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在线阅读 -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9节
翻页 夜间

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49节

    而当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就曾说过,“地理环境因素不仅是历史的背景舞台,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人在历史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其能量的极限,因此往往无法超越自然环境的制约。”

    这句话用来回答她眼下这道题再合适不过了。

    “战国名将司马错曾说,‘得蜀则得楚,楚王则天下并矣'。而《史记.张仪列传》里也曾有过记载,‘蜀既属秦,秦则益疆,富厚,轻诸侯'。这两段话如何理解?”

    这是一个历史题,但林若云觉得光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不够的,更需要从地理角度去解释。

    秦在陕地,南下是蜀地,蜀地因有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存在,使其成为天府之国,是重要的人口、粮食、税收来源地,秦国收服这样的地就等于给自己备了一个小粮仓。

    其次,蜀地内有多条水道可以转运物资,并且由它东进则是江汉平原,又是一大富庶之地,再沿长江顺势而下,则是有着鱼米之乡的江南。

    所以,秦得蜀,可得楚,富秦而轻诸侯,最后王天下。

    这也是为何刘邦能从南边起兵一统天下的原因,但同样是南边起兵的刘备就没能一统天下,因为三国时的蜀地咽喉汉中划到了陕省,刘备的地理优势不如刘邦。所以说,地理对历史影响重大。

    但同样历史对地理也有重大影响。

    百余年前,沪市也只是松江府辖下的一个小县城,但随着晚清衰败,鸦片战争爆发后,沪市成为通商口岸,将内河与海上航运联系在一起,逐渐取代羊城,成为去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沪市经济繁荣后,自然能够吸收各地人才,而这些人才也反哺这座城市,使其越发壮大越发繁荣。

    羊城在古代时是帝王流放犯人的岭南之地,极其贫困,但也是在百余年间靠着海运贸易逐步发展繁荣。

    沪城和羊城都是属于历史改变地理的典型例子,但此刻正在做题的林若云,绝不会想到,未来还有一个因为得到历史眷顾而同样腾飞的临海小城。

    考完这一场,她整个人都虚脱了。

    因为每一道题都要动用脑子去思考,费细胞得很。

    考完时才三点半,两人回招待所继续复习,吃过晚饭散散步,还能蹭蹭别人家的电视节目,也不能久看,就是让脑子放松放松。

    回去后两人泡了脚,早早地歇下,第二天招待所老板依旧热情地敲盆叫大伙起床。

    上午考数学,题目比预想的简单一些,题型大多是计算抛物线的坐标、计算角的度数、计算几何图形的阴影面积、还有等比等差数列填空。谢天谢地,她最怕的概率题没有出现,一个袋子装着红黄白三球,摸进去摸出来,再算第几次抓到xx色球的概率是多少,肯定会算死她的,还算不对,那绝对会影响她的心情,进而影响她的挥发。

    下午考的是语文。这个和政治一样没有太大难度,就是要写作文,花的时间比较长。

    这天结束后,大部分人的高考之旅结束了。

    考得好的,走出校门时脸上笑意盈盈,自觉考得不好的,哭的呼天抢地。

    陈爱学脸上也挂着淡淡的笑意,显然是不错的。

    林若云明天还有一门,仍不敢放松,继续抱着英语资料复习。这晚招待所也空了不少。

    次日,招待所老板没有再提供唤醒服务,但两人还是早早的醒了,下楼吃早饭再步行去考场。

    参加加试的人不多,不超过一百个,所以他们这些人是重新分配了考场的。

    英语卷子不太难,但比较考验细节。

    第一道题目就是写词语的变化形式,给出一个动词,写出它的过去式、现在进行时,或是名词的复数形式。

    第二题是让考生用英语回答英语题目,内容特别简单。比如,你是不是一个学生?你家里有多少口人?你什么时候学英语的?你家里有几个人上过初中?更像是人口普查。

    第三题是词语填空,一段英语句子,留出两个词,根据汉语意思默写出合适的词汇,这个不仅要想出单词还要考虑词性、时态以及是否使用复数。比较有难度。

    第四题是翻译,难度更高了,但内容上很亲切。

    “我是红星公社的一个新社员,两年前离开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为了达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更加努力工作。”

    这一段话里涉及到不少专有名词,林若云想不出来,就只能用近似的词语代替,其中一个“又红又专”她实在想不到合适的,最后用了“red and professional ”。

    交完卷子后,林若云心里还有点忐忑。虽然这英语成绩不影响是否录取,但影响专业分配啊。

    不过她没忐忑多久,因为出去后她就吃到了一顿美美的红烧rou、一盘拔丝地瓜,美食真的能治愈心情。

    吃完饭,陈爱学带着她去了电影院。

    从陈爱学第一次领工资时,他就计划着带媳妇儿来看电影,但偏偏第一次的工资大头都花在了爹娘、哥嫂身上,没钱看电影,后来又有各种各样的事碍着,所以来这一年多了两人都没进过电影院。

