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为人民服务[快穿]在线阅读 -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90节

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90节

    田蓝摇头,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当初为什么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宋清远不假思索:“那都是荒谬之词,4人帮的陈词滥调,用来糊弄老百姓的。”

    现在想想真可笑啊。当初他居然真认为那是对的。多么反人类的荒谬之词。

    田蓝再度摇头,认真道:“所有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言论都有它的现实情绪基础。比方说知识等同于反动这件事,它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民群众被剥夺了学习知识的权利。读书明理增长智慧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只能被他们掌握的知识自然就反动了。”

    宋清远被绕得有点晕,还是他老婆先反应过来:“所以,电视大学不该成为少数人的专享,而是全国人民都有资格当电大的学生。这样知识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而不是沦为剥削者统治被剥削者的工具。”

    田蓝露出了笑容:“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外挂自己选择以电视作为载体,来传播知识。

    他们作为承惠者,不该也不能违背外挂的意愿。

    赵小飞点头,大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电视大学还教我们种菜养猪呢,这就是我们农民能学的东西,我们不学的话还有谁会学呢?”

    胡长荣笑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全了。”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顿时都乐不可支。

    吃过饭,大家也没洗洗早点睡,而是赶紧收拾好了去看电视。

    这里的电视机可多了,各个频道放的内容也不一样。大家都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认认真真地开始学习。

    田蓝刚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时,陶处长过来了,看到她手上的笔,立刻给她派活:“好好记呀,回头把你的笔记整理成讲义,到时候印刷出来,就是现成的教材。”

    领导派完活,欣欣然地走了,背影都显出了惬意的潇洒。

    大家伙儿目送他离开,然后视线齐刷刷地落在田蓝身上。

    啧啧,年轻人,图样图森破了吧。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就是典型。

    还给教授找活呢,自己先好好听课整理讲义吧。

    田蓝哭丧着脸,无语地看着电视机,天地良心啊,她可是一心为国为民。此情此感,苍天可鉴。

    陈立恒在边上憋笑,还很有求生欲地询问:“要不我来记吧。”

    田蓝直接白了他一眼,看你的《导弹进化之路》去吧,别以为你能逃过做笔记的命运。

    她一摸脸,直接投入战斗中。

    她骄傲呢,以后大家学《土壤肥料学》用的讲义,可是她的课堂笔记。

    第146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捉虫)

    全京城的高校学生和青年职工都忙了起来。

    近万台电视机已经扩散开, 大家课都不知道上了多少堂了。

    这会儿如果再抱走电视机,捂住所有人的嘴,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仅无法压下这件事, 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波澜, 让人浮想联翩, 不知道要编排成什么样。

    与其这般, 不如化堵为疏,直接君子坦荡荡,假装真有这样一所带有保密性质的电视大学。

    教授们因为各种因素不便出来直接授课,于是以电视为媒介,将知识传递给大家。

    由于教授们年事已高,加上授课的时候并无教案,所有的东西都在脑子里。让他们全部落于纸端, 实在强人所难。

    于是, 作为他们的学生,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虽然现在已经不兴执弟子礼那一套,可师徒之间也有情义在。老师身体不便, 学生理应帮忙。

    帮忙做啥?当然是帮忙将老师上课的内容整理出来,然后辑集成教材。

    你问这有什么用?我的同学, 手上没教材,你后面想要巩固知识怎么办?难道还想天天捧着电视机, 电视机不停地给你回放课程吗?不要做梦了。

    再说了, 你们身处城市, 坐在明亮的房间里, 舒舒服服地上着课, 多么幸福。

    而在同一片蓝天下, 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 别说电视机了,甚至连电灯都见不到。他们又要如何上电大课呢?难道就因为他们身处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就要被剥夺获取先进知识的权利吗?

    那太不应该了。

    人民教育为人民。

    如果教育不能普及到普罗大众,那么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做点事,来解决这种困境?

    当然要行动起来。

    电视现在还无法遍布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书本可以传入千家万户。

    如果大家能够把电大课程的讲义编辑成册,那么不仅自己受惠,还可以惠及千千万万的人。这又会是怎样一桩大功绩。

    坐在电视机前的学生们原本还懵逼,被辅导员三言两语一说,大家都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从小受的是集体教育,加上过五关斩六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才考上大学,有种强烈的时代主人翁的使命感。

    当他们发现自己被赋予的重任时,众人立刻投入行动。学习这种事,当然是宜早不宜迟了。早点把教材弄出来,其他人也好早点看到。

    1977年才开始恢复高考,这意味着坐在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是下放知青。正因为如此,所以谁都没提出“偏远地区需要这么高深的知识吗,他们能看懂吗?”的问题。

    毕竟假如他们没能顺利考上大学,此时此刻,坐在乡下窑洞里,草房里,只能点着煤油灯看书的人就是他们自己啊。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和大家手上的钢笔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

    辅导员暗自松了口气,从接受这个任务到现在,虽然她心中满是疑虑,但她还是坚决执行上级交代给她的任务。

    况且田蓝同学说的也没错。有先进的知识不学,去学过时的东西,不是在浪费生命吗?

