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仅仅是你口中的爱么? 可是,爱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过复杂。连她自己都搞不懂,爱到底是什么。但在叶期眼里,爱是执念,即使有些一意孤行。 身为局外人,她或许不该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定叶期和叶夫人的感情。 “我答应你,”李衍说道:“有我在,你们夫妻二人的性命定然会安然无虞。事后你们若想隐姓埋名,我也可以为你们在京城选一处僻静之地,让尊夫人康养余生。” 叶期闻言,眉眼大恸,他行了一礼,深深地弯下了腰:“多谢。” “你无需谢我,便当是为你们的孩子,赎罪罢。” 叶期发出一声哽咽,他点点头,不再言语。 “对了,还有一事,”李衍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正是贺辽的那封带着血迹的信件:“贺大人生前有一遗愿,想让连城水患一事的真相公布于众,你可知晓一些线索?” “三年前的那次水患么?”叶期道:“结案的报告,我已经交给郡守,郡守大人应当已经交给大理寺了罢。” “但是贺辽曾写下三千多页方志,那结案报告却仅有两页,其中是否有什么猫腻?” 叶期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惊讶:“三千多页?竟有此事,贺大人可曾把那方志给你?” “那方志如今已不可寻,是以我才问你是否有所耳闻。” “贺辽虽与我交好,但他格外珍惜笔下的文章,若是他没有,那方志也定然不会在别人手里,但是……”叶期想了想,缓缓道:“我当时亦曾追随县丞前去观察水位,也亲临过那白沙大坝,当时洪水涨得很快,县丞大人没敢久呆,瞄了一眼便回去了。” “哦?我先前也跟着赵寅前去看了眼大坝,如今已被重新修缮过,十分结实。但是我听闻三年前的水患,乃是大坝偷工减料所致,你可能证明?” “是的呀!这件事连城人谁人不知?正是那县令和县丞……”说到这里,他似乎意识到自己乃是县丞的亲信,脸色有些尴尬:“正是他们二人中饱私囊,克扣上头发来的银两。拨下来的上万两银子,八千多两都让他们二人分了,剩下的丁点钱……买了下等的材料,随便盖一盖应付了事。” 连城几乎从未发生过洪水,那两位大人也是觉得这大坝修得莫名其妙,是以便借机大揽油水,随便修个大坝给了上头面子。谁能想到这百年难遇的洪水突如袭来,在咆哮的洪流中,本应成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大坝如纸糊般崩溃了。 李衍闻言,目光一凛,立刻问道:“此事你可否作为口述,加入作证?” 叶期点点头,面容哀伤道:“这也是贺辽的心愿。” “原来竟然是这两只官仓鼠,害得如此多百姓失去性命,怪不得贺大人如此执念,”顾瑶愤愤道:“真是死不足惜!” “连城虽地处内陆,历史上多发旱灾,谁也无法预料到竟会有一场洪涝。”叶期叹息。他时常想,一切似乎都是从那场洪涝开始的,若是没有那场洪涝,后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建一座大坝,眼前来看劳民伤财,但见效长远,”李衍轻声道:“乃是造福百代之利事。” 叶期闻言,愣了愣,突然道:“这句话在下觉得耳熟,好像先前听人讲过。” “你在何处听闻?” 叶期想了想,那是大坝拟选址时,他跟着县丞一同去那支流附近观察。在那个地方,他遇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男子。 之所以说他印象深刻,一是那男子虽至中年,却依旧俊美潇洒,样貌堂堂。二是他注意到了叶期,主动问道:“你觉得,这白沙大坝该不该建?” 叶期道:“连城百年无涝,地处内陆,在下看来意义并不大。” 那男子摇摇头,似乎并不赞同,脸上却没有露出半分不满:“小友你看,连城良田千顷,却饱受旱灾之苦,若是有大坝蓄水,可在旱季应急,让百姓有口粮;在山洪来时,也是一道坚硬的屏障。我晓得大坝之事,劳民伤财,但长久来看,日后连城百年都会造福于此啊!” 叶期将那件事情娓娓道来,已经过去许久,但猛然一想起,他才意识到那位大人的肺腑之言,在自己脑海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李衍许久没有开口,过了半晌,才听到他道:“你们知晓他的名字么?” “这个在下便不晓得了,但是他应当是京城里的大官,真正的为民着想。那么好的人,老天应当待他不薄罢。”叶期说罢,顿了顿,视线莫名落到了李衍身上。 不知是否是错觉,他突然发觉,面前年轻的男子似乎和那位大人有些相似。 这时,只见李衍面色平静地道了声谢,有些突然地说要回去了。 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真相也已水落石出,也的确该走了。 顾瑶跟在李衍身后,同叶期告别后,一起进了马车。 车子咕噜噜行驶起来,按照原本的计划,往客栈驶去。此时已经月色深沉,宵禁后的街头一片空荡,他们只能抄小路,躲开巡逻的士兵。 马车经过溪边时,耳畔边传来哗啦啦的水流声。这条溪流是白沙河的一条分支,它奔涌的河水经大坝的运输,流淌在宁静的月色下。 “停一下。” 李衍突然道:“我想下去走一走。” 顾瑶道:“我陪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