    如今的电影院最火的还是《地道战》《上甘岭》这种反应战争的片子,不过这些片子基本每年都会下乡放映,里头的内容又是喜闻乐道的,剧情台词熟得队员们都能来上一段,因此两人没看它们。

    林若云选了一部朝国的片子,《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一来是这电影是彩色的,真是稀罕,第二这部片子看上去没有战争,剧情上会轻松一些。没成想这部片子反倒是赚足了他们的眼泪。

    但叫她印象最深的则是那句台词,“面包会有的,黄油也会有的”。

    她反复默念,越念越觉得身上有劲,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看完电影后,两人买了一些红糖、饼干带回家里,这段日子两人专心复习,家里的猪草都靠柱子和春燕的帮忙,所以两人打算答谢他们。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今天来晚了,明天中午会加更补偿大家~

    大家的留言我看到了,非常感谢,我会好好写这个故事的,比心~也祝大家都能“有面包有黄油”~

    最后,再次深深感谢梧桐枝、莲子1999、jay 、夜槿木兰星灌溉的营养液!!!

    第53章

    除了吃的, 他们还给这俩孩子买了一些笔和本子,到底是学生, 送文具最合适。但既然都到了书店, 他俩也给自己买了一些书籍。

    考完试,俩人心里都好像完成一个大任务,轻松的同时也有点失落, 彷佛失去了目标,不知该如何走接下来的路。正好书店现在能售卖一些港台地区的刊物,有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战争回忆录, 也有一些国际上的知名人物传记, 两人在钱财上还算宽裕, 就每类买了两本。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书,总不会是坏事。

    出去后又到五金店买了些电池, 家里的手电筒过度使用,发出来的光已经变得十分微弱, 里头的电池应该是快没电了。

    还顺便给收音机买了几节备用的, 先前因为要听新闻,这收音机几乎是他俩专用的。可家里人谁不稀罕呢, 柱子和栓子就常常趴到他们屋外的窗台上,直溜溜的盯着收音机,小模样怪可怜的。如今这考试也考完了, 又是冬天活儿不多,猫冬的时候就可以让大家聚一起,听听戏曲、小品相声的,也让大伙的精神生活丰富一些。

    最后还去了一趟百货大楼买毛线和布料, 过年总是穿一套新衣服的。

    东西买齐后, 两人便踩着自行车回村。

    还没到家, 就发现大队办公室那儿人头攒动,机器轰隆隆响,很是热闹的样子。

    两人先回家放东西,结果家里一个人都没有,估计是去了大队办公室。

    他俩也去瞧热闹,到了才发现这儿有三台机器,一台正在打糯米浆,一台打黄豆,还有一台在打红薯。队员们有的舀米,有的添黄豆,有的洗红薯切红薯,有的装渣滓,还有人在摇布筛滤生豆汁,滤好就提到隔壁厨房去熬豆腐。

    边上人有人看见他俩来了,打趣道:“哟,大学生回来了呀!”

    虽然没啥恶意,但也叫两人臊得慌。

    “还没考上呢婶,你别笑话我们。”

    林若云见布筛的汁水没了只剩下豆渣,便拿起旁边的水瓢将它舀出来,再往里头添新的生豆汁。

    陈爱学也提起旁边的滤好的豆汁进厨房。

    那人也笑了笑,“好好好不笑话你俩。”

    林若云看着院子里的豆子和红薯,有些不解,“婶子,今年咱们队上怎么突然要打豆腐打红薯了呢?”

    虽说豆腐、粉条好吃,但是费粮食啊。

    婶子笑眯眯的解释:“当然是今年收成好啊。往年田埂上没种黄豆,今年咱全种上了。年初犁田的时候,队长特意让大伙搭田埂填宽了半尺,田埂宽了好走路,也能点黄豆,这不收成就翻倍了嘛。”

    “老话都说有rou吃就嫌豆腐,那没rou的时候呢豆腐也是个好东西。大伙儿今年养的鸡多了,蛋也吃够了,嘴巴可不就挑起来,想吃这豆腐。反正豆子是够的,队长就同意大伙打豆腐的要求。”

    林若云点点头,继续问她:“那怎么还打红薯呢?这打一桶红薯浆得费一两筐红薯吧,喂猪也能喂上三四天呢。”

    婶子摇了摇头,又指了指那红薯,很是看不上的样子,“你再好好瞧瞧那红薯,跟咱以前种的压根不一样,以前都是红皮白心,这回是黄皮黄心,生的吃起来硬邦邦的,煮熟了也不甜。喂猪吃,猪都不爱,回回猪槽里只剩下这些红薯块。”

    “也不晓得队长当初是怎么被县里的指导员忽悠的,非要拿几亩地种这新品,看着是个儿大,一个黄皮薯顶两三个红皮薯,但味道差了许多。”

