一番场面。

    这次评判时策的便有那位老先生,他年轻时心中抱负不小,很想有一番作为,只是时运不济,虽考中进士,但无奈官职一直不高。不过他曾经在位的时候也有一番政绩,对时策这块,一直有独到的见解。

    老先生并不喜欢太过浮艳的文字,他认为时策应以朴素为佳,言之大义,通晓古今,事必有据。

    因此向来有些严格,昨日批改了一天,也未曾遇到过让他完全满意的答卷。

    见诗赋和试论那边频频有佳作出现,老先生不免皱眉叹息,如今这些士子都不知世务,只钻研如何应试制举......

    接着,老先生取过一份试卷,目光慢慢落在第一道时策上。

    这一道时策考的是兵役。

    兵役历代都有,今朝实行的是征兵制,每个地方都有一定征兵的名额,当地满了年纪的青壮劳力都有可能被征走。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可以避免再出现前朝藩镇割据,拥兵自立的情况,极大地保证了国家的稳定性。

    不过这兵役对百姓来说十分繁重,朝廷也不堪其负,尤其是金陵等地,少有兴兵之用。

    而大部分考生并不能看到其中的问题。

    毕竟考生都无需兵役,一旦中了秀才,便免除了劳役赋税,又有谁能够真正体谅到百姓之苦呢?

    就在这时,老先生的注意力忽然被吸引住了。

    只见第一句话直接点名了问题所在“臣闻三代之时,无兵役之忧,降及近世,有养兵之困......”

    老先生心里道了一声“好”字,继续往下看去,只见这名考生从兵役起笔,却意在民政。整篇以议论为主,以史鉴今,将三代、前朝以及当今的情况进行比较,再给出自己的见解。

    此人言之有物,绝非空泛之词,老先生见猎心喜,但并未直接批注,仍然很慎重地去看其他两道时策。

    等将整篇策题看完之后,老先生不禁心潮澎湃。

    这位考生难得啊,不仅志在家国天下,文章还颇有见地。

    老先生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递给主考官的时候,忍不住开口道:“此人有大才,若是不能排在前列实在是可惜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