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在线阅读 -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第99节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第99节

    “姑母……”

    张柔嘉有些不服气,但见张皇后神色严肃,面上没有丝毫笑意也不敢太过造次,只好嘟着嘴退到一旁。

    张皇后看了明蓁一眼,冷声道:”柔嘉年幼,不懂妇人孕育之苦,陈夫人莫要将她的话当真。本宫既是下旨召诸位夫人来抄经,自然会让人安排妥当。”

    “臣妇谢娘娘体恤……”

    既然皇后这么说了,明蓁也就跟着行礼谢恩。

    皇后宫里的几名太监忙又去别处搬来桌椅摆放在一旁。

    张皇后冷着脸入了佛堂,众人也都各自落座,在佛香缭绕中开始抄经。

    一连几日,明蓁与众人都是辰时入宫抄经,午时方离宫回家。不少官夫人平日里多是养尊处优,这般下来就有些吃不消,但谁也不敢抱怨。

    身边人都担心明蓁的身子,唯恐她会累到。陈霖淮更是忧心,他左肩的伤还没有痊愈不急着去金吾卫上值,便每日陪着明蓁一道乘车,将送她至宫门前。

    陈霖淮从马车上跳下,转身扶着明蓁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走下来。

    “蓁蓁,你慢一些……”

    “我没事,反倒是你,小心些肩膀上的伤。”

    这点小伤,陈霖淮根本不在意,他冲着明蓁举起左手示意。

    “无事的,你看胳膊活动自如,不碍事的。”

    “你呀!”

    他这般逞强,明蓁很是无奈,眼看着各家的夫人已经到了,宫门前聚集的马车越来越多,明蓁也不好多说什么。

    “夫君回去吧,我先进宫了!”

    不远处,张柔嘉的马车也是刚到宫门前,看到明蓁和陈霖淮恩爱有加的模样,她的脸色越发的难看。

    陈霖淮习武本就比常人敏锐一些,发觉到有人在盯着她们,便看了过去。

    当看清是张家的马车时,他脸上的笑意便消失不见了,神色瞬间就冷了下来。

    张皇后在宫里欲为难明蓁之事,他已经听说了,对张家人更多了几分厌恶。

    “若是在宫中再有人为难与你,你切莫顾及会牵连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吃了亏。”

    “知道了!”明蓁轻笑,“你如今可是朝中的大红人,在宫中谁敢欺负与我。皇后和太后再不喜我,也要顾忌着名声,她们也不会随意便动手。”

    她在宫中还有母亲、舅母和叶jiejie护着,定不会出什么事的。皇后那些小刁难,她还不会在意。

    眼看着时辰快到了,明蓁便催着陈霖淮回家养伤,和母亲一起进宫去了。

    陈霖淮却并没有回家,看着明蓁走进了宫门,他便命车夫将车赶去了金吾卫营房。这里离着皇宫近,宫中若是有事,他也能及时知道。

    如今朝中并不太平,京郊粮价已经开始上涨。张家早些时日囤积的粮食,如今都在高价售出。

    虽是皇上下旨要严查,可是有张首辅在,谁又查的动张家的铺子。

    况且今年的旱情已经影响到了粮食的收成,便是此时降下雨来,粮食减产也成定局,粮价自然也降不下来。

    皇上已经减膳数日,据说身子日渐消瘦让太后担忧不已。但是雨水不曾落下,皇上依旧在坚持。

    此次皇上在宫中祈雨,四皇子的表现最让人意外。他竟在皇上面前痛哭,直言皇上都如此自苦,他做为儿子也无颜享乐,自当和皇上一样素服减膳以祈求上天垂怜,早降甘霖。

    四皇子这番作为,朝中不少官员都跟着称颂不已,甚至很快便被传到了民间,京中百姓也都知道了四皇子的贤明。

    今日明蓁和众位夫人依旧在皇后娘娘的带领下在佛堂抄经,经才抄至过半,便有大太监匆匆跑来。

    “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

    太监神色慌张,来不及禀告便闯进了佛堂大殿。

    在大殿内抄经的多是宫中的嫔妃,以及张家的近亲女眷。大太监进内没多久,便见皇后带人匆匆离开了佛堂,甚至无暇顾及殿外的众位官夫人。

    众人不由搁下笔,心中忐忑不安也无心抄经了。皇后去了何处?宫中可是出了什么大事,大家不免揣测起来。

    等了有一盏茶的功夫,皇后身边的掌事宫女才又来佛堂传达了皇后的口谕,今日抄经暂停,命后宫嫔妃都回各自宫中等候,其余官员女眷速速离宫归家。

    明蓁和叶灼华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不好的猜测。这个时候,叶灼华并没有急于离宫,她想着先去见一见景王。

    明蓁和母亲、舅母一同离宫,她们心中也都有些猜测。

    苏氏忧心道:“宫中只怕是有大事发生……”

    周氏也轻点了点头,“应该是了,若是旁人,皇后娘娘不会那般谨慎。”

    宫中到底不是详谈的地方,三人也就不再多言。

    出了宫门,明蓁就见陈霖淮已经等在了那里,看到明蓁他忙迎了过来。

    明蓁有些诧异,“夫君,你怎么来了?”

    今日事发突然,陈霖淮怎么会掐准了时辰在宫门口等候?除非是……

    果然,就见陈霖淮神色凝重道:“蓁蓁,皇上今日在殿中昏倒了。吕大人紧急召唤我入宫,你今日先去岳母家中,等我从宫中回来再去接你!”