    林若云恍然大悟,回想了一下,好像是这样的,这几年大队总有几亩田几亩地是种新水稻、新玉米的,没想到这红薯也是要试验改进品种的。

    婶子又道:“这么多的黄皮薯,人和猪都不爱,堆在那里烂掉可惜得很,队长心里头也不好受,就去县里头找了指导员,指导员就叫他把这个打成浆水,再晒成粉,说是可以做菜,还能做面条一样的粉丝当饭吃。”

    “叫啥名呢…哦哦,说是叫酸辣粉,国营饭店才有的好东西呢。”

    她这一说,林若云脑子里顿时浮现起酸辣粉的模样,红通通的汤底,粉丝根根透明,再切几片蒜、丢几段小米椒,最后洒上一撮香菜,那味道真的是绝了。

    再看向那红薯浆也多了几分期盼。

    前面豆子打完,空出几个人来,后面又多架了几个布筛,过滤豆汁的进度就快了很多,没过太久生豆汁滤完,众人又开始滤红薯浆。

    滤好的红薯浆不用煮,用大水缸装着,等它慢慢沉淀。大约需要三五天的功夫,到时候淀粉沉入刚入缸底,水浮在上面,倒掉后再用清水清洗,洗完就可以把生粉舀出来晒上两天,彻底干透后就能装起来,想吃啥就做成啥。

    等前头的红薯浆也打完时,天色完全暗下来,好在大队办公室通了电,开灯后大伙儿依旧热火朝天的干。

    女人们熬豆腐、滤浆水,男人们就把渣滓运回家里去,这可是上好的猪饲料。尽管马上就要杀猪了,但是能再长几斤,那也是大好事。

    大约到了八点钟,这些生浆才被滤完,里头的豆腐也煮好了,叫大家进去喝豆浆、吃豆花。

    豆浆里头加了糖精,喝起来甜津津的,跟麦乳精的味道差不多。豆花一人一碗,特别滑嫩,蘸料是今年新收的胡豆做成的豆瓣酱,里头加了姜丝和小蒜,在酱油的腌制下变得软软的,再洒上香香的野蒜苗,滋味真是好极了。大伙狼吞虎咽的吃着,恨不能再吃上三五碗。

    当然这吃豆花喝豆浆的待遇只有来干活的人能享用,没干活的就别想了。

    豆花吃完,大家就开始压豆腐,一箱一箱的装好,系上纱布,然后盖上木盖,再放半个磨盘挤压水分,晾它一晚上,第二天是完好的豆腐了。

    到家时快十点,在农村算是很晚了,众人又疲又困,烧了热水简单洗洗就上床睡觉。

    直到次日吃早饭,老陈家的人才开始询问这对小夫妻的高考感受。

    “老三,考得咋样啊?能考上大学不?”

    这事吧,林若云和陈爱学在回来的路上就对好了词,低调一点。

    因为有徐老和孙老的极力推荐,两人第一志愿都是填的京市大学,其次是京市师范大学、京市工业大学,最后一个是省里的大学。

    但这京市大学的名头太响了,考上还好,没考上的话就闹笑话了,什么好高骛远、癞蛤蟆想吃天鹅rou的话少不了的。这些人也不是说要恶意嘲笑,大抵是农村新鲜事太少,一个稀罕事能反复说好多遍,也没顾及当事人的心理。

    所以两人都说“考得还行吧,运气好应该能上省里的大学”。

    这个跟知青们的说法差不多,保守但还是有机会的。不过就这足以让陈家人欢喜了,但他们对外的说法就更谦虚了,说孩子觉得发挥一般,能不能上得看老天爷。

    他们也怕孩子们考不上被村里人笑话,那得多伤孩子们的心啊,因此他们就提前放下台阶。

    得,看来这一家子都有扮猪吃老虎的属性。

    昨晚压的豆腐已经好了,上午就是去分豆腐的,这个全队人都有份,一家能分上六七斤。

    分回来的豆腐,头一顿自然是煮了吃的,不过有点老没昨天好吃。剩下的豆腐,吴氏舍不得一下吃完,把它们切成薄块,放在灶上烘烤,想做成豆干。

    下午出了太阳暖烘烘的,地里也没了水汽,大伙儿便去菜地除草松土,要准备施肥了。

    冬天本来人就懒洋洋的,加上这榨菜荠菜的经济效益不高,辛苦一冬,一家也就分到一两块钱,还不如养蚕划算,所以众人干起来就有些爱干不干的样子。

    有的人扯了一两把草,就站起来捶捶腰、望望东望望西,有的人蹲在地上看似认真除草,实际上是在捉蚯蚓,打算捉了拿回去喂鸡或者是去河边钓鱼。还没到收工的时候,大伙就自觉离开菜地,找个地唠嗑唠嗑,铃声一响立马交了农具下工回家。

    其实磨洋工也不是冬天才有的,只是冬天活轻,大伙躲懒就更严重了,春种秋收的时候活重、队长又盯着紧,不得不认真干。

    在农村呆了一年半,林若云从春种跟到秋收,也渐渐看出集体生产的优劣,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生产队的水渠道路修建,还有就是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