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李黛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喜悦还是该生气。 但等人走后,她简直高兴极了,一个熊抱扑过去抱着李姝说:“这可是临街的两间商铺, 上下两层。” 李姝见她高兴疯魔了, 问:“比珊瑚头面都好?” 李黛这才放开人, 傲娇的说:“这不一样。商铺重要,珊瑚头面也重要。” 卫国公府的丧事过后,裴虞便闲赋在家,写了折子辞了官。 如今守孝,不至于要回原籍,河东老家没有置好墓地,卫国公留信嘱咐了,就将他葬在城外,等夫人百年之后,两人再一起合葬回乡。 他始终有私心,想给儿子留条路,不想裴家百年就此没落。 丧事后,裴虞则是闭门不出。 北境的战事还在焦灼着。 并州的突厥二王子听闻突厥王战死,便立即停止了攻城。接着便又向北退了五里。。 而严柏年等人已经杀进司州城了。 司州城几番易主,战损残破不堪,城中百姓伤亡过半,但能夺回司州城,城中还是欢呼,终非我族,不能善待汉民。 满城治丧,一片缟素,全城治丧的哀声中,严柏年为马迁守了灵,点了香后抚着棺木,沉声说:“马叔,司州我拿回来了,耶乞首级祭给战死在司州的所有人。你安心吧。” 让堂下的众将听得皆红了眼。 他自己虽说是年少意气,生死不惧,但一身伤病,满面病容。 为了杀耶乞,为了给马迁报仇,为了很多很多的理由,赌了命拼杀。 等了几日,迟迟不见平城来消息,他不免心焦。 左翼王不愧是经年老将,扶持二十几岁的耶乞登位,悍勇非一般人能比。 三方合围都没能将人剿杀,左翼王带着残军一路退走北上,严平骏不死心,追着人一路向北,将人赶出漠北高原。 西面的二王子,便以为左翼王做了叛军。气急败坏了很久,左翼王带走将近十万人马,这样一来,他便不敢再战了。 入冬的天气转冷,北境苦寒,西北风刮起来像刀割一样,司州城安定之后,严柏年也要准备南下进京。 吕方担心,问:“上都城如今晦暗不明,你万事小心。” 严柏年也不吱声,只应声说:“我知道。” 严平骏等人不在,吕方担心他,便让副将等人都跟着去。 严柏年便说:“医官们都跟着,路上走得也慢,让文著跟着我就行了。防着突厥人偷袭。” 吕方拗不过他。 在过年的最后一个月,让他出发了。 上都城的商业街才刚开,李黛的铺子在街头,上下两间,最是热闹,她简直不能再满意了。带着泼辣的桃姜,将铺子上上下下看了个遍。 这些都归京都衙门管着,但日常巡逻是禁军在管着,因着就在铜驼街分支上,所以治安十分到位。 腊月商业街一开,日夜营业,商业街自此成了上都城一景。 年底户部的账目有些混乱,李令俞召李肃进来,李肃如今在户部专管账目。但也知道个大概数目,户部没钱,而且有些亏空。 北境的战事、流民、南方的水灾…… 李令俞看了眼账目,也觉得出入不大,农业税目就只能有这么多,再克扣,也克扣不来那么多钱。还是要新找赚钱的路。 再说贪吏,她眼下抓不住,所以且按兵不动。 入了腊月,连宫中都有了年味,去年年底的时候,她还在家里,什么都不用管,今年就成了孤家寡人。 白日里身边来来回回的人,晚上只有她一个人,顶多有阿竺陪她说说话。 朝臣虽然蠢蠢欲动,但到底她手里有兵压着,上都城出不了乱子,但州府的人可没那么好说话。 宋彦光起初并不支持她,也可能是在观望,甚至信都不回,她给他机会了,但他不肯接着,所以她便换了人,庐阳王给她推荐的自己的故交杨全意,祖籍江州,如今在建康文集殿枢密直学士。 江南学子的煽动性很大,尤其书生和地方势力结合,就是反动势力,李令俞太知道这里面的能量了。 杨全意大概曾是庐阳王的门生,对李令俞非常客气,便接了这个差事,在江南盯着那些刺头的煽动性极强的学子,并加以管束。 倒是上都城的书生们,现在安分了很多。 礼部外面的墙上,起初三五不时就会贴半墙讨伐她的檄文。 礼部的人,也十分促狭,有时候会出一个点评,谁的文采比较好,谁的观点比较中肯,等等。 读书人到底要脸,且都知道了永安公主不介意这个。所以也就没劲了。 所以,时间久了,便会写一些政事要闻,礼部会将朝中的一些消息贴出去。 也算是报纸的开端。 这事袁兆宗知道的有些晚。 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夸赞朝廷贴出的每日要闻,这个做法极好云云。 上都城的读书人都知道,新闻的重要性,有时候连州府的消息都能知道。 尤其是江南书生们的消息。 这可是从前想都想不到的事。 腊月初三,吕匡渊便进来带着礼部的几分折子,问她:“你觉得这几篇怎么样?” 李令俞看着书生们的文采,并没夸,问吕匡渊:“我若是想印刷几页新闻报,不需要多,七日,或是半月一期。你觉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