    保尔·柯察金都说过: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当然得好好珍惜。

    她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一转头,瞧见老教授站在旁边,才猛然回过神来:“华,华教授,对不起,我马上关电视。”

    年轻的辅导员得意忘形了,光顾着看电视,忘记了时间,忘了这堂是华教授的《农业机械学》。

    华教授的目光却落在电视机上。这堂课讲授的是玉米联合收割机。

    10多年前,自己还是风华正茂的中年人时,曾经牵头搞过这个项目。

    但很不幸,先是他们项目组的几位骨干被划为右.派,遭受批.斗,甚至有人做不了那种折磨与羞辱,选择了投水自杀。

    然后学校搬迁,新校址所在之处连供电都无法保证,给学生上课也够呛,更别说搞研究了。

    后来他们这些剩下的人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勉强推进了一点进程,学校又再度搬迁。搬来搬去的过程中,资料遗失简直无法避免,他们也不幸中招。

    前两年,学校终于搬回原址了,他也想起来曾经被自己撂下的玉米收割机课题。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拔剑四顾心茫然。他甚至有种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的无助。

    那项目,也就一直停留在了原地。

    直到今天,他看着电视机上的收割机图纸,甚至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原来在他蹉跎的岁月里,已经有同行奋力奔跑,造出了玉米联合收割机。

    有了这个机器,能解放多少劳动力啊?

    掰玉米有多辛苦,农大的师生都知道,绝对可以让你崩溃到怀疑人生。

    华教授想的很远,大型农业机械是国家急需的宝贝。

    尤其是现在。

    百万知青大回城,农村地区还好说,因为下放的知青分散,突然间离开造成的冲击有限。

    但边疆建设兵团和各大国有农场就不一样了。可以说,知青是那里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么多人说走就走,农业生产工作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就他听说的,有些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田都荒废了。还有橡胶这些经济作物,也因为缺少人照料,而陷入困境。

    如果这个时候有机器顶上,解放了人力,那么农业生产不仅不会垮掉,很可能还会更上一层楼。

    华教授激动地看着电视机,目光近乎于贪婪。

    多好啊,原来已经有这种联合收割机了,那就赶紧投入生产吧,给各家农场供上,就不用愁秋收难题了。

    华教授忍不住询问辅导员:“小鲁老师,这联合收割机你知道是哪家厂生产的吗?”

    他想去亲眼参观,好歹也算是圆了他一个梦。

    他一问,教室里的学生们也跟着激动起来。尤其是那些从下放农场跑出来的同学,别七嘴八舌地问:“是啊,老师,哪儿有这种收割机卖?能不能给我们农场也争取指标啊?”

    现在大家都渴望4个现代化,人人都想机械化生产,而国家产能有限,想要的人只能排队。

    辅导员尴尬:“我不知道,也许这是进口的。”

    众人默然,然后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们实在太落后了,好东西都要靠进口。而进口又需要外汇,排起队来更艰难。

    华教授心中突然间涌出了豪情,下意识地冒了句:“已经说的这么详细了,我们肯定能自己造。”

    他越看思路越清晰,原先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他相信,只要工业技术跟得上,做出一台联合收割机来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难。

    教授如此笃定,学生们沸腾起来,个个都激动得脸通红。

    他们能做出这样高级的机器吗?如果做好了,他们岂不是成了农场的福音,都不用等外汇去进口了。

    华教授原本不过一时激动,现在被大家簇拥着,他倒是颇为意动。

    如果能把这机器做出来,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的确是件大好事。

    这样国家就能省下宝贵的外汇,用于引进其他关键技术设备,好推动我国的科学事业飞速发展。

    只是做这种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不是简单的组装拖拉机,必须得和大型工厂合作,还需要大批原件,所需的经费也不少。

    现在各处都缺钱缺人缺设备,他上哪儿找这样的合作方呢?

    辅导员突然间想起了田蓝的建议,脱口而出:“能找到人。”

    那些提前退休的工程师和工人啊。他们就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华教授扭过头,露出苦笑:“那可不简单,谁会理我们啊。”

    这个时代两个单位进行合作,要走的程序极为复杂,必须得有各自的上级部门牵头,然后再走一系列流程,才能落实行动。

    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以将人搞崩溃。

    华教授年纪大了,热血不过一时上头,想到现实的困境,他居然忍不住想打退堂鼓。他平生最不耐烦和行政人员打交道。

    辅导员鼓足勇气:“教授,这事儿我们试试吧,我给您打申请。”