    皇上龙体有恙,身边更需要有信得过的人守候。吕济良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是皇上最信任之人,此时守卫皇宫的人选自然是由他来调配。

    明蓁自然是知道轻重缓急的,但依旧不放心陈霖淮的伤。

    “你的伤……”

    “无事的,皇上已经召了太医,应是没什么大碍。此时应是无人敢闯宫造反的,吕大人也是以防万一。”

    不动刀剑,他的伤口自是无碍。

    即是这样,明着也就不耽搁他去做正事,和他道别以后,随着母亲一起回了家。

    到了晚间,姚思礼先行回到家中,明蓁和周氏忙问起宫中的情形。

    “皇上已经醒了,太医说是这些日子以来皇上进膳过少,身子受损所致。百官一起跪求皇上以龙体为重,祈雨之事可以另想对策。”

    姚思礼甚是忧心,“皇上此次晕倒,朝中也是人心惶惶,不少人又重提立太子之事,反倒是旱情和粮价无人关注。”

    这些官员口中说着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但其实不过是为了争从龙之功,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罢了。

    隆成帝自然更是明白这些,他将百官和后宫众人遣走之后,只留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身侧侍疾。

    四皇子一脸的担忧,“父皇千万保重龙体,有事只管吩咐儿臣去做便是。”

    隆成帝看着面前中气十足的儿子,轻笑道:“你这些日子一直陪着朕茹素减膳,也是受苦了!”

    “儿臣不苦,儿臣只恨不能替父皇分忧,求下甘露来!”

    隆成帝并未多说什么,又看向自己的三子。

    见他面上还是一贯冷淡的模样,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

    “如今祈雨不成,你们二人有何法子?”

    四皇子忙抢先道:“儿臣愿意代替父皇继续茹素减膳,以求感动上天,早日解了旱情!”

    皇上并未表态,又问起三皇子。

    “景儿,你的想法呢?”

    第104章

    景王在平州这些年, 对民生艰难有了更深的体会。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久旱无雨,势必会影响田地收成, 普通百姓的日子只会更难维系。

    如今皇上问起祈雨之事, 他并不认为靠着祭天祈雨便能感动上苍。天下旱涝灾情多不胜数,为保百姓生计, 便要早做打算,开挖水渠兴修水利, 防涝抗旱。

    这些年,他在平州也命地方官吏多做这些事。正因如此,近些年来平州虽也曾遇到天灾,百姓受损却并不太大。

    但兴修水利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如今京中因为久旱百姓人心惶惶, 最要紧的便是要稳定粮价、安抚人心。

    “久旱无雨, 非但皇上有失, 民间定是也有怨气触怒上苍。儿臣以为可以严惩贪官污吏,清查冤狱。更要严查京郊各县jian商囤积米粮, 哄抬粮价之事,以解百姓之苦。”

    景王的话音落下, 隆成帝还未曾表态, 四皇子忙开口驳斥。

    “三皇兄这话恕我不敢苟同, 父皇登基以来, 一直勤政爱民, 治国有方,何来有失?况且我大燕君臣一心, 国泰民安, 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jian佞小人。”

    景王嗤笑一声, 看向四皇子的目光满是不屑。

    “四弟这话还是留到父皇万寿之时,再作一篇文章来歌功颂德吧!”

    听景王提起作文章之事四皇子有些心虚,太后寿辰之日,他所献上的那篇词赋让他在朝中文官中得了不少声望。

    景王特意提起他不由疑心景王定是知道了他找人代笔之事,顿时羞恼起来。

    “三皇兄,你身为臣子,怎可对父皇如此不敬?你是在质疑父皇的贤明吗?”

    景王不以为然,对着皇上施了一礼。

    “父皇既是问儿臣的意见,儿臣自是要据实已告,至于如何行事,想必父皇自有决断。”

    隆成帝神色凝重,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景儿所说甚和朕意,只是清查冤狱,查办jian商都是大事,须得有得力的人去办,景儿可愿为朕分忧?”

    景王微愣,这些虽是他有心要做的事,但是没有料到皇上会这么干脆地就交给他。

    “儿臣领命!”

    见状四皇子也急了,忙跟着表态:“父皇,儿臣也愿为父皇分忧!”

    隆成帝面上很是欣慰,“好!既如此,你便代朕继续素服减膳,以敬上苍!”

    四皇子心中一滞,很是不平。凭什么沐景川能参与到前朝的政事,而他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封号的皇子。

    心中虽有不甘,四皇子依然隐忍不发,甚至更为恭敬。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第二日,皇上未曾上早朝,却命人在殿中宣读了圣旨。命景王清查京中的沉积旧案,大理寺全力配合。命户部严查京郊粮商哄抬粮价之事,严惩不法jian商。

    这道旨意一下,朝堂上一片哗然。

    明蓁也万万没想到,这道旨意竟把她父亲和陈霖淮都牵扯了近去。

    户部的官员对查办粮商之--------------丽嘉事也是相互推诿,大家都知道此事多少和张家有些干系,谁也不想趟这趟浑水,户部尚书李大人只得将此事交给姚思礼去办。

    姚思礼本就耿直,当年宁愿丢官也不肯向权贵低头。如今得了皇上的重托,更是尽心尽力,一心扑在了公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